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的“学会共同生活”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中的“学会共同生活”学习
作者:侯亚珍
来源:《读写算》201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发现他人和实现共同目标两方面阐述了基础教育对学生
学会共同生活学习的训练与培养。

【关键词】共同生活发现他人共同目标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信息瞬息万变,使人的单独活动已经越来越是示其弱势,而更多地强调交往、互补和合作,并进行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这就迫使我们有了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多地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

这些变革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四个支柱之一,就是对教育培养个体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方面提出了要求。

在当今还是充满着暴力的世界里,人类希望现代教育为改变这种状况做更多的事,希望设计出一种能使人们通过扩大对其他人及其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来避免冲突或以和平方式解决
冲突的教育。

学会共同生活就是渴望树立这种新精神:如果人与人的接触与交往是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的,而且又有共同的目标和计划,那么偏见和潜在的敌对情绪可能会消除,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比较平静的合作,甚至是友谊。

基础教育在承担传递人类实践经验和成果的同时,更强调了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帮助个体学会共同生活,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坚实保障,所以新课程的教学要在培养学会共同生活方面能加以体现,包括让个体学会逐步去发现他人,学会在一生当中从事一些共同的计划等等。

一、发现他人
1.1、认识自己。

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让个体在交往中以他人为参照系,形成自我选择、自我表现、自我调适的主体意识。

那就要学会发现他人、认识他人,而认识他人必须首先要认识
自己,对自己要有充分的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因怕出错而不敢回答问题,因成绩不好受老师批评而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这些都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人感到孤独、压抑和无助。

其实这类群体更需要进步,更需要鼓励,上课爱插嘴的同学,也有说得头头是道的时候;站起来就满头大汗的同学,可多给一些基本知识的回答机会以增加信心,沉默寡言但很有文采的人,可让他的作文登上“作文之星”,让同学向他投去赞赏羡慕的目光等等,这些都会让他们
引以为豪,带给他们以自信和上进。

如物理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中,老师布置了小孔成像仪的课外小制作,一位后进生的作品制作的很精美,效果非常好,显示出他是用了心思的,因而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在其它老师面前进行了作品展览,可以看出那段时间这位同学非常开心,上课明显认真了许多。

1.2、尊重他人。

发现他人,还要学会宽容大度、学会尊重。

在交往中要宽容别人的缺点和过错,不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懂得自己是群体一员,对自己在家庭、学校中所担任的角色有初步的责任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回答错误时,并不是批评或简单的让其坐下了事,而能耐心地引导,创造认知台阶将他引向知识的高处。

物理教学中一次机械功的计算题,有位同学没有将作业本交上来,并理直气壮说他不会做,老师并没有批评。

先让他将题目中的条件找出来,说出功的计算公式,根据条件能不能求?再写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根据已知能不能求?在老师面前他都顺利的做了出来。

现在老师告诉他:其实根据你上课的情况,你是会做的,但由于害怕思考、害怕动手而退缩了,“懒”阻碍了你的学习。

老师的宽容让他脸红了,详细的讲解、对他的尊重也让他认识到学习要不得马虎。

教育是教人化人,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在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处在学校、班级的大家庭中,要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从小事做起为大家服务,并能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形成团结友爱的团队。

教育教会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让他们也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基础教育中的人文地理以及外语教育都是对这一双重教育的体现。

任何时候教师不能武断扼杀学生好奇心或批评精神,如果这样,他们就很可能由于自己的态度而永远削弱学生向外界开放的能力,以及应付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的能力,而承认他人、发现他人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为了渴望和平,摆脱战争,爱琴海畔的古希腊人创立了奥运会,从此它就成了全世界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多少次相互战争的手也能在奥运会上握在一起。

通过体育运动,不同社会阶级或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在比赛和共同努力的幸福之中转化成团结互助,它告诉教育者当人们为一些值得一做的项目共同努力时,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甚至是冲突就会逐步减弱,有时就消失了。

实验是学生学会合作与交往的有效途径,很多的探究实验必须要求组员的紧密合作,如晶体的熔化实验、机械效率的测量等等,实验中还会出现对现象的讨论、对结果的分析,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此时学生会不分性别、不计前嫌,同心协力,以得出正确结论作为共同目标。

学校教育中的其它集体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建立集体观念的有效方式。

如参加集体劳动、帮助处境最不利的人、参加人道主义行动及两代人之间相互帮助的活动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些项目最好师生共同参与,这样可以传授某一解决冲突的方法,井为学生今后
的生活提供参考标准提供机会,同时还能加强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建构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的合作互动关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基本条件,这既满足了学生与他人平等交往的心理需要,又使学生学会了尊重。

基础教育阶段既是为生活做准备的阶段,又是学会学习的最好时期,而学会共同生活才能被社会所接受,也才能为社会作贡献。

每位老师、每门学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只有老师的博爱与宽容,才能使学生认识自我、发扬宽容,也只有老师间的团结协作,才会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参考文献
[1]《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2](英)赫克尔,(英)斯特林主编,王民等译
[3]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