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运用承浆穴经验举隅_咸培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浆穴出于《针灸甲乙 经 》,在 颌 唇 沟 的 正 中 凹 陷 处,属 任 脉 [3],临 床 上 常 作 为 配 穴 应 用 于 面 瘫 、失 语 及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年第 37 卷第 8 期
·1587·
陈瑞春医案遗稿
陈樟平
(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6)
关键词:医案;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R249
20 余年来李平教授致力 于 中 医 针 灸 的 临 床 、科 研 及 教 学 工 作 ,学 验 俱 富 。 其 基 础 理 论 深 厚 ,临 床 辨 证 准 确 ,处 方 精 当 ,疗 效 显 著 。 今 录 李 平 教 授 运 用 承 浆 穴 验 案 4 则,以飨读者。 1落枕
张某,男,36 岁,2008 年 3 月 10 日 初 诊。 因 卧 睡 沙发而晨起感觉头项强痛 ,不能左右转侧,并伴头痛怕 冷等症,舌质淡,苔 薄 白,脉 弦 紧。 此 系 风 寒 侵 袭 筋 脉 所致,治以疏风 散 寒,舒 筋 活 络。 先 泻 承 浆,后 刺 风 府 治之。针承浆入 3 ~ 5 分 深,得 气 后 小 幅 度、快 幅 度 捻 转,并嘱患 者 活 动 颈 部,针 风 府 时 针 尖 要 斜 向 下 刺 入 0. 5 ~ 1 寸,捻转手法得气。两穴留针 20 min,起 针 后 即 感疼痛大减,头项可以回顾。翌日继针 1 次,诸症悉 除 而愈。
药用:当归 15 g,白 芍 10 g,茯 苓 15 g,白 术 10 g,泽 泻 6 g,川芎 5 g,杜仲 10 g,菟丝子 10 g,鹿角霜 10 g,炒 小 茴香 5 g,台乌 10 g,炒艾叶 6 g,郁 金 10 g。 日 1 剂,水 煎 分 2 次温服。另苦参 15 g,野 菊 花 15 g,蒲 公 英 15 g,煎 3 次水合成 1 次,加 温 开 水,冲 洗 阴 道,坐 浴,日 1 次, 洗 5 天。
然,从 中 医 辨 证 分 析,人 流 之 后 有 各 种 不 同 情 况, 如 气 血 亏 虚 ,气 滞 血 瘀 ,水 湿 瘀 滞 ,肝 郁 血 滞 等 ,病 邪 涉 及 肝 、脾 、胃 ,虚 寒 之 类 ,应 分 症 论 治 。
本案 人 流 后 2 年 不 孕,所 表 现 的 证 候 特 点 是 ,腰 酸、下腹坠胀,阴道 分 泌 物 少 ,性 欲 淡 漠,大 便 稀,浮 肿 等,一派下源不足之象,乃脾肾虚寒之咎 。选当归芍药 散,活血补脾利 水,治 疗 脾 虚 带 下,优 于 浣 带 汤。 彼 为 补脾利水,此亦为补脾利水,且能活血祛瘀 。符合水湿 瘀滞影响血气瘀滞 的 病 机 ,故 取 当 归 芍 药 散 活 血 补 脾 利 水。
《金匮》当归芍药散治 妇 人 诸 腹 痛,实 则 包 括 输 卵 管炎、盆腔炎、宫颈 炎、子 宫 后 位、输 卵 管 阻 塞 等 病 种。 从临床实践看,治疗 脾 虚 水 胜,阻 塞 下 源,形 成 脾 肾 虚 寒,水湿停 滞,而 致 不 孕。 故 治 疗 大 法 应 着 眼 于 脾 与 肾,用上方加补 肾 药,实 为 脾 肾 双 补,相 得 益 彰。 然 补 肾药应视个体而定 ,因 为 少 妇 虽 肾 虚 ,但 毕 竟 年 轻,不 宜大温大补,而应取平稳补肾之品 ,如菟丝子、杜仲、鹿 角霜( 既补肾又收涩,治 脾 虚 带 下 有 专 功 ) ,不 用 仙 茅、 淫 羊 藿 温 竣 补 肾 之 品 ,恐 其 稳 补 过 甚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0)08 - 1587 - 04
父亲 陈 瑞 春 15 岁 随 祖 父 习 医,研 习 祖 国 医 学 近 60 年,积累 了 较 为 丰 富 的 临 床 经 验。 他 崇 尚 伤 寒,擅 用经方。临证坚持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 ,详察病情, 审其微末。用药 严 谨,遣 方 缜 密。 生 前 以 经 方 治 疗 疑 难杂症无数,皆获良效。今整理数则,以供同道参考 。 1 不孕症
修回日期:2009 - 12 - 10 作者简介:咸培伟(1977 - ) ,男,山东诸城人,博士,研究 方 向:针 灸 治 疗
脑血管疾病。
按 本例牙痛 乃 风 热 侵 犯 阳 明 经 脉 所 致 ,故 取 任 脉与足阳明之会承 浆 ,阳 明 经 穴 颊 车 、合 谷,旨 在 疏 通 面部筋脉,调和气血,又 取 三 焦 经 穴 翳 风 配 合 谷 ,祛 风 清热。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下齿龈 ,返出环绕口唇,足 阳明胃经循行于上齿龈,再回出环绕口唇 ; 任脉起于小 腹内,下出会阴,过关元,上行环绕口唇 ,三经同时交会 于承浆穴。牙痛乃 阳 明 经 气 血 失 调 ,因 此 针 刺 承 浆 穴 可调理二经气血,而止 痛。 《百 症 歌 》言: “承 浆 泻 牙 疼 而即移 ”[1],上案例《玉龙歌 》引 文 亦 有“亦 牙 疼 并 作 一 般 看 ”的 记 载 。 3呃逆
按 承浆穴为任脉最后一个穴位 ,交与督脉,而头 项为督脉循行部位,故 针 承 浆 有 疏 通 头 项 部 气 血 的 作 用。风府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会 ,针之可疏风散寒 、通 经活络。本病落枕乃风寒侵袭筋脉所致 ,故针刺承浆、 风府可愈。《玉龙歌》言: “头 项 强 痛 难 回 顾,牙 疼 并 作 一般看,先 向 承 浆 明 补 泻 ,后 针 风 府 即 时 安 ”[1]。 《针 灸大成》亦 有 此 记 载: “头 痛 项 强,重 不 能 举,脊 反 折, 不能回顾: 承浆( 先泻后 补 ) ,风 府 ”[2],另 外《通 玄 指 要 赋》、《胜玉歌》也有取承浆治疗头项强痛的记载 。 2牙痛
关键词:承浆;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0)08 - 1586 - 02
李平教授,男,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专 家。 现 任 天 津 市 南 开 医 院 院 长 ,兼 中 国针灸学会理事、天 津 针 灸 学 会 副 会 长 等 职 。 先 后 荣 获卫生 部 授 予 的“全 国 首 届 中 青 年 医 学 科 技 之 星 ”、 “全国卫生 系 统 青 年 岗 位 能 手 ”及 全 国 中 医 药 学 会 授 予的“全国百名杰出青年 杰 出 中 医 ”等 称 号,并 被 确 定 为 国 家“百 千 万 人 才 工 程 ”第 一 、二 层 次 人 选 。
川芎 5 g,郁 金 6 g,杜 仲 10 g,菟 丝 子 10 g,炒 艾 叶 6 g,益 母草 10 g。日 1 剂,水煎 2 次温服。
四诊,服上药 20 剂 后,月 经 来 潮 夹 带 血 块 ,色 红, 量比前 2 天 多,白 带 稀,量 不 多,行 经 时 无 任 何 不 适 。 睡 眠 后 颜 面 浮 肿 ,小 便 偏 少 ,矢 气 频 多 ,舌 质 偏 红 ,苔 薄 少,脉弦缓。守上方去小 茴 香 加 赤 小 豆 30 g,茯 苓 加 至 30g。继服 20 剂。
2004 年 4 月来信,2 月 15 日 末 次 月 经 后 已 怀 孕 , 并告之上药已服,可停药。于次年生一大胖女婴 。
按 临床上不少已婚少妇,人流后难以受孕 ,随之 月经量少,性欲淡漠,卵 泡 发 育 不 良 等 ,大 多 归 之 于 激 素水平低,通常采用 人 工 周 期 疗 法 ,促 进 激 素 水 平,这 是西医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先后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及全国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百名杰出青年杰出中医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0 年第 37 卷第 8 期
李平运用承浆穴经验举隅
咸培伟
(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河南 郑州 450002)
刘某,男,60 岁,2008 年 5 月 4 日来 诊。 患 者 1 周 前与朋友进餐后即感胃部不适 ,呃声连连,日夜不止而 不得眠,曾予中药 治 疗,效 果 不 佳。 于 5 月 4 日 就 诊, 诊 见 患 者 身 体 肥 胖 ,脘 腹 胀 满 ,呃 逆 频 作 ,精 神 萎 靡 ,脉 滑 数 ,苔 黄 腻 ,诊 为 食 滞 之 呃 逆 。 遂 取 承 浆 穴 ,毫 针 刺 , 强刺激,留 针 30 min,每 10 min 行 针 1 次,治 疗 后 呃 逆 渐止。翌日,患者复 诊,诉 说 当 日 回 家 后 ,呃 逆 明 显 减 轻,当夜入 睡 6 h。 清 晨 醒 来,呃 声 又 起,但 频 率 已 低, 继续治疗 1 次后,呃逆消失,末再复发。
按 现 在 针 灸 临 床 上 治 疗 痛 经,多 取 关 元、中 极、 三阴交等穴,而李平 教 授 之 取 承 浆 、大 椎,实 属 其 独 到 经验。李平教授认 为,承 浆、大 椎 分 属 任 督 二 脉 ,两 脉 均起于胞宫,分行 人 体 前 后,为 阴 阳 坎 离 交 媾 之 所 在 , 因此针刺承浆、大椎可疏通胞脉之气 ,有调节全身阴阳 之功,故可治疗痛经,亦下病上取之法也 。 5结语
药用:当归 10 g,白芍 10 g,川 芎 6 g,茯 苓 15 g,泽 泻 10 g,白术 10 g,鹿角霜 10 g,杜 仲 10 g,菟 丝 子 10 g,合 欢 皮 15 g,柏子仁 10 g,绿 萼 梅 10 g。 日 1 剂,水 煎 2 次 温 服。
三诊,2004 年 1 月 13 日。服上方 15 剂后,月经未 至,白 带 不 多,腹 无 所 苦。 夜 寐 尚 可,仍 有 梦,入 睡 慢, 下肢轻浮,大便稀 软,舌 体 胖 质 淡,苔 薄 白,脉 缓 有 力。 药用:当归 15 g,白芍 15 g,茯苓 15 g,白术 15 g,泽泻 6 g,
案 1 梅 某,女,25 岁,某 铁 路 医 院 牙 医,2003 年 11 月 30 日就诊。患者 自 2002 年 人 工 流 产 后,至 今 未 孕,妇检认为:卵 泡 成 熟 不 佳。 做 人 工 周 期 调 治 ,并 接 受人工受 精 均 未 孕。 观 其 身 形 丰 满,明 显 偏 胖 ( 据 称 系流产后,做人工 周 期,吃 中 药 以 后 逐 渐 发 胖 ) 。 自 觉 经 前 腰 酸 ,下 腹 坠 胀 ,白 带 不 多 ,血 量 尚 可 ,阴 道 分 泌 物 减 少 ,性 欲 淡 漠 ,大 便 软 ,少 有 成 形 。 面 色 清 苍 ,舌 质 淡 胖 有 齿 印 ,薄 白 苔 ,脉 细 缓 ,两 尺 微 弱 。
刘某,男,65 岁,2008 年 6 月 9 日就诊。 右 侧 下 牙 痛 1 月余,每 3 ~ 5 min 发作一次,说话、吃饭时尤 甚,舌 红,苔黄,脉数。此乃风热上攻所致 ,治以疏风清热 ,行 气 活 血 ,取 承 浆 及 右 颊 车 、翳 风 、合 谷 ,针 用 泻 法 。 针 承 浆穴时,针尖向患侧 刺 入,使 用 强 刺 激,使 感 应 放 射 至 下颊 部 及 下 唇 部,留 针 30 min,每 日 1 次。 针 2 次 后, 疼痛减轻,可以吃饭、漱口,针 6 次后痛止而愈。
按 观临床治疗呃逆,多取翳风、攒竹、内关等穴, 而李平教授则独 取 承 浆 ,可 谓 是 慧 眼 独 具。 承 浆 乃 任 脉与督脉及足阳明交会穴 ,针刺该穴,不仅可调和胃经 经气,亦可理顺任督二脉的气机升降 ,从而达到降逆止 呃 ,健 胃 消 食 的 效 果 。 4痛经
李 某,女,23 岁,2008 年 4 月 12 日初诊。近连续 2 个月每逢经期,小腹 即 疼 痛 难 忍 ,诊 见 小 腹 绞 痛,得 热 则 减 ,同 时 伴 有 手 足 不 温 ,月 经 错 后 ,量 少 而 色 黑 ,舌 胖 嫩、苔白润,脉沉 迟,证 属 寒 凝 血 瘀 之 痛 经。 治 以 温 经 散 寒 ,通 络 止 痛 ,先 取 承 浆 平 补 平 泻 ,再 温 针 灸 大 椎 ,留 针 20 min,每日 1 次。针 4 次 后 痛 止,随 后 又 连 续 治 疗 2 个周期而愈。
二诊,2003 年 12 月 30 日。 服 上 药 15 剂 后,月 经 趋于正常,血量较 少,色 稍 黯,白 带 渐 少,疲 劳,腰 膝 酸 软,下 肢 轻 浮,多 梦。 食 纳 正 常,大 便 偏 稀,脉 弦 缓,较 一 诊 搏 击 有 力 ,舌 体 胖 ,舌 质 淡 ,舌 苔 薄 白 黄 。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年第 37 卷第 8 期
·1587·
陈瑞春医案遗稿
陈樟平
(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6)
关键词:医案;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R249
20 余年来李平教授致力 于 中 医 针 灸 的 临 床 、科 研 及 教 学 工 作 ,学 验 俱 富 。 其 基 础 理 论 深 厚 ,临 床 辨 证 准 确 ,处 方 精 当 ,疗 效 显 著 。 今 录 李 平 教 授 运 用 承 浆 穴 验 案 4 则,以飨读者。 1落枕
张某,男,36 岁,2008 年 3 月 10 日 初 诊。 因 卧 睡 沙发而晨起感觉头项强痛 ,不能左右转侧,并伴头痛怕 冷等症,舌质淡,苔 薄 白,脉 弦 紧。 此 系 风 寒 侵 袭 筋 脉 所致,治以疏风 散 寒,舒 筋 活 络。 先 泻 承 浆,后 刺 风 府 治之。针承浆入 3 ~ 5 分 深,得 气 后 小 幅 度、快 幅 度 捻 转,并嘱患 者 活 动 颈 部,针 风 府 时 针 尖 要 斜 向 下 刺 入 0. 5 ~ 1 寸,捻转手法得气。两穴留针 20 min,起 针 后 即 感疼痛大减,头项可以回顾。翌日继针 1 次,诸症悉 除 而愈。
药用:当归 15 g,白 芍 10 g,茯 苓 15 g,白 术 10 g,泽 泻 6 g,川芎 5 g,杜仲 10 g,菟丝子 10 g,鹿角霜 10 g,炒 小 茴香 5 g,台乌 10 g,炒艾叶 6 g,郁 金 10 g。 日 1 剂,水 煎 分 2 次温服。另苦参 15 g,野 菊 花 15 g,蒲 公 英 15 g,煎 3 次水合成 1 次,加 温 开 水,冲 洗 阴 道,坐 浴,日 1 次, 洗 5 天。
然,从 中 医 辨 证 分 析,人 流 之 后 有 各 种 不 同 情 况, 如 气 血 亏 虚 ,气 滞 血 瘀 ,水 湿 瘀 滞 ,肝 郁 血 滞 等 ,病 邪 涉 及 肝 、脾 、胃 ,虚 寒 之 类 ,应 分 症 论 治 。
本案 人 流 后 2 年 不 孕,所 表 现 的 证 候 特 点 是 ,腰 酸、下腹坠胀,阴道 分 泌 物 少 ,性 欲 淡 漠,大 便 稀,浮 肿 等,一派下源不足之象,乃脾肾虚寒之咎 。选当归芍药 散,活血补脾利 水,治 疗 脾 虚 带 下,优 于 浣 带 汤。 彼 为 补脾利水,此亦为补脾利水,且能活血祛瘀 。符合水湿 瘀滞影响血气瘀滞 的 病 机 ,故 取 当 归 芍 药 散 活 血 补 脾 利 水。
《金匮》当归芍药散治 妇 人 诸 腹 痛,实 则 包 括 输 卵 管炎、盆腔炎、宫颈 炎、子 宫 后 位、输 卵 管 阻 塞 等 病 种。 从临床实践看,治疗 脾 虚 水 胜,阻 塞 下 源,形 成 脾 肾 虚 寒,水湿停 滞,而 致 不 孕。 故 治 疗 大 法 应 着 眼 于 脾 与 肾,用上方加补 肾 药,实 为 脾 肾 双 补,相 得 益 彰。 然 补 肾药应视个体而定 ,因 为 少 妇 虽 肾 虚 ,但 毕 竟 年 轻,不 宜大温大补,而应取平稳补肾之品 ,如菟丝子、杜仲、鹿 角霜( 既补肾又收涩,治 脾 虚 带 下 有 专 功 ) ,不 用 仙 茅、 淫 羊 藿 温 竣 补 肾 之 品 ,恐 其 稳 补 过 甚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0)08 - 1587 - 04
父亲 陈 瑞 春 15 岁 随 祖 父 习 医,研 习 祖 国 医 学 近 60 年,积累 了 较 为 丰 富 的 临 床 经 验。 他 崇 尚 伤 寒,擅 用经方。临证坚持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 ,详察病情, 审其微末。用药 严 谨,遣 方 缜 密。 生 前 以 经 方 治 疗 疑 难杂症无数,皆获良效。今整理数则,以供同道参考 。 1 不孕症
修回日期:2009 - 12 - 10 作者简介:咸培伟(1977 - ) ,男,山东诸城人,博士,研究 方 向:针 灸 治 疗
脑血管疾病。
按 本例牙痛 乃 风 热 侵 犯 阳 明 经 脉 所 致 ,故 取 任 脉与足阳明之会承 浆 ,阳 明 经 穴 颊 车 、合 谷,旨 在 疏 通 面部筋脉,调和气血,又 取 三 焦 经 穴 翳 风 配 合 谷 ,祛 风 清热。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下齿龈 ,返出环绕口唇,足 阳明胃经循行于上齿龈,再回出环绕口唇 ; 任脉起于小 腹内,下出会阴,过关元,上行环绕口唇 ,三经同时交会 于承浆穴。牙痛乃 阳 明 经 气 血 失 调 ,因 此 针 刺 承 浆 穴 可调理二经气血,而止 痛。 《百 症 歌 》言: “承 浆 泻 牙 疼 而即移 ”[1],上案例《玉龙歌 》引 文 亦 有“亦 牙 疼 并 作 一 般 看 ”的 记 载 。 3呃逆
按 承浆穴为任脉最后一个穴位 ,交与督脉,而头 项为督脉循行部位,故 针 承 浆 有 疏 通 头 项 部 气 血 的 作 用。风府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之会 ,针之可疏风散寒 、通 经活络。本病落枕乃风寒侵袭筋脉所致 ,故针刺承浆、 风府可愈。《玉龙歌》言: “头 项 强 痛 难 回 顾,牙 疼 并 作 一般看,先 向 承 浆 明 补 泻 ,后 针 风 府 即 时 安 ”[1]。 《针 灸大成》亦 有 此 记 载: “头 痛 项 强,重 不 能 举,脊 反 折, 不能回顾: 承浆( 先泻后 补 ) ,风 府 ”[2],另 外《通 玄 指 要 赋》、《胜玉歌》也有取承浆治疗头项强痛的记载 。 2牙痛
关键词:承浆;经验 中 图 分 类 号 :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0)08 - 1586 - 02
李平教授,男,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专 家。 现 任 天 津 市 南 开 医 院 院 长 ,兼 中 国针灸学会理事、天 津 针 灸 学 会 副 会 长 等 职 。 先 后 荣 获卫生 部 授 予 的“全 国 首 届 中 青 年 医 学 科 技 之 星 ”、 “全国卫生 系 统 青 年 岗 位 能 手 ”及 全 国 中 医 药 学 会 授 予的“全国百名杰出青年 杰 出 中 医 ”等 称 号,并 被 确 定 为 国 家“百 千 万 人 才 工 程 ”第 一 、二 层 次 人 选 。
川芎 5 g,郁 金 6 g,杜 仲 10 g,菟 丝 子 10 g,炒 艾 叶 6 g,益 母草 10 g。日 1 剂,水煎 2 次温服。
四诊,服上药 20 剂 后,月 经 来 潮 夹 带 血 块 ,色 红, 量比前 2 天 多,白 带 稀,量 不 多,行 经 时 无 任 何 不 适 。 睡 眠 后 颜 面 浮 肿 ,小 便 偏 少 ,矢 气 频 多 ,舌 质 偏 红 ,苔 薄 少,脉弦缓。守上方去小 茴 香 加 赤 小 豆 30 g,茯 苓 加 至 30g。继服 20 剂。
2004 年 4 月来信,2 月 15 日 末 次 月 经 后 已 怀 孕 , 并告之上药已服,可停药。于次年生一大胖女婴 。
按 临床上不少已婚少妇,人流后难以受孕 ,随之 月经量少,性欲淡漠,卵 泡 发 育 不 良 等 ,大 多 归 之 于 激 素水平低,通常采用 人 工 周 期 疗 法 ,促 进 激 素 水 平,这 是西医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先后荣获卫生部授予的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及全国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百名杰出青年杰出中医等称号并被确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0 年第 37 卷第 8 期
李平运用承浆穴经验举隅
咸培伟
( 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河南 郑州 450002)
刘某,男,60 岁,2008 年 5 月 4 日来 诊。 患 者 1 周 前与朋友进餐后即感胃部不适 ,呃声连连,日夜不止而 不得眠,曾予中药 治 疗,效 果 不 佳。 于 5 月 4 日 就 诊, 诊 见 患 者 身 体 肥 胖 ,脘 腹 胀 满 ,呃 逆 频 作 ,精 神 萎 靡 ,脉 滑 数 ,苔 黄 腻 ,诊 为 食 滞 之 呃 逆 。 遂 取 承 浆 穴 ,毫 针 刺 , 强刺激,留 针 30 min,每 10 min 行 针 1 次,治 疗 后 呃 逆 渐止。翌日,患者复 诊,诉 说 当 日 回 家 后 ,呃 逆 明 显 减 轻,当夜入 睡 6 h。 清 晨 醒 来,呃 声 又 起,但 频 率 已 低, 继续治疗 1 次后,呃逆消失,末再复发。
按 现 在 针 灸 临 床 上 治 疗 痛 经,多 取 关 元、中 极、 三阴交等穴,而李平 教 授 之 取 承 浆 、大 椎,实 属 其 独 到 经验。李平教授认 为,承 浆、大 椎 分 属 任 督 二 脉 ,两 脉 均起于胞宫,分行 人 体 前 后,为 阴 阳 坎 离 交 媾 之 所 在 , 因此针刺承浆、大椎可疏通胞脉之气 ,有调节全身阴阳 之功,故可治疗痛经,亦下病上取之法也 。 5结语
药用:当归 10 g,白芍 10 g,川 芎 6 g,茯 苓 15 g,泽 泻 10 g,白术 10 g,鹿角霜 10 g,杜 仲 10 g,菟 丝 子 10 g,合 欢 皮 15 g,柏子仁 10 g,绿 萼 梅 10 g。 日 1 剂,水 煎 2 次 温 服。
三诊,2004 年 1 月 13 日。服上方 15 剂后,月经未 至,白 带 不 多,腹 无 所 苦。 夜 寐 尚 可,仍 有 梦,入 睡 慢, 下肢轻浮,大便稀 软,舌 体 胖 质 淡,苔 薄 白,脉 缓 有 力。 药用:当归 15 g,白芍 15 g,茯苓 15 g,白术 15 g,泽泻 6 g,
案 1 梅 某,女,25 岁,某 铁 路 医 院 牙 医,2003 年 11 月 30 日就诊。患者 自 2002 年 人 工 流 产 后,至 今 未 孕,妇检认为:卵 泡 成 熟 不 佳。 做 人 工 周 期 调 治 ,并 接 受人工受 精 均 未 孕。 观 其 身 形 丰 满,明 显 偏 胖 ( 据 称 系流产后,做人工 周 期,吃 中 药 以 后 逐 渐 发 胖 ) 。 自 觉 经 前 腰 酸 ,下 腹 坠 胀 ,白 带 不 多 ,血 量 尚 可 ,阴 道 分 泌 物 减 少 ,性 欲 淡 漠 ,大 便 软 ,少 有 成 形 。 面 色 清 苍 ,舌 质 淡 胖 有 齿 印 ,薄 白 苔 ,脉 细 缓 ,两 尺 微 弱 。
刘某,男,65 岁,2008 年 6 月 9 日就诊。 右 侧 下 牙 痛 1 月余,每 3 ~ 5 min 发作一次,说话、吃饭时尤 甚,舌 红,苔黄,脉数。此乃风热上攻所致 ,治以疏风清热 ,行 气 活 血 ,取 承 浆 及 右 颊 车 、翳 风 、合 谷 ,针 用 泻 法 。 针 承 浆穴时,针尖向患侧 刺 入,使 用 强 刺 激,使 感 应 放 射 至 下颊 部 及 下 唇 部,留 针 30 min,每 日 1 次。 针 2 次 后, 疼痛减轻,可以吃饭、漱口,针 6 次后痛止而愈。
按 观临床治疗呃逆,多取翳风、攒竹、内关等穴, 而李平教授则独 取 承 浆 ,可 谓 是 慧 眼 独 具。 承 浆 乃 任 脉与督脉及足阳明交会穴 ,针刺该穴,不仅可调和胃经 经气,亦可理顺任督二脉的气机升降 ,从而达到降逆止 呃 ,健 胃 消 食 的 效 果 。 4痛经
李 某,女,23 岁,2008 年 4 月 12 日初诊。近连续 2 个月每逢经期,小腹 即 疼 痛 难 忍 ,诊 见 小 腹 绞 痛,得 热 则 减 ,同 时 伴 有 手 足 不 温 ,月 经 错 后 ,量 少 而 色 黑 ,舌 胖 嫩、苔白润,脉沉 迟,证 属 寒 凝 血 瘀 之 痛 经。 治 以 温 经 散 寒 ,通 络 止 痛 ,先 取 承 浆 平 补 平 泻 ,再 温 针 灸 大 椎 ,留 针 20 min,每日 1 次。针 4 次 后 痛 止,随 后 又 连 续 治 疗 2 个周期而愈。
二诊,2003 年 12 月 30 日。 服 上 药 15 剂 后,月 经 趋于正常,血量较 少,色 稍 黯,白 带 渐 少,疲 劳,腰 膝 酸 软,下 肢 轻 浮,多 梦。 食 纳 正 常,大 便 偏 稀,脉 弦 缓,较 一 诊 搏 击 有 力 ,舌 体 胖 ,舌 质 淡 ,舌 苔 薄 白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