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三单元 10 走马灯的奥秘》精品教案_8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语文S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f18cd233102de2bd9705889c.png)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语文S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进程与方法:学习细心观察的方法;尝试快速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仔细观察,勤于思索的好习气和勇于探求迷信道理的肉体。
教学重点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擅长观察、思索和探求的词语;了解茅以升小时分擅长观察,勤于思索,勇于探求迷信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字词卡片,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说话引入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
他掌管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树立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掌管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作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明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1.翻开书,自在读课文,圈出不看法的字。
2.反省认字状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盘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在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点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平均,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相互反省并修正。
三、熟读课文,全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微妙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微妙?) 2.默读课文:经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四、布置作业1.誊写生字和词。
2.结合同窗提出的效果搜集有关资料。
(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引见等。
)第二课时一、资料交流1.上节课请大家搜集了有关的资料。
请同窗们相互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先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82cfeccfd5bbfd0a79567310.png)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课文:10 走马灯的奥秘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1.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2. 会认“宵、盏、悬、旋、蜡、烛、串、幼”等生字;会写“奥、秘、形、堂、引、转、旋、插、蜡、烛、投、串、幼”等生字;能认识多音字“转”;能掌握“奥秘、堂屋、吸引、目不转睛、旋转、插着、蜡烛、投在、一连串、幼小”等词语。
3. 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课前准备:“棱柱形”物体、教学课件1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一)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谈谈你看见过的花灯!欣赏花灯图片(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7 岁时对走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
(三)板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师生梳理:(1)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二)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三)(展示课件第四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四)识记字形。
(五)指导书写。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语文S版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29e3551eb91a37f1115ca0.png)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仔细观察的方法;尝试快速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字词卡片,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
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
(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一、资料交流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5f5709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a.png)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走马灯的历史和基本原理。
2. 学会画出走马灯图案并制作简单的走马灯。
3. 感受古时人们的聚会娱乐方式,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1. 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2. 走马灯的原理和运作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走马灯的原理和运作过程。
2. 能够制作出复杂的走马灯图案。
【教学准备】1. 走马灯制作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手电筒等。
2. 走马灯制作模板和样例。
3. 走马灯历史和原理介绍PPT。
4. 动手制作实验室或手工制作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走马灯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走马灯的魅力。
2. 询问学生对走马灯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
二、讲授(25分钟)1. 走马灯的历史和原理(10分钟)a. 展示PPT,介绍走马灯的历史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走马灯是怎样制作的。
b. 对动画速度、画面数量等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原理。
2. 制作走马灯图案(15分钟)a. 学生根据提示画出简单的走马灯图案,在黑板上展示。
b. 学生使用提供的模板和样例制作复杂的走马灯图案。
c.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将手电筒光源用于测试画面效果。
三、实践体验(20分钟)1. 学生自行制作走马灯。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制作与走马灯相关的手工制品。
3. 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交流,欣赏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发言,让人们使用现代科技有了更好的看演出体验,而走马灯曾经是人们的首部娱乐项目;2. 回顾走马灯的历史和制作原理,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走马灯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制作走马灯图案和实践体验中的表现。
【教学拓展】1. 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提供更多的走马灯制作材料及推荐;2. 互联网录制的走马灯展示,让学生拓展对走马灯的认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语文S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bf53d384868762cbaed527.png)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重点:工具目标:理解“悬”“挂”“目不转睛”“盯着”“争着”等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文目标:从重点自然段(第2、3、4、5)中找出体现茅以升细观察、爱思考、勤动手等品质的句子,并引导其去体会这些品质。
教学过程: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到课文讲了茅以升小时候的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读课文,一起走进茅以升。
首先我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走马灯是什么样的?奥秘是什么?怎么发现这个奥秘的?谁发现这个奥秘的?……师: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爱提问的好习惯。
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现在,我们就一一来解决问题,谁来说说?你想解决哪个问题?生:我知道走马灯是棱柱形的,过元宵的时候用到。
生:我发现走马灯会转……师:究竟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呢?生:师:好,下面请全班同学默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师:通过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生:我知道了走马灯的形状师:不错,那么,走马灯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从哪里可以知道?生:棱柱形的,读出句子师:请坐,非常好。
哪位同学还想补充一下呢?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轴上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小轮子,轴心插着红蜡烛轮子,轮子四周插着彩色的小纸人和小纸马。
师:哦,你读得很认真。
同学们现在闭上双眼,想像一下这个走马灯的样子,诶你们一定很想看看这个走马灯吧。
(出示课件)有趣吧!老师认为第一自然段有两个词用得特别好,你发现了吗?生:我知道。
是“悬”和“挂”师:对,那你认为好在哪里?“悬”和“挂”意思完全相同吗?生:不完全相同。
挂是借助了一些东西依附在高处的,而悬是垂掉在空中师:说得非常好。
同学们,想想,(联系实际生活)你们在生活中放毛巾的时候,要借助一个~~(钩子),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用“挂”,而没有借助绳子、钩子、钉子等东西的时候就是“悬”。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_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_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41d7975a8102d276a22fce.png)
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重点难点1.了解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2.培养学生从小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1走马灯的奥秘茅(máo)以升七岁那年,过元宵(xiāo)节❶的时候,家里买了两盏(zhǎn)棱(léng)柱形的走马灯。
[①这个开头向读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一盏挂在墙壁上,一盏悬(xuán)在堂屋中央。
2[②这两句向读者交代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茅以升家里买了哪种灯笼,走马灯放在哪里。
走马灯像磁(cí)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③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他仰着头,目不转(zhuǎn)睛地盯着走马灯。
3[④“目不1☜❶元宵节: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
这天夜晚民间有观灯的习俗。
也说灯节、上元节。
2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明题目。
②交代了走马灯悬挂的位置。
2③精彩句解析:比喻,把“走马灯”比作“磁石”,生动地表现出茅以升对走马灯十分入迷。
3④这两个词说明了茅以升观察走马灯时眼睛一眨不眨,近乎痴迷,体现了他对走马灯的好奇与喜爱。
转睛”“盯着”写出了茅以升怎样的神态?]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zhóu),轴上有一个可以旋(xuán)转的小轮子,轴心插着红蜡烛(là zhú),轮子四周插着彩色的小纸人和小纸马。
4[⑤这句话介绍了什么?]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着转[zhuàn]动。
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十分有趣。
[句导读:描述了走马灯转动时的情景,这也是茅以升细心观察的结果。
]段导读:这段话写了茅以升认真观察走马灯的情形。
三年级上教案《走马灯的奥秘》_语文S版-精选教学文档
![三年级上教案《走马灯的奥秘》_语文S版-精选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ecc705ba76e58fafab0037c.png)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茅、宵、盏、棱、转、蜡、烛、串、熏、噗、幼”11个生字,会写“茅、宵、盏、棱、悬、转、轴、旋、蜡、烛、”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知道茅以升小时候是怎样的孩子;知道走马灯的结构以及走马灯是根据什么原理转动的。
3.学习茅以升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敢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
【教学难点】了解走马灯的构造以及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能猜出他是谁吗?”茅以升2.教师明确:他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筑设计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五十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有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茅以升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4.板书并齐读课文。
------《走马灯的奥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
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我会读茅máo以升元宵xiāo 两盏z hǎn 棱lěng柱形目不转zhuǎn睛旋xuán转蜡烛làzhú 串chuàn噗pū 熏xūn 幼yóu小(2)我会写茅宵盏棱悬转轴旋蜡烛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并比较流利,就奖励红星给他。
5. 教师范读,学生拿起课本动情地朗读课文,开展朗读“夺旗”活动。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在识字王国里,同学们结识了这些新朋友,让我们与这些朋友手牵手,一起走进课文殿堂。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6af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4.png)
走马灯的奥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走马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走马灯旋转的原理。
(2)掌握走马灯的制作方法。
2、难点(1)解释走马灯中空气流动与灯旋转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走马灯的图片和视频。
2、走马灯的实物模型。
3、制作走马灯的材料,如卡纸、蜡烛、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走马灯旋转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走马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马灯的奥秘。
(二)知识讲解1、介绍走马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走马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展示走马灯的实物模型,结合图片,详细讲解走马灯的构造,包括灯罩、灯身、转轴、叶轮等部分。
3、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走马灯旋转的原理。
点燃蜡烛后,空气受热上升,形成气流,推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整个走马灯转动。
(三)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制作走马灯的材料,让学生按照步骤制作走马灯。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2、观察实验制作完成后,点燃蜡烛,让学生观察走马灯的旋转情况,并记录下来。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走马灯旋转速度的因素,如蜡烛的大小、叶轮的形状等。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走马灯,使其旋转得更稳定、更持久。
2、介绍一些与走马灯原理相似的科学现象和应用,如热气球、风力发电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走马灯的构造、原理、制作方法和实验中的发现。
2、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科学的奥秘。
(六)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走马灯的奥秘,并展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6e362f4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f.png)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走马灯的奥秘引言“走马灯”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手段。
在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走马灯来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走马灯的奥秘以及如何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利用走马灯教学方法。
什么是走马灯教学法走马灯教学法是一种循环式教学法,即在教学中循环重复呈现学习内容,通过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走马灯教学法的优势走马灯教学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增强记忆力通过不断重复呈现学习内容,走马灯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重复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走马灯教学法通过不断循环展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马灯教学法通过循环重复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主动参与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走马灯教学法在三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走马灯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1. 教授新词汇在教授新词汇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走马灯教学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循环展示词汇的拼写和含义,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讲解课文内容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走马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
循环重复呈现课文的关键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观察、理解和记忆。
3. 进行语文练习在进行语文练习时,走马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循环呈现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和解答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在使用走马灯教学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时间掌握在使用走马灯教学法时,需要合理掌握展示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
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时间过短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S版三年级语上册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
![S版三年级语上册教案10 走马灯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b62e8e5631b765ce0508146b.png)
10走马灯的奥秘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奥”“秘”等生字,会写“宵”“盏”等生字。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难点是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读课后“学习链接”,了解茅以升其人。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纠正错误读音,提示易错字。
秘:组词“秘密”时,在前边。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生字扩词,理解“奥秘”“旋转”等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写了些什么。
5.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思考: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二课时一、资料交流1.小组交流有关走马灯的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2.自由读第1自然段。
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
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二、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品质小组合作学习: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小组内探讨,选代表进行汇报。
1.善于观察。
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走马灯像磁石....地盯.着走马灯。
】...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他仰.着头,目不转睛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的精神。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仰”“目不转睛”“盯”是什么样?表演体会。
10 走马灯的奥秘_教案
![10 走马灯的奥秘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e6e7931b765ce050814aa.png)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 课 文:10 走马灯的奥秘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谈话激趣导入、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 碍、初步理解课文、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等环节的设计,力求优化课堂结构、改 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请一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注
意倾听,后点评该生朗读情况。
2.问:茅以升家买的走马灯是什么形状? 具体物体能给学生强烈的
(棱柱形)
视觉刺激,给学生形象直观的
3.师出示棱柱形物体帮助学生理解“棱 感受。
柱形”。
4.(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请学生齐读
课文中的泡泡图:“我知道‘悬’和‘挂’的
(二)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7 岁时对走 么奥秘,激起学习的兴趣。
马灯可感兴趣了,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
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
秘》。
(三)板题,读题。
(四)据题质疑。
1.围绕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
2.师生梳理:
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1)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通过对“悬”和“挂”的
意思不完全相同”。它们有哪些不同呢?(展 品味,感受祖国文字的丰富多
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二)
彩。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充
(1)学生查字典理解“悬”和“挂”的 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理
意思。
解,优化教学课堂,提高教学
(2)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 效率。
和“挂”的不同。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
(4)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 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走马灯的奥秘》教案
![三年级上册《走马灯的奥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b8076da417866fb84a8ea8.png)
10、走马灯的奥秘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他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他的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字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字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资料交流1.课前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
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五、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1.指名课文,思考。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10]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10]](https://img.taocdn.com/s3/m/528f1ade87c24028915fc3ea.png)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s版(上)教材分析《走马灯的奥秘》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写少年茅以升对走马灯奥秘的探究,表现出茅以升少年时就养成注意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索科学道理的好习惯。
课文首先写茅以升认真观察走马灯的情形,接下来描写走马灯的构造和走马灯转动的情景引发茅以升的思考,并让他产生一连串的疑问。
通过试验,印证了大人告诉他的道理。
最后写通过这件事对茅以升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成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起到重要作用。
这篇课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顺序去体会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学习探究事物的过程与方法。
以及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勇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读促悟,通过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如何发现走马灯奥秘的。
3.学习茅以升在探究过程中可贵的精神品质,及学会运用“提问题——问大人——动手试——揭奥秘”的探究事物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读中促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及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句,感悟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学会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走马灯相关器具。
教学时间: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互动:播放走马灯视频,围绕“什么是走马灯”教师与学生互动,介绍走马灯相关知识,引入课题。
(课前3分钟)师:孩子们,你们见过走马灯吗?(播放视频)你们知道什么是走马灯吗?一、谈话导入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走马灯的奥秘》这篇课文,知道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今天就让傅老师继续带着你们深入到课文中来了解下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又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二、图片展示,学习第二自然段师:孩子们,图中的这个小男孩是谁呀?他在干什么呀?生:茅以升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657ad22b9f3f90f77c61b4b.png)
1.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1、“秘、旋、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思考、探索的词语。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国有一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
50年代,他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担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
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
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
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走马灯的奥秘》名师教案
![《走马灯的奥秘》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c8bbfbf12d2af90342e629.png)
《走马灯的奥秘》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奥、茅、梁”等10个生字,学会“奥、秘、央”等10个生字,理解“目不转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的过程。
理解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茅以升发现走马灯奥秘的过程。
理解走马灯转动的原理。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元宵灯会”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过哪些漂亮的灯。
2生交流自己喜爱的灯,描述它的样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灯,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盏神奇的灯,4这种灯叫做走马灯。
(板书:走马灯)出示走马灯资料: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属于灯笼的一种,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
在过去,走马灯一般在春节等喜庆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来位11—14岁小孩组成,边跳边唱,根据节奏快慢形成不同阵势,有喜庆、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寓意。
5走马灯这么神奇,它是怎么转动起来的呢有个人和我们一样好奇。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走近走马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出示阅读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课文,划生字,做标记。
(3)读到感兴趣的句子写写体会,思考谁对走马灯产生了兴趣2识汉字:课文中走出来一些可爱的生字,你能和它们做朋友吗奥茅梁宵盏悬央燃熏幼(1)去音认读;(2)注音领读。
3识字小能手: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如拆字法等。
S版三年级上《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27a71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7.png)
S版三年级上《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上《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上《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品读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从小细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考里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学习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走马灯的构造以及转动的奥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施,多媒体课件,走马灯简易实物。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了解走马灯的构造。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放儿歌导入正月十五月儿明,家家户户闹花灯,走马灯,凭气转,转出一片好风景,……走马灯到底是一盏怎样的灯能够这样神奇,惹人喜爱。
大家一定想看看走马灯。
(出示走马灯图片)2.同学们对走马灯很感兴趣,有一个人对走马灯也很感兴趣,简直入迷了,大家来认识本课的主人公——茅以升。
(出示图片,介绍茅以升)3.导入:茅以升这么了不起,却对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影响了他的一生。
走马灯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板书课题)二、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想: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文中画出来。
2.学生读课文。
3.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A随学生汇报出示文字课件: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B引导学生品味带点词语,体会其善于观察.“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C有感情朗读感悟、评议。
D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
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着转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教案及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教案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7e7fd5aaea998fcd220e9c.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走马灯的奥秘》教案及说课稿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识字。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卡片,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以一点为中心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学生评议。
4、指导书写:悬(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
撇折在中线上。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教学中继续坚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并加强写字的指导。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是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课文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学生默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茅以升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并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见解。
【设计意图:继续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
(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图片;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语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观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检查朗读二、交流资料1、小组内互相交流课下准备的资料。
2、汇报资料(图片、文字、影像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外形。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
通过他的表现我们会认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思考问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_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走马灯的奥秘_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340dde524de518974b7d2f.png)
1走马灯的奥秘(máo)以升七岁那年,过元宵(xiāo)节❶的时候,家里买了两盏(zhǎn)棱(léng)柱形的走马灯。
[①这个开头向读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一盏挂在墙壁上,一盏悬(xuán)在堂屋中央。
2[②这两句向读者交代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茅以升家里买了哪种灯笼,走马灯放在哪里。
马灯像磁(cí)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③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他仰着头,目不转(zhuǎn)睛地盯着走马灯。
3[④“目不转睛”“盯着”写出了茅以升怎样的神态?]只见走马灯中间有一个轴(zhóu),轴上有一个可以旋(xuán)转的小轮子,轴心插着红蜡烛(làzhú),轮子四周插着彩色的小纸人和小纸马。
4[⑤这句话介绍了什么?]蜡烛点燃以后,轮子就旋转起来,轮子四周的小纸人和小纸马也跟着转[zhuàn]动。
明亮的烛光把小纸人和小纸马的影子投在灯壁上,十分有趣。
[句导读:描述了走马灯转动时的情景,这也是茅1☜❶元宵节: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
这天夜晚民间有观灯的习俗。
也说灯节、上元节。
2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点明题目。
②交代了走马灯悬挂的位置。
2③精彩句解析:比喻,把“走马灯”比作“磁石”,生动地表现出茅以升对走马灯十分入迷。
3④这两个词说明了茅以升观察走马灯时眼睛一眨不眨,近乎痴迷,体现了他对走马灯的好奇与喜爱。
4⑤这句话写了走马灯的构造,同时也说明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细致。
以升细心观察的结果。
]段导读:这段话写了茅以升认真观察走马灯的情形。
5 越看越入迷。
一连串(chuàn)的问题,争着往他脑子里挤❷: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6[⑥这句话是如何写茅以升看了走马灯后产生的疑问的?]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⑦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段导读:这段话写了茅以升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善于动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马灯的奥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的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通过写少年茅以升对走马灯奥秘的探求,告诉我们:茅以升爷爷少年时代就很会观察,并且喜欢在观察中思考、探求科学真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喜欢新鲜事物,又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积累。
加上各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度不一,所以,应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兴趣。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元宵夜看花灯是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呢?今天老师也带大家看看花灯!谁能说说你刚才看见了什么?
2、刚才有同学说看到了走马灯,其实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对走马灯可感兴趣了,
他还发现了走马灯的不少奥秘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马灯的奥秘》。
3、板书,读题。
学生质疑:
(1)听了课文,你能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学生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好自然段。
2、小组内互帮互学生字词。
3、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给多音字“转”组词。
4、指导书写。
(着重指导“奥、秘、转、旋、插”等字)
5、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茅以升是怎样发现走马灯的奥秘的?你认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在课文中做好记录。
1、自读课文。
2、同桌交流。
3、汇报。
4、师生评议。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解疑合探:
1、茅以升家的走马灯是什么样的?
2、课文在介绍走马灯的位置时用了这两个词语(“悬”和“挂”)。
你知道“悬”和“挂”的意思吗?”。
它们有哪些不同呢?
(1)利用教室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悬”和“挂”的不同。
如:教室中间悬着的吊扇和教室四壁的壁扇等。
3、(1)自己思考:走马灯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走马灯的构造。
(3)茅以升如此清楚走马灯的构造,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4、指名回答。
(1)理解“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体会“盯着”一词的好处。
(表现了茅以升观察得非常专心)
5、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茅以升的认真观察。
6、过渡:茅以升小时候不但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呢!孩子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茅以升发现了什么问题。
(1)小组内交流、讨论。
(2)小组汇报,明确茅以升提出的问题,在书中标好序号。
①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②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③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3)茅以升只是提出这几个问题而已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①指名回答。
②品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的好处。
(“一连串”“争着”“挤”等词语写出了茅以升想知道走马灯为什么会转的迫切心情,也说明了茅以升很会动脑筋,提出的问题很多。
)
③在“怎么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慢呢?……”中省略号表示什么?体会此处省略号的用法。
7、茅以升发现问题后是怎样做的?
(1)自己默读课文,找出关键的动词,在文中做好记号。
(2)同桌交流。
(3)个别汇报,明确:“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这些动词。
(4)讨论从这些动词中,你又觉得茅以升是个怎样的孩子?(勇于探索)
8、小结:
茅以升真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呀!
(三)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质疑:为什么说“虽然他没有完全明白走马灯转动的科学道理,但科学的种子已经播进他幼小的心灵。
”
五、总结全文
正因为茅以升小时候是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实践验证的孩子,所以长大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对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和同桌交流体会。
七、作业布置
1、搜集一些有关茅以升的故事看一看,做一些读书笔记。
2、认真观察一样你喜欢的东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