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
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摘要:本文在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析人性化护理对护
理满意度、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8月收
录的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7例对照组、
37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存
质量等指标。
结果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实验组指标数值远在对照组之上,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模式中,人性化护理可
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更加满意护理人员带来的服务。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抑郁症;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
抑郁症作为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类病变,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的特点。
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兴趣缺失、妄想与幻觉作为典型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存质量,所以在病情确诊后需要予以及时
治疗。
由于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心境,且病程周期长,为了更好的改善患者病情,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干预。
传统常规护理较为单一,所以应该秉承
着“人性化”护理理念,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精神因素,借助人性化护理
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1]。
本文主要以我院收录的7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人性化护理在患者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方面的影响价值,报道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1年6月-2022年8月,研究样本:我院抽选的74例抑郁症
患者。
入选标准:患者经精神检查确诊为抑郁症,主动加入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精神病变、智力障碍、严重躯体病变、中途退出实验的患者数据。
将
7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男/女平均年龄
(岁)
平均病程(年)
实验组(n=37)18/1941.37±10.
36
2.11±1.23
对照组(n=37)17/2041.41±10.
39
2.18±1.19
X2/T0.0540.0160.248
P P>0.05P>0.05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叮嘱患者定期服用抗抑郁药,实时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告知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实验组配合人性化护理策略,内容如下。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给予其更多的关怀与理解。
在住院期间可以组织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或者采用看励志电影、听舒缓音乐的方式,放松患者身心,尽量使心情处于愉悦状态。
针对患者的不良认知,应该耐心进行心理疏导,纠正患者的偏见[2]。
②饮食干预:抑郁症患者无特定的饮食禁忌,但是仍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元素,日常多食果蔬、肉、蛋、奶,少食甜食、高胆固醇的食物。
③生活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可叮嘱其进行适当运动,患者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针对性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运
动方式。
平时保障患者睡眠充足,不可熬夜,并且需要戒除烟酒,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
④病情观测:人性化护理不仅要观测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同时,针对有消极意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注意高度责任意识,不可让患者单独进行活动,可陪伴患者进行集体活动,以免有自杀征兆的患者出现意外。
1.3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法开展,以患者问卷填写结果为依据,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X100%。
(2)生存质量评分:选择SF-36评分量表,量表维度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躯体功能,伴随着分值的上升,患者生存质量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处理本文资料,护理满意度为卡方检验的计数资料,生存质量评分为t检验的计量资料,结果依次用百分比、±标准差表示,P<0.05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1.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间护理满意度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非常满
意
基本满
意
不满意满意度
实验组(n=37)
23
(62.16)
12
(32.43)
2
(5.41)
35
(94.59)
对照组1711928
(n=37)(45.95)(29.73)(24.32)(75.68)X2--- 5.232
P---P<
0.05
2.2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组间生存质量评分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生理功
能
心理功
能
社会功
能
躯体功
能
实验组(n=37)
84.21±
4.67
72.77±
3.21
82.15±
4.01
81.54±
3.67
对照组(n=37)
75.68±
3.89
67.28±
3.67
74.71±
3.92
71.53±
3.71
T8.536 6.8498.07011.667
P P<0.05P<0.05P<0.05P<0.05
1.讨论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该疾病自杀率、自伤率较高,所以在服用抗抑郁治疗的过程,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人性化护理作为护理模式的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患者人格尊严、生命价值、个人需求,突破常规护理的局限性,配合应用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生活干预、病
情观测等人性化护理策略,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使患者的情绪状态维持在最佳状态,更好的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在心理、精神、生理层面上给予患者更高的愉悦感[3]。
本文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表明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人性化护理策略的落实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因此人性化护理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倩.人性化护理与一般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7):30-33.
[2]白冰,王凤芹,郝立新.人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04):50-52.
[3]孙福玲.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9,4(1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