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山初四语文上册年末试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燕山初四语文上册年末试卷及解析内容预览:
燕山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四语文试卷2021年1月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
2.在试卷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第Ⅰ卷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第Ⅱ卷为作文。
4.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本试卷上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祈祷(qí)刹那(chà)氛围(fèn)厚此薄彼(báo)
B. 脊梁(jí)可怕(qiè)教诲(huì)锐不可当(dǎng)
C. 膝盖(xī)负载(zǎi)细菌(jǔn)鲜为人知(xiǎn)
D. 高大(wú)承诺(yǔn)憎恶(zēng)自给自足(jǐ)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说明,判定词语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触及--触景生情
说明:“触”有“触动”的意思。
判定:“触及”指触动到;“触景生情”指受到当前情形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B.精巧--闲情逸致
说明:“致”有“乐趣”的意思。
判定:“精巧”指高雅的乐趣;“闲情逸致”指闲适的乐趣。
C.陈设--推陈出新
说明:“陈”有“安放,摆设”的意思。
判定:“陈设”指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推陈出新”指推出的摆设布局力求创新。
D.鉴赏--前车之鉴
说明:“鉴”有“认真看,审察”的意思。
判定:“鉴赏”指审察鉴定和观赏;“前车之鉴”指对过去的情形进行审察鉴定。
3.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爱迪生不是利用电力的第一人,福特也不是汽车的发明者,这两人都将技术引入了日常生活中,使大众能够用上这些技术。
乔布斯也是如此。
假如不是乔布斯承诺微软使用自己的图形界面技术,那我们现在还在背DO S命令;假如不是苹果做出商用鼠标,那我们现在还在键盘输入;假如不是苹果定义了现代笔记本电脑,今天你或许还只能守在房间里用台式机。
你也许觉得那个人对你没有什么阻碍,你没意识到他存在的价值。
A. 然而同时因为
B. 然而因此但是
C. 只有同时因为
D. 只有因此但是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都市精神在都市建设中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精神》表述语征集民意活动。
B.“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表达了都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和谐,都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以后取向的相互统一,都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C.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点;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D.“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也是市政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专门品质。
”
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进展的重要标志。
我们的文化创作要
①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
②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③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
④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进展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明白得正确的一项是()
深秋的北京城郊,航天飞行操纵中心的人们正在忙碌着,为一场星空的约会。
大屏幕上,神舟八号以每秒0.2米的柔和速度,慢慢向天宫一号靠近,红色的飞行轨迹像月老手中绵长的红线……这一刻,所有的目光差不多上一个方向,所有的心跳都在加速,所有的呼吸都变得急促。
期待着,期待着最后相聚时刻的来临。
终于,神舟八号对接机构上的3把捕捉锁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的3
个卡板器实现咬合,大屏幕上,两个圆形的对接机构慢慢旋转,紧紧地扣在一起。
天宫筑就,神八送吻,这一吻,吻出了一场惊艳的九天之约;这一吻,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又一历史性的新纪元。
选段中把“天宫一号红色的飞行轨迹”比喻成“月老手中绵长的红线”,形象地描画出天宫一号红色的飞行轨迹细密绵长的特点。
B.选段中运用“所有的……都……”的排比句式,充分地渲染出航天飞行操纵中心的人们紧张兴奋的心情。
C.选段中连用两个“期待着”,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神八天宫对接成功的欢乐之情。
D. 选段中用“神八送吻”给予航天飞行操纵中心以人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神八天宫对接成功的重要意义。
二、填空(共8分)
7. 默写(5分)
(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2),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8. 名着阅读(3分)
《战国策》是一部体史书。
要紧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有文学价值。
汉代在原《国策》等书基础上整理改编而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文章要紧写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为例,用的方法规劝齐王,齐王同意了邹忌的意见,决心广开言路,因此修明政治,使齐国大治。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循环利用”是建设绿色北京、建设世界都市,表达市民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
2021年起北京市着手实施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
2021年7月,燕山地区启动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富燕新村等4个居住小区是燕山地区首次列入今年北京市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折子工程的垃圾分类达标试点,此外燕山地区53个党政机关和4个中小学校也纳入到垃圾分类达标工作范畴中。
为普及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学校团委举办“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垃圾分类”。
请你依照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出“垃圾分类”的优点。
(3分)
【材料】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
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能够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从而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
另外,生活垃圾中不易降解的物质,金属汞、镉等有毒物质,会使土地受到严峻腐蚀,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受到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够减少这些危害。
此外,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进展也不断增长。
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是可直截了当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能够堆肥,生产有
机肥料;垃圾焚烧能够发电、供热或制冷……假如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包蕴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
答:
10.A组同学将用展板向同学们介绍北京市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目标,为了检验A组同学整理的材料是否得当,宣传委员请你依照他们整理的材料推断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目标。
(4分)
要求:与中间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一】2021年日处理生活垃圾达到1.7万吨,差不多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2021年形成日处理近3万吨的能力,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材料二】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按照垃圾成分、产生量和设施建设规划,2021年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为2:3:5,实现城区原生垃圾(未分类垃圾)零填埋;2021年比例为4:3:3,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材料三】建立与生活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工艺相衔接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操纵垃圾产生量增长。
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率每年降低1至2个百分点,2021年下降到5%、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50%左右;2021年力争实现生活垃圾产生量零增长,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到65%左右。
北京市政府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目标是:请在此给出六个空格
调整处理结构请在此给出六个空格
11. B组同学预备在宣传周向师生和社区居民印发宣传材料,其中有下面两则材料,他们请你结合这两则材料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6字)(3分)
【材料一】为了让垃圾减量出实效,北京市政府动了许多脑筋。
2021年,市政府确定了包括设施建设、垃圾分类等20余项任务,目前北京已拥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包括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分类后的垃圾能各得其所。
同时,全市建成3638个
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3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并在600个小区推广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试点,目前已有228个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垃圾分类。
同时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各区县都加大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宣传教育力度。
2021年,《北京市垃圾治理条例》开始实施,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保证,垃圾分类试点社区新增1200个,会让垃圾减量成效越来越明显。
【材料二】北京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状况(单位:万吨)
年产生量日产生量垃圾处理设施总设计日处理能力
2021年6721.841.04
2009年6691.831.37
2021年6351.741.67
(数据来源:《北京市环境爱护局公告》2021年6月5日)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4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12.说明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l)猥自枉屈猥:
(2)以彰其咎彰: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后值倾覆翻译:
(2)咨诹善道翻译:
14.“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父亲进城送梨》,完成15-17题。
(共13分)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
每次接到父亲如此的,我总是支吾着应对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
可内心却想,专门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看起来城里没有梨似的。
回家一趟,时刻白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
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
因而我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显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
我抓紧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
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刻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能够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明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专门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如此,明白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模样,看起来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损害。
中饭时他专门少说话,吃得也专门少。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
在餐桌上。
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
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小孩。
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
我劝他别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内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潮湿了,眼前显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形……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妻见我如此表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
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
她刚吃一口,便惊奇地叫道:“这梨,如何这么甜!”
⑦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
我惊奇,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
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
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
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
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
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如此长熟的梨能够原汁原味。
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如此的梨才确实是绿色食品。
”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小孩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旧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受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5.本文记叙了作者的父亲进城送梨的故事。
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3分)
情节的发生进展变化“我”的心理变化
父亲催“我”回家摘梨
父亲专门进城送梨→内疚
感动
16.文中两处“放在心上”分别指把什么放在心上?什么缘故“一种不可名状的内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4分)答:
17.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样把父亲这一形象写得生动而感人的。
(不超过150字)(6分)
八行作文格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19题。
(共8分)
①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乐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
在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亦即三皇五帝时代反映对神的图腾崇拜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景墙、长廊、园桥、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等差不多上园林建筑小品。
可见,园林建筑小品不管是在古典园林中依旧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②园林建筑小品虽属园林中的小型艺术装饰品,但其阻碍之深,作用之大的确非同一样。
一个个设计精巧、造型优美的园林小品,犹如点缀在园林中的颗颗明珠,光荣照人,对美化环境和提高游人的审美乐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宽敞游人所喜闻乐见的点睛之笔。
例如上海东风公园门洞,隐现出后面姿势优美的吹笛女雕塑,为游玩者提供了一幅动人的立风光,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自然地把游人吸引至园内。
能够说园林建筑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它能使园林那个躯干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
总结起来,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③园林建筑小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辅以成功的布置,其自身往往确实是园林的一景,倘能匠心独运,辄有画龙点睛之妙。
有时我们甚至可能忘了去过的景区的名称,而它里面经典的壁画、雕塑、石刻等却久久地印在脑海里。
④我国园林空间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有些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空间中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不仅具有导向的功能,而且具有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功能,为步移景异的空间增加了无穷的意趣。
如园林景墙穿插园中,要紧功能确实是造景,或者分隔大空间,化大为小,或者将小空间串通迂回,小中见大,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更显深邃。
⑤除具有观赏、组景作用外,还把桌椅、地坪、园灯等有用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园林建筑小品假如能够艺术化、景致化,能够渲染周围的气氛,增强空间的感染力。
即使只是一块标示牌,假如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乐趣的形式,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构思专门的园林建筑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成效,专门好的渲染了园林的意境。
18.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园林小品如同一个人的肢体与五官”这句话不能删去的三条理由。
(3分)
答:
19.依照第③-⑤段的内容,说出下面材料介绍的园林建筑小品起到了什么作用,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5分)
【材料】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景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中意趣无穷。
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
绕过门窗,眼前才豁然爽朗。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题。
(共9分)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
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他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
既立志于“中华之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吁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
志,更要有报国之才。
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
这一点,对读书人专门有启发。
尽管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如此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使其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的方法。
从古至今,如何读,以及如何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动身,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法。
能够确信,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面临变革、高速进展的时代,许多人基于认识、把握社会变革的内在规律的需求,纷纷去读经济类的经典着作,从而形成一股经济书籍阅读热。
可见,对世事的体察,对以后的高瞻,决定了一个人读书时会选择有效有益的方法。
④另外,眼界还决定了读书的成效。
季羡林先生笃信“天下第一好事,依旧读书”,如此的眼界使他能畅游书海,撷取书籍的聪慧,最终成为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
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从书海中选择有聪慧的书来读,启发自己的心灵,开创自己的思想,从而获得最大的读书效益。
⑤如何样提升自身的眼界呢?应该努力扩展读书的宽度。
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和拜伦的诗篇;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专门喜爱古典文学。
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
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⑥借助眼界,关注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才是读书的关键所在。
吕思勉先生说:“社会科学家,他必先对现状觉得不满,然后【甲】;【甲】,然后【乙】;【乙】,然后【丙】。
”讲的也类似那个道理,更是读书人应该秉承的思想。
20.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高远的眼界是如何决定读书的目的、方法和成效的。
(3分)
答:
21.阅读第⑤段,简要分析这一段所用事例什么缘故能够证明本段的观点。
(3分)
答:
22.依照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分)
①要研究学问②要求改革③要方法子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此前排8页。
下面作文格式按上学期排版即可,排4页。
第Ⅱ卷(50分)
六、作文(50分)
23. 题目:依靠
要求: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②字数许多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要显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评分表
内容、表达(46分)书写(4分)总分
赋分范畴得分
一类卷(50-43)46-39
二类卷(42-37)38-33阅卷人
三类卷(36-30)32-26
四类卷(29-0)25-0
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2021.1
第Ⅰ卷
一、选择(共12分。
每小题2分)
1.D
2. A
3.A
4.C
5.B
6.B
二、填空(共5分)
7.(1)欲辨已忘言(2)不畏浮云遮望眼
(3)蒙络摇缀(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共5分。
共5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8. 国别刘向讽喻(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9. 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
(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10.增加处理能力促进垃圾减量(共4分。
共2点,每点2分)
11. 北京市垃圾减量成效显着(共3分。
共3点,每点1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2.(1)降低身份(2)显扬
(共2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1)后来遇到兵败(2)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共4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4.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共4分。
共4点,每点1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父亲进城送梨(共13分)
15. 不值不满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16. 第一处“放在心上”,指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第二处“放在心上”,指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
缘故:忽视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一种无意的损害。
(共3分。
两处“放在心上”各1分;“缘故”2分)
17. 答案示例:作者先从正面写父亲专门进城送梨,专门是送梨时紧跟着我身后的提醒,以及“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接着从侧面写我和妻吃梨的感受以及母亲的话,突出了父亲对梨树的精心照管,充分地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父爱,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父亲这一形象生动而感人。
(共6分。
写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分析人物2分,语言表达1分)
(二)园林建筑小品(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