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波谈作文技巧_1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波谈作文技巧
归纳拓展选定:陆波近年高考作文出现了“新材料作文”这种新的考查形式。

依据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的说法,这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的命题形式。

其写作要领是:尽可能多的找出材料的含义,即意义点,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佳(或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点来作为将写文章的主旨。

“新材料作文”为学生提供立意的角度和写作的侧面较多,也容易造成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如何选择“新材料作文”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呢?
一.审视材料,梳理角度,归纳不同“意义点”
阅读材料,关键是要读透材料的内涵,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也称“意义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首先要对这些不同的角度加以梳理,对材料的意义点进行提炼。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

母女俩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

第二次养鸟,母女俩相约要好好地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

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俩很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

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

信函说,放生活动即环保又慈善。

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彩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

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
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

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

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这则材料的整体来说,主要讲人类应善待包括鸟在内的各种生灵。

要理解材料的意义点,可以从梳理角度入手,本则材料主要有三个角度:
母女俩的角度:她们的养鸟、放生(慈善)行为没有用对地方。

花鸟市场老板的角度:商人借人们的善举来牟利为人不齿。

鸟与人类的关系角度:不要束缚鸟儿,要给鸟儿自由飞翔的权利二.联想感悟,由此及彼,拓展新的“意义点”
对一则材料的梳理,一般来说可以归纳出多个意义点,但我们还不能“就事论事”,还要联系实际生活,谈出感悟,论述材料包含的事理。

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联想感悟,将抽象出来的含意转化为表达的意向,使文题的概念演化为可感的内容,从而拓展深化其意义点。

上述材料,事浅而意深:
从母女俩的角度我们可以拓展出新的意义点:
1.“爱心”(小角度):①尊重生命是最大的爱。

②放手也是一种爱。

③不恰当的爱是伤害。

④不要借爱心来作秀。

2.“慈善”(小角度):①莫让慈善变了味。

②慈善不需要刻意的形式。

③关爱生命是最大的慈善。

④应看清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放生”(小角度):①放生是一种慈悲胸怀。

②放生,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放生生命,放飞心灵。

④做事要讲求方法,不能盲从。

从花鸟市场老板的角度我们可以拓展出新的意义点:
①借慈善之名牟利让人不齿。

②别让放生成为商家致富的法宝。

③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危害不容忽视。

从鸟与人类的关系角度我们可以拓展出新的意义点:
①别借爱心之名限制鸟儿的自由。

②失去自由就是死亡。

③呼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遵循着材料的角度,都可以进行多向拓展深化,来为作文最佳切入点提供不同的选择项。

三.结合自我,联系实际,选定最佳“切入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材料的意义点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注意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

也就是说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而自己却感悟最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的角度。

另外,写作时,为了保险,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

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认可,否则极易被判为偏题。

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
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选定作文中心(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意义点”),即可构思作文。

实战演练:
阅读2008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试题(略),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本则材料涉及三个角度:
“好心游客”的角度:①好心可能办坏事。

②要做好事一定要懂得事物规律,不能人为干预,不能单凭经验办事。

③要做科学调查研究,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海龟”的角度:①一个群体总要有人先做出牺牲,才能保证群体的安全。

②大自然残酷的生存斗争,弱肉强食。

③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老鹰”的角度:①审时度势是明智之举。

②把握信息,走向成功。

③遵循生存法则、坚持不懈。

从这三个角度中归纳出不同的意义点并加以拓展,从中选取一个最适合自己写作的意义点作为作文的切入点。

优秀作文范例:
老鹰哲学
南太平洋上的小龟纵然聪明,不过,最终还是葬身鹰腹!自然界中鹰享有盛誉,仔细总结,发现其有以下三个特点,称之为老鹰哲学。

老鹰哲学之一:看清事实
看清事实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

小龟们看到侦察兵爬进了大海,便以为一切安全,便心安理得地爬出了出来,结果呢?只能遭受灭顶之灾。

而老鹰却正好相反,它们看清了还有成千上万隐蔽在沙中的小龟,结果大获丰收!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看清事实,否则会让我们遗憾终生!司马家族不就因此而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遗憾恼怒吗?我们不也经常因广告效应而买到一些伪劣产品吗?所以,我们需要看清事实。

看清事实是一种智慧。

老鹰哲学之二:引而不发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狩猎,它在等待机会,游人走了,它的机会便来了,最终它成功了!
战争中的“诱敌深入”不也正是这样吗?我们经受住小的诱惑,是为了垂钓更大的猎物,让更多的敌人进入我们的包围圈,一举将它们歼灭!现实生活中不也这样吗?我们一直在等啊等,直到股票涨到一个很高的价位时,我们才把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

这不正也是一种智慧吗?很多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引而不发!
老鹰哲学之三:坚持不懈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了这次捕食,它坚持了下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人难道就不是这样吗?苏武牧羊几十载,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他的坚持不懈;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她没有放弃,与各种不利因
素作斗争,最终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成为残疾人心目中的偶像,这是她的坚持不懈;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些都是他们的坚持不懈;八年抗战,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是坚持不懈……
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平凡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坚持不懈是一种智慧!
这便是老鹰的哲学!有了它,老鹰得以捍卫自己的领空,称霸一方,无人匹敌!
学习老鹰的哲学,我们便能驾驭着老鹰的智慧,长出一双坚强的翅膀,以一双锐利的双眼,自由搏击于长空!
解析:本则材料可供切入和展开的角度很多,有一定的审题难度。

但本文思维灵活、善于彰显写作个性,由材料中的故事联想拓展引发出对老鹰的深刻认识与思考,很自然的提出“老鹰哲学”这一观点,并把它分解为三个小标题:看清事实、引而不发、坚持不懈。

从老鹰身上挖掘出符合题意的因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将老鹰哲学的三个特点阐述得通俗易懂,明晰透彻,写出了一篇见解新颖、层次清晰、论据充足、很有创意的好文章。

可以说,本文获得满分的成功因素,就是准确找到施展身手的最佳切入点。

三品“春来草自青”:山东一考生[2008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自定立意。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世间万物,形形色色,乍看之,眼花缭乱似无章可循;细观之,纷扰天下,一切皆有规律制之。

一品“春来草自青”,乃是纷繁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亦是其生存法则。

过往的春夏秋冬,是自然界显示其威力的法宝。

四季的变更不会受人类的主观影响和制约,时间是最忠诚的使者,领着春来到世间。

春姑娘拨弄自己的裙摆,散发出自己的气息,静静地等待。

温暖的阳光,远离冰封的土壤,在泥土里隐匿了一冬的小草被注入新生的力量,不用谁强制它发芽成长,对生命、对阳光的渴求,自会让它爆发出最热烈的激情去接受洗礼,如此而已,自由而又平凡地生长。

“春来草自青”是自然界的规律使然,时候到了,草儿必然发芽成长,谁也无法阻挡,更难以强制它生长。

二品“春来草自青”,自然界中“春来”而草“自青”,同属物质世界的人类社会不也如此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天底下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现在,我们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我们所能,不要承诺自己一定会得到什么,也不必去问自己的付出到底值不值,总要相信:不管结果如何,我们的所做将是正确的选择。

最起码,我们努力地生活过,无愧地付出过,别人无权耻笑自己是入不敷出的傻瓜。

“春来草自青”,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相信自己“春来”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会是白费。

还在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白费的你,放下一切斤斤计较吧!相信自己“春来草自青”,不做无病呻吟,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来”那一刻的迸发吧。

天无边际海无涯,思维着的心灵傲然立于天海之间,载着“春来草自青”的坦然望向远方……
三品“春来草自青”,这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豁达,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自信,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坦然。

诸葛孔明,一把悠悠的羽扇见证了多少次临危不惧,成竹在胸的气魄又压倒了多少强敌?还有那陶公,独自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无需刻意地吹捧,是金子总会发光,陶公的声名远扬不恰恰验证了“春来草自青”?高尚的品德把他推向高处,当然会“声名远扬”。

“春来草自青”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规则,更是你加强自身修养的一种境界。

品人生,品“春来草自青”。

【简评】
本文对话题内涵的把握准确到位,考场上思维活跃,从“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规则,更是你加强自身修养的一种境界”三个角度诠释题意,阐述亦情亦理,读来亲切自然。

行文流畅,“天无边际海无涯,思维着的心灵傲然立于天海之间,载着‘春来草自青’的坦然望向远方……”等语句颇具意蕴。

如果“三品‘春来草自青’,这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豁达”部分写得再充实些,文章还可更上层楼。

距离的那份朦胧:湖南一考生[2008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

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

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

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觉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两句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与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感于嫦娥的娇容,我们眺望蟾宫,却在宇航员的描述中失望。

叹于星汉的璀璨,我们仰视星空,却在望远镜的镜头里叹惋。

没有了距离,曾经的美丽都弃我们而去;失去了朦胧,无数的幻想都
消失得无影无踪。

珍藏距离中的那份朦胧。

远瞻珠玉润,细究惟瑕疵。

曾经有一个学生对他的老师说,甲烷气体吹在身上如此柔和,想不到竟是如此规则的几何形状。

老师笑笑,说,你走在柔软的沙滩上又可曾想到过沙粒满是锋利的棱角?的确,肉眼看事物的距离带给我们的总是温存与美丽。

但当这种距离缩小到我们明晰可见时,方才的温存便在锋利与尖角中荡然无存。

实际距离的缩短,接近了事物与我们的距离,却将我们和美丽越拉越远。

掠眼纱帘秀,揭帘失真容。

雾里看花,看到的虽不是花的真容,但她的娇美已令人心醉;水中望月,望见的虽只是月的影像,但她的朦胧已令人神往。

倘若迷雾消散,或许眼前只是一片枯枝败叶,方才的意(境)界消失全无;而那月球的照片中没有玉兔,没有桂树,我们也失去了对神话的魂萦梦牵。

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美神浴后出水的形象,她匀称的体型,优美的曲线,完美地向我们诠释了美的境界。

但若摘去其腿上的纱巾,那这尊举世为傲的塑像便只能成为一尊普通的人体艺术。

赤裸裸的展示带给我们的没有美。

有的只有那不堪的低俗。

遥望红日美,近身引火烧。

清晨,旭日东升,朝气蓬勃;傍晚,夕阳西下,云蒸霞蔚。

日地间的一亿五千万公里成就了地球生命的多彩,环境的宜人。

而那夸父,却冥顽不灵,追逐太阳,最终落得干渴而亡。

同样,我们向往财富,向往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不断努力,让家庭更美满,生活更滋润。

但一些“夸父”们却迷了双眼,只看到了金钱的诱惑。

财富如日,保障了我们的生存与生活,但一味的追求只能引
火烧身!醒醒吧,“夸父”们!权钱交易的最后只能是十年牢狱的下场。

拉远空间距离,获得心与美的贴近。

创造朦胧中的距离,体会距离中的那份朦胧……
[简评]
这是一篇内容形式俱佳的高考满分作文。

从内容上看,审题准确,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用丰赡的事例证明“距离产生美”。

从结构上看,刻意的整句,整饬的排比段,给人完美的视觉冲击。

“远瞻珠玉润,细究惟瑕疵”“掠眼纱帘秀,揭帘失真容”“遥望红日美,近身引火烧”,段前的这些优美句子,颇见学子的文学功底。

生命的意义:北京一考生一个杯子,一块石头,一些沙子,一些水,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我,他们的结构,他们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就会告诉我,他们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如果你是哲学家,也许你又会告诉我很多的道理。

而我呢,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大的杯子,当我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杯子里空空如也,当
我们慢慢地成长,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社会、国家不断地给予我们时,我们的杯子便开始有了很多的东西,爱、财富、荣誉等等。

这里最大的最重的,莫过于“爱”,这个爱包含了生活太多的内容,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而我们成长后,又有很多人给予我们爱,我们成家立业,有了更多的。

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又会给予孩子们爱,同时也会给予周边的朋友、同事们很多的友情,这也是一种爱。

特别是,当5·12大地震来临之后,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上,我再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无边。

当看到我们的解放军和警察、搜救人员、志愿者们日夜奋斗,为了哪怕一丝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的时候;当我们听到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时,当为了学生、为了亲人、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时,有很多人宁可让自己去承受死亡的威胁,也要奋不顾身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每一个中国人都伸出援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时。

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面对着这样的大地震时,也许我们会丢失很多,但是只要人间有爱,我们的杯子就会是满满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充实的,一切就能够重来,我们也必将重建家园,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反思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奔波,有时候为了生活中一点点的财富和荣誉而绞尽脑汁时,我们是不是把一些事情弄错了呢。

也许,你的财富会增加,也许你有令人羡慕的荣誉和名利,但是你的杯子中是不是早已经缺失了生活中最应该有的“爱”了呢?当你财富、荣誉的增加,而占据了本该属于爱的位置,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注定是空洞、残缺的人生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我们又一次从
生活的安逸中警醒,让我们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中最沉甸甸的东西。

我们是不是也该看看自己的杯子,到底还有什么了呢?是不是该清理出去一些,加入一些了呢?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在这取舍之间,就是在这杯中杯外吧。

【简评】
北京卷的作文题,所给的材料虽然有些凌乱,阐述过多,但其实质却是言说人生意义问题的。

本文理解透彻、准确,一针见血地抓住了其核心内容:杯子人生,满与不满的问题。

这可以说是,文章成功了一半。

接着,聪明的,轻松就写到,在人生的杯子中,看似有很多东西,其实最缺的就是一个“爱”字。

的确,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而有些人处于安逸中却会恰恰缺少这种东西。

什么时候才能找回“爱”呢?灾难来临时,是较容易找回“爱”的,佐证以5·12大地震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例证以后的分析,便是水到渠成、精警宜人了。

而文章煞尾于“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在这取舍之间,就是在这杯中杯外吧”,更是自然升华,完满圆合了。

人之常情:天津一考生[2008年天津卷作文题]
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800字。

妈妈,当我走进考场向您挥手告别的时候,您没有走,就这样一直望着我走远,可是您没有看到我的泪已流了下来。

您的身体不好,却一定要坚持陪考。

每次劝您,您总会说:“妈妈爱儿子,人之常情嘛。


总是人之常情!您总是拿这样的借口来诠释您的爱。

记得那年,您为了给我送校服,在半路上出了意外,左脚骨折,需要卧床三个月,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怕影响我学习,不让我知道。

最后还是哥哥没有忍住,告诉了我真相。

当时我含着泪摸您的左脚时,您笑着说:“傻儿子,妈妈是心疼你的读书时间,人之常情嘛。

”我便破涕为笑了。

可是就是您的“人之常情”,让我从此认为您的爱天经地义,我可以洒脱地玩弄于手中!
我仍然记得每一回您来看我时,我总是将您拒绝在楼前,因为我觉得当同学看到乡下的您时,一定会笑我的。

而每回您总是笑笑,嘱咐我照顾好自己,就在炎炎烈日下徒步往家里走。

记得和您约定了,每周六给您打个电话,可是到了周六,我便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看书、吃饭、玩耍,每一次都是等到您打来电话,然后焦急地问我是否出了什么事。

这时,我总是不耐烦地对您说:“妈,我都多大了,甭担心我了!”我知道,您又要说了:“妈妈担心儿子,人之常情嘛。


我就是在“人之常情”的关怀下享受着您的爱,忘记了感恩,忘记了怀念。

可是现在我懂了,您的人之常情原来拥有如此博大的爱。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拉着您的手散步,看见前面的婶婶已经满头白发。

那时,我傻傻地问您:“妈妈,是不是只要我乖了,只要我听话,您就不会长白发啊?”那时,您说:“傻孩子,妈妈这样爱你,当然不会长白发啦!”可是就在刚才,在我转身进入考场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您头发上那一片片白色。

妈!儿子也心疼您啊!
我终于理解了您所谓的“人之常情”,那是超越世间万物不求回报的最伟大的爱。

我们不用怀疑,不用寻找,抬头看一眼母亲,那便是人之常情。

那么,让儿子来孝敬孝敬您,也是人之常情吧。

我爱您,妈妈!
【简评】
这是篇虽笔涉日常烦事,却极其细腻地表现真挚感情的美文。

值得学习借鉴处众多。

基础等级:命题是“人之常情”,文章就通过描述母子间的亲情来表现,自然非常切题了。

这说明领会意旨,首先立于不败之地。

更为可贵的是小选材典型、平中见奇——三个材料,不论是“怕影响我学习,隐瞒左脚骨折的病情”,或是妈妈“周六等不着我电话,询问时的焦急”,还是“儿时牵手散步的天真对话和临进考场时深情地一瞥”,都能从平常的生活中做匠心地提炼,做到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很好地凸显了慈母对儿子那种不掺杂任何水分的真爱,儿子痛恨自己懂得感恩过晚的忏悔之情。

发展等级:主要体现在构思巧妙、情怀真挚,形象丰满、感人至深等方面上。

文章以“挥手告别妈妈”开篇,以抒发孝敬母亲、“我爱您,妈妈!”的真情作结,以既是题目,又是体现妈妈大爱的话——“人之常情”为线索来结构全文,自然做到了首尾圆合、思路畅达、形散神聚。

而几个关于“母爱小事”的描述,由于饱浸了真情,虽为寥寥几笔,但妈妈的形象还是跃然纸上、真切可感的,令人读后不免“心有戚戚焉”。

考场得分: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9分=总分58分。

举手投足之间:湖北一考生[2008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