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总复习课件(2011)

合集下载

寄生虫 PPT课件共34页PPT

寄生虫 PPT课件共34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寄生虫 PPT课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寄生虫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寄生虫学完整全套PPT课件


食道
小肠。
• 自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天 • 每天每条雌虫可排卵多达24万个 • 成虫在人体内存活一年左右
似蚓蛔线虫
(四)致病
幼虫和成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及肠功能紊乱。
1. 幼虫:移行过程中机械性损伤,肉芽肿形成,以肺部显
著。重感染时可出现肺出血,肺水肿。患者表现为发热、咳 嗽、哮喘、血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蛔虫症)。 1~2周内可自行消散。
肛门
• 生殖系统:雄性为单管型;雌性多为双管型。
虫卵:一般为卵圆形,卵壳为黄色,棕黄色或无色。
卵壳由三层组成,自外向内为
卵黄膜scaroside)
线虫
(三)生活史
基本发育过程分为虫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线虫的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蜕皮(molting)。
根据生活史中有无中间宿主,分为两种类型: • 直接发育型(简单,如钩虫、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 • 间接发育型(较复杂,如丝虫),需要中间宿主。
线虫
(三)致病
• 机械性破坏 • 毒性作用
• 夺取营养
(蛔 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似蚓蛔线虫
(一)概述
最常见。成虫寄生于人小肠腔内,引起蛔虫病。
似蚓蛔线虫
(二)形态
成虫:大型线虫,长圆柱形,头尾两端略细,形似蚯蚓。活
时粉红色或微黄色。口孔位于虫体顶端,围以三个 “品”字形排列的唇瓣(背 1 ,腹 2 )。
形态
• • • • • 成虫 微丝蚴 班氏和马来微丝蚴的鉴别点: 体态、头间隙、体核、尾核 丝状蚴
Microfilaria of Wuchereria bancrofti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人体寄生虫学整理 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整理 ppt课件
织和器官、占位性病变
3、毒性与免疫损伤:引起炎症和超敏反
应,引起继发感染甚至诱发肿瘤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天然屏障,皮肤、胃酸、 吞噬细胞等
2、特异性免疫反应: ①消除性免疫 ②非消除性免疫:
A.带虫免疫(premunition)疟原虫 B.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血吸虫
常成为机会致病的根源
2、多寄生现象(polyparasitism)
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
3、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
非正常宿主—人、不能发育成成虫、组织器官间 窜扰、局部或全身病变
4、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部位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12
成虫:
体长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 头端向背面仰曲,具有头腺1对,咽 腺3个, 顶端有发达的角质口囊,内 腹侧缘有钩齿2对或板齿1对 雌虫尾端尖,雄虫尾端膨大为交合伞
3
区别点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体态 口囊 交合伞 背肋分支 交合刺
稍大 8-13mm 呈“C“形 腹侧 前缘有2对钩齿 展开为圆形 远端分支2×3 长鬃状,末端分开
原虫学
叶足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等

孢子虫: 疟原虫、弓形虫等


吸虫: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等
生 蠕虫学 绦虫:带绦虫、包虫等

线虫:蛔虫、鞭虫、蛲虫、钩虫、丝虫等

节肢动物学 昆虫、蜱、螨等
二、重要概念:
1、寄生、寄生虫与宿主:
一种动物暂时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种动物 的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并对后者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称为寄生(parasitism),受益的一 方称为寄生虫(parasite) ;受害的一方称 为宿主(host) 。

寄生虫健康教育PPT课件

寄生虫健康教育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阴Fra bibliotek滴虫病:症状、传播方式、预防方 法 蛔虫病:症状、传播方式、预防方法
常见的寄生虫病
疟疾:症状、传播方式、预防 方法
血吸虫病:症状、传播方式、 预防方法
如何预防寄生 虫病
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保持卫生,清洁环境 生食食品要煮熟煮透
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饮用水要用开水煮沸消毒 定期驱虫
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寄生虫健康教 育PPT课件
目录 寄生虫的定义 常见的寄生虫病 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寄生虫病的危害 结语
寄生虫的定义
寄生虫的定义
什么是寄生虫:寄生在人和动 物体内或体表的生物
寄生虫的分类:原生动物、扁 形动物、线形动物、环形动物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常见的寄生虫 病
常见的寄生虫病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寄生虫病的治 疗方法
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
寄生虫病的危 害
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病的对人体的危害:营养不良、 免疫力下降等 寄生虫病的危害对社会的影响
结语
结语
掌握寄生虫病的常识对于个人 和社会健康至关重要 做好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寄 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

寄生虫PPT教学课件

寄生虫PPT教学课件

【答案】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河流流量小,流速快;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
(2)河流 H、L 属于不同的流域,在图上画出两河的分水岭。 ①H、L 河附近等高线特征;②分水岭为相邻流
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H、L 附近等高线特征→分水岭位于 H、L 之间,
大致沿东北方向延伸。 【答案】画图略(位于 H、L 之间,大致沿东北向延伸)
(3)在 F 处修建大坝,判断 E、G 两城市中洪水威胁明显减 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①G 位于河流下游,E 位于河流上游,F 位于河流 中游;②筑坝修水库的功能: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水库防洪功能→对下游流量的变化起调节作用 →G 位于河流下游→防洪作用显著。
【答案】G 城市,位于大坝下游,修建大坝形成的水库对 其下游流量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3)B 河 长 度 不 及 A 河 而 流 量 超 过 A 河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_B__河__地__处__热__带__雨__林__地__区__,__A__河__位__于__热__带__草__原__和__热__带__沙__漠__地__区__;_ _B__河__位__于__世__界__最__大__盆__地__刚__果__盆__地__,__A__河__流__域__面__积__相_对__较__小___。
蛔虫
观察蛔虫的 解剖图,认 识其内部结 构,有哪些 特点是与其 寄生生活相 适应的?
口有三片唇,适于吸附在人体小肠壁上。 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 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吸食半消化的食物。
感觉、运动器官已经退化。 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
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 幼虫穿过肠壁入血管 幼虫随血液循环经肝心肺 幼虫从肺泡到支气管、气 管、喉、咽,再被吞下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总论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总论

-----溪蟹、蝲蛄
(第二中间宿主)
-----野猪(不能发育为成虫) (转续宿主)
寄生虫的发育阶段
虫卵
幼虫
成虫
三个发育阶段
感染 人体
排离 人体
体内 移行
排离 人体
定位 寄生
五个中心环节
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寄生虫生活史过程 中,某一阶段对人 体具有感染性,该 特定阶段称为感染 阶段或感染期。
感染方式: 感染期虫体侵 入人体的途径
在消化道的寄生虫较普遍。
三、异位寄生 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
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增加了临床 诊断的复杂性。
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
虫病。
五、幼虫移行症
人或某些脊椎动物可作为某些蠕虫的 非正常宿主(转续宿主),当其侵入体内 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 在,在皮肤、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 部或全身的病变。
常见传播途径
(1)经口感染 如蛔虫——经口吃入或喝入含感染性蛔虫卵 的蔬菜、水、饮料而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方 式。 (2)经皮肤感染 如血吸虫——人接触疫水尾蚴从皮肤侵入。
常见传播途径
(3)经媒介昆虫感染,如疟原虫——蚊 叮咬感染 (4)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虫 (5)经胎盘感染,如钩虫、弓形虫
流行特点
5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温 度、湿度、雨量等。 2、生物因素,如血吸虫病。 3、社会因素,如肝吸虫病。
二、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
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寄生虫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过程。
3、易感人群 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一般而言, 人对人体寄生虫普遍易感。

人体寄生虫学ppt课件

人体寄生虫学ppt课件
囊尾蚴
猪肉绦虫的幼虫,可寄生于人体各部位,如脑、眼等,引起相应部位的病变, 如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等。
皮肤寄生虫
螨虫
寄生于人体皮肤表面或毛囊内,可引起螨虫性皮炎,导致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
阴虱
寄生于人体阴毛根部,以血液为食,可引起阴虱病,导致阴部瘙痒、红肿等症状 。
03
人体寄生虫检测方法与技术
血液寄生虫
疟原虫
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寄生于人体红细 胞内,以血红蛋白为食,可引起疟疾 ,导致周期性发热、贫血等症状。
巴贝斯虫
通过蜱虫叮咬传播,寄生于人体红细 胞内,以血红蛋白为食,可引起巴贝 斯虫病,导致发热、贫血等症状。
组织寄生虫
猪肉绦虫
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寄生于人体肠道内,可引起猪肉绦虫病,导致腹痛 、消化不良等症状。
其他辅助诊断技术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MRI等,可辅助诊断某 些寄生虫感染,如肺吸虫病、脑囊虫 病等。
病理学检查
通过组织活检或尸检观察寄生虫引起 的病理变化,是确诊寄生虫感染的重 要手段之一。
超声检查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散 射来观察寄生虫感染部位的情况,如 肝吸虫病、肠道寄生虫感染等。
抗原检测
通过检测寄生虫特异性抗原来判断寄 生虫感染,常用的方法有免疫层析法 、免疫印迹法等。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PCR技术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寄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各种寄生虫的检测。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寄NA进行杂交反应来检测寄生虫感染 。
应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手 段,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及其并 发症。
抗寄生虫药物研发成果展示
新型抗寄生虫药物

寄生虫病PPTPPT课件

寄生虫病PPTPPT课件
疫苗免疫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机制,为优化疫苗免疫方案提供理 论依据。
新型疫苗技术研发
研究新型疫苗技术,如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 等,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防治措施
全球范围内开展疫苗接种计划;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发新型抗疟 药物;推广蚊虫控制技术,减少传播途径。
防治效果
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全球疟疾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呈现逐年下降 趋势,取得显著成果。
06
寄生虫病研究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
创新药物靶点发现
01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为开
02
常见寄生虫病介绍
蛔虫病
总结词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影响人体健康。
详细描述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体重下降 等症状。蛔虫病主要通过食物传播,特别是食用被蛔虫卵污染的水果、蔬菜等食 物。预防蛔虫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寄生虫病的危害
01
02
03
04
人体健康损害
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吸取人 体营养,造成人体营养不良,
影响生长发育。
器官损伤
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可引起 器官损伤,如肝吸虫可引起肝
脏炎症和纤维化。
并发症
寄生虫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如贫血、感染、休克等。
社会经济影响
寄生虫病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 劳动能力造成影响,同时也给 家庭和社会带来经济负担。
某地区钩虫病防治案例
背景
某地区钩虫病流行严重,影响当 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防治措施

寄生虫 ppt课件

寄生虫  ppt课件

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
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
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
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
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成虫
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
1
人体寄生虫指以人作为宿主之寄生虫。可分为内部寄生 虫和外部寄生虫两大类。大多属原生动物、线形动物、扁 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寄生虫学中习惯上把原生 动物称为原虫类,把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合称为蠕虫类 (Helminthes)。内部寄生虫之重要的种类大寄生虫常见分 布在人体的小肠里,一般都是吃进来的。有的幼虫囊虫等 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部眼部。寄生虫对人体是有 害无益的,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症,阻塞 血管等。
9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成虫寄生于 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 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 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 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生长很 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 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细胞内。 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 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绝大多数的感 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 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 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 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
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

人体寄生虫概论课件

人体寄生虫概论课件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煮 熟的食物等。
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
加强寄生虫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 创新,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治疗 手段和预防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THANKS
02
常见人体寄生虫种类及生 活史
原虫类
01
溶组织内阿米巴பைடு நூலகம்
主要寄生于人体结肠内,引起阿 米巴痢疾,也可寄生于肝、肺等
组织内,形成脓肿或溃疡。
02
阴道毛滴虫
寄生于人体泌尿生殖道内,引起 滴虫性阴道炎或尿道炎。
03
贾第鞭毛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贾第虫 病,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
吸虫类
华支睾吸虫
01
主要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引起华支睾吸虫病,表现为肝区疼
痛、发热等症状。
卫氏并殖吸虫
02
寄生于人体肺部,引起肺吸虫病,表现为咳嗽、胸痛等症状。
日本血吸虫
03
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血吸虫病,表现为发热、肝脾肿
大等症状。
绦虫类
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绦虫病,表现为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状。其中,猪带绦虫还可引起囊尾蚴病,表现为皮下结节、癫 痫等症状。
• 毒素作用: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其代谢产物和排泄物可对宿主产生多种 毒性作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侵入肠粘膜和肝时,分泌溶组织酶,溶解组织、 细胞,引起宿主肠壁溃疡和肝脓肿;阔节裂头绦虫的分泌物可使宿主发生过敏 性休克;日本血吸虫卵内毛蚴分泌物可引起周围组织发生免疫病理反应-虫卵 肉芽肿。
• 免疫损伤: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可作为异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有些寄 生虫的代谢产物、排泄物或死亡虫体的分解物等都具有抗原性,可使宿主致敏 而产生变态反应。如血吸虫卵内毛蚴分泌物、死亡虫体分解产物等均可引起肾 小球变态反应性病变及全身过敏反应;蛔虫的代谢产物可引起肺组织变态反应 性炎症;蠕形螨的分泌物可引起面部皮肤变态反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虫体较小,胞质浅蓝 略带红色 • 核大疏松,淡红色, 多位于虫体的中央
恶性疟原虫 — 环状体
• 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5 - 1/6
• 核1个,但2个常见 • 红细胞常含2个或2个以上疟原虫
• 虫体常位于红细胞的边缘 ,呈“鸟飞状”
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
• 新月形,两端较尖 • 核致密,深红色,常 位于中央 • 疟色素黑褐色,分布 于核周围
丝、旋)
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 昆虫纲(蚊、蝇) • 蛛形纲
中华分支睾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
日本血吸虫
成虫
虫卵
五方面:大小、形状、颜色、卵壳、卵内含物
肝 吸 虫 姜 片 虫
肺 吸 虫
日本血吸虫
肝吸虫
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
肺吸虫
姜片虫
Thin blood film Giemsa stained
• 虫体胞质淡蓝色,较少呈环状,直径约为红细胞直 径的1/3,中间为大空泡。
• 红细胞内通常只寄生1个疟原虫。
• 细胞核1个,位于虫体一侧,颇似戒指的红宝石。 • 早期滋养体又称为环状体(ring form, R)。
晚期滋养体 — 大滋养体
• 经8~10小时,虫体增大,伸出伪足,胞质增多,出 现棕黄色颗粒 — 疟色素(malarial pigment)。 • 红细胞胀大,颜色变淡,红细胞膜上出现能染成淡红 色的小点,称薛氏小点(Schüffner‘s dots)。
未成熟裂殖体
• 约经40小时,虫体胞 质变圆,核开始分裂
• 2-12 细胞核
丝 虫
成虫: 两种丝虫形态基本相同,乳白 色,丝线状,不到10cm,体 表光滑,♀>♂
幼虫 -- 微丝蚴
1. 虫体细长,头钝圆,尾尖细, 外被有鞘膜 2. 体核 3. 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 4. 在虫体前端1/5处的无核区 为神经环 5. 尾核?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 244~296×5.3~7.0 µ m • 体态 柔和,弯曲较大
•核 • 拟染色体 • 糖原泡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素染色)
注意调节细螺旋,数清 泡状核 的数目。
囊大,圆球形
-1~8个核,核周染粒粗 细不匀、排列不整齐,核 仁稍大、常偏位
铁苏木素染色
-拟染色体呈草束状,两 端常尖细而不整齐。
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
• 叶足虫纲 (溶、结)
旋毛形线虫
成虫
• 细线状,微小,乳白色;前细后粗 • ♀2.5-3.5mm ,♂1.0-1.8mm • 咽管长,占体长1/3~1/2,其背侧有一串 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数十个,成串排列, 单层,杆细胞呈圆盘状,每个杆细胞内有 核1个,位于中央
• 雄虫末端有两片叶状交配附器,无交合刺
• 雌虫子宫较长,充满虫卵,近阴门处已孵 化为幼虫(卵胎生)
毛首鞭形线虫
成虫
• 前(3/5)细后(2/5)粗、似马鞭 • 雌虫(长30-50mm)尾端钝圆 • 雄虫(长30-45mm)尾端卷曲,有
交合刺一根
虫卵
50~54×22~23µm,较蛔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2000.
虫卵小 纺锤形 黄褐色 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 明的盖塞(opercular blug) 内含一卵细胞
医 学 寄 生 虫 学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 鞭毛虫纲(杜、蓝、阴)
• 孢子虫纲(疟、弓、肺、隐)
• 吸虫纲(肝、肺、姜、血)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 绦虫纲(猪、牛、细) • 线虫纲(蛔、鞭、蛲、钩、
丝、旋)
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
• 腊肠形,两端钝圆 • 胞质色蓝而略带红
• 核疏松,淡红色,位于中 央
• 疟色素黄褐色,小杆状, 在核周围较多
弓形虫
• 速殖子(tachyzoites)和缓殖子
(bradyzoites)统称滋养体
• 3 x 6µm,弓形、新月形或香蕉形,
一端较尖,一端钝圆
• 姬氏染色的虫体胞浆呈淡蓝色,
蠕形住肠线虫
细小,乳白色,线头状 前端角皮膨大-头翼;体两侧角皮突出-侧翼 咽管末端膨大-咽管球 ♀大,8-13mm,中部膨大,尾直而尖细,
生殖系双管型
♂小,仅2-5mm,尾卷曲,有交合刺一根,
生殖系单管型
蛲虫头部结构
• 头端角皮膨 大,形成
头翼
• 咽管末端膨
大呈球形,
称咽管球
包囊(铁苏木素染色)
椭圆形 大小为(10~14)×(7~10)µm 囊壁较厚,囊壁与虫体间有明显空隙 未成熟包囊2个核,成熟包囊4个核,多偏于一端 可见鞭毛、丝状物、轴柱
蓝氏贾第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姬氏染色)

• •
呈梨形或椭圆形,水滴状
10~15µm宽,长可达30µm 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后鞭毛向后与虫体波动膜 相连,波动膜位于虫体前1/2处,为虫体作旋转式运
蓝绿色
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
• 叶足虫纲 (溶、结)
医 学 寄 生 虫 学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 鞭毛虫纲(杜、蓝、阴)
• 孢子虫纲(疟、弓、肺、隐)
• 吸虫纲(肝、肺、姜、血)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 绦虫纲(猪、牛、细) • 线虫纲(蛔、鞭、蛲、钩、
中间宿主:扁卷螺
水生植物媒介
荸荠
菱角
茭白
日本血吸虫
中间宿主
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
• 叶足虫纲 (溶、结)
医 学 寄 生 虫 学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 鞭毛虫纲(杜、蓝、阴)
• 孢子虫纲(疟、弓、肺、隐)
• 吸虫纲(肝、肺、姜、血)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幼虫囊包
• 寄生在宿主骨骼肌细胞内的幼虫,长约1mm, 卷曲于梭形的囊包中,称之为幼虫囊包,其纵轴 与肌纤维平行。一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
Medical Arthropodology
• 昆虫纲(蚊、蝇) • 蛛形纲
蛔虫
成虫
长圆柱形,头尖,似蚯蚓。体表有细环纹。 雌雄异体 • 雌虫:长20-35cm,有的可达49cm,直径3-6mm,尾端钝圆。 生殖系统为双管型。 • 雄虫:15-31cm,直径2-4mm,尾部向腹面弯曲。生殖系统为 单管型。有镰刀状交合刺一对。
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
• 叶足虫纲 (溶、结)
医 学 寄 生 虫 学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 鞭毛虫纲(杜、蓝、阴)
• 孢子虫纲(疟、弓、肺、隐)
• 吸虫纲(肝、肺、姜、血)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 绦虫纲(猪、牛、细) • 线虫纲(蛔、鞭、蛲、钩、
177~230×5~6 µ m
体态 僵直,大弯上 有小弯
班氏丝虫微丝蚴
马来丝虫微丝蚴
• 头间隙 :较短 • 体核 :圆形或椭圆 形,各核分开,排 列整齐,清晰可数
• 无尾核
头间隙 :较长 体核 :椭圆形,大小 不等,排列紧密,常互 相重叠,不易分清 尾核:有2个,前后排 列,尾核处角皮略膨大
受精蛔虫卵
• 平均大小60×45μm
• 宽椭圆形
• 棕黄色
• 卵壳较厚,自外向内分三层:受 精膜(卵黄膜)、壳质层和蛔甙 层。壳外有一层蛋白质膜,凹凸 不平,被胆汁染成棕黄色
• 内含一大而圆的受精卵细胞,受 精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未受精蛔虫卵
• 大小90×40μm • 长椭圆形
• 棕黄色
• 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 薄,无蛔甙层 • 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 光性颗粒
• 绦虫纲(猪、牛、细) • 线虫纲(蛔、鞭、蛲、钩、
丝、旋)
医学节肢动物学
Medical Arthropodology
• 昆虫纲(蚊、蝇) • 蛛形纲
间日疟原虫在RBC内的形态
• 三期六种形态 1. 滋养体期:小、大滋养体 2. 裂殖体期:未成熟、成熟裂殖体 3. 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
早期滋养体 — 环状体
注 意 事 项
1. 答题时请写清楚虫种+发育阶段或虫种+虫体部 位。如间日疟原虫环状体,猪带绦虫孕节等。 2. 对于中间宿主也要描述全面和准确:如肝吸虫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 3. 对于线虫成虫,不要区分雌、雄,如蛔虫成虫。 4. 考试时要看清标本旁边标记的题号,在答题卡 上对号入座。 5. 考试总共10个镜下或实物标本,每个2分,总分 20分。每个标本的考试时间为1分钟。
动器官
• • 1个椭圆形泡状核 轴柱纤细透明,纵贯虫体,向后伸出
医学寄生虫学的范围
• 叶足虫纲 (溶、结)
医 学 寄 生 虫 学
医学原虫学
Medical Protozoology
• 鞭毛虫纲(杜、蓝、阴)
• 孢子虫纲(疟、弓、肺、隐)
• 吸虫纲(肝、肺、姜、血)
医学蠕虫学
Medical Helminthology
核1个,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
•速殖子一般分布在中间宿主有核细
胞内或游离于体液中
肺孢子虫
• 包囊厚壁
• 大小4 - 6µ m
• 用姬氏染色,包囊壁不着色,
成熟包囊内含8个圆形或香蕉形 的囊内小体,每个囊内小体各 具有1个紫红色核,周围包裹淡 蓝色的细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