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板下偏对增升装置气动性能的影响及流动机理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7年 1 0月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o u ma l o f No r t h we s t e r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0c t . 2 01 7
第3 5卷第 5 期
Vo l ‘ 3 5 N o . 5
板 对 增升 装置 气动性 能 的影 响 , 重 要而且 必要 。
国 内外 有 关 扰流 板 下偏 的研 究文 献较 少 , 且 在 近 几年 才 兴 起 。王 晓亮 等 采 用 R A N S方 程 结 合
S - A湍流模 型 的 C F D方 法 , 对有 无 扰 流 板下 偏 的增
关 键 词: 扰 流板 下偏 ; C F D; 增 升装 置 ; 流动机 理 ; 气动性 能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0 — 2 7 5 8 ( 2 0 1 7 ) 0 5 — 0 8 1 3 — 0 8
影响。
中图分 类 号 : V 2 1 1 . 3
新一代宽体客机 , 如波音 7 8 7及空客 3 5 0客机 均 采用 形式 简单 的简 单 襟翼 及 定 轴 旋 转 机构 , 以 方 便实现巡航 阶段改变机翼的后缘弯度 , 从而达到提 高 飞机 气动 效率 和 减 小 阻 力 的 目的 L 】 J 。然 而 , 简 单
基金项 目: 国家 “ 9 7 3 ” 计划 ( 2 0 1 4 C B 7 4 4 8 0 4 ) 资助
作者简介 : 刘 江( 1 9 9 4 一) ,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 事飞行器气动设计研究。
西


的升力 系数 要 远 远 大 于 基本 构 型 ; S c h o l z等 采 用
增升装 置 气动性 能 的好坏 对 民机起 降 阶段整 体
性 能发
喷气 式 民用运 输机 来 说 , 起飞时, 全机升阻 比 1 %的 增 量 可 以转 化 为 1 2 7 0 k g的商 载 ; 着陆 时 , 在 进场 速 度 不 变 的条件 下 , 最大升力系数增加 1 %将 多载 2 2 个 乘 客或 近 2 0 0 0 k g的货 物 ; 在 飞 机 下滑 角 固定 的
襟 翼 的效率 普遍 会低 于传 统 的富勒 襟翼 。因此为 了 保 证起 飞着 陆 阶段增 升装 置效 率 , 需 要 下偏扰 流板 , 以保 证 良好 的缝 道 参 数 , 提 高增 升 装 置效 率 。在 我 国大力 发展 远程 宽 体 客 机 的 背景 下 , 研 究 下 偏 扰 流
增升 装置 着 陆构型探 究 扰流板 下偏 对其 气 动性能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3 ・ O l
流板下偏改变巡航机翼弯度, 改善机翼巡航 阶段的 升 阻 比特性 , 从 而 减少 油耗 , 提高 了经 济效 益 。
综 上所 述 , 近年来 的相 关研 究 都 表 明扰 流板 下
而 使扰 流板 和襟 翼 的 下偏 角度 有 一 个 大 幅 度 的 增
加, 因此 产 生 更 大 的 升 力 系 数 ; 沈广 琛 等 利 用 扰
角减小 1 。 , 对于给定的擦尾角 , 可以使起 落架 高度 减小 3 5 . 5 6 c m 和空重 减少 6 3 5 k g 。 。本文 只针 对
情况下, 线 性段 升 力 系 数 0 . 1的增 量 相 当于 飞 机 迎
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 在扰流板下偏 的二维增升构 型 的基础 上 , 引 入 射流 式 涡 流 发生 器 ( V G J ) 的主 动 流动控制手段 , 结果表明 : 相比原始构型 , 带V G J 的 构 型可 以有效 地抑 制 下 偏 扰 流板 上 表 面 的失 速 , 从

要: 采用计 算流体力 学方 法 , 针 对有 、 无扰 流板 下偏 的二 维和三维增 升装 置进 行 数值模拟 , 研究了
扰 流板下偏对 着陆构型 气动 性能的影 响及 其流动机 理。结果表 明 : 相 比于初 始构型 , 扰 流板 下偏 且保
持缝 道参数 不变时 , 可 以改善 着陆构 型的 气动性 能 , 线性段在 相 同迎 角下 的升 力 系数 明显增 大 , 最 大 升 力 系数也增 大 ; 当扰流板 下偏 角度增 大到 1 0 。 时, 线性段升 力 系数 上 移 0 . 2左右 , 最大升 力 系数 增 大 了约 4 . 2 %。流动机 理分析表 明 : 一方 面, 扰 流板 下偏 可以增 大主翼 的弯度和 环量 , 造 成对缝 翼的上洗
作 用 以及襟翼 的下洗作 用增 强 , 结果使 主 翼和缝 翼 的升 力增 大 , 襟翼 的升 力减 小 , 最终体 现在 总的升 力增 大 ; 另一 方面 , 扰 流板 下偏 , 有利 于增 强缝 道射 流 的柯 恩 达效 应 , 改善襟 翼 上表 面 附 面层 的速 度 型, 延 缓 了分 离区的 出现 , 对襟 翼升力 的减 小具有一 定的抑制作 用。
扰 流 板 下 偏 对 增 升 装 置气 动 性 能 的 影 响 及 流 动 机 理 研 究
刘 江 , 郑 隆乾 ,白俊 强 , 沈 广琛 , 刘睿
( 1 . 西 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 ,陕西 西 安 7 1 0 0 7 2 ; 2 .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 院,上海 2 0 0 2 3 2 )
升装 置进 行 了数值 模 拟 , 结 果 表 明若 是 下偏 前 后保
持缝道参数不变 , 则增升装置的气动特性会有所提 升; 徐琳等 使用优化 设计 的方法 , 将扰 流板下偏
角度 作 为一个 新 的构 型 优 化变 量 , 通 过 对 比最 优 构 型 和基本 构 型的气 动 特 性 , 得 出最 优 起 飞 着 陆构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