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64例神经肌电图检查及预后分析
面瘫(面神经炎)
![面瘫(面神经炎)](https://img.taocdn.com/s3/m/223e181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a.png)
⾯瘫(⾯神经炎)⾯瘫病(⾯神经炎)诊疗⽅案⼀诊断(⼀)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学敏主编的普通⾼等教育“⼗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侧⾯颊、⽿内、⽿后完⾻处的疼痛或发热。
(2)⼀侧⾯部板滞,⿇⽊,流泪,额纹消失,⿐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向健侧牵拉。
(3)⼀侧不能作闭眼,⿎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维治主编的第五版普通⾼等教育“⼗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侧⾯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唇沟变浅,⼝⾓下垂,⿎腮,吹⼝哨时漏⽓,⾷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分期诊断1.早期(急性期):发病开始⾄15天;2.中期(恢复期):16天⾄6个⽉(发病半⽉---⾯肌连带运动出现);3.晚期(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以后(⾯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寒证:⼝眼歪斜,兼见⾯部有受寒史,⾆淡苔薄⽩,脉浮紧。
2.风热证:⼝眼歪斜,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红苔黄腻,脉浮数。
(四)分型标准1、络脉型:单纯⾯部表情肌萎软⽆⼒,额纹变浅或消失,举眉不能;眼列增⼤及不能闭眼,闭眼则露⽩睛;⿐翼下垂、⿐唇沟变浅;唇峰偏向对侧,⼝⾓下垂,甚则流涎;不能露齿、不能闭嘴,闭嘴则⼝嘴歪向对侧。
2、经脉型:⑴具备络脉型表现:单纯⾯部表情肌萎软⽆⼒,额纹变浅或消失,举眉不能;眼列增⼤及不能闭眼,闭眼则露⽩睛;⿐翼下垂、⿐唇沟变浅;唇峰偏向对侧,⼝⾓下垂,甚则流涎;不能露齿、不能闭嘴,闭嘴则⼝嘴歪向对侧。
同时具备⑵和⑶或⑶的⼀些症状和体征:⑵患侧头胀,⽿后、乳突部疼痛,⽿鸣、重听,⾆不辨五味,流泪,甚则⽿道、⽿甲、⾯部疱疹。
⑶后期可能出现连带运动,即闭眼则⼝⾓歪向瘫痪侧,张⼝则同时出现闭眼;瘫痪侧流泪;进⾷时出现患侧流泪和⾯部流汗;⾯肌出现萎缩;眼睑、⾯颊、⼝⾓肌⾁震颤或抽搐等症状。
肌电图解读.(精选)
![肌电图解读.(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30d34869b89680203d825f0.png)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主要见于周围神经疾患;脊髓前角细胞疾患时传导速度一般无改变,但如果伴有周围神经变性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有不同程度减慢,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肌源性疾病时,传导速度在正常范围。
一般认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敏感,周围神经疾患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即可出现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神经根压迫症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改变,这是因为每个神经内含有多个神经根,一个神经根的受损,并不影响神经传导。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肌电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疾患的共同临床表现是:该单位支配的肌内发生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和无病理反射,由于病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其特征。
因此,对患者进行细胞的肌电检查,是较易作出定位诊断的。
(—)脊髓前角细胞疾病的肌电图1. 放松时①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呈节段性分布;②束颤电位常见。
2. 随意收缩时①运动单位电位时限显著增宽,常超过 12.0ms;②运动单位电位电压显著增高,常出现巨大电位;③多相电位增加,且以群多相电位多见;④慢性病程可见巨大同步电位,同步实现阳性;⑤最大用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减少,呈单纯相或混合相。
3. 传导速度运动传导速度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4.反射肌电图病变的脊髓分节范围内反射都减弱或消失,而在没有病变的脊髓分节的反射均正常。
5. 异常肌电位的分布特点①脊髓灰质炎时多选择性损伤腰膨大,且不对称,多为单侧性;②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时,多先选择损伤颈膨大,且多为对称性。
(二)神经根压迫症的肌电图1. 放松时病变神经根所支配的躯干、肢体、椎旁肌可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这是因为受压神经发生变性,肌肉失神经引起的。
束颤电位以颈椎病较多见,但比纤颤电位出现的机会要少。
2.随意收缩时①多相电位增加,运动单位电位电压降低、时限延长。
神经根后支支配的椎旁肌和骶棘肌出现多相电位增加,对诊断根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神经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https://img.taocdn.com/s3/m/030ec2750b1c59eef8c7b43c.png)
对称长度依赖
不对称,神经丛样分布 单或多神经病 感觉性受累 对称或不对称性神经病 运动性神经病 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糖尿病,药物,中毒,代谢,遗传
糖尿病性肌萎缩,原发性从性神经病,卟啉病 缺血性、外伤性神经病,感染,HNPP 药物性,干燥综合征,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ALS LMNS
肌源性损害
时限缩短20% 波幅降低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
干扰相 单纯相 病理干扰 相
正常:干扰相或混合相 神强直放电
肌肉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异常放电
特点:频率、波幅、声音
意义:萎缩性肌强直最常见,及其他肌强直
神经传导速度(NCV)
-轴突正常
节段性、斑点状病
变 电生理:
肌肉无自发电位
神经传导减慢
瓦勒变性
轴索病变;CMAP波幅降低,自发电位发放
定位诊断
神经损伤的部位:近端/远端 神经损害的类型:感觉或(和)运动 神经损害的程度:完全/部分, 急性/慢性 是否可治及评判疗效
周围神经病损害分布、病理分类和相关疾病
下降的百分比,计算机 自动分析 正常值: ↓ < 5 8 %或1 0%以内意义
异 常 : 波 幅 递 减 >
10%~15%
意义:诊断后膜病变 —
MG
高频RNS正常值和意义
刺激频率:>10c/s 计算:最后波比第1波上升的
百分比,计算机自动计算
正常值:<30%;
>100%为异常
病例分析2
患者男性,32岁,四肢无力10余年,10余年前开 始出现双下肢无力,蹲起困难,渐及双上肢。其 姐有类似症状。 查体:轻度肌萎缩,GOWER征(+) EMG:神经传导正常 部分肌静息时可见少量失神经电位 轻收缩MU时限宽大,高波幅,多相波增 多不明显。 募集减少,近端肌单纯相。
《医学肌电图学》课件
![《医学肌电图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a4a7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e.png)
个性化治疗
普及推广
基于肌电图的个体化特征,未来将有望开 展个性化治疗和康复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随着人们对肌肉疾病的认知不断提高,肌 电图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06
案例分析
神经源性疾病的肌电图表现
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可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波幅降低,肌肉无收缩反应等
异常表现。
脊髓病变
肌电图可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 消失,肌肉无收缩反应等异常表现 。
肌肉源性疾病的诊断
01
肌无力综合征
肌电图检查可以检测肌肉的电生 理活动,有助于诊断肌无力综合 征。
肌萎缩症
02
03
先天性肌肉疾病
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观察肌肉 的电生理特征,有助于诊断各种 肌萎缩症。
肌电图可以检测先天性肌肉疾病 的肌肉电生理特征,如先天性肌 营养不良症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预后评估
初步发展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肌电图学得 到了初步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肌电图学在医学、运动科 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02
肌电图的原理与技术
肌电图的原理
肌电图是通过记录肌肉活动的电信号 来反映神经肌肉功能的一种检测方法 。
采集到的肌电图信号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解 读。
肌电图的解读与报告
解读肌电图时,需要分析肌电图的波 形、幅度、频率等特征,并与正常值 进行比较,以判断肌肉或神经的功能 状态。
报告肌电图结果时,需要详细描述检 测过程、结果解释、临床意义和建议 等信息,以便医生根据报告结果进行 诊断和治疗。
特点
肌电图诊断基础及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内容详析
![肌电图诊断基础及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内容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a484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3.png)
参考材料
26
异常肌电图
参考材料
27
针电极插入及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
➢ 插入电位延长:针极插入、挪动时骤然出现电位排放,针 极挪动停止后电位并不立即消失,但数量、频率逐渐减少 以至消失,挪动针极后又重新出现。 病理意义:插入电位延长常见于神经源性疾病,在周围 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肌炎、肌强直中也可见到
3 临床应用
参考材料
19
五、瞬目反射
1 检测内容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3 临床应用
(1)三叉神经、面神经通路周围和中枢病变的辅助定位诊断, 特别是脑干外病变的诊断。
(2)判断面神经炎的预后。
(3)眼睑痉挛或面肌痉挛者,潜伏期可以缩短,波幅增高
(4)部分PD患者瞬目反射的波幅可以增高。
参考材料
20
六、H反射 1 测定参数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反映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路的病变,有
神经肌肉疾病肌电鉴别
疾患 正常肌 肉
肌病
放松
轻收缩(MUP)
无自发电活动,可 时限电压正常,
有良性束颤、偶见 多相电位<12
纤颤电位
%
可有肌强直电位, 时限缩短电压下
少量纤颤电位
降多相电位增加
重收缩 干扰相
神经传导速度 正常
病理干扰相
正常
周围神 插入电位延长,纤 时限增宽电压增
经病变 颤电位、正相波明 大或下降,多相
及损伤 显增多
电位增加
运动单位电 常减慢或测不 位无或数量 出 减少
脊髓前 角细胞 病变
可有插入电位延长、时限增宽电压增 纤颤电位、正相波 高(常有巨大电 (但不及周围神经 位),多相电位 病变多)常见束颤 增加 电位
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肌电图表现
![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肌电图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4d5c8634b35eefdc8d3334f.png)
1、概 述— 总述
电生理检查具体作用:
1、补充临床的定位诊断 2、为临床定性诊断提供线索 3、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
问题: 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生物体 的功能
活动
伴随 反映
生物 电信号
1、概 述— 总述
感受 器
传入 神经
效应 器
传出 神经
检测 仪器
神经 中枢
1、概 述— 总述
1、概 述— 总述 神经电生理信号的三个层面
1、脑血管疾病 2、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3、脊髓病变 4、癫痫 ····等等
1、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2、周围神经疾病 3、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等等
1、概 述— 总述
问题: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辅助检查有哪些?
神
1、影像检查(X线、CT、核磁共振等)
经
系
2、头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统
常 用
3、神经电生理检查
2、临床肌电图——概 述
二、根据不同目的,可以做以下不同检查: 收集单根肌纤维的电位——单纤维肌电图 研究整块肌肉运动电活动——巨肌电图 观察一个肌群的电活动——表面肌电图
针电极的类型
2、临床肌电图——概 述
三、检查的目的与意义
1、区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2、神经源性损害的具体部位
(前角、根、从、干、末梢) 3、病变是活动还是静息的 4、神经的再生能力 5、提供肌强直及分类的诊断和鉴别依据
4、检查室的室温最好保持在28℃~30℃,而患者 的肢体温度最好保持在32℃以上,这是检查结 果准确的一个首要前提。
1、概 述— 总述
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一般步骤
1、询问病史及神经系统查体。 2、根据病史、查体和临床需要确定检查项目。 3、向患者解释所要检查项目的操作和意义。 4、检查操作。 5、出具检查报告和结论。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6e7bd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e.png)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神经修复治疗临床指南(2022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Bell麻痹,中医称口僻、口眼歪斜,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占60%~75%,发病率为(11.5~53.3)/10万人,临床以面部自主运动、表情功能减退或丧失,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显著影响患者容貌、个人尊严和社会形象。
重度患者早期出现严重面神经水肿,神经鞘膜内高压,面神经缺血、缺氧,水肿进一步加重等恶性循环,导致神经轴突坏死、崩解、脱髓鞘的病理改变。
后期则错位再生,引起面部连带运动。
目前治疗方法有药物(脱水药、B族维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等),针灸,理疗,面部康复训练等。
轻中度患者大多经过2周至3月的治疗可基本痊愈,但有1/3以上的中度和重度患者残留程度不等的后遗症,中西医结合神经修复规范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临床表现发病主要集中在20~40岁,男性较多。
大部分为单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者极少。
少部分患者可反复发作,复发率为2.6%~15.2%,春季和夏季发病率较高,在9月份达到顶峰。
常起病较急,通常表现为患侧口角歪斜、讲话漏风,不能作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
进食食物时,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中,并常有口水自患侧流下。
泪点随下睑而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致外溢。
部分患者起病前几天可有同侧耳后、乳突区轻微疼痛,可于72h内达到高峰。
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见患侧面肌瘫痪,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肌肉运动时,因健侧面部的肌肉收缩正常,牵拉患侧使上述体征更为明显。
患侧眼睑闭合不能,闭目时瘫痪侧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
面神经不同部位损害,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同:①膝状神经节前损害:鼓索神经损害,舌前2/3味觉障碍;镫骨肌神经分支损害,出现听觉过敏;②膝状神经节损害:不仅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2/3味觉障碍,还有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称亨特综合征,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相关;③茎乳孔附近病变:会出现上述周围性面瘫的体征以及耳后区压痛感。
肌电图报告不会看?这份进阶攻略总结好了
![肌电图报告不会看?这份进阶攻略总结好了](https://img.taocdn.com/s3/m/9230491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3.png)
肌电图报告不会看?这份进阶攻略总结好了肌电图该如何解读,不同的数值代表什么意义,面对可疑神经-肌肉损伤的患者,我们又该选择怎样的检测方法呢?本文简要介绍肌电图的原理以及各个检查项目的含义,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针极肌电图、重复频率电刺激、F 波、H 反射及瞬目反射等,同时,我们还将结合实际病例展现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特异性肌电图表现。
1肌电图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肌电图的意义,肌电图主要用于协助神经源性及肌源性疾病的定位以及定性诊断。
对于神经源性疾病,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明确受损部位(神经肌肉接头、单根神经、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及脊髓前角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明确受累的神经类型(感觉或运动),受累纤维部位(轴索或髓鞘)协助进一步明确定性诊断。
2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主要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通过对神经干上的远、近两点进行记录,检测该神经所支配的远端肌肉上记录到的发出的混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通过对于波幅、潜伏期及时程的分析,来判断运动神经的传导功能。
与之类似,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通过刺激一段感觉神经,在另一端记录这种形式产生的感觉神经电位(SNAP)。
01、临床应用可以帮助对于神经病变的类型及范围进行初步了解。
1)协助判定病变范围由于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刺激电极及记录电极均位于同一根神经分布区域,因此,神经根以上疾病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多基本正常(比如前角细胞病变,代表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
同时,由于感觉神经并不参与运动单位,因此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及肌肉本身病变也不会出现感觉神经电位受累。
2)协助判定病变类型通过对于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的判定,可以分为① 以轴索损害为主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波幅减低、传导速度可轻度减慢、潜伏期可轻度延长,多见于中毒、代谢及遗传因素;②以髓鞘损害为主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明显延长、传导阻滞和波形离散、波幅可轻度减低,多见于压迫及嵌压性疾病,也可以见于腓骨肌萎缩症及吉兰巴雷综合症等。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fc326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a.png)
04
面神经炎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 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 防感冒。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 性疾病,降低面神经炎的发病 风险。
避免面部受寒
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冷 水等刺激。
早期识别和治疗
一旦出现面神经炎的先兆症状 ,应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和治 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面神经炎患者,如果药物治疗和物理治 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 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移植术等。
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减压术是通过手术解除面神 经受压,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的方法。适用于面神 经炎急性期或慢性期,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的 患者。
面神经移植术:面神经移植术是通过将其他部位的 神经移植到面部,以恢复面部肌肉功能的方法。适 用于面神经损伤或面神经炎晚期患者。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也可引起面部肌肉 瘫痪,但通常伴有肢体瘫痪、 感觉障碍等症状,需要进行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可引起多种神经系 统症状,包括面部肌肉瘫痪, 但通常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如肢体麻木、视力障碍等, 需要进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03
面神经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面神经炎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主要 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常 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 养药物等。
面神经炎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CONTENCT
录
• 什么是面神经炎 • 面神经炎的诊断 • 面神经炎的治疗 • 面神经炎的预防与康复 • 面神经炎的案例分析
面神经炎ppt课件pptx
![面神经炎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5b2a6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1.png)
抗病毒药物
如阿昔洛韦等,针对病毒感染引 起的面神经炎有效。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1、B6、B12等,可促 进神经修复和再生。
物理治疗
超短波疗法
01
利用高频电磁波照射患侧面部,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
解疼痛和水肿。
激光疗法
02
利用激光照射面部,具有抗炎、镇痛、促进水肿消退等作用。
中频电疗法
03
通过中频电流刺激面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常见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
口腔并发症
面部肌肉并发症
心理并发症
如眼睑下垂、眼裂变小、 眼球突出等,可能导致
视力障碍。
如口角歪斜、流口水、 咀嚼困难等,影响患者
进食和言语功能。
如面部肌肉僵硬、抽搐、 疼痛等,给患者带来极
大的不适。
面神经炎可能导致患者 外貌受损,从而引发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预防措施与建议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因素可能增加面神经炎的 易感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03
面神经炎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
面部感觉检查
反射检查
检查面部痛觉、触觉和温度觉是否正 常。
包括角膜反射、下颌反射等,以评估 面神经受损程度。
面部运动功能检查
观察额纹、睑裂变、口角歪斜等面部 运动功能是否受损。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02
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 支持,减轻其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
03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 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 心。
04
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 疗服务,帮助患者更好 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 挑战。
家属参与和沟通
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b917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8.png)
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 因素可以引起面神经炎,如中 耳炎、乳突炎等感染性疾病; 外伤、手术等医源性因素;以 及糖尿病、莱姆病等全身性疾 病。
这些原因引起的面神经炎的病 因各不相同,但都可能导致面 神经的功能障碍。
症状主要包括面部肌肉瘫痪、 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具体 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病例一:贝尔氏麻痹的治疗与康复
总结词
贝尔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炎,通过及时治疗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面部功能 。
详细描述
贝尔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炎,通常在病毒感染后发生。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无力、麻 木或瘫痪,口角下垂、流口水等症状。治疗通常包括口服药物、理疗、针灸等手段,大多数患者经过 数周至数月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病例三
总结词
肿瘤或转移癌引起的面神经炎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预防和控制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肿瘤或转移癌引起的面神经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预防和控 制病情进展是关键,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需 要提供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ERA
贝尔氏麻痹
定义
病因
贝尔氏麻痹,也称为面神经炎,是一种常 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 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贝尔氏麻痹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 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糖尿病、高血 压等有关。
症状
治疗
主要症状为突然出现的单侧面部肌肉瘫痪 ,如口角下垂、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 等。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https://img.taocdn.com/s3/m/dfbb7fb9c77da26925c5b087.png)
临床症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 位置不一样,有不同症状。 由于面神经病变 位置不一样,有不同症状。 多组脑神经炎的症状 ——三叉神经受累(感觉区域过敏0r减退、角膜反射障碍) 三叉神经受累(感觉区域过敏 减退 角膜反射障碍) 减退、 三叉神经受累 ——前庭神经受累(眩晕) 前庭神经受累(眩晕) 前庭神经受累 -——舌下神经受累(伸舌偏) 舌下神经受累(伸舌偏) 舌下神经受累 ——脑干受损 脑干受损 ——。。。。。 。。。。。
Page 16
临床症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迟缓性瘫痪。 位置不一样, 由于面神经病变 位置不一样,有如下症状: ♠鼓索神经:+味觉减退、丧失 鼓索神经: 味觉减退 味觉减退、 鼓索神经 ♠镫骨肌神经:+听觉过敏 味觉障碍 镫骨肌神经: 听觉过敏 听觉过敏+味觉障碍 镫骨肌神经 可能有声音的畸变) (可能有声音的畸变) ♠膝状神经节:+面肌瘫痪 听觉过敏 膝状神经节: 面肌瘫痪+听觉过敏 膝状神经节 面肌瘫痪 +味觉障碍 病侧耳廓和外耳道感觉 味觉障碍+病侧耳廓和外耳道感觉 味觉障碍 迟 钝及剧痛 ———外耳道带状疱疹,是带状 外耳道带状疱疹, 外耳道带状疱疹 疱疹病毒引起的膝状神经节炎, 疱疹病毒引起的膝状神经节炎,即 Ramsay-hunt综合症 综合症 ♠岩浅大神经:+Ramsay-hunt综合 岩浅大神经: 岩浅大神经 综合 症的表现+可有病侧泪液分泌减少及 症的表现 可有病侧泪液分泌减少及 病侧面部排汗障碍
鉴别诊断
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相鉴别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相鉴别 a 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 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 见于中耳炎、 乳突炎、 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 见于中耳炎、 乳突炎、 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底骨折等。 b 茎乳孔以外的病变 茎乳孔以外的病变: 见于腮腺炎、 腮腺肿瘤、 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 见于腮腺炎、 腮腺肿瘤、 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等。 c 桥脑损害: 桥脑损害 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 桥脑面神经核及其纤维损害,常伴有桥脑内部邻近结构 如外展神 三叉神经、 锥体束、 脊髓丘系等的损害。见于该部肿瘤、 炎症、 经、 三叉神经、 锥体束、 脊髓丘系等的损害。见于该部肿瘤、 炎症、 血管病变等; 血管病变等 d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 e 小脑桥脑角损害 小脑桥脑角损害: 多同时损害三叉神经、 位听神经、 多同时损害三叉神经、 位听神经、 同侧小脑及延髓小脑桥脑角综 合征 )。多见于该部肿瘤、 炎症等。 。多见于该部肿瘤、 炎症等。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808d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f.png)
目 录
• 面神经炎概述 • 面神经炎病理生理 • 检查与评估方法 • 治疗方法与策略 • 康复训练与指导原则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面神经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或面神经 炎,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 肌肉瘫痪为特征的疾病。
发病原因
多数由病毒感染、中耳炎、外伤 、肿瘤等因素引起,导致面神经 受压或炎症。
肌纤维变性
面部肌肉失神经支配
面神经炎时,面部肌肉失去神经支配 ,出现瘫痪和萎缩。
炎症引起面部肌纤维变性、坏死,导 致肌肉收缩功能丧失。
并发症及影响因素
眼部并发症
面神经炎可导致眼睑闭 合不全、角膜炎、结膜
炎等眼部并发症。
面部畸形
长期面神经炎可引起面 部肌肉萎缩和畸形,影
响患者外观。
心理影响
面神经炎可导致患者面 部表情僵硬、不自然, 对患者心理造成负面影
鼓腮试验
让患者鼓腮,观察其漏气情况,判断面神经 麻痹程度。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排除颅内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头颅MRI
对于面神经炎的诊断更为敏感,可发现面神经肿 胀、增粗等异常表现。
内听道MRI
排除听神经瘤等病变。
实验室检查及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血常规
了解患者有无感染等异常情况 。
血生化
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了解 患者全身状况。
免疫学检查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 面神经炎。
电生理检查
包括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 电图检查,可了解面神经受损
程度和部位。
04
治疗方法与策略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https://img.taocdn.com/s3/m/34bf5fd0f8c75fbfc77db2e4.png)
面神经。 (鉴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解剖1
解剖2
面神经解剖
• 走行:于脑桥下部的面神经核团发出,沿脑桥下缘 走行,进入内耳孔,经面神经管下行,沿途分出鼓 索神经及镫骨肌神经(病变时出现听觉过敏),最 后经颈乳孔出颅穿过腮腺,分5支,颞支、颧支、 颊支、下颌支、颈支。
口哨。
周围性及中枢性面瘫鉴别
特征 面瘫程度 症状表现
恢复程度 常见病因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重
轻
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 作丧失
额支无损(两侧中枢支 配),皱额、皱眉及闭眼 动作无障碍,病变对侧下 部面部表情肌瘫痪;
脑出血管疾病及脑部肿瘤
流病学
1.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20-40岁多见, 发病急骤,无任何征兆,如清晨突然发 现患侧口角漏水、进食卡塞、嘴歪鼻斜 等。 2.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夏季。
面神经的支配
• 为混合神经,主要成分是运动神经,司面部表情运动。 • 运动纤维:支配除了咀嚼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面部表情
肌(即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颊肌及口轮匝肌)及耳 部肌、枕肌及颈阔肌等。 • 感觉纤维:最主要的成分是味觉纤维,分出鼓索神经加 入舌神经,司舌前2/3味觉;其次分布于耳部,司内耳、 外耳及外耳道皮肤之感觉,病变时产生耳痛。 • 副交感神经纤维:司泪腺、舌下腺及颌下腺分泌。
◆2段 镫骨肌神经以上受累:除上述外同时有 听觉过敏;
◆1段 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上述外+乳突部疼 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骨膜疱 疹,称Hunt 综合征。
查体
◆面神经运动: 颞支:皱眉、皱额 颧支:用力闭目,使眼睑不被
检查者扒开 颊支:笑、露齿、鼓腮 下颌缘支:噘嘴、吹口哨 颈支:使口角伸向外下,冷笑 (观察有无瘫痪及两侧是否对
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
![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06470126137ee06eef9183a.png)
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发表时间:2017-08-07T15:07:59.6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作者:谢晓曼[导读] 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湖南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评估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的预后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患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08例进行本组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测定,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结束后通过电话与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通过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进行诊断,诊断出神经失用的者预后效果明显比轴索断裂者好(P<0.05)其阳性预测值是78.70%(80/108);阴性预测值是91.67%(99/108)。
结论:肌电图对于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病损和面肌的预后转归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是一种简便的检查指标。
关键词:肌电图;急性周围性面瘫;标准化治疗;预后评估[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electromyography in the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Methods:the study group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4 ~2016 year in June the patient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n 108 cases,determin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G in all patients,with standardized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by telephone and outpatient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recorded the prognosis. Results:through electromy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diagnosed with neural prognosis significantly than axonotmesis.(P < 0.05)an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78.70%(80/108);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is 91.67%(99/108). Conclusion:electromyography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nd the prognosis of facial muscles. Keywords electromyography;acut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standardized treatment;prognosis evaluation;急性周围性面瘫也可称为贝尔麻痹、面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炎等,是一种常见的面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