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散视角解读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作品《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流散视角解读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作品《骨》
余星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31)005
【摘要】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家”或“家园”是一个永恒的母题.对于流散群体来说,家代表归属,而身份认同的过程,也是寻找家园的过程.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作品《骨》描述了固守传统的父辈华裔和新生代华裔对于故国和定居国之间“家”的不同理解,并且在家园文化消失后,他们如何建构自己的心灵家园.在白人强势文化的侵蚀下,第一、二代移民为自己寻找精神家园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而以大女儿莱拉为代表的新生代华裔美国人则把想像中的家园建立在了民族文化记忆之中,在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唐人街之外找到了属于华裔美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总页数】4页(P77-80)
【作者】余星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英语系,广东梅州5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
【相关文献】
1.解构-建构-重建--伍慧明《骨》中美国华裔的族裔身份探寻历程 [J], 周燕萍
2.雌雄同体与美国华裔男性气质的重构——以伍慧明小说《骨》和《望岩》为例[J], 云玲;郭棲庆
3.美国华裔女作家的成长叙事及主体建构的嬗变——以黄玉雪、汤亭亭、伍慧明为例 [J], 黄新辉
4.美国华裔移民的心理创伤及其"美国梦"的幻灭——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之文化透视 [J], 姚璐璐
5.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美国华裔的身份认同之路——以伍慧明《骨》为例 [J], 曾景婷;高亚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