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我院60例ITP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干预后PLT、MPV、Hb水平升高,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P<0.05)。

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可控制ITP患儿的症状,能够帮助患儿提升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升患儿的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
引言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属于一种全身性的病变,这种病症主要是在发生过敏性紫癜的时候导致的一种肾脏损害,病情多发生在小儿群体当中。

当患儿发病之后会出现关节肿痛、血尿、蛋白尿、皮肤紫癜、腹痛等相关临床症状表现,通常在皮肤紫癜发生的1个月之内会出现这种病症表现,临床对患儿产生的影响巨大。

所以在具体的治疗当中,需要积极地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相关患儿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对促进患儿的病情发挥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4~2021.4我院收治的60例ITP患儿为对象。

纳入标准:确诊为ITP;年龄低于12岁;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疾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30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5.18±1.03)岁,男21例,女9例。

对照组30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年龄(5.23±1.09)岁,男18例,女12例。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综合临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一般护理: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清新的空气,要定期对患儿进行开窗通风,保证每日具有充足的紫外线照射,以便进行相关的消毒。

还要定时通过84消毒液进行屋内的物品消毒,对患儿的生活习惯进行指导,并且注意进行保暖,避免感冒等情况,对患儿整体病症产生影响。

尽量防止患儿到公共场所,在急性期发病的时候需要卧床休息,并且经常进行体位的更换,以便有效防止血栓等相关的病症发生。

尽量避免劳累对患儿产生的影响,可有效防止病症反复发作。

第二,护理基础:护士要热情的对患儿接待,介绍自己和相关的主治医师,要引导患儿对医院的环境加以熟悉,与患儿进行亲切地交谈,以便了解患儿的认知和需求,尽可能消除患儿对医院的陌生感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在对患儿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保证态度和蔼语气温柔。

能够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患儿和患儿的家属要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对其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

第三,心理护理:患儿在出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时候,因为病情的影响等导致患儿存在有严重的不良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会加重患儿心理应激,进而导致身体疾病的加重。

所以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要多和患儿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语言表情和相关行为来对患儿进行影响,以便积极改善患儿的不良情绪。

沟通过程当中要积极的通过患儿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也可以为患儿讲故事等,拉近患儿和护士之间的关系,使患儿能够逐渐的放松身心,提升护理治疗的配合度,消除不良的负面情绪,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症状缓解、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收集血液样本,检测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 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 mean platelet volume,MPV)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护理满意度:满意(高于91分)、基本满意(71~90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校验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指标比((表))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P<0.05)。

表 1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
组别 n 平均症状缓解时(( d) 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
观察组30 3.27±0.53 5.19±0.20 3248.39±321.38
对照组30 5.84 ±0.56 7.56 ±0.57 4063.92±310.38
2.2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表))两组PLT、MPV、Hb水平干预前比较无差((P >0.05;;两组干预后PLT、MPV、Hb水平升高,观察组PLT、MPV、Hb水平高于对照((P<0.05)。

表 2 两组血常规
指标水平比较
PLT( 109 /L) MPV( fl) Hb( g /L)
组别n 前后前后前后
观察组30 128.19±19.39 224.83±19.83 6.16±0.12 9.18±0.23 115.27±3.19 151.82±5.09
对照组30 127.38±20.31 179.38±20.31 6.18±0.17 7.01±0.19 115.56±3.28 134.21±5.10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表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6
3.33%(19/30),P<0.05)。

表 3 两组护理满意度
比较[n( %) ]
组别 n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28(93.34) 1(3.33) 1( 3.33) 29( 96.67)
对照组 30 16(53.33) 3(10.00) 11(36.67) 19( 63.33)
3讨论
癜性肾炎是临床上较常出现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病症,导致患儿存在全身性毛细血管炎症表现,出现肾脏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

以往,患儿治疗同时多进行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工作主要是在住院期间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忽略了这种病症病情较重,而且延续时间较长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院外随访的时候发现病症的干预工作并不理想。

本文将临床路径护理用于ITP患儿,临床路径护理为通过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指导患儿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工作,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干预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护理可保证患儿遵医嘱用药,改善患儿凝血功能,防止出血的发生。

通过临床路径护理快速控制患儿的病情,利用心理干预排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韩艳娥,牛丹红.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3):488-489+492.
[2]徐冬梅.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观察与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112+118.
[3]王芳.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3):196-197.
[4]龚丽华,贾秀芬,袁建红.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实施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7):206-207.
[5]蔡娟.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护理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5):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