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套模拟卷〗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含5套模拟卷〗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3)含解析

〖含5套模拟卷〗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3)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两板中央的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C .P 点的电势将降低D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将减小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4S C kd επ=,当上极板向下移动时,d 减小,电容变大,又C=QU,电压U 不变,因此电容器带电量增多,D 错误;根据电容器内部电场强度UE d=可知,d 减小,电场强度增加,这样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增加,将向上运动,A 正确,B 错误;由于场强增大,由U="E" d 可知,P 与下极板电势差变大,P 点电势升高,C 错误. 考点:电容器2.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放于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以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

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取图示线圈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用i 表示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则下列表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4幅i-t 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B .由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0~1s 、4~5s 两时间段内电流方向与题意正方向相反,1~2s 、2~3s 两时间段内电流方向与题意正方向相同。

所以B 正确,A 错误; CD .由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得感应电流E S B i R t R R t∆Φ∆===⋅∆⋅∆ 则i 的大小与Bt∆∆的大小成正比。

结合题图乙知,3~4s 时间内 0Bt∆=∆ 无感应电流。

其他时间段内Bt∆∆的大小相等,则感应电流大小恒定,即各段电流大小相等。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市模拟卷)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市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嫦娥四号”初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经过变轨、制动后,成为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设“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已知月球半径为R ,不计其他天体的影响。

若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 处(h R =)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则小球落到月球表面的瞬间月球引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P 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CD .设月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2224πGMm m r r T ''=卫星在月球表面时有2GMm m g R ''=月联立以上两式解得23224πr g T R =月小球在月球表面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232228π2y r hv g h T R ==月则小球落到月球表面瞬间月球引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y P mg v ==月故选C 。

2.用手水平的托着书,使它做下述各直线运动,手对书的作用力最大的情况是() A .向下的匀加速运动 B .向上的匀减速运动C.向左的匀速运动D.向右的匀减速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向下的匀加速运动或向上的匀减速运动时,书的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手对书的作用力小于书的重力;向左的匀速运动时,手对书的作用力等于书的重力;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手对书的作用力大于书的重力。

所以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时,手对书的作用力最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用打气筒往自行车轮胎内打气时需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只知道物体对外做功,而不知道热传递的情况,无法确定其内能变化,故B错误;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故C正确;D.用打气筒往自行车轮胎内打气时需要用力,是因为气体压强增大的缘故,并不能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而且气体分子间的分子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故D错误。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A 错误;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B 错误;C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0km E h W ν=-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 错误;D .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总能量减小;根据22kQq v m r r= 可知半径越小,动能越大,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两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导轨平面内两不相邻的相同矩形区域Ⅰ、Ⅱ中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金属杆ab 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上端接有电阻R (其他电阻不计)。

将金属杆ab 从距区域Ⅰ上边界一定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A .金属杆在Ⅰ区域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一直变大B .金属杆在Ⅱ区域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一直变小C .金属杆在Ⅰ、Ⅱ区域减少的机械能一定相等D .金属杆经过Ⅰ、Ⅱ区域上边界的速度可能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B .由于无法确定金属杆进入磁场区域时所受安培力与其重力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此时金属杆加速度的方向。

若金属杆进入磁场时其所受安培力22B L v mg R> 则有22B L v mg ma R-= 且加速度方向向上,可知金属杆进入磁场区域后加速度一直减小或先减小至零再保持不变;若金属杆进入磁场时其所受安培力22B L v mg R< 则有22B L v mg ma R-= 且加速度方向向下,可知金属杆进入磁场区域后加速度一直减小或先减小至零再保持不变;若金属杆进入磁场时其所受安培力22=B v L Rmg 则金属杆进入磁场区域后加速度为零且保持不变,故A 、B 错误;C .根据功能关系得金属杆在Ⅰ、Ⅱ区域中减少的机机械能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由于无法确定金属杆经过两区域过程中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关系,所以无法确定金属杆经过两区域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关系,故故C 错误;D .若金属杆进入磁场时其所受安培力22B L v mg R> 则金属杆在Ⅰ区域中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或一直做减速运动,出Ⅰ区域后在重力作用下再做加速运动,所以金属杆经过Ⅰ、Ⅱ区域上边界的速度有可能相等,故D 正确。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12月7日10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最为G ,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时间t (小于其运动周期)内扫过的面积为S ,则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A .224S GMtB .C .224GMt SD .2S【答案】A【解析】【详解】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22GMm m r rω=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卫星与地心连线在时间t 内扫过的面积22t S r ωππ=g 联立解得卫星绕地球的轨道半径224S r GMt= 故A 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82349290U Th X →+中X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衰变B .234112H H He 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C .14417728N He O 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D .2351136909205438U n Xe Sr 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238234492902U Th He →+,核反应类型为衰变,选项A 错误;B .23411120H H He n +→+,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选项B 错误;C .1441717281N He O H +→+,核反应类型为人工转变,选项C 错误; D .235113690192054380U n Xe Sr 10n +→++,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选项D 正确。

故选D 。

3.如下图所示,ab 间接入u=2002sin100πtV 的交流电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R t 为热敏电阻,且在此时的环境温度下R t =2Ω(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忽略保险丝L 的电阻,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路正常工作,则A .电压表的示数为2VB .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C .原副线圈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2︰1D .若环境温度升高,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输入功率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压器初次级的匝数比求解次级电压有效值即为电压表读数;熔断电流是指有效值;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环境温度升高,则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次级电压不变进行动态分析.【详解】ab 端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由于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可知次级电压有效值为100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 ,选项A 错误;次级电流有效值为22100502t U I A A R === ,则初级电流有效值212125n I I A n ==,则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不小于25A , 选项B 正确;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压的频率,原副线圈的交流电压的频率之比为1︰1,选项C 错误;若环境温度升高,R t 电阻减小,但是由于次级电压不变,则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次级功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 错误;故选B.【点睛】要知道有效值的物理意义,知道电表的读数都是有效值;要知道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并会计算;要会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4.如图,一根长直导线竖直放置,通以向上的电流。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三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三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三次调研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长为0.20m ,P Q 、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0.35m 。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的运动情况是( )A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B .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C .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下D .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上【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两质点相距0.35m ,而波长为0.20m ,故质点Q 的振动和位于质点P 右方0.15m 处的质点A 振动步调一致, 30.15m 4x λ∆== 波向右传播,所以质点P 比质点A 提前振动了34T ,所以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A 位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即Q 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下,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D 是一只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电流只能从a 流向b ,A 、B 为间距很小且正对的平行金属板,现有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B 板的边缘沿平行B 板的方向射入极板中,刚好落到A 板正中央,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压,p E ∆表示粒子电势能的减少量,若保持极板B 不动,粒子射入板间的初速度0v 不变,仅将极板A 稍向上平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U 变大C .p E ∆不变D .若极板间距加倍,粒子刚好落到A 板边缘【答案】B【解析】【详解】 由4S C Q CU kd επ==,可知d 增大,电容器要放电,但二极管使电容器无法放电,Q 不变,U 增大,B 正确;又U E d =可得4=kd E S πε,E 不变,A 错误;粒子电势能减少量,E W qU ∆==电,所以E ∆增大,C 错误;对类平抛运动,2012qE a d at x v t m ===,,得20122qE md a d at x v m qE===,,,第一次落在2l 位置,d 加倍,第二次落在22l 位置,D 错误. 3.如图所示,空间P 点离地面足够高,从P 点以很小的速度向右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能打在竖直的墙壁上,若不断增大小球从P 点向右水平抛出的初速度,则小球打在竖直墙壁上的速度大小A .一定不断增大B .一定不断减小C .可能先增大后减小D .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设P 点到墙壁的距离为d ,小球抛出的初速度为v 0,运动时间0d t v = 竖直速度0y gd v gt v == 刚小球打到墙壁上时速度大小为=根据数学知识: 222200002=2d d v g v g gd v v +≥⋅()() 即2v gd ≥。

2021届重庆市高考物理模拟调研试卷(三)(3月份)(含答案解析)

2021届重庆市高考物理模拟调研试卷(三)(3月份)(含答案解析)

2021届重庆市高考物理模拟调研试卷(三)(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0分)1.水平地面上放着一重G=500N的物体,当用F=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 200 NB. 300 NC. 500 ND. 800 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形成的B. 亚里士多德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 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强度足够大,照射时间足够长,就会发生光电效应D. 用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的入射光照射金属时,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3.银河系的恒星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O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已知引力常数为G,那么以下错误的是()距离为r,且r1>r2A. 两星向心力大小必相等B. 两星作圆周运动角速度必相等D. S1质量大于S2质量C. S2质量为4π2r2r1GT2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物块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大小为mgsinθB.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0C.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gcosθD.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mgsinθ5.一个质点做曲线运动,则其速度()A. 方向随时间而改变B. 大小一定不断变化C. 方向跟加速度的方向一致D. 方向跟力的方向一致6.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两者固定于相距r的a、b两点上,有一个点电荷q放在a、b所在直线上的c点,且能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 c点是a、b两点之间的某一位置C. 电荷q一定带正电D. 电荷q的电荷量必须为一确定值才能静止不动7.材料不同的两个长方体,上下粘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滑块,若射击上层,子弹的深度为d1;若射击下层,子弹的深度为d2,如图所示,已知d1>d2,这两种情况相比较()A. 子弹射入上层过程中,子弹对滑块做的功较多B. 子弹射入上层过程中,滑块通过的距离较大C. 子弹射入下层过程中,滑块受到的冲量较大D. 子弹射入下层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较小8.被压瘪但尚未破裂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就会重新鼓起来。

重庆市涪陵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涪陵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涪陵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月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甲所示,在x≥0的区域有在垂直于xOy平面(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力使一个等边三角形闭合导线(粗细均匀)框,沿x轴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线框平面与纸面平行,底边BC与y轴平行,从顶点A刚入磁场开始计时,在线框全部进入磁场过程中,其感应电流I(取顺时针方向为正)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为图乙中的()A.B.C.D.【答案】B【解析】导线框从左进入磁场,磁通量向里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磁场向外,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即负方向;设导线框沿x轴方向运动的速度为v,经时间t运动的位移为x vt=,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导线框的有效长度为232tan30vl x t==o,感应电流223E Blv BvI tR R===,即电流I与t成正比,故选B.2.如图,S1、S2是振幅均为A的两个水波波源,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

则A.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涉B.a处质点振动始终减弱,b、c处质点振动始终加强C.此时a、b、c处各质点的位移是:x a=0,x b=-2A,x c=2AD.a、b、c处各质点随着水波飘向远处【答案】C【解析】【详解】A .图中两列波的波长不同;波速由介质决定,是相同的;根据v f λ=,频率不同,两列波不会干涉,只是叠加,A 错误;B .两列波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所以振动不是始终加强或减弱的,B 错误;C .波叠加时,各个质点的位移等于各个波单独传播时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故0a x A A =-=,2b x A A A =--=-,2c x A A A =+=,C 正确;D .波传播时,各个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D 错误;故选C 。

3.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孤立点电荷Q 激发的电场中三个等间距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可看成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a 、b 、c 、d 为轨迹与等势面的交点。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三颗卫星a 、b 、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其中b 、c 是地球同步卫星,a 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此时a 、b 恰好相距最近,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引力常量为G ,则( )A .卫星b 加速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追上卫星cB .卫星b 和c 的机械能相等C .到卫星a 和b 下一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时间3GM r ω- D .卫星a 减速一段时间后就可能追上卫星c【答案】C【解析】【详解】A.卫星b 加速后将做离心运动,轨道变高,不可能追上卫星c ,选项A 错误;B.卫星的机械能等于其动能与势能之和,因不知道卫星的质量,故不能确定卫星的机械能大小关系,选项B 错误;C.对卫星a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a Mm G mr rω= 所以卫星a 的角速度3a M G rω=可知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卫星a 和b 由相距最近至再次相距最近时,圆周运动转过的角度差为2π,所以可得经历的时间:3t GM r ω=- 选项C 正确;D.卫星a 减速后将做近心运动,轨道半径减小,不可能追上卫星c ,选项D 错误;故选C 。

2.在空间中水平面MN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由MN 上方的A 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 点进入电场,到达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 ,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小球带正电B .电场力大小为3mgC .小球从A 到B 与从B 到C 的运动时间相等D .小球从A 到B 与从B 到C 的速度变化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小球从B 点进入电场的轨迹可看出,小球带负电,故A 错误;因为到达C 点时速度水平,所以C 点速度等于A 点速度,因为AB=2BC ,设BC 的竖直高度为h ,则AB 的竖直高度为2h ,由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mg×3h-Eqh=0,即Eq=3mg ,故B 正确;小球从A 到B 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g ,所用时间为:142h h t g g ==;在从B 到C ,的加速度为22Eq mg a g m -==向上,故所用时间:222h h t g g ==,故t 1=2t 2,故C 错误;小球从A 到B 与从B 到C 的速度变化大小都等于2h v gg∆=,但方向相反,故D 错误。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三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三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三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甲所示,在某电场中建立x 坐标轴,A 、B 为x 轴上的两点,x A 、x B 分别为A 、B 两点在x 轴上的坐标值。

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该电子的动能E k 随其坐标x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B .A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 点的电场强度C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D .电子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p k k B AE E E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B .根据动能定理得知: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子动能的变化,则有k E Eqx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线的斜率k qE =斜率不变,q 保持不变,说明电场强度不变,所以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则A B E E =故A 错误,B 正确;C .由图知,电子从A 到B 动能增大,电场力做正功,则知电场力方向从A →B ,电场线方向从B→A ,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有A B ϕϕ<故C 错误;D .根据动能定理知k k P AB B A W E E E =-=-∆即P k k A B E E E ∆=-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呈水平,在水平面上放一个小球B ,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 .竖直向下的直线C .无规则曲线D .抛物线【答案】B【解析】【详解】楔形物体A 释放前,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力平衡;楔形物体A 释放后,由于楔形物体A 是光滑的,则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在水平方向的状态不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而竖直方向:楔形物体A 对B 的支持力将小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将沿竖直方向做加速运动,所以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是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其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故B 正确。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仿真第三次备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m、2m,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出发,其中A球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B、C由静止释放。

三个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小球与地面之间、小球与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小球与小球之间最多能够发生碰撞的次数为()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三球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一定可以发生碰撞,可假设高度无穷大,可看作三球碰撞完成后才落地,A、B第一碰撞后水平速度互换,B、C发生第二碰撞后,由于B的质量小于C的质量,则B反向;B、A发生第三次碰撞后,B、 A水平速度互换,A向左,B竖直下落,三球不再发生碰撞,所以最多能够发生3次碰撞,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关键是A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与B、C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一定可以发生碰撞。

2.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杆倾斜地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大小为30°,质量分别为,m甲、m乙的小球甲、乙穿在光滑杆上,且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连接后跨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光滑定滑轮,当整个系统平衡时,连接乙球的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为60°,连接甲球的细线呈竖直状态。

则m甲:m乙为()A.1:3B.1:2C.3:1 D.3:2【答案】A【解析】【详解】分别对甲、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以甲球为研究对象,则甲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的作用,直杆对甲球没有力的作用,否则甲球水平方向受力不能平衡,所以T=m甲g以乙球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结合图可知,绳的拉力T与乙球受到的支持力N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都是30°,所以T与N大小相等,得=⨯︒=2cos303m g T T乙综上可得m m=:1:3甲乙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3)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3)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物理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s ,则( )A .波的周期为2.4sB .波速为103m/s C .在t =0.9s 时,P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D .在t =0.2s 时,Q 点经过的路程小于0.2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波的周期T >0.6s ,说明波的传播时间小于一个周期,波在t=0.6s 内传播的距离不到一个波长,则由图知30.6s 4T = 解得=0.8s T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波长为8m ,波速为10m/s λv T== 故B 错误;C .由于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t=0时P 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t=0.8s=1T时P 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再过0.1s 即0.9s 时P 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C 错误;D .由0.2s 4T t == 可知,由于Q 点在t=0时刻从靠近最大位移处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则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小于振幅A 即0.2m ,2.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处于一个匀强电场中,a 、b 、c 三点分别在x 、y 、z 轴上,且到坐标原点O 的距离均为10cm 。

现将一带电荷量0.2C q =的负点电荷从b 点分别移动到a 、O 、c 三点,电场力做功均为1J 。

则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503N/CB .50 N/C C .103V/mD .10V/m【答案】B【解析】【详解】 由公式W Uq =代入数据可得5V U =由题意可知a 、O 、c 三点所构成的面是等势面,Ob 垂直于xOz 平面,b 点到xOz 平面的距离10cm d =,故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5N/C 50N/C 0.1U E d === 故B 正确,ACD 错误。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竖直的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让小球从A点开始释放,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当小球下降的最大竖直高度为h时到达B点,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竖直杆与OB的夹角为30°,下列研究小球从A到B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B.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位置共有三个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mgh【答案】B【解析】小球A运动过程如右图所示:当小球滑至C点时,弹簧与杆垂直,水平方向弹簧弹力与杆的弹力平衡,小球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则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小球仍向下加速,此时速度不是最大,当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而合力为零的位置应在弹簧与杆垂直位置的下方,故A错误.在图中A、D两位置,弹簧处于原长,小球只受重力,即小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位置有A、C、D三个,故B正确;弹簧的形变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其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C错误;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从A到B全过程中增加的弹性势能应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mgh,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用轻质导线悬吊,线框一半处在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给导线通以如图的恒定电流,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F 。

保持电流不变,将金属线框向下平移刚好完全进入磁场中,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2F 。

ab 边始终保持水平,导线始终竖直,则金属框的重力为( )A .12FB .23FC .FD .43F 【答案】D【解析】【详解】线框有一半在磁场中时,对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得到:2F G F =+安当线框全部在磁场中时,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ab 边和cd 边电流之比为1:3,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44F G F =+安求得:43G F = A.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43F ,故选项A 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43F ,故选项B 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43F ,故选项C 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线框的重力为43F ,故选项D 正确。

2021年重庆市高考物理模拟调研试卷(三)(3月份)

2021年重庆市高考物理模拟调研试卷(三)(3月份)

2021年重庆市高考物理模拟调研试卷(三)(3月份)1.如图所示,物块Q静置于楔形物体P的斜面上,楔形物体P静置于水平面上。

现对物块Q施加从零开始不断增大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在此过程中,P、Q均始终静止不动,则()A. 物块Q受到的支持力不断增大B. 物块Q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C. 楔形物体P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断增大D. 楔形物体P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不断增大2.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都守恒B. 任何元素都可以发生衰变C. β衰变说明某些元素的原子核中有电子D. 原子核也存在能级3.某卫星在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

若以R表示月球半径,不考虑月球自转,则()A.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π2RT2B. 卫星运行时线速度大小为2π(R+ℎ)TC. 卫星运行时加速度大小为4π2RT2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πRT4.如图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

重量为G的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金属杆长度等于轨道间距d,当金属杆中通有从a到b的恒定电流I时,金属杆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至少为()A. GsinθId B. GcosθIdC. GtanθIdD. GcotθId5.如图所示,O、P、Q三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其竖直面内,从P点以仰角为θ、大小为v1的速度斜向上抛出小球甲,从Q点以仰角为φ、大小为v2的速度斜向上抛出小球乙,甲、乙两球恰好在O点正上方的M点(图中未画出)水平正碰。

已知距离PO>OQ,甲、乙两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v2,θ>φB. v1>v2,θ<φC. v1<v2,θ<φD. v1<v2,θ>φ6.a、b、c分别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a、b两点分别固定一个等量异号点电荷,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长寿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三月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真空中某点电荷Q 的电场中,将带电荷量为q 的负试探电荷分别置于a (0,0,r )、b 两点时,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F a 、F b 分别在yOz 和xOy 平面内,F a 与z 轴负方向成60︒角,F b 与x 轴负方向成60︒角。

已知试探电荷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 a =F ,静电力常量为k 。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场力的大小F b 大于FB .a 、b 、O 三点电势关系为a b O ϕϕϕ=>C .点电荷Q 带正电,且大小为24Fr Q kq= D .在平面xOz 上移动该试探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F a 、F b 分别在yOz 和xOy 平面内,可知点电荷Q 即在yOz 平面内,也在xOy 平面内,所以Q 一定在坐标轴y 上,过a 点沿F 的方向延长,与y 轴交于Q 点,设OQ 之间的距离为y ,由几何关系得 tan 60y r︒= 则tan 603y r r ︒==aQ 之间的距离=2cos60r L r ︒= 连接bQ ,则b 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沿bQ 的方向。

由几何关系得3tan 603b y r r r ︒=== 可知b 点到O 点的距离也是r ,b 到Q 之间的距离也是2rA .b 与a 到Q 点的距离相等,根据库仑定律可知,试探电荷在b 点受到的电场力与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是相等的,所以b F F =故A 错误;B .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指向Q ,根据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可知,Q 带正电,由于距离正电荷越近电势越高,所以O 点的电势高,b 与a 点的电势相等,即a b O ϕϕϕ=<故B 错误;C .由于点电荷Q 带正电,根据库仑定律2(2)kQq F r = 解得点电荷Q 的电荷量为24Fr Q kq= 故C 正确;D .平面xOz 上各点到Q 的距离不一定相等,所以各点的电势不一定相等,则在平面xOz 上移动该试探电荷,电场力不一定不做功,故D 错误。

故选C 。

2.用α粒子(42He)轰击氮核(147N),生成氧核(178O)并放出一个粒子,该粒子是( )A .质子B .电子C .中子D .光子【答案】A【解析】【详解】核反应方程41417278 He+N O+X →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该粒子的电荷数为1,质量数为1,为质子,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以及知道常见的粒子的电荷数和质量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合外力等于零B .有些昆虫薄而透明的翅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薄膜干涉现象C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D .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大【答案】B【解析】【详解】A .单摆的摆球在通过最低点时,回复力等于零,而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故A 错误;B .薄而透明的羽翼上出现彩色光带,是由于羽翼前后表面反射,进行相互叠加,是薄膜干涉现象,故B 正确;C .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故C 错误;D .根据相对论,则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短,故D 错误。

故选:B 。

4.木星有很多卫星,已经确认的有79颗。

其中木卫一绕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1.769天,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21.8m/s ,木卫二绕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3.551天,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21.3m/s 。

它们绕木星的轨道近似为圆形。

则两颗卫星相比( )A .木卫一距离木星表面远B .木卫一的向心加速度大C .木卫一的角速度小D .木卫一的线速度小【答案】B【解析】【详解】A .两卫星绕木星(M )运动,有 222π()Mm Gm r r T= 得2T = 由题意知12T T <,则12r r <故A 错误;BCD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Mm v G m m r ma r rω===得 2GM a r =,3GM rω=,GM v r = 得 121212,,a a v v ωω>>>故B 正确,CD 错误。

故选B 。

5.如图甲所示的充电电路中,R 表示电阻,E 表示电源(忽略内阻)。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对同一电容器进行两次充电,对应的电荷量q 随着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乙中的a 、b 所示。

曲线形状由a 变化为b ,是由于( )A .电阻R 变大B .电阻R 减小C .电源电动势E 变大D .电源电动势E 减小【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象可以看出,最终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充电时间发生了变化,说明电容器两端电压没有发生变化,即电源的电动势不变,而是电路中电阻的阻值发生了变化。

图象b 比图象a 的时间变长了,说明充电电流变小了,即电阻变大了,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6.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2m ,物体B 置于水平面上,B 物体上部半圆型槽的半径为R ,将物体A 从圆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

则( )A .A 、B 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A 不能到达圆槽的左侧最高点C .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 的速率为23gRD .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 的速率为3gR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A 、B 物体组成的系统只有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项A 错误;B .运动过程不计一切摩擦,故机械能守恒,那么A 可以到达B 圆槽的左侧最高点,且A 在B 圆槽的左侧最高点时,A 、B 的速度都为零,故B 错误;CD .对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的运动过程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2A B mv mv =对AB 整体应用机械能守恒可得2211222A B mg mv v R m =+⋅ 所以A 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 的速率为3B gR v = 43A gR v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 、bc 、cd 和da 这四段过程在P T -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 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 ,bc 垂直于ab ,而cd 平行于ab ,da 平行于p 轴。

由图可以判断( )A .ab 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不断减小B .bc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C .cd 过程中气体内能不断增大D .da 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E.ab 过程的内能减小量等于cd 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量【答案】BCD【解析】【详解】A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C T =可知C p T V=,则P-T 图中过原点的直线为等容变化,所以ab 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故A 错误; B .过c 点做过原点的直线,则为一条等容线,且斜率比ab 斜率大,根据C p T V =可知,V c <V b 则由bc 过程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B 正确;C .cd 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加,故C 正确;D .da 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则气体内能不变;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增大,则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应吸热,故D 正确;E .bc 垂直于ab ,而cd 平行于ab 说明,ab 的温度变化比cd 的温度变化小,且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知ab 过程的内能减小量小于cd 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量,故E 错误; 故选BCD 。

8.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A 平衡位置位于0.2m x =处,质点P 平衡位置位于 1.2m x =处,质点A 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是质点A 刚振动了1.1s 时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波速2m/s v =B .波源的最初振动方向向上C .0.4s t =时波传到P 点D .当质点P 点处于波峰位置时,A 质点处于波谷位置【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 .由题图甲知0.2s T =,由题图乙知0.4m λ=,波速2m/s v T λ==A 正确;B .结合图甲、图乙可判断,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根据题图乙知0.1s t =时,波源的振动传到0.4m x =处,可知波源最初振动方向向下,B 错误;C .波从0.4m x =处传到 1.2m x =处需要0.4s x t v∆∆==,此时0.6s t =,C 错误; D .质点A 、P 平衡位置间距为1m ,等于2.5λ,去整留零相当于1.5λ,当质点P 点处于波峰位置时,质点A 处于波谷位置,D 正确。

故选AD 。

9.如图所示,长度为l 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 的小球A(可视为质点),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面上的O 点。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体B 恰与A 接触,立方体B 的质量为M 。

今有微小扰动,使杆向右倾倒,各处摩擦均不计,而A 与B 刚脱离接触的瞬间,杆与地面夹角恰为6π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与B 刚脱离接触的瞬间,A 、B 速率之比为2:1B .A 与B 刚脱离接触的瞬间,B 8gl C .A 2glD .A 、B 质量之比为1:4【答案】ABD【解析】【详解】A. 设小球速度为v A ,立方体速度为v B ,分离时刻,小球的水平速度与长方体速度相同,即:v A sin30∘=v B ,解得:v A =2v B ,故A 正确;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m 2A v L ,解得v A 2gL v B =v A gl 8B 正确; C. A 从分离到落地,小球机械能守恒,mgLsin30°=221122A mv mv -,32gL ,故C 错误; D. 在杆从竖直位置开始倒下到小球与长方体恰好分离的过程中,小球和长方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L(1−sin30∘)= 212A mv +212B Mv 把v A 和v B 的值代入,化简得:m :M=1:4,故D 正确。

故选:ABD.10.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 静止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在垂直水平面的匀强磁场中,ab 边与磁场边界MN 重合,如图所示。

现用水平向左的外力F 将线框拉出磁场,且外力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F=b+kt ,b 和k 均为常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