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期九年级期末模拟测试
化学试题(二)
(满分:100分出卷人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答题时请按答题卷中的“注意事项”要求认真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电灯发热 B.花生霉变 C.用粮食酿酒 D.白磷自燃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食盐,食醋B.生铁,氩气
C.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D.冰水混合物,烧碱
3.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
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液体的倾倒 B.液体的量取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4.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的是()
A.NaCl
B.HClO
C.Cl2
D.KClO3
5.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居室内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4KMnO4 + 5CH2O + 6H2SO4 = 2K2SO4 + 4MnSO4 + 5X + 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CO B.CO2 C.H2C O3 D.K2CO3
6.“O2”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分子;③二个氧元素;④氧气
是由氧元素组成;⑤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⑥二个氧原子()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2Fe + 6HCl = 2FeCl 3+ 3H 2↑
B .铁在氧气中燃烧: Fe + O 2
点燃
Fe 3O 4
C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
CO 2
D .碳酸不稳定分解:H 2CO 3
H 2O + CO 2↑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9. 甲醛(CH 2O )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

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甲醛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B.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C. 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D. 甲醛分子中C 、H 、O 原子个数比是1:2:1
1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
符的是 ( ) A .参加反应的微粒“ ”和“ ”个数比为3:2 B .此反应中有三种物质生成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可表示2HI + Cl 22HCl + I 2的反应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8题,共70分。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11.(8分)请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

2) 3个水分子 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 保持的。

4) 若“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 ”表示 。

反应前
反应后
12. (8分)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铝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8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Ca K Zn F
含量(mg/L)20 3 0.06 0.02
这里Ca、K、Zn、F是指(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Ⅰ)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Ⅱ)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Ⅲ)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Ⅳ)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
14.(12分)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放出 (填名称)。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_____ __的现象,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后可看到____________ __ __ _ 的现象。

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15.(10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B代表的是(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16.(10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

请看图回答问题:
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 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能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17.(6分)媒体近日报道:某些方便面遭到增塑剂(化学式为C 10H 10O 4)污染,长
期摄入增塑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

计算: 1)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 ; 2)增塑剂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
3)增塑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式)。

18.(8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验本地钢铁厂钢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
生铁屑样品10.0g ,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然后冷却,称量。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4g 。

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生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2)冶炼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含有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永定县 中学 九( )班 姓名: 座号 :
2012-2013学年上期坎市中学九年级期末模拟测试
化学试题(二)答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8题,共70分。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相应位置)
11.(8分) 1) 2) _________ 3) 4)
12. (8分)
1);
2);
3);
4)。

13.(8分)1)指 2)(Ⅰ)纯净物的是。

(Ⅱ)①是(填字母序号),③是。

(Ⅲ)有(Ⅳ)实验是。

14.(12分)
1)升华时大量热。

2)放出 (填名称)。

3)看到_____ __的现象,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____________ __ __ _ 的现象。

4)合理的是 (填序号)。

15.(10分)1)有个原子,B代表的是
2)单质的是, 3)正确的是。

4)质量比为
16.(10分)
1) 化学方程式为,作用是。

2) 原因是。

3)反应方程式为。

4) 依据是。

2012-2013学年上期坎市中学九年级期末模拟测试
化学试题(二)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A C D D B B D B B C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8题,共70分。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相应位置)
11.(8分) 1)O2 2) 3H2O 3)CO2 4) N2
12. (8分) (1) 3Fe + 2O2Fe3O4 (2)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
(3)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4)2H2+SiCl4高温
Si+4HCl
13.(8分)(1)元素(2)(Ⅰ)蒸馏水(Ⅱ)B A (Ⅲ)AD (Ⅳ)AC 14.(12分)(1)吸收(2)氧气(3)溶液变红 CO2+H2O=H2CO3溶液由红色变
成紫色(4)①②③
15.(10分)(1)5 ; H2O (2)D (3)bd (4)14:3
16.(10分)
1) 略,催化作用; 2) 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略 4)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17.(6分) 1) 194 2) 12:1 3)33.0℅
18.(8分) 1) 4.8%(4分) 2) 170t(4分)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