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无闻先生篆书艺术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并 创造 出新书风 的第 一人 。这无不体现 了徐无闻先生 的开创 精神 ,更加体现 了其卓 越的胆识和丰厚 的文字学学养 以及文学
学养 。
图2徐无闻 “ 中山王厝器 书”
徐无 闻作 为一个 典 型的文 人 书法家 ,其 在8 0 年代 前期 一 直是恪守文 人书法 崇 尚风雅 的原则 。在其得到 中山王厝 器铭文
徐无 闻 ( 1 9 3 1 ~1 9 9 3 年 ),名 永年 ,字嘉 龄 ,四川成 都
体 ,其中著名 的就是鸟 虫书 ,而 中山王器铭 文亦被视作鸟虫 书 的一 种变体 ,汪 占革在 《 浅析中 山王厝器 书法 的学习与创作 》

人 。诗书 印皆精 工 ,以他所创 中山王厝 器书 , “ 优入圣域 ,超 妙入神 ” 的书风驰名 于世 ,由此 ,拓 宽了书学领 域 ,有卓 越 的贡献 。他精 于古文字之考辨 ,有深厚 的文字学学养 ,此外 因 其 曾作为西南 大学中文系教授 ,身兼 唐宋 古典文学专业 与书法
南 乃至中国书坛 的影 响深远 。
艺术 的发展空 间。在开创新 书风 的道路上历来有很 多先贤 ,有 的人甚至一生 都没能成功 。而徐 无闻却从 中道 ,这 与其多年从 事过古文字研究 有关 ,在古文字 学上徐无 闻可谓是这 方面 的专 家。接下来我 们谈 谈与徐无 闻篆 书艺术有紧密关 系的书学理论 体系。 1 9 7 5 年在 徐无 闻先生4 5 岁 的时候他 与好 友一起参加 了 《 汉 语大 字典 》的编撰 ,并 负责 其 中的文 字字 形整 理 的工作 。在
下面 我们 就徐 无 闻先生 独具 一格 的 中山王厝 器 书浅谈 他 的书学学养与 开创精神 。在秦统 一六 国之前 ,我 国流行多种书

3 6 ・
2 0 1 4 年@ 期
尔后 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先后在 四川 出版 了 《 秦汉魏晋篆隶字形
书 法
由此不难推断 出徐无 闻先 生对 于甲金篆隶等古文字 的字形 结构和历史沿革都是 非常熟悉 的。启功先生 曾赞其 , “ 其篆法 深稳 ,独得渊穆之度 ” , “ 先生篆书不剪王 虚舟 、钱十兰 ”这 实在是非常难得 的。 秦 之前的文字书体繁多 ,难于辨识 ,历来 在先秦书法上有 深厚 造诣的书家不多 ,中山王 厝器铭文 出土于上世纪7 O 年代 , 能在短短的十余年时 间里 以中山王厝器铭文为基础 开创新书风 实为不易。这需要对先秦文字 的章法结构等等有深厚 的了解 , 以及对先秦文字美有独 到的认识 。 欣 赏徐 无 闻先生 的篆书 ,其 小篆得 益 于秦汉 甚多 ,其 大 篆取 益于先秦金石铭文又从 甲骨书法中汲取养分 。此后人 古出
篆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被誉为 “ 学者 型书法家 ”。
文 中曾有这样 的记述 , “ 在上世纪7 0 年代 中期出土于河北省 画如 银针立案 ,曲画精婉柔 韧 ,方折冷峻清 爽 ,其结体修长清 秀 ,章法整齐严谨 、行 列分明 ,清新悦 目。是装饰性很强 的美
平 山县战 国时期 中山王墓 的中山王厝三器铭 文均为凿刻 ,其竖
本文拟结合徐无 闻先 生的书法艺术成就 ,依靠徐无 闻先生 深厚的学识从 中探寻其书法艺术道路成 功之原 由。
书法艺术是我 国特 有的一种基于汉字基础之上 的一 种抽象
丽 繁茂的鸟虫篆变体 。它上承商代 甲骨文瘦硬 劲峭 ,下启秦 篆 重 心上移 的修长体 貌。” 这种文字 装饰性很 强 ,把 这种新 的 字体 入书是极难 的 ,可 以说徐无 闻堪称讲先 秦金文 中山王错器
拓片 的后他开始试 着改变 自己的书风 ,大胆选取 中山王厝 器铭
文上 的字 ,将其集 字成联 ,而这些 文字在一些书家 的眼里只能
图1徐无闻书 “ 玉箸篆”
算作 “ 美术字 ” ,然而就是这样 的字极大 自明清 以来 碑学的兴起 ,篆书重新 得道重视 。 特 别是印学 的兴起 ,使得篆书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 ,篆书新书风 的兴起呈百花齐放 之态 。徐无 闻先生 的篆书大体可 以归为文人 篆 书精工一派 ,与沙孟海 、韩天衡不 分伯仲 ,近几 十年来对西
新 ,开辟 新的篆书书风 。他 的书学 取法之道无不为吾辈 为后学
所遵从也 。
表》《 甲金篆隶大字典 》,在贵州 出版 了 《 殷墟 甲骨书法选 》 等一系列的文字学专著 。 其中 《 秦 汉魏 晋篆 隶字形 表 》中收 录的秦 汉魏 晋篆 隶字 形有两万 多个 ,字头有五千多个 。这是 当时很 多字典都能与之 比拟 的 ,在 《 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的编撰过程 中徐 无闻对于 古文字字形做 了一次系统详尽的梳理 ,对 中国古 文字的演变进
徐无 闻先 生篆书艺术评析
冷金 鱼
摘要 :本 文简要论述书法家徐无闻先生的 篆书艺术成就 ,并重点从其 中山王厝器书和 书学著作 两方 面加 以评析 。 关键词 :徐无 闻;玉箸篆;铁线篆 ;中山王厝鼎书
中图分类号 :J 2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4 1 1 5( 2 0 1 4) O 2 — 3 6 — 2
铭 文人书 的最佳典范 ,无论 其成功与否 ,徐无 闻乃将此铭 文入
艺 术 ,最初 书法 的出现仅仅是为 了实 用 ,尔后经过历代 书法家 的努力 ,书法艺术渐渐演变为一种新 的艺术形式 。与中国的诗 、 画 、印等相互辉 映,成为中国古典文人艺术的典型标志。徐无 闻 先生 甲金篆隶真行草皆工 ,其篆书取法秦汉 ,尔后从中山王厝器 铭文 中得道灵感独创 “ 中山王厝器书”。其 “ 玉箸篆”用笔平缓 富于流转 ,结体 均衡 舒展 ,其 “ 铁线篆 ”用笔刚劲 富于园转如 图1 ,结体平均而舒展 ,深悟 空秦李斯 和汉李冰 阳篆书之法。其 “ 中山王厝器书”用笔精细遒劲 ,结体瘦长均一 ,把原铭文 的风 格 与 自身的书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堪称一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