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1地球上最早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子植物繁盛
藻类植物的原始性
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低等的植物。化石纪录,大约 35~33亿年前,原核蓝藻出现。藻类植物是当时地球上最早 的唯一的绿色植物。
学习目标
• 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 藻类植物生殖特征 • 藻类植物生态分布特征 • 藻类植物分类群及分类系统位置
一、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1、自养植物: 具有载色体(光合片层),光合色素有3大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使
3、有性生殖: 在配子囊中产生配子(性细胞),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萌发成新
个体或产生孢子长成新个体。
• 核相交替: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发生,使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单倍核相阶段
和双倍核相阶段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单倍化是由合子减数分裂引起的,二 倍化是由配子接合引起的。 核相:指细胞核染色体的倍性。 单倍核相: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 双倍核相:具有合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 核相交替的某一阶段不成独立个体,“核相交替≠世代交替”。
请注意 “藻类植物” 在植物 分类学中无实际意 义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生活史(生活周期):藻类从其生命活动的某一个阶段开 始,如孢子、合子等,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分化、成 熟和生殖等,直到又出现其开始阶段的全过程。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藻类植物的繁殖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㈢ 以叶绿素b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包括裸藻门、原绿藻门、绿藻门和轮藻 门。
Section 1 main character主要特征
Biologically, the name ‘algae’ is given to a group of organisms of mixed affinity. The word itself has no taxonomic significance whatsoever. (这个词没有分类学上的实际 意义)
无保护层结构; ◆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胚的形成。
藻类植物进化地位:原始性 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绿色植物
课程小结 1.藻类植物的哪些特征,体现了它的原始性 2.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及演化 3.藻类植物分类及演化
谢谢聆听
藻类专家、海带之父曾呈奎院士
主要参考书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2006) 《中国海藻志》《中国淡水藻志》
1、营养繁殖:裂殖
藻殖段: 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隔离盘)或由间生异形胞 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颤藻Oscillatoria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2、无性生殖:孢子囊中产生孢子(具有生殖功能的无性细胞),
孢子发育成新植物体。
厚壁孢子
游动孢子
静孢子
(休眠孢子)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植物体 (2n) 合子(2n)
卵(n) 精子(n)
卵囊(2n) 精子囊(2n)
生活史特点: ➢1.配子减数分裂 ➢2.生活史中只具有二倍体植物 ➢3.生活史中无孢子,配子是唯一 的单倍体阶段 ➢4.具有核相交替
刺松藻生活史
植物体 2n
刺松藻Codium fragile
3、孢子减数分裂:孢子囊形成孢子时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
四、藻类植物的分门
依据:细胞核的有无,载色体形态,光合色素种类,贮藏物质类型,细胞壁的构 成,鞭毛的有无和类型数目,生殖方式、生活史的类型
一、 蓝藻门
二 、裸藻门
三 、金藻门
四 、甲藻门
五、黄藻门
六 、硅藻门
七 、绿藻门
八 红藻门
九 褐藻门
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 具有光合作用色素; ◆ 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合子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如衣藻、轮藻。
减数孢子 (n)
➢生活史特点: ➢1.合子减数分裂
合子(2n)
植物体(n)
配子(n) 配子(n)
➢2.生活史中只有单倍体植物体 ➢3. 合子是唯一的二倍体阶段 ➢4.具有核相交替
衣藻Chlamydomonas
(显微镜下观察)
n
减数 分裂
衣藻生活史 2n
2、配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形成配子时,这种藻类生活史中也只 有一种植物体—二倍体,配子是唯一的单倍体阶段,如硅藻、马尾藻、鹿角菜。
世代交替:二倍体的孢子体与单倍体 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的现象
同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结构相同
合子 2n
配子n
合子2n
石莼Ulva lactuca L.
配子体 (n)
石莼生活史 孢子体
(2n)
减数分裂
孢子n
孢子囊2n
合子 2n
合子2n
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生活史中孢子体大型,占主导优势,配子体微小
紫菜 (配子体)
2n
壳孢子
(n)
减数
分裂
壳斑藻 孢子体 (2n)
果孢 子2n
紫菜生活史特点: A 生活史有2 阶段: (孢子体-壳斑藻,配子体-紫菜) B 配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
C 孢子减数分裂
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石莼)和异形世代交替(紫菜、海带)
同型
异型
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主导
配子体占主导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有性生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 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 →卵式生殖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1、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前,在这种藻类的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单倍体,
其显现出不同颜色并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植物主要类群特征比较
类群 藻体形态
鞭毛
光合作用色素 光合作用 产物
蓝藻门 裸藻门
黄藻门
单细胞、群体或丝状 无
叶绿素a,藻蓝蛋白,藻红蛋 蓝藻淀粉
体
白
绝大多数单细胞
除 胶 柄 藻 属 外 , 均 含叶绿素a、b
裸藻淀粉和油
具鞭毛1-3,在营养
时期具鞭毛
单细胞、群体、丝状 多 数 两 条 不 等 长 鞭 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叶黄 金藻昆布糖和油
5.6 藻类植物小结
5.6.1 什么是藻类植物 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5.6.2 藻类植物细胞的演化 细胞核:原核中核(如甲藻、裸藻)真核 细胞质:无细胞器分化有细胞器分化 细胞分化:不分化(衣藻)分化(轮藻)有类似
组织的分化(海带)
同型世代交替 异型世代交替 配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
三、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及分布 水环境
1.约90%生活在水中(淡水或海水),称为水藻或海藻;
2.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岩石、墙壁、土表、树干上,称为亚气
生藻,如色球藻属 (Chroococcus)
3.更少数与真菌共生,形成共生复合体,如地衣
体及多核管状体
毛,少数一条
素主要是硅甲黄素
硅藻门 单细胞为主
营 养 体 无 , 精 子 有 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 金藻昆布糖和油
1-2
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 细胞纵裂
以无性生殖为主,产 生游动孢子、不动孢 子。 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或产生复大孢子
绿藻门 单细胞、群体、丝状 少 数 种 类 的 营 养 器 叶绿素a、b,β-胡萝卜素、 淀粉和油类
• 同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 替循环的生活史(石莼)。
• 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相差较大,孢子体与配子体明显 差异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光合色素演化:
根据光合色素种类和光合类型不同,分为3个进化支系:
㈠ 藻胆素:从原核蓝藻进化到真核红藻
㈡ 以叶绿素c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包括甲藻门、隐藻门、黄藻门、金藻门、 硅藻门和褐藻门。
体、叶状体、
官前端有鞭毛
叶黄素
营养繁殖,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红藻门
多为丝状体,叶状体、无 枝状体,少数为单细 胞或群体
褐藻门 分枝丝状体,或类似 有
植物体
叶绿素a、d,α、胡萝卜素、 红藻淀粉或红藻糖 无性生殖产生静孢子 叶黄素,藻红素,藻蓝素
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 褐藻淀粉,甘露醇 营养繁殖,有性生殖,
褐藻门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
一、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3、无胚植物: 生殖过程中,生殖结构简单,没有出现多细胞胚的阶段,称为
无胚植物。 藻类植物和高等植物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
藻类植物概念
指一类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具有光合色素, 能够进行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类群,又称原植体植物。
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即单倍体和二倍体交替出现,如石莼、海带、 紫菜。
合子(2n)
孢子体 (2n)
无性世代
生活史特点: ➢1.孢子减数分裂 ➢2.生活史中既具有二倍体植物,也具有单
有性世代
雄配) 雌孢子(n)
倍体 ➢3.既具有核相交替,也具有世代交替
雌配子体(n)
概念比较
•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二 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
• 核相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只有一种单倍体或二倍体的形式。
藻类的生活习性 绿毛龟
孔石莼 (绿藻门)
石莼
丝藻属
松藻属
有性生殖是同型世代交替
概念比较
•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二 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
藻类植物生殖方式演化类型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演化类型 ◆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藻类植物生活史的演化类型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时间不同,生活史中出现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 现象。分为三种类型
◆ 合子减数分裂:衣藻、水绵。只具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 配子减数分裂:松藻、鹿角菜。只具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 孢子减数分裂:海带、紫菜。既具核相交替,又具世代交替
海带采收
海带生活史(不等世代交替) 海带的生活史
海带生活史特点: 1. 生活史有2 阶段: (孢子体-海带,配子体-分支丝状体) 2. 孢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 3. 孢子减数分裂
紫菜生活史
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
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结构简单
n
水温不同, 发育不同
甘紫菜Porphyra tenera
叶黄素类(墨角藻黄素)
无性生殖
一、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2、原植体植物:
构造简单,无根茎叶分化,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体等, 仅少数具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构造(无维管组织)。
藻类植物的形态
蓝藻门
螺旋藻 Spirulina
绿藻门
衣藻Chlamydomonas
红藻门
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三迭纪Triassic 侏罗纪Jurassic
白垩纪Cretaceous 第三纪Tertiary 第四纪Quaternary
植物化石的纪录 细菌? 蓝藻?
藻类植物确切发现
最早陆地植物发现
蕨类植物兴起, 裸子植物发现
蕨类植物及种子蕨繁盛, 苔藓植物发现
裸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发现
裸子植物仍盛, 被子植物兴起
“春来江水绿如蓝”
地质年代与植物进化简史
地质代
纪
原古代(Proterozoic)
古生代 (Paleozoic)
中生代 (Mesozoic)
新生代 (Cenozoic)
寒武纪Cambrian 奥陶纪Ordovician
志留纪Silurian
泥盆纪Devonian
石炭纪Carboniferous 二迭纪Permian
藻类植物的原始性
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低等的植物。化石纪录,大约 35~33亿年前,原核蓝藻出现。藻类植物是当时地球上最早 的唯一的绿色植物。
学习目标
• 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 藻类植物生殖特征 • 藻类植物生态分布特征 • 藻类植物分类群及分类系统位置
一、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1、自养植物: 具有载色体(光合片层),光合色素有3大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使
3、有性生殖: 在配子囊中产生配子(性细胞),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萌发成新
个体或产生孢子长成新个体。
• 核相交替: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发生,使植物生活史中出现单倍核相阶段
和双倍核相阶段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单倍化是由合子减数分裂引起的,二 倍化是由配子接合引起的。 核相:指细胞核染色体的倍性。 单倍核相: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 双倍核相:具有合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核。 核相交替的某一阶段不成独立个体,“核相交替≠世代交替”。
请注意 “藻类植物” 在植物 分类学中无实际意 义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生活史(生活周期):藻类从其生命活动的某一个阶段开 始,如孢子、合子等,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分化、成 熟和生殖等,直到又出现其开始阶段的全过程。
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藻类植物的繁殖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㈢ 以叶绿素b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包括裸藻门、原绿藻门、绿藻门和轮藻 门。
Section 1 main character主要特征
Biologically, the name ‘algae’ is given to a group of organisms of mixed affinity. The word itself has no taxonomic significance whatsoever. (这个词没有分类学上的实际 意义)
无保护层结构; ◆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胚的形成。
藻类植物进化地位:原始性 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绿色植物
课程小结 1.藻类植物的哪些特征,体现了它的原始性 2.藻类植物的生殖方式及演化 3.藻类植物分类及演化
谢谢聆听
藻类专家、海带之父曾呈奎院士
主要参考书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2006) 《中国海藻志》《中国淡水藻志》
1、营养繁殖:裂殖
藻殖段: 蓝藻藻丝上两个营养细胞间生出胶质隔片(隔离盘)或由间生异形胞 断开后形成的若干短的藻丝分段。
颤藻Oscillatoria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2、无性生殖:孢子囊中产生孢子(具有生殖功能的无性细胞),
孢子发育成新植物体。
厚壁孢子
游动孢子
静孢子
(休眠孢子)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植物体 (2n) 合子(2n)
卵(n) 精子(n)
卵囊(2n) 精子囊(2n)
生活史特点: ➢1.配子减数分裂 ➢2.生活史中只具有二倍体植物 ➢3.生活史中无孢子,配子是唯一 的单倍体阶段 ➢4.具有核相交替
刺松藻生活史
植物体 2n
刺松藻Codium fragile
3、孢子减数分裂:孢子囊形成孢子时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
四、藻类植物的分门
依据:细胞核的有无,载色体形态,光合色素种类,贮藏物质类型,细胞壁的构 成,鞭毛的有无和类型数目,生殖方式、生活史的类型
一、 蓝藻门
二 、裸藻门
三 、金藻门
四 、甲藻门
五、黄藻门
六 、硅藻门
七 、绿藻门
八 红藻门
九 褐藻门
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 具有光合作用色素; ◆ 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
合子唯一的二倍体阶段如衣藻、轮藻。
减数孢子 (n)
➢生活史特点: ➢1.合子减数分裂
合子(2n)
植物体(n)
配子(n) 配子(n)
➢2.生活史中只有单倍体植物体 ➢3. 合子是唯一的二倍体阶段 ➢4.具有核相交替
衣藻Chlamydomonas
(显微镜下观察)
n
减数 分裂
衣藻生活史 2n
2、配子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形成配子时,这种藻类生活史中也只 有一种植物体—二倍体,配子是唯一的单倍体阶段,如硅藻、马尾藻、鹿角菜。
世代交替:二倍体的孢子体与单倍体 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的现象
同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结构相同
合子 2n
配子n
合子2n
石莼Ulva lactuca L.
配子体 (n)
石莼生活史 孢子体
(2n)
减数分裂
孢子n
孢子囊2n
合子 2n
合子2n
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生活史中孢子体大型,占主导优势,配子体微小
紫菜 (配子体)
2n
壳孢子
(n)
减数
分裂
壳斑藻 孢子体 (2n)
果孢 子2n
紫菜生活史特点: A 生活史有2 阶段: (孢子体-壳斑藻,配子体-紫菜) B 配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
C 孢子减数分裂
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石莼)和异形世代交替(紫菜、海带)
同型
异型
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主导
配子体占主导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有性生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 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 →卵式生殖
二、藻类植物的繁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1、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前,在这种藻类的生活史中,只有一种植物体—单倍体,
其显现出不同颜色并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植物主要类群特征比较
类群 藻体形态
鞭毛
光合作用色素 光合作用 产物
蓝藻门 裸藻门
黄藻门
单细胞、群体或丝状 无
叶绿素a,藻蓝蛋白,藻红蛋 蓝藻淀粉
体
白
绝大多数单细胞
除 胶 柄 藻 属 外 , 均 含叶绿素a、b
裸藻淀粉和油
具鞭毛1-3,在营养
时期具鞭毛
单细胞、群体、丝状 多 数 两 条 不 等 长 鞭 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叶黄 金藻昆布糖和油
5.6 藻类植物小结
5.6.1 什么是藻类植物 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5.6.2 藻类植物细胞的演化 细胞核:原核中核(如甲藻、裸藻)真核 细胞质:无细胞器分化有细胞器分化 细胞分化:不分化(衣藻)分化(轮藻)有类似
组织的分化(海带)
同型世代交替 异型世代交替 配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
三、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及分布 水环境
1.约90%生活在水中(淡水或海水),称为水藻或海藻;
2.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岩石、墙壁、土表、树干上,称为亚气
生藻,如色球藻属 (Chroococcus)
3.更少数与真菌共生,形成共生复合体,如地衣
体及多核管状体
毛,少数一条
素主要是硅甲黄素
硅藻门 单细胞为主
营 养 体 无 , 精 子 有 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 金藻昆布糖和油
1-2
α-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 细胞纵裂
以无性生殖为主,产 生游动孢子、不动孢 子。 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或产生复大孢子
绿藻门 单细胞、群体、丝状 少 数 种 类 的 营 养 器 叶绿素a、b,β-胡萝卜素、 淀粉和油类
• 同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 替循环的生活史(石莼)。
• 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相差较大,孢子体与配子体明显 差异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
光合色素演化:
根据光合色素种类和光合类型不同,分为3个进化支系:
㈠ 藻胆素:从原核蓝藻进化到真核红藻
㈡ 以叶绿素c为光系统Ⅱ的主要集光色素:包括甲藻门、隐藻门、黄藻门、金藻门、 硅藻门和褐藻门。
体、叶状体、
官前端有鞭毛
叶黄素
营养繁殖,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红藻门
多为丝状体,叶状体、无 枝状体,少数为单细 胞或群体
褐藻门 分枝丝状体,或类似 有
植物体
叶绿素a、d,α、胡萝卜素、 红藻淀粉或红藻糖 无性生殖产生静孢子 叶黄素,藻红素,藻蓝素
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 褐藻淀粉,甘露醇 营养繁殖,有性生殖,
褐藻门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
一、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3、无胚植物: 生殖过程中,生殖结构简单,没有出现多细胞胚的阶段,称为
无胚植物。 藻类植物和高等植物之间的主要区别特征
藻类植物概念
指一类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具有光合色素, 能够进行自养生活的低等植物类群,又称原植体植物。
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即单倍体和二倍体交替出现,如石莼、海带、 紫菜。
合子(2n)
孢子体 (2n)
无性世代
生活史特点: ➢1.孢子减数分裂 ➢2.生活史中既具有二倍体植物,也具有单
有性世代
雄配) 雌孢子(n)
倍体 ➢3.既具有核相交替,也具有世代交替
雌配子体(n)
概念比较
•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二 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
• 核相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只有一种单倍体或二倍体的形式。
藻类的生活习性 绿毛龟
孔石莼 (绿藻门)
石莼
丝藻属
松藻属
有性生殖是同型世代交替
概念比较
•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交替(二 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
藻类植物生殖方式演化类型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演化类型 ◆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藻类植物生活史的演化类型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时间不同,生活史中出现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 现象。分为三种类型
◆ 合子减数分裂:衣藻、水绵。只具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 配子减数分裂:松藻、鹿角菜。只具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 孢子减数分裂:海带、紫菜。既具核相交替,又具世代交替
海带采收
海带生活史(不等世代交替) 海带的生活史
海带生活史特点: 1. 生活史有2 阶段: (孢子体-海带,配子体-分支丝状体) 2. 孢子体占优势异型世代交替 3. 孢子减数分裂
紫菜生活史
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型世代交替:
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结构简单
n
水温不同, 发育不同
甘紫菜Porphyra tenera
叶黄素类(墨角藻黄素)
无性生殖
一、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2、原植体植物:
构造简单,无根茎叶分化,多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体等, 仅少数具有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构造(无维管组织)。
藻类植物的形态
蓝藻门
螺旋藻 Spirulina
绿藻门
衣藻Chlamydomonas
红藻门
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三迭纪Triassic 侏罗纪Jurassic
白垩纪Cretaceous 第三纪Tertiary 第四纪Quaternary
植物化石的纪录 细菌? 蓝藻?
藻类植物确切发现
最早陆地植物发现
蕨类植物兴起, 裸子植物发现
蕨类植物及种子蕨繁盛, 苔藓植物发现
裸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发现
裸子植物仍盛, 被子植物兴起
“春来江水绿如蓝”
地质年代与植物进化简史
地质代
纪
原古代(Proterozoic)
古生代 (Paleozoic)
中生代 (Mesozoic)
新生代 (Cenozoic)
寒武纪Cambrian 奥陶纪Ordovician
志留纪Silurian
泥盆纪Devonian
石炭纪Carboniferous 二迭纪Perm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