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多彩课堂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多彩课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在当今社会,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对幼儿进行早期礼仪教育尤为关键。

《小手牵大手》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趣味盎然、寓教于乐的课程设计,引导幼儿学习并实践基本的社交礼仪,培养其尊重他人、自我管理的意识,为幼儿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注重将礼仪教育融入日常,使礼仪成为孩子们自然而然的习惯。

二、活动对象
适合3-6岁幼儿园小朋友参与。

三、活动时间
建议活动周期为一个学期,每周安排一次礼仪课程,每次课程45分钟。

四、活动内容设计
1. 开学第一课:礼仪小种子
活动形式:通过绘本故事《礼貌的小熊》,讲述礼貌行为带来的美好变化,激发孩子们对礼仪学习的兴趣。

实践活动:每个孩子领养一颗“礼仪小种子”,每当展现出良好礼仪行为时,便可以在种子旁边贴上小星星,学期末比比谁的种子周围星星最多。

2. 礼貌用语月
主题周:
“你好,谢谢周”: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练习日常问候与感谢的表达。

“对不起,没关系”:利用情景模拟,教会孩子在犯错时如何道歉及接受道
歉。

创意手工:制作“礼貌魔杖”,上面装饰上孩子们学会的礼貌用语,用于日常提醒自己和小伙伴。

3. 小餐桌大学问
活动内容:开展“小小餐桌礼仪师”活动,通过动画视频学习正确使用餐具、坐姿端正、餐桌上不吵闹等餐桌礼仪。

家庭作业:设计“家庭餐桌礼仪挑战卡”,鼓励孩子在家实践并由家长记录,完成一定次数可获得“礼仪小达人”徽章。

4. 我是小小礼仪大使
活动目标: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孩子们扮演不同场景下的角色(如图书馆管理员、公交乘客等),体验并展示正确的公共场合礼仪。

成果展示:组织“礼仪风采展示日”,邀请家长参观孩子们的礼仪表演,增加亲子互动,共同感受礼仪之美。

5. 传统节日礼仪
活动设计: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讲解节日习俗中的礼仪规范,如拜年礼仪、赏月礼仪等。

手工艺品:制作节日主题的手工礼物,如新年贺卡、中秋灯笼,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学习赠送礼物的礼仪。

6. 礼仪毕业典礼
活动意义:学期末举行礼仪毕业典礼,颁发“礼仪小标兵”证书,展示孩子们一学期来的礼仪学习成果。

感恩环节:设置“感恩信”活动,鼓励孩子们写或画出对老师、家长、朋友
的感激之情,培养感恩心态。

五、活动推广与示范意义
家园共育: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向家长推送礼仪小知识,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践行并强化礼仪教育。

社区联动:与社区图书馆、养老院等机构合作,组织“小小礼仪大使”走进社区活动,让孩子们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实践礼仪,成为礼仪文化的传播者。

成果展示:利用幼儿园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分享活动精彩瞬间及教育心得,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吸引更多幼儿园及家庭关注并参与到礼仪教育中来。

六、特色互动游戏设计
1. 礼仪大富翁
游戏目的:通过自创的“礼仪大富翁”棋盘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各种生活礼仪。

游戏规则:棋盘上设置不同的格子,代表不同的生活场景(如学校、公园、超市等)。

玩家通过扔骰子前进,落在特定格子上需完成相应的礼仪任务或回答礼仪相关问题才能前进,完成一圈到达终点即获胜。

互动元素:设计特殊事件卡,如“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前进两格”“忘记说谢谢,退后一格”,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2. 礼仪角色互换日
活动简介:设定一天为“角色互换日”,孩子们可以扮演老师、家长或其他成人角色,体验成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礼仪应对。

实施步骤:预先准备几个典型场景剧本(如接待客人、参加宴会等),孩子们抽签决定角色,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并表演。

通过角色互换,孩子们能从
不同视角理解礼仪的重要性,并在模仿中学习。

3. 礼仪寻宝图
活动构思:设计一张幼儿园内的“礼仪寻宝图”,图上标注多个站点,每个站点对应一个礼仪知识点或任务。

活动流程:孩子们分成小组,手持寻宝图,按照图上的线索找到各个站点,每到一站需完成指定的礼仪任务(如正确地向“路人”问好、帮助“迷路”的玩偶找到家等),完成后获得一枚印章。

集齐所有印章的小组为胜利者。

奖励机制:所有参与的孩子都能获得“礼仪小探险家”奖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实践礼仪之美。

七、亲子共学计划
家庭礼仪角
设立目的:鼓励每个家庭设立一个“礼仪角”,摆放礼仪相关的书籍、玩具和亲子共读材料,为家庭成员提供一个共同学习礼仪的空间。

活动建议:每月举办一次“家庭礼仪小讲堂”,由家长和孩子轮流担任讲师,分享自己学习到的礼仪知识或故事,增进亲子交流,共同营造家庭礼仪氛围。

八、礼仪小剧场
创意表演:每个班级每学期准备一场与礼仪相关的舞台剧,内容可以是改编的经典童话故事,融入礼仪教育元素,如《狼来了》教会诚实,《三只小猪》强调勤劳与互助。

观众互动:演出结束后,设立观众提问环节,鼓励孩子们就剧中展现的礼仪行为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看法,加深理解和记忆。

九、评估与反馈机制
日常观察记录:教师应持续观察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表现,记录进步与待改进之处。

家长反馈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孩子在礼仪学习中的成长点滴,同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自我评价表:设计简单易懂的自我评价表,让孩子在每项礼仪学习后自我评分,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