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沸腾效应的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沸腾效应的议论文
沸腾效应的议论文:把握好人生“沸点”的最后“1%”
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00摄氏度的水不能算开水,尽管它的温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没有沸腾就不能用来沏茶,只有再加一把火,让它在原来的水温基础上再提升一度,它才能发挥质的变化,99度和100摄氏度的水只差了一度而已,然而只差一点点,却导致了天差地别。
其实99度和100度的水不差在表面的水温,而在于质的差别,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部分液态水经过气化后转换成了气体,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没有沸腾的水没有经历这个过程,它就始终都保持这个状态,其实两者之间差的只是一把火而已,这把火就是让99摄氏度的水变成开水的关键因素,人们把这种由关键因素引起的本质变化的现象,叫做“沸腾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只差一点点,一步之遥就往往意味着平庸和卓越的差距。
比如一位考生因一分之差名落孙山,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一名运动员因一秒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一名登山者只差一点就成功登顶了,却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放弃…无论他们曾经离成功多近,哪怕咫尺之遥,都因为没有跨过最后一步而错失了梦想。
有位著名的摄影师,在一次展示中,展示拍摄三峡截流的过程。
三峡截流时,记者是很难进入库区的,他们都被拦在了警戒线之外,记者们离壮观的画面那么近,可是谁也没有机会把它用摄像头捕捉下来,只有那位摄影家做到了,当他把三峡截流的照片刊登在媒体上时,
业界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大家都忍不住问他是怎么拍到的。
摄影家叙述:当时他为了拍这张照片,趁夜座渔舟到了对岸,然后在工程车下面躲了20多个小时。
三峡截流时,找到了最佳角度拍到了照片。
当时全国各地记者都蜂拥而至,为了拍一张照片,历尽艰难跋涉之苦,然而达到目的地,什么也拍不到,能拍摄到截流场景的人寥寥无几,那位摄影师之所以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无非是他比同行们多了一点近乎偏执的精神,这差这么一点,他拍到了别人拍不到的经典之作。
在我们身边,不乏有理想有才华的热血青年,其中很多人本具备成功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但就是因为缺乏了一点关键元素,就成了差一度没有烧开的水,最后功败垂成。
事实证明,越是接近成功,越不能松懈,最后的一跃好比水烧开前的1摄氏度,又好比球场上的临门一脚,如果不能掌控好,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