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红素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0.70±3.06)、(2.34±1.56)、(7.66±
2.47)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52±
3.50)、(3.22±1.71)、(12.83±
4.1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胆红素水平呈现为显著下降,故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胆红素;诊断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疾病,其主要结合了高血糖、肥胖、血脂异常等,可以说是一种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
胆红素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是血红素的分解代谢产物,临床中血清胆红素在肝胆疾病以及血液疾病的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成果表明[1],低胆红素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存在着直接关系,成年人代谢综合征与胆红素水平呈现为负相关性。
为此,在代谢综合征临床诊断中,胆红素水平变化逐渐受到了关注。
本研究通过选取代谢综合征与健康群体,对其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旨在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接诊的5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根据2007年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进行确诊,其中女21例,男33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44.62±5.70)岁;
另从本院健康体检中心选取5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女21例,男33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4.91±
6.21)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次日清晨抽取2 ml空腹静脉血,快速进行血清分离处理,采用全自动生化仪AU680测定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
1. 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间接胆红
素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0.70±3.06)、(2.34±1.56)、(7.66±2.47)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52±3.50)、(3.22±1.71)、(12.83±4.1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討论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持续递增。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达到了17%,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群体。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等多种危险因素聚集共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其与心血管疾病呈现为显著相关。
随着对胆红素研究的逐渐深入,其浓度的不断增长被视为是溶血性疾病和肝胆系统等临床情况的重要标志,此外并无显著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并且以往认为血清胆红素水平持续递增会致使人体遭受到较为严重的危害。
有研究者发现,在生物体中,胆红素是一种良好的、天然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并且伴随着对胆红素抗氧化作用的不断深入探讨,研究证实胆红素能够实现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作用进行抑制,从而促使其脂质过氧化作用与自由基作用受到影响,实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2-5]。
另有研究者在报道中发现,胆红素是保护心脏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种保护与高密度脂蛋白非常相似。
代谢综合征在发生发展中,胰岛素抵抗是其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
且有研究者发现,血清胆红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调节血管生成等生理功能,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6-10]。
为此,本研究以健康对照组为参考,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胆红素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0.70±3.06)、(2.34±1.56)、(7.66±
2.47)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52±
3.50)、(3.22±1.71)、(12.83±
4.1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代谢综合征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水平表现为显著下降,可能是由于以下机制:①生成减少:代谢综合征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其血红素加氧酶(HO)与血红素氧表达活性呈现为显著下降,同时其敏感性也有明显下降,这就导致酶催化血红素与血红素氮能够迅速生成,从而使得胆绿素的数量因此下降,最终使得血清胆红素的生成量也因此迅速下降。
②消耗增多:
生理浓度的各种形式胆红素均有着非常显著的抗氧化性质,其属于一种机体内源性抗氧化剂,胰岛素抵抗主要是指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以及中心环节。
当机体处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时,其可能会导致抗氧化系统以及机体氧化系统的平衡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氧化应激程度持续加剧,使得大量氧自由基迅速生成,在机体中的抗氧化物质消耗的物质也会迅速增加,从而导致胆红素始终处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
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通过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人群调查发现,相较于非代谢综合征群体,患有代谢综合征的群体,其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有显著下降,而间接胆红素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
该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地域、样本等有关。
为此,关于代谢综合征患者胆红素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表现为显著下降,可用于临床诊断,但因研究样本量较少,同时受限于条件和时间,故结论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启才,肖娟,张鹏鹏,等. 血清直接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关系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4):486-490.
[2] 曹剑,陈天萌,陈德友,等. 老年血糖异常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4,16(6):448-450.
[3] 刘聪聪,祝筠,宋翠玲,等. 济南市某医院健康查体人群代谢综合征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3):101-105.
[4] 代晓明. 血清总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及其组分相关性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5] 王卓. 血清总胆红素对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发病风险的预测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2016.
[6] 姚超永,李利华,李雪艳,等. 血清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分析.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2):1179-1181.
[7] 廖淑萍,孙岩,何慧. 血清总胆红素与代謝综合征及其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7):2904-2907.
[8] 韩硕,张壬,金元哲,等. 血清胆红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医学临床研究,2015(2):221-224.
[9] 高媛.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宁夏医科大学,2014.
[10] 蒋雄莉.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肝酶、胆红素水平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