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4.1农业生产活动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售范围
牛肉远销世界
遗传育种,施用化肥、除草剂, 温室大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以
除虫害综合治理
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环境因素
化肥、农药的使用影响农产品 的产量、质量和市场销量,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兴起 也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 2.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 都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 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 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 主导区位因素。下面是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根 据题干中的信息判断,增施肥料对农作物增产影响不大, 而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则增产显著,说明地形因素 影响农业增产。因此,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 是该地坡度太大,不利于水土保持。第(2)题,本题考查 梯田的作用。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可以保持水土, 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肥力。大气温度、大气湿度、 日照时数与将坡地改造为梯田没有关系。
便利
乳畜业
西欧、美国等城市 化水平高的地区
接近市场及饲料供应地, 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交通便利
•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 2.我国主要农业区
• 3.农业地域类型的判别方法
•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 式,如下表:
生产对象 水稻 牛、羊 小麦、玉米
• 【例1】 (2011·福建)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
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 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1)~(2)题。
•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平原:耕作业;山区:林业、牧 业、副业,立体农业
南方的水田农业;横断山 区、千烟洲的立体农 业
土壤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分布
江南丘陵红壤地区的茶叶 生产
水源
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成为能否发 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新
展种植业的关键因素
疆的绿洲农业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具体案例
社 市场
会交通运

输Leabharlann 济条 劳动力件政策
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 规模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对易腐烂 变质的产品影响较大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成本
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常见因素
工矿区周围、城郊发展乳畜业及 园艺业
荷兰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基地
发达国家劳动力少,价格高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粮基地
技 冷藏 术
条 生物化 件 学技 术
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农产品销 易变质腐烂食品的运输,阿根廷
•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 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 (或降低)。
•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旱季时对黄 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 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 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谷物、牲畜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判断依据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自给
小农经营
面向市场
大牧场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主要面向市场
面向国 际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 较高
大规模的密 集型农场、 生产设施齐全
判断结论 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种植园农业
•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2)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虑因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单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
位产值
塘鱼>蔬菜>果园>粮棉
地价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城镇周 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 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 的地方
• 【答案】 (1)C (2)B
• 【例2】 (2011·新课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
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 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 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 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 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 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 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 完成(1)~(2)题。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 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 二、农业地域类型 • 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典型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有优质草场、地广人稀、 大牧场 阿根廷、南非、美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 放牧业 国、澳大利亚等 度高、商品率高、交通
主导因素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 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 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热条件。南疆光热条件优越,是 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 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 导因素。
• 3.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方法
•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征,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 响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 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 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 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 择中的主要因素。
•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美
国和巴西都是世界重要的大豆产区,与美国相比,巴西
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巴西可以扩大大豆种植
面积,这为大豆总产量的提高提供了优势条件,也使得
• 1.农业区位因素。 •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 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 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评价、 农业地域类型成因及特征、农作物分布及影响因素、生 态农业、粮食问题及对策。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基本 原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复习时要多结 合一些农业区域图,进行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以提高 读图分析能力。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
• 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产品价格较低 说明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比较巴西和美国的大豆生产 可以看出,美国大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科技投入 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而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 丰富,价格较低,这使得巴西大豆的生产成本较美国低, 大豆价格相对较低。第(3)题,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发展方 向。借鉴美国和巴西的大豆生产可以看出,扩大我国大 豆种植面积是不可行的;加大化肥施用量会造成土地退 化,降低大豆质量;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 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 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柑橘 苹果
农业区位的选择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山地、丘陵地区 半干旱、干旱地区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 第(3)题,从黄麻的生长、运输、浸沤方面分析水文(降 水、河流)的作用。第(4)题,甲城市是加尔各答。从图 中看出,该城市位于原料地、交通便利。加尔各答人口 众多,劳动力丰富,工业历史悠久,基础好,技术水平 高,这些都是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 【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 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 (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 旱季)。
• 图1


图2
•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工业区位因 素。第(1)题,分析气候特征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进行。图2气候资料表明,黄麻产区气候终年高温,降 水丰沛,有明显的干湿季。第(2)题,地形特征一般包括 什么地形、分布在哪里、地势特征等几个方面。由图1 确定甲处黄麻产区的位置(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 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导出这里地势低平;根据河流流 向导出地势特征(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 【答案】 (1)C (2)D (3)A
• 【例3】 (2011·全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
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 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为甲城市 的气候资料。
•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 西( )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 B.气候条件较优越 •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 D.劳动力较充足 •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巴西( )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 一、农业的区位选择 • 1.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具体案例
光热
气 候 降水
自 然 条 地形 件
与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复种指数 和产量关系密切
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 区,如果没有灌溉水源,一般 不能发展种植业
我国南方的三季稻; 南方:甘蔗、柑橘 北方:甜菜、苹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