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能買到快樂 議論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錢能買到快樂議論文
“我们了解到,快乐和金钱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罗柏‧毕斯
瓦斯‧帝纳表示。

他是科文垂应用正向心理学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并未参与这项研究。

一般所知的例子是,钱赚得愈多愈快乐(虽然,
这个效果其实非常小,特别是对于生活无虞的人而言)。

“下一个层次的问题是:钱可以买到多少快乐?如何买到快乐?”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温哥华卑诗省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邓及其同事进行调查:一般人赚多少钱、如何花钱、有多快乐。

他们调查了六百三十二位美国人后发现,这些人平均每月收入的将近百分之十,是花在所谓“利社会行为”上,也就是捐给其它人或慈善团体。

一般的消费和快乐无关,“利社会行为”则和快乐有关,
花一块钱在他人身上的效果,类似多收入一块钱。

接着,研究人员比较十六位员工收到薪资红利后的快乐程度;同样地,把大部分的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较为快乐。

这两项研究所引伸的问题是,钱花在朋友身上是否真的让人快乐?快乐的人是否花比较多钱在朋友身上?所以某天早上,研究人员分别给了四十六位大学生五美元(约新台币一百六十五元)或二十美元(约
新台币六百六十元)的信封,指定他们把钱花在自己或朋友身上。


天结束后,钱花在别人身上的学生,比花在自己身上的学生快乐。

他们所收到和花费的金额则对快乐与否没有影响。

“我们讨论的不是比尔‧盖兹那种几百万美元的捐款,而是相对
朴素的金额,”邓表示,“每个人都可以给更多一点钱。

”她注意到一个可悲的讽刺是,人们将金钱视为通往快乐的路径时,反而更少给人了。

“我认为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是很有趣的研究,”毕斯瓦斯‧帝纳表示。

不过他指出,邓的研究设计无法分析出人们需要多少钱,才能将快乐极大化,“对穷人和富人的效果都一样吗?”他问。

印地安纳大学慈善研究中心所发表的报告指出,比起富人,穷人的捐款所占自身年度收入的比例高于富人,不过,这让他们多快乐则尚不清楚。

调查显示,自愿性的捐款不太可能成为快乐最大的决定因素:在平均每人捐款方面,美国人居于世界之冠,但是快乐的程度却落后其它更小气的国家,如荷兰和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