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第2单元 城市和地理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城市群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A. 伦敦
B. 鹿特丹
C. 利物浦
D. 巴黎
【答案】D
【解析】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法国首都巴黎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但英国是个
岛国对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与在大陆上的巴黎相比要略小些
2.(1)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2.(2)下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A. 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B. 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
C. 市区降水少于郊区
D. 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B
【解析】(1)城市热岛环流中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 A错
绿化带能够吸烟滞尘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 B对
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市区降水多于郊区 C错
有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D错
故选B
【答案】D
【解析】(2)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热量的排
放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
故选D
3.(1)江苏省特色小镇整体分布特征体现了区域的()
3.(2)地域文化塑造着区域人文环境历史经典小镇体现的主要地域文化是()
A. 地质条件和灾害频率
B. 地形特征和气候优势
C. 交通状况和主导政策
D. 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
【答案】D
【解析】(1)特色小镇是指依托某一特色产业或特色环境因素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小镇由江苏省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图可
知特色小镇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稠密、环境适宜的苏南
地区
故选D
【答案】A
【解析】(2)吴越古时候指江浙地区吴越文化属于江浙地区的地域文化该小镇位于江苏省故该特色经典小镇体现的主要地域文化是吴越文化
故选A
4.(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够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4.(2)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城市环境质量
C. 人口增长模式
D. 城市功能分区
【答案】A
【解析】(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能够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
故选A
【答案】B
【解析】(2)从图中符号大小来看苏州与宁波的城市等级相同但是宁波是一个海港城市服务功能中有海运功能苏州不是海港不可能有海运功能 A错误
从符号大小看上海的等级最高城市等级越高服务功能种类越齐全 B正确
南京的城市等级高于宁波则南京的服务范围大于宁波 C错误
台州和湖州城市等级相同二者服务范围相同 D错误
故选B
5.(1)衡量上海与山西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5.(2)导致山西与上海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B. 城镇人口比重
C. 工业发展规模
D. 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B
【解析】(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故选B
【答案】D
【解析】(2)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而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根本原因是由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故选D
6.(1)图中东西向门市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6.(2)图中箭头表示城区主要人流方向若在南北向道路上设置一个经营蔬菜的商业网点乙地比甲地更具优势的原因是()
A. 市场最优原则
B. 交通最优原则
C. 便民最优原则
D. 环境最优原则
【答案】B
【解析】东西向门市布局在国道两侧体现交通最优原则
【答案】C
【解析】甲、乙两地位置相似位于同一条道路的两侧市场需求量与国道位置、地势状
况相同但乙位于下班人流方向的右侧更方便人们购物
7.(1)关于X县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的判断正确的是()
7.(2)X县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是()
7.(3)近年新增农村居民点的选址特征反映了X县()
A. 西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
B. 东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C. 西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D. 东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
【答案】A
【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县农村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部居民点最密集东北部居民点最稀疏所以西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小东北部农村居民点平均人口规模最大
故选A
【答案】C
【解析】(2)X县农村居民点分布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该地海拔越高农村居
民点分布越密集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X县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差不大 A错
高海拔地区为低山丘陵不适宜基础设施的建设 B错
平原区更适宜农耕居民点少更有利于保证耕地规模 C对
洪涝灾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D错
故选C
【答案】C
【解析】(3)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是影响该地新增居民点选址的主要因素 A错
农业产值下降不会导致居民点在平原区增多 B错
第二产业多分布在平原区务工人员增多会导致农村居民向平原区迁移和定居 C对
粮食产量增长不是新增居民点在平原区选址的原因 D错
故选C
8.(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8.(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 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 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C. 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 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答案】B
【解析】(1)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
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
道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
强排污排涝能力故B正确
故选B
【答案】C
【解析】(2)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 A错误
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 B错误
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 C正确
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 D错误
故选C
9.(1)图示淮南市空间演化模式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9.(2)影响淮南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因素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①→④
【答案】B
【解析】(1)早期矿区和乡村聚落在空间上是分隔的多数是以河流、交通干道为界形成“矿一乡”二元空间结构模式故该模式为①
随着采掘业的发展煤炭资源型城市初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厂兴镇模式为主具有“对称分布、厂一居二元、背向扩展”的空间结构特征故该模式为③
在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聚落附近以纺织、食品加工、五金等为代表的轻工业厂区在原有居住区间的空白地带新建起来原有居住区像斑块一样嵌套其间医院、零售商店、学校等公共性设施用地则在各单位中间地区布局为单位职工和原住地居民提供服务故该模式为②
随着老矿区资源的枯竭新矿区的开发形成新的“飞地”型城镇为便于煤炭资源的运输
在新老矿区之间、老城区与新矿区之间会建设交通干线其两地交通可达性大大提高为新的工厂、仓库、商业提供了区位周边居民随之集中形成新的居住空间各类用地的无序填充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方式具有“轴向延伸、杂乱布局”的特征故该模式为④ 故B项正确
故选B
【答案】D
【解析】(2)就微观尺度来看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当地的资源有关淮南市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是通过煤炭资源丰裕度产生的经济效应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在不同发展周期阶段由于资源存量、资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不同产业要素对空间需求的不同导致城市内部各功能用地的位置、面积、组合方式不同从而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故D项正确
故选D
表示上海市的是()
10.(2)
北京市各功能区中门店密度最大的应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上海城市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白领阶层”人数众多咖啡门店数量最多
【答案】B
【解析】由题中图表资料可以看出商业区人口流动量大有重多商业机构和办公机构“白领阶层”比较集中门店密度最大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与美国、英国相比分析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1.(2)英国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11.(3)中国为应对在城市化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城市化水平低在2000年前发展速度慢 2000年后发展速度加快
【解析】(1)与美国、英国相比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化水平低在2000年前发展速度慢 2000年后发展速度加快
【答案】(2)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房价上涨环境质量恶化郊区环境质量好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解析】(2)英国逆城市化的原因是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房价上涨环境质量恶化郊区环境质量好农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答案】(3)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解析】(3)为了应对中国城市化的产生的问题应当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开发新区建设卫星城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12.(1)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服饰是
________ 它与当地________的气候特征相适应
12.(2)黄河中游河段流经的地域文化区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__ 这里最有影响力的地方戏剧种是________
12.(3)河套平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民居是
________ 它非常适合________生活
12.(4)(单选)下列各组文化事物中在黄河流经的地域文化区依次出现的一组是
()
12.(5)以上文化景观连同我国其他地区的文化景观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________和地域文化的________
【答案】(1)青藏高原, 掉袖藏袍, 昼夜温差大
【解析】(1)略
【答案】(2)③, 秦腔
【解析】(2)略
【答案】(3)内蒙古草原, 蒙古包, 草原游牧
【解析】(3)略
【答案】B
【解析】(4)题中文化事物对应的地区是酥油茶—藏族阿以旺—新疆吊脚楼—湘西、鄂西、贵州地区蒙古袍—内蒙古、新疆等地的牧区碉房—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马头琴—蒙古族窑洞—黄土高原评剧—山东坎儿井—新疆信天游—黄土高原四合院—北京
【答案】(5)差异性, 多样性
【解析】(5)略
13.(1)据图中信息判断近几十年来该市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标志主要是________(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较多或城市人口比重提高较多)
13.(2)从土地、环境、交通等方面评价该市文化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分布区)布局的合理性
13.(3)从土地、环境、劳动力等方面说出该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1)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较多
【解析】(1)读图可知该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建成区范围越来越大说明该市城市化速度较快
【答案】(2)离城市中心较远土地开阔土地价格较低建设成本低临近河流和公园环境优美且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受城区污染空气影响小临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但离铁路较近有一定的噪声污染
【解析】(2)读图可知文化区离城市中心较远土地开阔土地价格较低建设成本低临近河流和公园环境优美且位于盛行风上风向受城区污染空气影响小临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但离铁路较近有一定的噪声污染
【答案】(3)占用农业用地受城市排放的废弃物影响加大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使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影响农业生产
【解析】(3)该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占用农业用地受城市排放的废弃物影响加大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城市使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重影响农业生产
14.(1)“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14.(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14.(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本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沿江(河)、沿湖、沿海分布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解析】(1)沪宁杭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
【答案】(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解析】(2)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是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水运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广市场广阔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答案】(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衰退
【解析】(3)十九世纪以后铁路和近代海运逐渐兴起且运价低廉运量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市场竞争力大导致经济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