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成绩统计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在成绩统计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彭勇
授课班级:10财1
授课时数:1课时
一、设计思想:
本课程通过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创新拓展及协同合作精神。
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驱动为目标,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计算机应用方向文员岗位的就业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Excel 工作表中数据应用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中Excel部分的综合应用,需掌握的知识点较多。
其中多工作表的选择,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智能填充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之一。
本课结合实例围绕如何在Excel中进行工作表的选择、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排序、智能填充等主题展开,并以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来达到完成任务目标。
三、学情分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是10计算机应用班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大部分学生经过初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已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针对我班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对Office办公软件知识掌握程序各不相同的现状,在上课时将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相互评价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入学习、案例教学、学生模仿、形成性练习,达到掌握Excel工作表数据综合应用的目地。
四、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Excel排序、智能填充等操作。
(2)理解、掌握Excel求和、求平均值的公式计算。
(3)能运用上述知识点解决Excel工作表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乐于与同伴交流等良好品质。
五、重点、难点:
1.重点:Excel工作表公式与函数的计算,排序和智能填充。
2.难点:Excel工作表数据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师综合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讲练结合。
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合理创设情境,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必要条件。
由于本节内容相对来说实践性的东西多,比较灵活,为防止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轻学的情绪,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安排了学生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练习,从而使枯燥的理论变成生动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分成四组,课前复习Excel工作表设置,智能填充,l求和、求平均值函数的应用操作。
2.教师准备:教学PPT课件的准备,多媒体平台的使用。
八、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