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流量的是()。

A 2001年我国第五次普查人口我国大陆人口是12.6亿
B 某人2001年共存款5万元
C 某一定时点上的变量
D 某人在2001年底存款5万元
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GNP核算( )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3.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可能小于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A 一定是对的
B 一定是不对的
C 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 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下列哪一项记入GNP (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 银行杨某企业收取一笔利息
6.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7.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NP的特征()
A.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
B.它只测度最终产品
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
D.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
8.下列哪个指标不包括最终产品和劳务()
A.国民总产值
B.国民净产值
C.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以上各项均包括
9.下列哪一项不是要素成本()
A.业主收入
B.雇员报酬
C.公司转移支付
D.股息
E.个人租金收入
10.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 建造一座住宅
C 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 以上都是
11.下列哪个指标可由现期要素成本加总得到()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可支配收入
D.国民生产净值
12.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A.社会保险基金
B.公债利息
C.公司收入税
D.公司未分配利润
13.已知某国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 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 500亿美元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 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亿美元
A 2 500和500
B 12 500和10 500
C 2 500和2000
D 7 500和8 000
14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A 直接税;
B 折旧;
C 间接税;
D 净出口。

15.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入
C.个人可支配收入
D.国民收入
E.国民生产总值
16.下列哪一项应计入GNP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购买40股股票
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
17.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生产法; D增加值法。

18.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的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 销售税
B 公司利润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20.在下列项目中,()不是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加薪
21.已知:工资额=10亿,消费额=9亿,利润额=3亿,投资额=2亿,出口额=3亿,进口额=2亿,所得税=2亿()
A.GNP=12亿
B.政府预算有1亿的赤字
C.政府预算有1亿的盈余
D.储蓄额=2.5亿
22.下列哪一项不属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
A 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 养老金
23.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
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C.出售股票的收入
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
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
24.两部门的均衡是()。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25.三部门的均衡是()。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26.开放经济的三部门的均衡是()。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27.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等于10美元,个人储蓄等于40美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美元
A 500
B 480
C 470
D 400
2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29.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
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NP=8.7亿元
D NNP=5亿元
30.所谓净出口是指()。

A 出口减进口;
B 进口减出口;
C 出口加出口;
D GNP减进口。

31.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

A 消费+投资;
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32.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

A 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B 出售股票的收入;
C 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 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33.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商品和劳务B.最终产品和劳务C.中间产品和劳务 D.所有商品
3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有形的产品 B.无形的产品
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供以后的生产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
35.“棉花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是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6.煤炭有多种用途,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家庭用于做饭 B.餐厅用于做饭 C.供热公司用于供应暖气 D.化工厂作为原料
37.如果在计算GDP时,把生产上衣的所有的原材料(棉花、棉纱、棉布)的价值都包括进去,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为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出现重复计算,导致GDP被过高衡量
C.出现重复计算,导致GDP被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38.通过以下(),我们避免了重复计算的问题。

A.计算GDP时使用价值增加法B.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C.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易的商品D.A与B
39.一个企业产品的价值减去为生产该产品购买的投入品的价值是()
A.净出口 B.价值增值C.企业的经济利润D.以上都不是
40.能计入GDP的是()
A.居民购买的二手车 B.银行向某企业收取的一笔贷款利
C.企业购买的原材料 D.家庭购买普通股票
41.如果两邻居相互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一个为对方修自行车,都向对方付费,他们的行为导致GDP的值()
A.增加 B.减少 C.没有影响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42.能计入GDP帐户中的是()
A.农民生产自己消费的那部分农产品 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
C.家政公司提供的家务劳动D.二手车的售价
43.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的是()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C.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44.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A.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D.以上都不能计入当年的GDP
45.GDP帐户将反映()
A.出售股票得到的收入 B.私人之间的财产赠与
C.游戏中赢得的100元 D.新建但未销售的建筑
46.下列应计入GDP的是()
A.为别人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B.家庭成员进行家务劳动折算成的货币收入
C.出售债券所得的收入 D.拍卖旧的油画作品所得的收入
47.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总投资 C.一国的资本量 D.净出口
48.用支出法计算GDP时,()不包括在消费支出项目内。

A.用于新住房的购买B.用于劳务的支出
C.用于耐用消费品的支出D.用于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
49.支付给政府雇员的报酬是()
A.转移支付B.税收 C.消费 D.政府购买
50.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D.消费
51.不属于政府购买的是()
A.政府雇员的薪水B.政府订购的办公用品
C.地方政府办一所大学D.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补贴
52.属于政府购买支出的是()
A.空军购买一架战斗机B.退伍军人津贴C.失业救济金 D.退休金
5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属于政府支出的是()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55.不属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是()
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 C.出售政府债券的收入D.贫困家庭的补贴
56.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购买的计算机软件 B.企业存货量的增加
C.个人购买的新住宅D.以上都是
57.机器被损耗以后价值降低,称为()
A.资本损失B.资本化C.折旧D.贬值
58.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59.净出口是指()
A.进口减出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出口减进口
60.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构成GDP的是()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国民收入和间接税
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
61.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A.GDP=C+I+G+(X-M) B.GDP=C+S+G+(X-M)
C.GDP=C+I+T+(X-M) D.GDP=C+S+T+(M-X)
62.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A.政府购买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
63.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增加值法
64.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A.薪水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D.公司对贫困地区的捐款
65.用收入法计算GDP时,不能计入GDP的是()
A.政府给公务员支付的工资 B.居民购买新自行车的支出
C.农民卖粮的收入 D.自有住房的隐形租金
6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DP和GNP都是流量概念
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
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
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
67.一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68.经济分析中通常使用GDP而不是NNP,因为()
A.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规定
B.GDP比NNP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
C.NNP比GDP更好地反映了一国一年间新增的实物量
D.GDP比NNP更容易做准确的估算
69.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的变化。

A.实物B.价格C.实物和价格D.既非实物,又非价格
70.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1.假定2000年的名义GDP是400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是200(基期1987年的价格指数是100),那么2000年的实际GDP以1987年的价格水平衡量相当于()
A.200亿美元B.400亿美元 C.20000亿美元 D.40000亿美元
72.当实际GDP为1500亿美元,GDP缩减指数为12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亿美元B.1500亿美元 C.1800亿美元 D.1700亿美元
73.GDP缩减指数等于()
A.名义GDP/实际GDP B.均衡的GDP/实际GDP
C.实际GDP/名义GDP D.潜在GDP/实际GDP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流量的是()
A 出口量
B 进口量
C 储蓄量
D 投资量
E 某企业2001年底投资量
2.下列属于存量的是()
A 我国2002年5月1日人口
B 2002年的外汇储备
C 200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D 2002年底某银行存款5万元
E 某一定时点上的数量
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A 支出法
B 收入法
C 平衡法
D 动态法
E 部门法
4.在国民收核算中,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之外还有另外四个重要总量,它们是()
A 国内生产净值
B 国民收入
C 个人收入
D 政府收入
E 个人可支配收入
5.在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关系式是()
A 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国内生产净值
B 国内生产净值一间接税=国民收入
C 国民收入+间接税= 国内生产总值
D 个人收入一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
E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十储蓄
6.在考察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时,通常把经济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成()
A 一部门经济
B 两部门经济
C 三部门经济
D 四部门经济
7.在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包括()
A 消费
B 投资
C 政府支出
D 储蓄
E 出口(净出口)
三、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
24.支出法是从使用者支出的角度出发,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
25.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中。

()
26.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
27.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
28.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
29.经济学上所说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替换资本品的支出。

()
30.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
31.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
32.存货变动是仓库产品的增加或减少,因而存货变动不能被算做投资。

()
33.家庭购买小汽车是消费的一部分。

()
34.收入法是从要素提供者获得收入的角度,把生产中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来核算GDP。

()
35.某人出售一件古董所得到的收入,应当计入当年的GDP内。

()
36.从理论上讲,生产商品和劳务所产生的总收入应该等于价值增值的总和。

()
37.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
38.农民出售土地所获得的收入要计入GDP中。

()
39.生产法是通过加总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

()
40.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

()
41.当基期价格与现期价格相等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也就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等。

()
42.衡量通货膨胀最广泛使用的指标之一是GDP缩减指数。

()
43.按照传统的GDP统计方法,由于治安恶化,政府增加警力的支出,使得GDP增加。

()
44.传统的GDP统计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经济和非市场行为等项目,会导致高估了经济中实际的产出水平。

()45.传统的GDP统计方法,没有考虑生产商品时所造成的成本(如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不能很好地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水平。

()
46.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
47.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

()
48.不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
49.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
50.一个国家的总产出和总收入是相等的。

()
51.某年的总投资是这一年中所生产的资本品的总和。

()
52.净投资是总投资减去资本折旧后的余额。

()
53.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
54.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
55.净投资与资本折旧相等,意味着资本品存量保持不变。

()
56.存货的增加是一种净投资。

()
57.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工资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

()
58.公司所得税是公司在分配利润前向政府缴纳的税赋。

()
59.厂商在赢利的时候才需缴纳间接税。

()
60.间接税是厂商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将构成产品价格的一部分。

()
61.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
62.在短期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
63.花4万美元建造一所房子的行为是一种消费行为。

()
64.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额,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65.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属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66.购买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应当算入国内生产总值。

()
67.对退伍军人支付的津贴,应当算入国内生产总值。

()
68.家庭主妇家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四、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支出法4.收入法
5.国内生产净值6.国民收入7.个人收入8.个人可支配收入
9.名义GDP 10.实际GDP 11.GDP折算指数12.失业率
13.通货膨胀率14.CPI 15.PPI 16.劳动力参与率17.绿色GDP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净出口
2.某国企业在本国总利润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
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NP及GDP。

3.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亿元,政府购买1 100
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

(5)个人储蓄。

4.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
配收入。

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政府购买:26012;总投资:79560;出口:68495;进口:58272;资本折旧:28010;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社会保险金:6969;公司未分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个人所得税:838
(2)以2002年为基年,2004年的实际GDP以及该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3) 2004年的GDP平减指数以及该期间的通货膨胀率。

六、问答题
1. 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请指出以下各项交易能否计入我国GDP,如果能,请说明其分别是GDP中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

(2)国内消费者购买2 000股海信电器股票。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1万台。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

3.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剔除在外?
4.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三者的一致性。

5.为何国债利息不直接以收入法计入GDP?
6. 如果当你早上醒来时,发现名义GDP一夜之间翻了一倍,在你开始庆祝之前,你需要合适的统计资料是什么?为什么?
7.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其男管家。

在他们结婚之后,她的丈夫继续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作为雇员),结婚如何影响GDP?
8. 在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

它没有包括诗歌的美好,也没有包括婚姻的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也没有包括公务员的正直。

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有道理吗?如果有道理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价GDP指标。

9. 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下列情况之间有什么差别:
(1)厂商为某经理买一辆轿车,以及厂商给经理一笔钱让他自己去买车之间有什么不同?
(2)雇佣你的配偶看管房屋,而不是无偿的让他/她担任此工作,两者有何不同?
(3)你买一辆中国国产车,与买一辆在德国生产的汽车,两者有何不同?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5.D
6.A
7.A
8.B
9.C 10.D 11.D 12.C 13.B 14.B 15.C
16.C 17.A 18.A 19.B 20.B 21.A 22.D 23.D 24.A 25.B 26.B 27.C 28.B 29.C 30.A
31.C 32.D 33.B 34.C 35.C 36.A 37.B 38.D 39.B 40.B 41.A 42.C 43.C 44.C 45.D
46.A 47.C 48.A 49.D 50.B 51.D 52.A 53.B 54.C 55.D 56.C 57.A 58.D 59.A 60.A
61.B 62.A 63.D 64.B 65.D 66.A 67.D 68.C 69.D 70.C 71.C 72.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E
3.AB
4.ABCE
5.ADE
6.BCD
7.ABCE
三、判断题:
1.F
2.F
3.T
4.T
5.F
6.F
7.F
8.F
9.F 10.F 11.T 12.F 13.T 14.F 15.F
16.F 17.F 18.F 19.T 20.F 21.T 22.F 23.F 24.T 25.F 26.T 27.F 28.T 29.T 30.F
31.F 32.F 33.T 34.T 35.F 36.T 37.T 38.F 39.F 40.F 41.T 42.T 43.T 44.F 45.T
46.F 47.F 48.F 49.F 50.T 51.T 52.T 53.F 54.T 55.F 56.T 57.F 58.T 59.F 60.T
61.F 62.T 63.F 64.F 65.F 66.T 67.F 68.F
四、名词解释(略)
5.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4)计算储蓄额(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GDP=c+i+g+(x-m),GDP=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 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6.某国企业在本国总利润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120
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NP及GDP。

GNP= 本国企业在国内的收益+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收益+本国人在国内的收入+本国人在国外的收入= 200+50+120+10 = 380(亿元)
GDP= 本国企业在国内的收入+本国人在国内的收入+外国企业在国内的收益+ 外国人在国内的收入= 200+120+80+12 = 412(亿元)
7.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亿元,
政府购买1 100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
(2)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

(5)个人储蓄。

(1)NDP=GDP-重置投资=6000-500=5500(亿元)
(2)NX=GDP-C-I-G=6000-400-800-1100=3700(亿元)
(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300
T-TR=G+300=300+1100=1400(亿元)
(4)Yd=NDP+TR-T=NDP-(T-TR)=5500-1400=4100(亿元)
(5)S=Yd-C=4100-400=3700(亿元)
8.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
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政府购买:26012;总投资:79560;出口:68495;进口:58272;资本折旧:28010;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社会保险金:6969;公司未分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个人所得税:838
(1)GDP=C+I+G+NX=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亿元)
(2)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亿元)
(3)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58691-16658=142033(亿元)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转移支付=142033-38624-5344-6969+716=91812(亿元)
(5)DPI=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亿元)
5.假设某国共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2002年和2004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示。

试求: (1) 2002年和2004年的名义G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