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陶渊明作文1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陶渊明作文1000字
走进陶渊明作文1000字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进陶渊明作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陶渊明作文1000字篇1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些有关陶渊明的文章,引发了我对作者的兴趣。

其中有一篇我最喜欢的《桃花源记》,里面描写的那犹如仙境的桃源正是我所神往的地方。

因此,学后我就对作者留下了似仙人一般飘然的极佳印象。

但之后又读了一篇《爱莲说》却说他与菊花一样,见不惯尘世琐事而想与世隔绝,为的是衬托作者出淤泥而不染,其中不乏贬义。

我不完全同意此看法。

问世间能如陶渊明一样有这种兴致的人又有几个,所以他一定是一个与他文章一样,有着非凡气质的翩翩君子。

作为诗人,正需要这种气质。

而作为一个政治家,忧国忧民当然是最重要的,他不完全具备,因为只因看不惯就撒手不管,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任由贼人横行霸道于朝廷,自然不对。

可是如果这个朝廷已无药可救,而自己参与其中又必会会送死,使世间少了一个在艺术方面有造诣,并可以为民间百姓造一些福,还可以实现自己最重要的一个梦想,我想一个聪明的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他毕竟和周敦颐的志向不尽相同。

整日在田地里锄锄草,松松土,种种花,再以这些为题写写自己最爱的文章,过着与从前完全不同,每一天都有新鲜感,令后人评论多多而摆脱讨厌的尘世的日子,这才是享受生活。

而这样的生活不就是生活在现代的人最向往的吗?
“出淤泥而不染,涿清涟而不妖”这种境界固然是一般人达不到的,因为是人就会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刘禹锡追求它,是不太可能的。

而陶渊明非常清楚,所以
他才害怕被污染,才远离是非之地的。

远离,虽然不是最有效的办法但却是比较可行的办法。

他也有志向,但不是清除贪管污吏,而是过上悠闲自得的生活,无忧无虑,像桃源一样。

没有牛忙那么顽强,也有崖中竹那么具有抗争精神,更没有蒲公英那么随遇而安,就像一朵云,按自己的想法生活,随意变换样子,变换家园,最重要:一切按照自己,过过不同的生活,别有一番洞天。

但他仍然不是常人,不会只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劳作而劳作,他的一切生活都是为了自己快乐,一切劳作都是为了在劳作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找到快乐的源泉。

他不指望自己的文章能卖出什么好价钱好养家糊口,只希望自己做自己的知音,与自己交流,如此而已。

或许我想的不是正确的,或许他是有什么难处才退隐江湖,或许他并没有我心中想的像世外高人一般的心境,或许只是巧合才被后人看到了他潇洒的一面,但我的确喜欢这传说里的人。

我眼中的陶渊明,如仙人一样潇洒,善于发现自己的快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懂得享受生活。

走进陶渊明作文1000字篇2
黛烟迷蒙的山水之间,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深处,白衣老者,沐晖而立,衣若凡尘而气不然,虽孑然一身,却无牵无挂。

春花谢秋零,秋水成春碧,沧海桑田,红尘滚滚,都于他无关。

陶渊明,兀自立于历史长河之中,待后人,走近,走进。

走进陶渊明,撷一枝上菊香
秋色晚凉,月华如霜。

沉静的山色,映着陌上秋菊,粲然绽放。

山水之间,隐隐的淡黄,不带荣华富贵,无关名利纤尘。

而这隐逸的秋色,却涌进陶渊明淡泊的心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夕阳渐红,飞鸟送归,撷一枝陌上菊香,轻嗅选隔尘世的清幽芬芳。

走进陶渊明,便发现陶渊明于菊,不似苏东坡对竹的偏执,不似周敦颐对莲的.仰慕,而是淡泊灵魂的相吸,隐逸之身的牵绊。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沧海桑田的流转,红尘人境的喧嚣,他不在意,只须秋菊佳色,陌上芬芳,便可忘忧一生。

他自
己也似秋菊一枝,在天地间,淡然傲立。

走进陶渊明,醉一室甘冽酒香
陶渊明之爱酒,丝毫不亚于其爱菊。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浓醉之中,诗仙李白挥毫泼墨,成千古名作。

而醉后的陶渊明,却留下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浅淡一笔,其中原因,便是心境不同。

李嗜酒,是尘世里把伤痛暂忘的潇洒;而陶渊明,才是真正无牵无挂。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一室酒香,他在山水之间品读真意,在沧桑中一醉方休。

他不顾贫困交加,靠亲友接济而得美酒;他不惜挥毫泼墨,留《饮酒》21首,万古留芳。

走进陶渊明,便发现他在淡泊中沉醉,却在世俗里,保守着清醒的面容。

走进陶渊明,品一身淡泊心怀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走进陶渊明,他的心怀似湖泊一泓,淡泊如水,他不属于五斗米的诱惑,辞官归隐。

那一刻起,他的灵魂,便再也无关红尘。

历史的时空,留下了他淡泊的一笔。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才是陶公心之所向。

看黄花垂髻,怡然自乐;庭前花开花落,天边云卷云舒。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他的眸光穿越了千秋万岁,兴衰荣辱,都在如水的淡泊中,悄然凝住。

走进陶渊明,洗荡一身淡泊杰,孑然前行。

长河滚滚,岁月依然。

依旧有秋菊佳色蹁跹,依旧有酒香醇浓甘冽。

而那个淡泊的陶渊明,真性情,已定格在泛黄的史书中,待后人,走近,走进。

走进陶渊明,愿尘世间的熙熙攘攘,无关于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