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预算管理办法范本
大学预算管理制度办法
![大学预算管理制度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8c27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6.png)
大学预算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大学财务管理,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财务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预算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大学预算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明确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审计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规范预算管理行为,落实责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第四条大学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高效、透明、公正。
第五条大学应当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第六条大学应当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体师生和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他们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和参与度。
第七条大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益。
第八条大学预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大学财务处负责制定,经大学领导班子审定后执行。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九条大学每年应当按照国家政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
第十条大学年度预算应当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项目预算等内容。
第十一条大学应当按照预算编制手册的规定,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预算数额,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注重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第十二条大学财务处应当加强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督导和检查,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
第十三条大学预算编制工作应当充分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十四条大学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的内部审查机制,做好对各项预算的内部审核,保证各项预算的准确、完整、真实、合法。
第十五条大学应当根据财务管理的要求,不断完善预算编制工作流程,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十六条大学应当根据年度预算,制定年度经济业务计划,并进行实施。
第十七条大学各部门应当按照年度经济业务计划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
XX大学预算管理办法
![XX大学预算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795ac2e45c3b3567ec8b9a.png)
贵州大学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经济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预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和发展。
为了规范学校财务行为,强化学校预算调控的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科学配置办学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预算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一级预算管理体制。
第三条学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校长办公会议及学校党委常委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
其职责是:审查、批准学校关于预算的规章制度;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方针、原则;审议、批准学校预算编制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审查、批准学校财务决算报告。
批准学校预算草案,批准学校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学校预算的调整草案。
第五条学校校长对学校预算管理工作负法律责任,主管副校长负直接领导责任。
各单位、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收支计划的编报及预算执行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第六条计财处和各业务主管部门是学校预算管理的执行部门。
计财处具体负责编制学校预算草案及预算调整草案;预算指标的分配、预算的执行和控制;编制学校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定期向分管副校长、校长、学校党委常委会、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学校预算执行情况。
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财务收支预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
第三章预算编制原则第七条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编制超出学校综合财力的赤字预算。
第八条收入预算遵循稳健的原则,对以往非经常性的收入不作为预算收入的编制依据。
第九条支出预算贯彻“统筹兼顾、分清主次、确保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首先保证经常性项目的支出,专项支出的安排量力而行。
第四章预算编制程序第十条根据省财政对高校零基预算的编制要求,每年10月份计财处根据本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事业发展计划,结合增减变动因素,制定并布置预算工作计划,学校各相关部门在10月底前提供预测计划和数据。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b6d6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b.png)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大学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及所属各单位的预算管理活动。
二、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1、统筹兼顾、保证重点。
学校预算应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合理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的需要。
2、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预算编制应坚持以收定支,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3、勤俭节约、注重绩效。
学校应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预算执行的绩效考核。
4、依法依规、规范管理。
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确保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1、学校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审议学校预算草案;审议预算调整方案;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财务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等日常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审核各单位的预算申报;汇总编制学校预算草案;下达预算指标;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办理预算调整事项;编制预算决算报告等。
3、各学院、部门是学校预算的执行单位,负责本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和控制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按照学校要求编制本单位预算草案;严格执行学校下达的预算指标;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等。
四、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的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支出预算主要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预算包括教学科研项目支出、学科建设项目支出、基本建设项目支出、设备购置项目支出等。
学校(大学)预算管理办法
![学校(大学)预算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9964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3.png)
学校(大学)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学校(大学)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管理的工作,保障学校(大学)财务安全,落实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财务拨款、学校自筹经费、社会捐赠等不同来源的资金预算编制和管理中,做到科学高效,透明公开,实现预算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制定本办法。
本规定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财务司关于印发‘ 高校财务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学校(大学)预算管理办法适用于学校(大学)各部门编制、审核、执行、监控和评估各项预算的活动。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原则预算管理的原则是科学合理、预算财务安全、客观公正、透明规范、重点突出、长期规划、分类管理。
第二章预算编制和审核第四条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方式各学校(大学)部门应根据本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部门实际制定预算,需经过以下程序和方式:1.预算编制时间:各部门应当于每年的8月底前参照上年度实际执行情况,结合新兴项目和预算调整,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报告和预算细目表。
2.预算编制内容:各部门预算报告和预算细目表的内容应符合学校(大学)的中长期发展计划要求,区分管理费、教育教学、科研建设、资本经营等各项预算,逐年进一步细化、严格管理。
3.预算编制方式:各部门可采取多种方式编制预算。
包括:自下而上的“财源自治”方式和自上而下的“权责一体”方式等。
第五条预算审核的原则和程序1.预算审核原则:预算审核遵循“尊重与信任、审慎有序、科学公正、依法依规”的原则。
2.预算审核程序:预算审核组主要由学校(大学)财务处主管领导、学校(大学)会计师和审计部门组成,主要包括预算审核前置程序、预算审核审核、误差和调整核对和审计。
预算编制部门应在8月下旬提交预算报告和细目表及附属资料。
学校(大学)财务处主管领导、审计部门、帐务部门、预算审核部门应在一个月内对预算计划进行审核。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模板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73f94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5.png)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相关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学校预算管理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原则,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保障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四条学校预算管理应遵循科学决策、规范操作、透明公开、合法合规的原则,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政纪律,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第五条学校预算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情况监督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学校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应认真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严格遵守预算纪律,确保资金使用合法、规范、透明。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七条学校各部门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按照统一的预算编制要求,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第八条学校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用、设备购置等各项支出,确保预算合理、科学、规范。
第九条学校各部门应按照预算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交预算编制方案,并经过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条学校预算管理部门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预算编制要求,定期组织预算编制培训,提高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十一条学校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方案执行,不得擅自改变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第十二条学校各部门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严格按照预算支出计划进行资金申请和使用,不得私存公款或挪用资金。
第十三条学校各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如有资金调整需求,应及时向上级汇报申请,并经过审批后方可操作。
第十四条学校各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如有费用节约或支出不明问题,应及时向预算管理部门报告,接受监督并整改。
第四章预算监督第十五条学校预算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六条学校预算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奖惩。
(最新版)大学预算管理办法
![(最新版)大学预算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d1a0de4b73f242326c5fa7.png)
XX大学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学校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学校预算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维护学校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预算约束,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XX大学财务管理制度》、《市教委关于印发市属高校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预算是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事业和各项工作目标的反映。
第三条学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各单位、各部门(包含非法人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必须全部纳入预算。
第四条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积极组织收入,统筹安排支出,组织预算实施,监督预算执行,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五条学校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实行一级预算管理机制。
按照管理级次,建立校内经济责任制,确定预算管理职责。
(一)学校党委常委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批准学校预算草案及调整方案,批准学校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二)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履行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职权,是预算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负责审议学校预算草案及调整方案、预算执行分析,实施预算绩效考评。
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制以及预算考核工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沟通。
(三)学校校长对学校预算管理工作负有主体责任,分管副校长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四)各单位、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收支计划的编报及预算执行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五)财务处是学校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学校预算草案;组织学校预算的执行;编制学校预算的调整方案;编制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定期向分管副校长、校长、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教代会、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学校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制以及预算考核情况。
按照财务公开的要求,按期向社会公开学校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xx大学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共5页
![xx大学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共5页](https://img.taocdn.com/s3/m/8f486657ff00bed5b9f31de5.png)
为有效发挥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保障和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编制原则1、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
预算编制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到学校财力可能,不搞赤字预算。
2、预算编制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收入预算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既要考虑经费来源渠道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又要考虑实现收入增长的可能性。
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节能降耗等原则,在确保人员工资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业发展支出。
3、预算编制要坚持“归口管理”原则。
预算编制要将经费按支出性质划分刚性支出和柔性支出预算。
对刚性支出在预算安排时要予以重点保障;对柔性支出要按比例切块、归口,由各个主管校领导按部门分项目统筹经费分配与管理,最后由计财处汇总各部门项目预算,编制本年度经费预算,经校长办公会通过,党委扩大会批准后执行。
二、预算编制管理体制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部门参与、综合平衡”的预算编制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是指年度预算编制方法、年度预算编制定额、预算编制的重大变动必须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年度预算建议方案必须经校党委扩大会审议批准。
“部门参与”是指学校预算的执行单位(各党务部门、行政部门、学院、科研机构、服务与经营部门等)在编制过程中,要积极向预算编制部门提供各项数据,根据学校安排报送预算支出明细表和上年度的绩效自评报告等。
“综合平衡”是指预算编制部门在编制过程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实现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平衡,资金来源预算与资金运用预算的平衡,单位明细预算与学校整体预算的平衡,使预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预算编制范围1、预算收入范围。
学校开展教学及其它活动依法取得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2、预算支出范围。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ebaf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8.png)
大学预算管理办法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机构,需要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来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规范大学的预算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预算管理的原则1、统筹兼顾原则学校的预算应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教学科研需求、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确保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2、量入为出原则根据学校的收入情况,合理安排支出,确保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赤字预算。
3、保证重点原则在预算安排中,要优先保障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的资金需求,同时兼顾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4、勤俭节约原则树立节约意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绩效导向原则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二、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1、预算管理委员会成立由学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管理的统筹协调和决策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审议学校的预算草案;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协调解决预算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等。
2、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分析等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制定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组织各部门编制预算;汇总、审核和平衡预算草案;下达预算指标;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预算分析和报告等。
3、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主体,负责本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工作。
具体职责包括: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提出本部门的预算需求;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编制本部门预算草案;执行本部门预算,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等。
三、预算编制学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基本支出预算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等;项目支出预算包括教学科研项目支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出、设备购置项目支出等。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632f84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c.png)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预算管理原则(一)依法理财原则:学校预算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执行财政部门的规章制度。
(二)民主理财原则: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校内财务信息公开,接受师生监督。
(三)统筹安排原则:学校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重点支出。
(四)量力而行原则:学校预算编制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保预算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负债。
(五)收支平衡原则:学校预算编制要力求收支平衡,合理安排支出,不搞赤字预算。
第三条预算编制(一)预算编制时间:学校预算编制每年进行一次,预算周期为一年。
(二)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依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拨款数额和其他收入来源。
(三)预算编制程序:1. 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提出预算申请。
2.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申请进行汇总和审核。
3. 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预算草案。
4. 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5. 校长审批预算草案。
第四条预算执行(一)预算执行要求:各部门按照预算规定,合理安排支出,确保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
(二)预算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的,应按照预算调整程序办理。
(三)预算监督: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向校长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五条预算决算(一)预算决算时间:学校预算决算每年进行一次,决算时间为预算周期结束后的两个月内。
(二)预算决算程序:1. 各部门向财务部门提供决算资料。
2. 财务部门对决算资料进行汇总和审核。
3. 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决算草案。
4. 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5. 校长审批决算草案。
第六条预算管理制度保障(一)学校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学校预算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某大学预算管理办法
![某大学预算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e0bd7b3968011ca200911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可控性,更好地贯彻“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预算法》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预算分类第二条学校预算是指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第三条学校预算的分类:(一)上报预算。
系按经费来源渠道由财务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编制、经学校最高务决策机构审议通过后上报的年度预算。
它是编制校级控制预算的依据。
(二)校级控制预算。
系学校控制并核算的各项财务收支计划,是学校所属各级预算的综合反映。
(三)所属各级预算。
系包含于校级控制预算之内、由学校所属各级非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编制、或具有特定用途项目资金的收支计划。
第三章预算编制原则第四条预算编制的总原则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学校财力的可能。
第五条预算编制的具体原则(一)编制收入预算,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既要考虑经费来源渠道的增加和收入的增长,又要考虑实现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尽量避免赤字隐患。
(二)编制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在确保基本人员开支和正常运行开支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事业发展支出。
第四章校级控制预算的范围第六条根据学校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要求,确定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范围如下:(一)预算收入范围: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二)预算支出范围: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列入预算支出。
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指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自筹基建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第五章校级控制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第七条学校各部门应于每年11月25日前向财务处报告本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并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和本部门具体任务,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提出下年度所需费用开支的性质、目的和数额,跨年度使用的专项资金应按进度分年度提出计划。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模板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b31b21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3.png)
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为规范学校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
二、预算编制原则1. 预算编制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原则。
2. 预算应与学校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相一致。
三、预算编制流程1. 各部门根据下一财年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提出预算需求。
2. 财务部门汇总各部门预算需求,进行初步审核。
3. 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财务部门提交的预算草案进行审议。
4. 审议通过的预算草案提交学校管理层审批。
5. 经批准的预算由财务部门正式下达执行。
四、预算执行1.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超预算支出。
2. 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定期向学校管理层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3. 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五、预算调整1. 预算调整应基于实际工作需要,且不违反预算编制原则。
2. 调整预算的申请应详细说明调整原因、金额及预期效益。
3. 预算调整申请由财务部门审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学校管理层审批。
六、预算监督与评价1. 学校应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2. 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参考。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学校管理层负责修订和更新。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模板内容,以确保其符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某大学预算管理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43428某大学预算管理办法Budget Management Measures of a University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学校(大学)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校预算管理行为,充分发挥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约束力,科学配置办学资源,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我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预算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收支平衡”的总原则。
第三条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收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年度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办法和制度等。
第二章预算管理体制第四条学校预算由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其对预算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算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二)审查、批准学校关于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三)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四)审议、批准学校预算建议草案;(五)监督预算执行,审议、批准预算执行中的调整方案;(六)审查、批准学校的决算报告。
第五条计财处作为学校预算的专职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监督工作等,其主要职责为:(一)收集资料,分析往年预算执行情况,对学校各单位提出的明细预算建议案进行审核,并汇总编制预算草案;(二)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编报学校预算建议草案;(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批复意见,编制校内预算,并按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把学校的预算分解到各有关责任单位,实施责任预算管理;(四)审批各责任单位具体预算方案;(五)结合学校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提报预算调整建议;(六)根据校长办公会的决议,按照规定程序调整年度预算;(七)监督学校各项预算的执行,督促各预算收入单位和缴款单位完成收缴任务,汇总、通报收缴情况,监督各责任单位管好用好资金,节约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准确、及时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建立预算执行预警系统,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力;(八)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九)年终全面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准确及时地编报年终决算。
第六条各预算责任单位(学院、部、职能部门等)是本部门预算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一)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提报本部门年度预算建议;(二)落实本部门的预算收入和支出责任;(三)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本部门的预算,编报本部门具体预算方案和月度用款计划;(四)坚持“一支笔”审批和会签制度,严格控制本部门的预算执行,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五)根据事业发展情况,年内确需调整预算的,要据实向学校提出预算调整建议,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三章预算编制原则第七条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
根据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和预算年度可能取得的各项收入情况,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统筹安排支出项目,原则上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八条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逐项核实各项合法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
第九条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
支出预算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专项支出两部分。
首先要保证经常性支出,并坚持适度从紧;其次按已落实的专项收入来源情况和学校自筹能力安排建设性专项支出。
第十条预算编制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所有收入全部由学校统一调度使用,全部支出由学校预算统一安排。
第十一条预算编制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
要从学校和各部门的实际出发,对编制程序、重点项目、支出标准和定额、资金分配等,加强科学论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透明,确保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
第四章预算编制的内容和方法第十二条学校年度预算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综合财务收支拟定计划,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十三条收入预算。
收入预算是预算年度内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取得的各类非偿还性办学资金的收入计划,包括:(一)财政补助收入。
指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科研事业费拨款、公费医疗费拨款、住房改革拨款等,其中教育事业费拨款按核定的定额测算。
(二)上级补助收入。
指学校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按照有关要求测算。
(三)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
指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教育事业收入按收费标准测算;科研事业收入由科研主管部门按横向科研项目收入水平测算。
(四)经营收入。
指学校在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分析往年的决算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业务量和取费标准测算。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参照往年上缴、收入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业务活动情况,采用增量预算按项目逐一测算。
(六)基建拨款。
指由上级计划部门安排的预算拨款与基建基金拨款,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拨款计划计算。
第十四条支出预算。
支出预算是预算年度中学校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基本建设和其他事业活动的资金支出计划,按现行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一)事业支出。
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专项支出(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缮)。
1、人员支出。
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等,按核定的编制数和工资、津贴、奖金等标准测算。
2、日常公用支出。
包括日常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物业管理费、专业材料购置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招待费等。
视单位业务性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支出定额标准测算。
按会计科目编制详细预算,并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分配到各责任部门,编制责任预算。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助学金等,按照核定的人数及规定的支出标准等因素测算。
4、专项支出。
包括建筑物购建费、办公及专用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费及科研和三重点建设等专项支出,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统筹安排,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测算。
从项目论证、实施到完工全面测算,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做到“按项申报、专款专用、单项核算、专项考核”。
(二)经营支出。
根据计划安排,结合经营收入情况统筹测算。
(三)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参照历年实际,结合附属单位上缴情况测算。
(四)结转自筹基建。
根据学校资金情况和基建计划统筹安排。
第五章预算的编制程序第十五条根据《预算法》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年度预算作为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亦采用“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
第十六条根据国家有关预算法规、政策及自治区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每年6月份,由计财处向全校各经费使用部门印发编制下一年度经费需求计划和专项支出计划的通知。
第十七条各责任部门根据学校年度预算编制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发展需求提出本部门的预算建议草案,7月底前报计财处。
第十八条计财处通过分析、审核,编制学校年度预算建议草案,报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查、批准后,上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复(一上)。
第十九条计财处根据自治区财政厅下达的预算控制数(一下),对原预算草案进一步细化、调整,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查、批准后报自治区财政厅(二上)。
第二十条计财处根据自治区财政厅的预算批复(二下),按照学校内部预算执行格式编制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责任部门经费分配表和基建收支表,经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后,正式发文公布执行。
第六章预算的执行和调整第二十一条学校预算经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非经规定程序不得变更,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减收增支。
第二十二条与学校收入预算有关的各职能部门有权代表学校积极组织收入,有责任监督各项收入按计划足额上缴学校。
第二十三条各经费使用部门要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按批复的预算安排好全年的经费支出,实行项目管理,不得随意变更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及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四条计财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认真组织核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对无预算及变更资金用途的应予拒付;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向校领导报告,并将具体情况通报有关经费使用部门。
第二十五条学校预算一经批复,一般不得调整,若遇非常事件不得不调整年度预算时,需按下列程序办理:(一)因国家政策、事业计划和任务较大变动引起的预算调整,有关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申请报告,报经财务部门审核、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按规定程序报自治区财政厅审批。
计财处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批复调整年度预算。
(二)在学校总收入允许范围内,校内需要追加预算支出的项目,须由项目负责部门以书面形式向财务主管部门提出项目申请报告,财务主管部门初审后,5万元(含)以上的报校长办公会审定,5万元以下的由分管财务校领导审批。
计财处根据相关会议决议或校领导批示调整校内预算,并根据需要报自治区财政厅备案。
(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原定预算预计不周,预算支出项目间发生此余彼缺情况时,调整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调剂权限必须与审批权限一致;二是调剂只能此增彼减,不得突破预算;三是调剂须有利于提高效益,促进工作。
调整的程序是由经费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财务主管部门,由财务部门据情况报分管校长或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
第七章决算第二十六条计财处在年度终了,要按照《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年终清理、转账、结账并编制会计决算报表。
决算报表的编制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二十七条决算报表完成后,须提交校长办公会审查、批准后上报自治区教育厅。
第二十八条审计部门应依法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九条学校预算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三十条本办法的具体执行规程见《某大学预算管理操作规程》。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计财处负责解释。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shion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