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07-28T10:28:21.73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作者:王鹏
[导读] 摘要:随着医疗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长,医院对于医疗设备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各个医院医疗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诸多大型医院已经建立了一套技术复杂、种类丰富的医疗设备体系。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省西宁市 810007
摘要:随着医疗设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长,医院对于医疗设备需求的持续增长,使得各个医院医疗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诸多大型医院已经建立了一套技术复杂、种类丰富的医疗设备体系。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可知,大型医院当前的医疗设备资源在总资产的占比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半左右,一些医院甚至高于这个比例,且还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上述背景下,医疗设备管理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迎合当前医疗设备管理需求,逐渐开始在各个医院中广泛应用。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仍旧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如何优化调整就成为各个医院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医疗设备不仅是现代医疗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医疗器械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医院临床试验的质量。
因此,管理医疗设备的质量很重要。
医疗设备科必须加强相应的研究、研究和实践努力,科学发展和实施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确保安全、有章可循、高效、有序的医疗保健。
1现代医院设备管理的范围与内容
在医院设施管理方面,涵盖了按职能和类型划分为卫生材料、基础设施等的所有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属于医院的一般管理。
医疗设备分为功能性医疗设备,例电子加速器、x射线、输血设备等。
这些医疗设备高度成熟、自动化,重点是医院的设备管理。
通过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可以改善现代医院的医疗服务。
现代医院要确保医疗设备始终以最佳状态运行,就必须科学地管理设备的引进、维护和淘汰的整个过程,以确保管理系统的更大相关性、功能性和环境友好性,从而使现代医院能够专注于专业、系统的应用程序管理模型。
2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如今,各类医疗器械已成为卫生保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需要诊断、治疗和实施卫生措施。
与此同时,医学专门知识的逐步提高和医疗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强,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增加了创造治疗条件的机会,使健康更加科学合理、多样化,从而改善了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近年来,医疗器械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精密复杂的影响。
在医院的医疗保健中,医疗保健服务中断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诊断、治疗和顺利运行,这不仅降低了生产力,增加了等待时间,而且导致误诊和失误,从而危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医疗设备管理必须有效开展医疗设备质量管理。
3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正如上文所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属于医院近年来引入的模式,当前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
具体来说,当前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仅仅是针对传统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简单的归纳、融合,并未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层面进行分析,本身不够规范,且对于细节方面的规定也存在较大的缺失,显然不利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3.2医疗设备信息管理滞后
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最基础的要求就是针对医疗设备开展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
但是目前,很多的医院在设备采购环节没有详细地记录采购设备的型号等信息,在使用环境、技术人员配置等方面缺乏资料,设备的管理过程不到位。
另外,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很多设备都是采用借用情况,缺乏明确的运行记录,无法追随到设备的具体损伤原因,无形中就导致了医院设备的成本增加。
4优化措施与建议
4.1围绕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对于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来说,首要任务在于明确医疗设备管理对应的层级问题,一般包含主管领导部门、设备科、辅助职能科室、设备使用科室这几个。
医疗设备管理需要围绕各个层级对应的职责,以此来建立对应的责任体系,使得各个层级之间在职责分明的同时,能够进行有效的衔接配合,共同推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需要围绕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不断环节,分别建立对应的规章制度,包括医疗设备购置管理规章制度、医疗设备质量验收规章制度、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医疗设备报废处置制度等等,使得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各项工作均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
除此之外,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章制度应当密切围绕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动态进行优化调整,需要定期针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围绕问题进行调整,保障制度的应用范围、应用时间,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规章制度的科学性。
4.2加快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医院应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
通过构建高效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改变过去粗放型的管理方式。
医院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把全部科室的医疗设备纳入到信息系统管理中,将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报废、置换等环节均做好日常的管控,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制。
为避免医疗设备的浪费,充分发挥其效益,要将医疗设备在各科室之间进行合理的调配。
这需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每个科室间实现医疗设备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让各科室都能及时了解到所需设备的最新状况,也便于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安排与管理。
4.3加强医疗设备日常维修与保养档案工作
在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工作中,医院要加强医疗设备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建档工作,对医疗设备的各项信息和数据进行清晰准确及时的记录,建立医疗设备维修与保养管理的档案,方便维修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快速的进行相应设备的信息查询,更好地了解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维修保养记录,对设备实际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4.4提升医务人员培养
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是重要的参与者和使用者,为此,就要按照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严格地执行。
医疗设备的管理
质量是医务人员设备管理能力所决定的。
第一,医院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活动,定期地组织活动,例如,要利用现场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等不同方式,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提升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能够掌握一定的操作能力,避免医疗设备使用不到位等问题。
第二,要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医务人员能够严谨化和规范化地使用医疗设备。
结束语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使得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增多,手工记账的方式逐渐淘汰。
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对医院设备科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全程化、精细化”管理,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优化医疗设备资源配置,规范医疗耗材流转,规避资产运行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璐璐,张金宇,门冲.信息化背景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75-79.
[2]阮兆明,方良君,谢松城.基于结构化信息流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0,44(05):463-466.
[3]徐晓峰,南智懿.信息化支持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型[J].医疗装备,2020,33(18):62-64.
[4]许仕伟,杨佳佳.基于HRP系统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8):175-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