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基础训练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可供人体呼吸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2、O2等均匀混合
C.N2、O2的体积比为5:1
D.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3.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植树造林
B. 双面使用纸张
C. 回收废弃塑料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4.“退耕还林”的实施,也有助于减少空气中哪种成分的含量()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5.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6.“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
C. 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 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
7. 南京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A. 焚烧秸秆
B. 汽车尾气
C. 燃烧煤气
D. 光合作用
8.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他很想在假期前往观光。

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 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 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 收集的氧气太少纯度太低
B. 铁丝表面生锈
C. 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薄层细砂
D. 铁丝的温度没达到着火点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 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
D. 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11.可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下列物质适用的是()
A. 硫
B. 木炭
C. 红磷
D. 铁丝
1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战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 该实验所用红磷的量不足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C. 实验时,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4.下列有关等浓度双氧水分解的图象中,a为加二氧化锰,b为不加二氧化锰,一定正确的是()
A. B. C. D.
15.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C.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 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二、填空题
16.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升氧气,同时吸入空气大约________升.
17.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________、氧气约占________、二氧化碳约占________、________约占0.94%、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________.
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
1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_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________.
20.(1)用如图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 (填字母),原因________ .
(2)若将如图的装置倒立过来,这时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 (填字母),检验收集满的办法是________ .
(3)若给如图中集气瓶将水装满,此刻收集氧气时气体应该从哪端进________ (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 .
21.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同学们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与性质”实验活动,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是进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B提供热源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操作B木炭要加热到________ (填现象).
(3)进行C实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
(4)操作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22. 某兴趣小组从铜器上取下绿色粉末,设计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探究铜绿的组成。

⑴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铜绿的组成元素________ 。

⑵我国古代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原理。

这与上述实验方案中第________ 步骤(填数字编号)相似;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⑶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⑷在设计方案中有⑤⑥⑦三种冶炼铜的方法,通过比较请从资源、能源或环境等方面,说出其中一种方案所具有的优点:________ 。

23.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时间长久可形成一层白膜,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其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除去白膜可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4.下图是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
①图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填A或B)。

②若更正实验后,重新实验操作,A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反应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③B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
②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③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⑤红磷与氧气反应: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进入F中。

27.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按要求将代号填空: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用过氧化氢制氧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用装置E来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 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________ .用化学式简要表示其反应________ .
(2)通常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若选用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________(要求答出两点即可).(5)过去实验室制氧气,常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从预热到收集满一瓶(250mL)氧气大约需8~10分钟,从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比较困难,曾有同学去闻自己收集到的氧气,想找找吸氧的感觉,结果却闻到刺激性气味(少量氯酸钾发生副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现行教材已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都有哪些?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四、综合题
28.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请你根据两圆位置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有的化学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________反应.
(2)请你写出一个属于A的化学变化的反应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
(3)“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这个反应属于________(填A、B或C).
29.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先在实际容积为250mL 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的水,在粗铜丝末端的铜勺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磷燃烧.
(1)实验中主要利用铜的________性.
(2)写出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
(4)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由此现象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