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波动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经济波动状况
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都是不断的被破坏,破坏之后又不断的被重新恢复,破坏与恢复交替出现。
首先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开始说起。
秦汉到三国时期,战国年间的长期战争和频繁发生的饥荒,人祸与天灾,使日益凋敝与衰落的社会经济到了秦汉之交时陷入全盘崩溃。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统一交通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使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
但期间,秦王朝不停地对外用兵,并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工程,对人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进而发展转变成为楚汉战争。
西汉时期,统治者吸取前人教训,实行“与民生息”政策,恢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西汉末期的土地兼并和王莽政策的失误,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战争。
东汉末期的群雄混战和灾荒饥馑,都造成了当时生产力的严重破坏。
总的来说,从秦汉到三国时期,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西汉末年农民战争,以及三国之间的战争,共有三次巨大波动。
接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长达近3个世纪的战乱。
曹魏时期,北方基本实现统一,但经济恢复缓慢。
直到西晋初年,经济才出现“家给人足,牛羊被野”的繁荣景象。
但好景不长,西晋内乱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经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直到隋统一全国,中国陷入长达280多年之久的混乱中,加上灾荒和疾疫,社会经济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
隋唐五代时期,除了在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有过一段稳定发展时期,其他时期基本上也是混乱时期。
隋是个短命王朝,再起短短的37年中,屡次对外用兵扩张,并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耗尽国力,民不聊生,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本
来就没怎么恢复的社会经济,再一次遭到战火的破坏。
到唐代,长期的和平统一,社会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进入中国古代社会经最繁荣的时期,农业、手工业,甚至商品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成为继春秋战国的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第一个发展高峰以来的第二个发展高峰。
但“安史之乱”再次使社会经济的上升曲线突然中断,社会经济在此一落千丈,并使唐王朝的江山形同虚设。
接着的藩镇割据,展开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唐最终灭亡。
从唐亡到五代十国,一直延续到宋的统一,社会经济都都是处于混乱中。
宋朝时期,宋政府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积极措施,从而使农业、手工业和国内外商业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和繁荣。
宋统治者不遗余力的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引进良种、改革工具等,对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工商业,则较以往历朝采取了比较开明政策,取消了许多传统的束缚和限制,使工商业能自由发展。
如:对城市工商业取消了自古以来的坊市制度,并打破了交易时间限制和地点限制,使城市面貌由长期以来的古代型转变为近代型,进而改变了工商业的性质,出现了含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型作坊。
在北宋统治的160余年之中,国民经济一直沿着一条上升曲线继续发展。
虽说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获得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但整个期间中原地区都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威胁,并处于长期交战中。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又使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维持和平统一时间较长的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期的恢复和发展,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期。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进一步瓦解着旧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则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积累了资本,准备了大量的雇佣劳动力。
在此基础上,在江南部分
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造成中国历史上周期性经济波动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自然灾害,少数民族的进攻南迁,周期性的土地兼并和农民战争,小农经济的固有特征。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并非单独作用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天灾与人祸,往往相互激发,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常常是在天灾频仍之时,兵祸随之而起,当战火蔓延之后,灾荒饥馑亦格外严重。
这种情况,又大都出现在各个朝代的晚期,每间隔若干年就集中爆发一次。
这样,相同的矛盾一次又一次地复发,社会经济一次又一次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