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史系列篇之--机器制鞋技术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却应羊SHOES HISTORY ESSENCE
鞋史钩沉
【机器制鞋技术,通俗一点说就是以机器设备为主、手工工具为
辅的机械化制鞋技术,由“机器”和“技术”两部分组成。
机器制鞋技
术,是现代制鞋工业的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引进的胶
粘皮鞋生产线开始,从而拉开了我国鞋业机器制鞋技术的序幕,并
由此推动了机器制鞋技术的飞速发展。
】
机器制鞋技术发展史
北京/全岳
器制鞋技术,是现代制^机鞋工业的核心。
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引进的胶粘皮鞋生产线开始,为我国鞋业拉开了发展机器制鞋技术的序
机器制鞋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机器”和“技术”两部分组成。
当签订引进胶粘皮鞋生产线技术合同时,有一个细节至今令人难忘。
外商问:“你们订购这些昂贵的设备准备做什么鞋子?”
中方答:“准备用这套机器做圆□中跟女皮鞋。
”
接着外商就要求中方把这款皮鞋的中号鞋楦及鞋帮、内包头、主跟、内底、外底、鞋跟等实物作为合同的附件备案,用于机器发货前的设备调试,也可作为
中方在设备安装后验收机器性
能的依据,更利于生产线投产后
的正常运转。
果然,当外商来华
安装调试胶粘皮鞋生产线时,按
合同验收后做的第一双产品就
是圆□中跟女皮鞋。
这套胶粘皮
鞋生产线正式投产后,第一批上
市的也是圆□中跟女皮鞋,生产
效率也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设计
水平。
—年后,当这条胶粘皮鞋生
产线改产为圆□高跟女皮鞋时,
生产效率却大幅下降,无法完成
生产计划。
究其原因,原来鞋楦
变了,制作主跟、内底的模具却
没有更新,成型主跟和成型内底
无法与新的鞋楦相吻合,与之相
关的后帮预成型机的楦模、蹦帮
机的束紧器、钉跟机的钉座等工
艺装备也没有作相应改变,从而
导致了生产效率乃至产品质量
的下降。
特别是成型内底部件的
底盘形狀和尺寸与鞋楦底盘很
难相符,可见问题出在部件和工
艺装备上。
也就是说,虽然鞋机
运转正常,但鞋部件与工艺装备
出了问题,则导致生产线无法正
常运转。
就蹦前帮而言,内底与
鞋楦不吻合,机器上的拥板根本
无法与帮脚搓合与粘接。
好在及
时找到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果
断采取了应急措施后很快恢复
了生产线的正常生产。
从此以
后,当计划在生产线上安排新产
品之前,机器上的工艺装备就成
为重要的技术准备之一。
回忆当
初签订引进设备合同时外商说
-152-
的话和要求中方提供的鞋楦等有关实物资料,都是属于“机器制鞋技术”的内容。
无奈的是,当时并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就一定能又快又好地做出好鞋来,还不知“机器制鞋技术”为何物。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10多年里,制鞋机械化的理念被许多鞋厂接受,迫切希望用鞋机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特别引进蹦帮机一时间掀起热潮。
但因为不懂机器制鞋技术为何物,结果只引进了蹦帮机后才发现根本无法用机器蹦楦,只好将蹦帮机弃之无用或低价转让,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仍然维持笨重的手工绷帮工艺。
对于当时的工艺师而言,机器制鞋技术既是前无古人的新生事物,又是无师可从、无资料可查的“一片空白”,只有靠在应用引进设备的实践中解决问题。
直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后中外合资鞋厂的兴起,机器制鞋技术才融入到技术人员的工作中,推动了机器制鞋技术的进步。
机器制鞋技术,是以机器设备为主、手工工具为辅的机械化制鞋技术。
这种新技术与手工制鞋技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方法。
以胶粘皮鞋工艺为例,传统制鞋技术是在非部件条件下以简陋工具为主进行蹦帮、粗化、刷胶、粘底、钉跟等方式制作,而机器制鞋技术则是在鞋部件条件下以机器为主进行蹦帮、粗化、刷胶、粘底、钉跟等方面的
机器制作。
机器制鞋技术不仅是
工具和机器的不同,更是制鞋工
艺和“非部件”与“部件”的不同。
前者的鞋帮、内底、主跟、外底之
所以称“非部件”,因为不具备部
件的装配属性;后者的鞋帮、内
底、主跟、外底之所以称“部件”,
因为具备在机器上快速装配的
属性。
“部件”与“装配”的属性,
正是机器制鞋技术之核心所在。
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鞋款设
计、部件技术、装配技术、鞋机配
置、工艺装备等五个方面。
1)鞋款设计
传统的鞋款设计,是在中号
鞋楦上贴纸“画鞋”,然后揭下
“画鞋”的贴纸后设计鞋帮、主
跟、内包头、内底、外底等样板。
机器制鞋技术的鞋款设计,且不
说在电脑上设计,即使贴纸“画
鞋”也要考虑到鞋材、鞋部件、绷
帮原理等机器制鞋技术的特点。
比如鞋材的物理性能、内底的结
构、后帮预成型原理、绷前帮的
拉力特点等工艺因素与机器制
鞋工艺的融合。
例如手工蹦帮是
用钳子一点一点把鞋帮绷到鞋
楦上,机器绷帮是一次性把鞋帮
绷到鞋楦上,方法和绷力完全不
同,在鞋帮设计上要重视鞋帮尺
寸的差异;再如鞋帮、内底、主
跟、外底的部件属性必须符合装
配工艺的要求等等。
如果不重视
这些鞋款设计的新特点,很难实
现机器制鞋中鞋工艺的顺畅和
鞋产品质量的提高。
2)部件技术
鞋部件主要有鞋帮、内包头、
主跟、内底、外底、鞋跟等。
传统
工艺只有“鞋件”而无“部件”的
意识,更无“装配”的概念。
例如
传统绷帮工艺是将粗制的鞋件
在鞋楦上修修补补地组合为鞋
的造型,而机器制鞋技术的绷帮
则完全排除了修修补补的过程,
所以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因为
鞋部件在装配前的形狀和尺寸
已达到与鞋楦的吻合,一装即
成,基本无须修补。
特别是主跟、
内底、外底、鞋跟等部件都是在
模具中成型的,所以准确度很
3)装配技术
机器制鞋的装配技术,是在
机器上按装配工艺要求进行的,
主要有钉内底机的内底装配、后
帮预成型机的后帮预成型装配、
绷前帮机的前帮成型装配、胶粘
压合机的外底装配、钉后跟机的
鞋跟装配等。
装配工艺基本是在
模具中进行的,如后帮预成型机
的楦模和外模、绷前帮机的束紧
器和喷胶器、胶粘压合机组合模
板、钉后跟机的打钉座等。
装配
技术,是机器制鞋的核心技术。
4)鞋机配置
机器制鞋技术的鞋机配置,
是按照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流程
进行的。
什么样的装配工艺,就
有什么样的鞋机配置。
例如胶粘
皮鞋装配工艺的("转第155页)
—153—
编织成网络狀的鞋帮及鞋面?鞋面中间镂空?并在上面缝缀有粗麻绳编成的鞋带?鞋头有两层?外面一层编织得十分紧密坚固?看上去比较厚实?可以为脚部提供良好的保护。
我们在敦煌壁画之中,随处可见麻鞋的踪迹,麻鞋对于唐人来说,
既是一种日常的鞋式,也是一
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麻鞋舒适
又“接地气”,深得文人士大夫
的喜爱,很多文人雅士把它视
为表达自己心绪的一种鞋式。
唐代以来,布鞋、蒲鞋、草
鞋、棕鞋、麻鞋、芒鞋等先后登
场,交相辉映。
从敦煌壁画来看
也好,从唐代时期的书籍上看也
罢,我们从大唐人的一双鞋上,
不仅品味出了唐代东西文化的
交融,还感受到了不同的生活理
念对于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
易
(上接第153页)
鞋机基本配置是:生产线、钉内底机、后帮预成型机、绷前帮机、前帮软化器、绷中帮机、绷后帮机、湿热定型机、后踵定型机、去皱机、粗化机、刷胶机、活化机、压合机、脱楦机、钉跟机等。
无论这些鞋机是何品牌,是液压传动还是气压传动其工作原理都基本相同。
由于鞋产品的变化,鞋机配置的机台次序、数量、性能等,也可作适当调整,以达到鞋产品与鞋机的最优配置。
5)工艺装备
机器制鞋技术的工艺装备,是鞋款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工艺装备是鞋机的辅具,是鞋产品变化的工艺手段,是制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
工艺装备是机器制鞋工艺中所使用的模具、夹具、刀具、磨具、特殊附件的总称,简称工装。
鞋机的作用是多做鞋、做好鞋,这是它的出发点和目的。
然而如果没有好的工装相配套,再好的鞋机也无法达到上述目的。
鞋机
和工装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
的关系。
没有鞋机就没有工装,
所以工装是鞋机的辅具;没有工
装就无法在鞋机上生产出品种
繁多的鞋产品,所以工装在产品
多样性和个性化条件下的作用
是鞋机所无法取代的。
例如生产
线还是这条生产线,还是这些鞋
机配置,无论做高跟鞋还是平跟
鞋,无论做男鞋还是做女鞋都没
有问题,但一个重要前提是工艺
装备必须调整或更新,使之达到
新产品的技术条件。
否则,再先
进的鞋机配置也无济于事。
以胶
粘皮鞋为例,其工艺装备主要有
内底的成型模具、主跟的成型模
具、后帮的预成型模具、绷帮的
束紧器与喷胶器、粘底的压合模
具、钉鞋跟的钉座等。
说到工艺装备,就会回忆到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引进胶
粘皮鞋生产线时,外商将鞋楦及
鞋帮、内包头、主跟、内底、外底、
鞋跟等实物作为合同附件的道
理。
这个道理的其中之一,就是
为了制作工艺装备,因为鞋楦是
内底模具、主跟模具、后帮预成
型模具等工装的的设计依据,也
是相关鞋部件的检验依据。
有了
工装和鞋部件,才能生产合同规
定的圆□中跟女皮鞋这款新产
品。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合资鞋业的
兴起,机器制鞋新技术迎来了全
面发展的新机遇。
制鞋机械的大
发展,使鞋机基本实现了国产
化;工艺装备的大发展,皮鞋新
产品才能具备对消费市场的快
速反应能力。
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对
机器制鞋技术的普及和鞋机国
产化的实现,胶粘皮鞋生产线、
缝制皮鞋生产线、运动鞋生产线
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推动了制鞋
现代化的大发展,令中国迅速崛
起为举世瞩目的制鞋大国。
(下期刊载《2008双奥运
鞋》)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