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电运维检修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配电运维检修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
分析
摘要:供电企业为了提升供电的稳定性,不断地加强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尤其是在电网系统中引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进行
电网系统的配网自动化建设。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自动化前端中的传感器进行电
网系统的电力参数信息的采集,将采集的物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利用网络通讯
技术实现将电力参数信号传递到网络信息平台,使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对电网系统
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和把控。

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将故
障信息进行分类、判定,结合自动化系统进行预警,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锁定
故障位置,进行故障的检修。

配电自动化能够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减少了电网系统的故障率,以此来提升电力电网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

关键词:电力;配电运维检修;危险点
引言
为了满足社会活动中电力的需求,供电企业不断地对电网系统进行扩建和改造,以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受
到外界环境影响时,很容易造成电网系统故障,并且在日常的运维过程中工作人
员的工作量大、需要的人员多、运维工作效率低,导致供电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开展作业。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在日常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引
入了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技术,以增强电网系统抵抗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提升其
日常运维的工作效率,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智能电网运维的简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电网系统不断更新与发展,智能化电网融合了计算机
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以传统的电力技术为基础,对电网系统的
电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网系统电力设备稳定运行。

当今电网系统正不断地进行智能化改造,不断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增强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力企业采用运维一体化方式能够减轻电力企业对电网系统日常管理的运行费用,并且能够减少人力物力投入,提高运维效率,提升运维质量。

利用配电运维一体化将电力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部门之间的员工联系起来,开展电力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检修,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1]。

2、电力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
智能电网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方式与传统电网系统的运行、维护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智能电网的运行需要结合多方面的专业技术开展,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因此,电力企业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在进行日常运维工作时,不仅要对电网系统的电力设备进行运行和维护,还要定时定期进行巡检,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和风险都比较大,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才能跟上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

2.2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不科学
传统的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运维时,采用“两票三制”的管理形式保证电力企业的日常运维。

但是,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开展运维工作时,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可能一人负责多项任务,不再仅仅是单一的维修或者是检修,还要进行日常的电力巡检,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更新电网系统的工作人员管理系统,保证现代化的电网系统与电力企业的管理形式相适应,提高日常管理效率。

3、电力配电运维检修预控措施分析
3.1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体系分工管理
当配电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时,各个部门之间应有着明确的自身管理范围以及职责范围。

供电企业需要在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期间,构建完整的、科学的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职责,例如电力通信部门关于通讯
方面要将电力通讯进行有效的加强;电力运维部门要将电网系统中的所有电力设
备进行维检,各个部门要保证自身的分工职责明确,减少工作上的重叠。

同时各
个部门之间需要相互之间进行充分交流,交换彼此的建议意见,以丰富互相之间
的作业经验,增加各部门之间的作业配合度,从而达到提升电力运维效率的目的。

3.2配网自动化建设中“三盲”问题的解决
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存在“三盲”问题是由于其在实际的设计时,工程技术人
员不实事求是,盲目追求自动化导致的。

因此在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时,首先是
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配电自动化的实际运行效果,结合本土
的电力使用情况以及未来五年内的电力发展情况进行设计。

结合未来五年的电力
使用情况,配置比较科学、合理的自动化装置。

通过适当地进行自动化建设,既
可以减小电力工程中的配电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率低的问题,也能够有效地减轻供
电企业的经济压力。

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要充分深入地学习配电自动化在发展过程
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坚持因地适宜的基本原则,避免配网自动化出现“三盲”问题。

3.3加强便携式巡检装备以及缺陷APP的应用
首先是对电网系统的消息传输功能的加强,电力系统的运维工作人员在电力
运维巡检的过程中要对巡检的相关结果和过程进行拍照,利用网络服务器将其传
输到系统主站中,方便其他的工作人员在服务器平台进行调取,查询相关内容。

通过消息传输的加强能够方便供电企业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指令传达更加高效性。

其次就是缺陷功能模块的加强,通过在现场勘察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存在问题的地
方进行处理,并且将相关的影像信息进行上传到缺陷模块,供电企业的管理工作
人员能够通过缺陷模块快速对缺陷区域进行了解和处理,缩短缺陷处理时间。


后就是巡检模块的分析,为了保证巡检过程中有着较准确、真实的巡检结果,供
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巡检的过程中要将相关的地理信息或者是时间信息进行充分
的查询,保证其在后期的信息查询中,有着较高的识别性和准确性[2]。

3.4加强对低压配电网的综合治理力度
低压配电网的运维管理主要是实现电网的健康运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
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相关人员首先要对低压电网做好防雷治理,对一些雷击案
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自身更好的开展工作。

对现有的避雷器要加强监测,对
于一些失去效能的避雷器要及时更换。

针对多雷地区要增加避雷装置,并对杆塔
接地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

相关人员还要重视接地的电阻测量,明确接地电阻达
到一定标准,进而为配电绝缘和耐雷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其次,电力企业还要
加大对低压配电系统的通道治理。

电力系统的保护不仅需要电力企业,还需要其
他部门的配合,比如规划建设部门、通信部门等。

3.5重视低压地区的建设改造
一般情况下夏季用电需求较大,在一些地区低压用电负荷会长期处在一种超
负荷的状态。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供电,同时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此,电力企业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低压地区的电力情况进行改造和建设,有效提
升低压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建设和改造的顺利进行,相关人
员还要综合考虑各种问题制定一套科学方案[3]。

3.6提升识别智能电缆通道信息的准确性
采用智能化的电缆信息电子标牌,将其镶嵌在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巡检的电缆
环境中,工作人员在巡检的过程中利用无线电设备能够准确地读取其内部的相关
参数信息,并且通过信息提高巡检过程中对故障的识别情况。

通过智能电缆信息
识别提高工作人员的巡检效率。

结束语
总之,社会的发展要求各个行业都要与时俱进,对电力企业来说要认识到自
身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要认识到低压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的位置,
提升其运维管理水平,并在运维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注意事项,促进我国电力
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映洪.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科技创新导
报,2021,(01):13-14.
[2]李斌,刘宇,何潇,张瀞文,刘拓英良.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电工技术,2021,(19):83-84+86.
[3]李明.对配电设备运维与检修技术的几点探讨[J].低碳世
界,2021,(13):43-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