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工商管理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洛政办[2016]27号
【发布部门】洛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6.03.30
【实施日期】2016.03.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洛政办〔2016〕2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2016年3月30日洛阳市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的意见》(洛发〔2015〕18号),加快我市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开放带动、融合提升、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等八大重点领域,抓健全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抓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抓重点企业培育,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抓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抓开放招商,提升对外合作水平,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我市经济增长新动力。
二、工作目标
2016年,力争全市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左右,占全市GDP的比重提升0.5%。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产业发展
1. 制定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目录。
明确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的产品和技术。
2. 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投资管理和行业准入条件,简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备案核准手续,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3.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市、县两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强化投资动态分析和产业发展预测。
4. 建立考核体系。
建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考核体系并实施年度考核工作,推动各项
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1.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全年新建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20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2个。
2.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市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平台和共享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产、学、研加强合作;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3.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
大力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对重点引进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在启动资助、融资扶持、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全年力争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至4个。
(三)加强重点企业培育,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1. 培育重点示范企业。
全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企业60家(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各培育10家,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四大重点培育领域各培育5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骨干企业10家,超50亿元龙头企业2家;加强企业服务和政策扶持,鼓励示范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及开展国际合作等形式迅速扩大主业规模,并逐步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促进大企业上台阶、中企业上水平、小企业上规模,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2. 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针对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硅光伏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政策性资金引导和要素资源配置,重点推动40家企业通过开展技术改造工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四)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1. 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示范项目。
深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强基工程、专项建设基金等重点导向,聚焦产业链核心环节,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广、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示范项目,以入股、贴息和无偿补助等形式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2. 实施2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围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并实施动态调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筛选。
全年计划实施2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亿元。
重点推进洛阳中航光电产业园、中汽工程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及涂装装备研发生产、中信重工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基地、北京利尔(洛阳)光伏产业园、德平机械年产30台套智能化管道焊接机器人成套装备、厦门钨业硬质合金、华大基因洛阳农业创新中心、雅颂天香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建设。
3. 全方位推动项目建设。
实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政策支持、项目分包、项目储备、优化审批、要素保障、月跟踪季通报等六大措施,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五)加大开放招商力度,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招商计划,以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目标,围绕产业链建设,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内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我市布局。
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60个。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研究具体落实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各县(市、区)也要
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有重点地选择1至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突破,统筹推进本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加强政策引导
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提前谋划,做好重点项目储备,推荐一批“大、好、新”项目和龙头骨干企业争取上级支持。
充分发挥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制定《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重点支持方向;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共同做好2016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安排工作。
市财政用于扶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类专项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三)强化金融支持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荐使用增信基金贷款、优先安排还贷周转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制订外部投资机构投资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鼓励政策;支持国有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订专项管理办法,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
(四)建立专家咨询制度
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建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库,切实发挥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五)加强督查考核
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县(市、区)每月向领导小组上报工作推进情况。
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各县(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
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年终对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进行考核。
附件1
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分工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