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探究及其在日常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探究及其在日常财务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并引入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计税方式由每月计算缴清到全年综合计算申报缴纳,每一项政策都惠及到我们每一位居民纳税人。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的我如何将每一项政策利用到实际工作中及至每一名职工,成为财务工作路途不断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工资薪金,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
一、通过对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计税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对于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我的解读如下:
设工资薪金部分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Q
1、若Q∈(36000,144000]
则36000×3%+(Q-36000)×10%=Q×10%-2520
即1080+(Q-36000)×10%=Q×10%-2520
2、若Q∈(300000,420000]
则300000×20%-16920+(Q-300000)×25%=Q×25%-31920
即43080+(Q-300000)×25%=Q×25%-31920
3、若Q∈(420000,660000]
则420000×25%-31920+(Q-420000)×30%=Q×30%-52920
即73080+(Q-420000)×30%=Q×30%-52920
4、若Q∈(660000,960000]
则660000×30%-52920+(Q-660000)×35%=Q×35%-85920
即145080+(Q-660000)×35%=Q×35%-85920
二、针对有员工的单位和个体,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法优惠政策推迟至2023
年12月31日截止,在政策实施结束之前,财务工作者应该对该项政策了解透彻,并将其
最大程度合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增大自身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保证,在计算员工
个人所得税时更加明晰,参照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结合我公司员工综合所得的
金额范围,我做出如下推导:
区间一:全年应纳税所得额∈(72000,288000]
设: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5000×12-全年专项扣除-全年专项附加扣除,其中全年收入总额为日常申报的工资薪金收入和每年可申报一次的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合
计总收入)=36000+M+144000,
当36000×3%+(144000+M)×20%-16920=(36000+M)×10%-210+144000×10%-2520时,
解得M=23100,则分界值Ⅰ为36000+23100+144000=203100。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72000,203100)
36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剩余部分进入工资薪金发放,个税更优.
2、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03100(分界值Ⅰ)
36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167100进入工资薪金发放,全年个税17580 或
591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144000进入工资薪金发放,全年个税17580,个
税更优
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03100,288000]
只要全年一次性奖金和工资薪金的税率都维持在10%,无论数额如何分配,全年个
税都相同。
(因适用10%税率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和工资薪金的减数恒为210和2520)
区间二: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88000,720000]
设: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00000+M(300000<M≤420000),
当(300000×20%-1410)+(M×25%-31920)=(144000×10%-210)+[(M+300000)-144000]×30%-52920时
解得M=372000,则分界值Ⅱ为300000+372000=672000,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88000,672000)
144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剩余部分进入工资薪金发放,个税更优
2、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72000(分界值Ⅱ)
144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528000进入工资薪金发放,全年个税119670 或
300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372000进入工资薪金发放,全年个税119670,
个税更优
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72000,720000]
300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剩余部分进入工资薪金发放,个税更优
区间三:全年应纳税所得额∈(720000,1380000]
设:全年应纳税所得额=420000+M(660000<M≤960000)
当(420000×25%-2660)+(M×35%-85920)=(300000×20%-1410)+[(420000+M)-300000]×45%-181920时
解得M=857500,则分界值Ⅲ为420000+857500=1277500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720000,1277500)
300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剩余部分进入工资薪金发放,个税更优
2、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277500(分界值Ⅲ)
300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977500进入工资薪金发放,全年个税316545或
420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857500进入工资薪金发放,全年个税316545,
个税更优
3、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277500,1380000]
420000进入全年一次性奖金发放,剩余部分进入工资薪金发放,个税更优
三、推导论证与实际经济业务的相互支撑
本文引用案例均为同一职工收入工资薪金与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同金额的分配方式申
报的比较。
案例一:李工程师202X年2月在本公司发放年终绩效197348元,根据李工程师以
前年度的收入分析,李工程师选择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金额144000元,绩效剩余部分金
额53348元计入工资薪金中申报。
202X年度结束,李工程师全年收入合计323016元,若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李工
程师202X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全年一次性奖金)为235171.44元,则全年一次性奖
金选择申报144000是恰当的。
而李工程师202X年度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为36000元,在
计算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后,李工程师202X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99171.44元,202X年李工程师工资薪金缴纳个税税额2997.14元,全年一次性奖金缴
纳个税税额14190元,全年缴纳个税合计金额17187.14元。
基于税收筹划的考虑,李工程师202X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全年一次性奖金)
为199171.44元属于(72000,203100)区间,全年一次性奖金应选择金额36000元进行
申报,则全年一次性奖金缴纳个税税额1080元,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为199171.44-36000=163171.44元,工资薪金缴纳个税税额为163171.44×20%-16920=15714.29元,
该种方式全年缴纳个税合计金额16794.29元。
相较两种申报方式,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
金额36000比申报144000综合少纳税款392.85元。
案例二:张工程师202X年2月在本公司发放年终绩效125000元,全额使用全年一
次性奖金申报,202X年度结束,张工程师收入申报总额263179.56元,全年应纳税所得
额(包含全年一次性奖金)为149100.88元,共计申报缴纳个税税额13013.03元。
而张工程师202X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全年一次性奖金)属于(72000,203100)区间,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36000元,缴纳个税1080元,余额149100.88-
36000=113100.88元缴纳个税8790.09元,共计应缴纳个税税额9870.09元,此种方式
申报比前一种方式申报少纳个税3142.94元。
经由以上两个案例验证,推导公式有效。
且全年应纳税所得税额越偏离区间最大值,越不适用越级申报。
案例三:王总工程师202X年度在本公司收入总额为89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包
含全年一次性奖金)为760000元,分别使用三种不同方式计算其全年应缴纳个税。
方案1: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金额144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10%税率缴纳个
税14190元,剩余金额616000元计入工资薪金申报,适用税率30%缴纳个税131880元,全
年个税共计146070元。
方案2: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金额300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20%税率缴纳个
税58590元,剩余金额460000元计入工资薪金申报,适用30%税率缴纳个税85080元,全
年个税共计143670元。
方案3:全年一次性奖金申报金额4200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25%税率缴纳个
税102340元,剩余金额340000计入工资薪金申报,适用25%税率缴纳个税53080元,全年
个税共计155420元。
经比较,方案2比方案1省税2400元,方案2比方案3省税11750元。
经案例三验证,当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包含全年一次性奖金)属于(720000,1277500)
区间时,全年一次性奖金按照300000元申报,即方案2所证,全年缴纳个税为所有方式中
最小值,且收入越高,不合理分配金额申报对应纳税额的影响越大。
结语:随着个人所得税新政策的推行,个人所得税手机APP的推出,每个居民纳税
人都能随时了解自身工资的申报明细,并亲自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既保障了收入申
报的透明度,又提升了居民纳税人对自身收入的参与度。
这些举措在促进纳税人对自身
收入了解的同时,也让纳税人对申报收入经办人发挥着监督作用,因此,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也制约着我们财务人,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自己工作务必细致谨慎、独立专业,时刻肩负着
对公众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
[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适用)
[3]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同税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