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内容 名称 纲领 含义
民族主 驱除鞑虏,恢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 义 复中华 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 创立民国 义
民生主 平均地权 义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民主共和国 建立资产阶级___________
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由 国民共享 ________
4.评价 (1)积极: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 ________的愿望。 辛亥革命 的重要理论指导。 ③是____________ (2)局限: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把握主线 本讲主要讲述了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的 形成和发展历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新时 期的理论探索与创新。为挽救民族危机,求得民 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以 此为指导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为 适应不断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1924年孙中山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这一理论发展为新三民 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 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对中国的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在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 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导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是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是对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5.实践 (1) 辛 亥 革 命 : 1911 年 , 辛 亥 革 命 爆 发 , 建 立 了 中华民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____________ (2)《临时约法》:确认主权在民,国内民族一律平等,具 专制制度 有反对封建______________ 的进步意义。 (3) 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 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重要著作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论联合政府 》
抗战 时期
解放 战争
完善 发展
《论人民民 主专政》
时期
发展 阶段
主要内容 (1)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2)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及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理论
重要著作 《论十大关系 ___________》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问 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 析》《湖南农民运动 考察报告》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国国情的 农村 包围城 “________ 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思想
时期
发展 阶段 走向 成熟
主要内容 (1)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科学 及_______________ 概念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 (2)________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及由农 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 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转变为________ 的总任务 (2)提出了关于人民民主专 政的思想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三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 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四单元 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目 标 定 位
基础攻关
方法警示探究 技能提升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目标定位
明确考向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 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 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 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 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 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 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 的重要指导意义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影响: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学法引领] 新旧三民主义的内涵和三大政策 1.“三旧”即三民主义
2.“三新”即新三民主义
3.“三政策”即三大政策
三、毛泽东思想
1.形成过程 时期 国民 革命 发展 阶段 萌芽 时期 主要内容 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 革命的领导权;依靠 农民 进行革命斗 ________ 争 重要著作
课 程 标 准
考 纲 要 求
基础攻关
一、三民主义 1.背景 (1)社会: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 ________不断加深,各种救国主 张和方案屡屡碰壁。 革命派 (2)阶级: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________ 登上历史舞台。 (3)个人:孙中山流亡海外,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 (1) 提出: 1905 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________ (2) 阐 发 : 在 《 民 报 · 发 刊 词 》 上 , 纲 领 被 阐 发 为 “ 民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内容 自求解放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__________
平等。
(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 ________所共有。 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____________
田”的政策。
4.评价 (1)进步性: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 作的政治基础 ________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________范畴。
建国 初期
完善 发展
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 其他 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 内容 了独创性理论
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希望。 中国共产党 的影响与帮助。 (3)共产国际和____________
2.提出
1924年 1 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 ________”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