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前后肿瘤性贫血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前后肿瘤性贫血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吴飞雪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3(20)19
【摘要】目的分析中晚期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性贫血血红蛋白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2月接受化疗的14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对其病种、化疗方案及化疗前后血红蛋白变化进行统计.结果初治前贫血(A组)46例,发生率为31.51%,无贫血组(B组)100例共化疗354个疗程,化疗后1个周期贫血发生率为48.00%,2个周期后贫血发生率为51.00%,3个周期后贫血发生率为56.79%,4个周期后贫血发生率为59.72%.在354个疗程中,轻、中度贫血产生188次,轻度贫血发生率37.77%(71/188),中度贫血发生率62.23%
(117/188).经统计A组轻度贫血与初治后贫血(C组)轻度贫血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6.22%和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度贫血与C组中度贫血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0.0%和1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效果同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血红蛋白浓度影响化疗效果,治疗前贫血患者病因多与肿瘤相关,化疗后贫血可能存在耐药因素,影响疗效,因此在化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干预贫血的治疗,对减少耐药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吴飞雪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安徽合肥 2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的关系 [J], 梁容瑞;李伟;赵晶;陶敏;李大鹏
2.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马祖胜;皇甫立云;方道连;吕银;佘明金;高琳
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HIF-1α、VEGF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J], 奚蕾;沈伟生;曹向明
4.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J], 李福明;袁瑛
5.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肿瘤异常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J], 彭峰;彭奕华;张宏华;杨印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