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能够准确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会分析每个营养级能量来源和去向。
3.热爱自然,感受自然的和谐,享受学习的快乐。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划出重点。
明确生态系统中能量在各个营养级之间流动散失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了解能量流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完成时间40分钟。
2.本节重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以及其特点、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预习案
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态系统。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问题探讨”,你能准确做出延长生存时间的选择吗?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阅读教材P93,在课本上画出并写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阅读教材“能量流动的分析”,写出能量输入某个种群以后的去向如何?
3.阅读教材P94,回答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认真分析教材P95图5-8“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别是多少?
2.总结出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3.计算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写出计
算过程)
4.写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尝试回答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为什么一般不超过4-5个?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阅读教材P96,总结并写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我的疑惑】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全部太阳能
B.射进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2.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A.4%和4% B.0.8%和0.9% C.4%和0.8% D.10%和4%
3.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建立了高产稳产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从而获得稻、鱼、桑三丰收。
与该生态系统不符的叙述是()
A.人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突出 B. 使物质能够更好地循环
C.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 提高了能量传递的效率
探究案
探究点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请你用箭头和文字的形式表示出生产者的能量来源和去向。
(可参考P94图5-7)
思考: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探究点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
1.在一条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至多有多少流入到第五营养级()
A.1/5 B.1/125 C.1/100 D.1/1000
2.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g体重,至少要消耗植物()
A.1000g B.500g C.250g D.125g
3.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Kg。
总结:能量传递计算公式
【针对练习】
1.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千焦,则这部
分能量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约有
A.0 kJ B. 106 kJ C. 2×106 kJ D. 106~2×106 kJ
2.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
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3.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鱼要增加1000Kg,则至少需要浮游植物和最多需要浮游动物分别是
A.10000 Kg和25000 Kg B.25000 Kg 和10000 Kg
C.25000 Kg和5000 Kg D.5000 Kg 和25000 Kg
【身边的生物】
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数量金字塔它是以每一营养级上的生物体数目为指标绘制的。
数量金字塔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但容易倒置。
如成千上万的昆虫以一株树为生,或者大量的寄生虫以一个寄主为生时,数量金字塔形就会发生倒置。
(2)生物量金字塔以各营养级上总的生物量或个体重量为指标绘制的。
如,一个人若是靠吃水产品来增
长0.5 kg体重的话,就得吃5 kg鱼,这5 kg鱼要以50 kg浮游动物为食,而这50 kg浮游动物又要消耗500 kg浮游植物才能成活,这以500 kg斤浮游植物→50 kg浮游动物→5kg鱼→0.5 kg人的体重,就是一个生物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很少发生颠倒,但在某些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时发生,如海洋里,浮游动物量常常超过浮游植物量,因为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不断地被浮游动物所食。
(3)能量金字塔这是一种经典的金字塔形,又叫生产力金字塔。
是表示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配置关系和
能量传递的有效程度。
例如太阳光能被绿色植物利用,转变为化学能,接着绿色
植物→食草动物→第一肉食动物→第二肉食动物……。
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大约只有10%~20%。
这样,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就形成了一个能量锥体,这就是能量金字塔。
理论上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它是以净生产力来表示,较之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具有更为准确和更重要的意义,因此使用得也最为广泛。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两个去向:能量储存和能量散失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1.第一营养级:464.6 第二营养级:6
2.8 第三营养级:12.6
2.共有4个去向:(1)分解者分解(2)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3)被下一营养级摄取(4)未被利用
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效率:62.8 / 46
4.6 = 13.5%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12.6 / 62.8 = 20.1%
4.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8个字,准确记忆)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流经四五个营养级后,所剩的能量已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所以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4-5个。
)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例如“桑基鱼塘”的建立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草原载畜量的设定
【预习自测】C C D
探究点一: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的原因:因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不可逆转(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也不能逆转。
)
逐级递减的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用;
③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遗体、排泄物中的能量被分解而释放出来。
探究点二:1. B 2. D 3. 175
针对练习:1.A 2.C 3.B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两个去向:能量储存和能量散失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1.第一营养级:464.6 第二营养级:6
2.8 第三营养级:12.6
2.共有4个去向:(1)分解者分解(2)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3)被下一营养级摄取(4)未被利用
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效率:62.8 / 46
4.6 = 13.5%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12.6 / 62.8 = 20.1%
4.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8个字,准确记忆)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流经四五个营养级后,所剩的能量已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所以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4-5个。
)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例如“桑基鱼塘”的建立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例如草原载畜量的设定
【预习自测】C C D
探究点一: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的原因:因食物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不可逆转(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也不能逆转。
)
逐级递减的原因: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用;
③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遗体、排泄物中的能量被分解而释放出来。
探究点二:1. B 2. D 3. 175
针对练习:1.A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