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的测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
2、学会各测量工具的使用
3、能进行气缸的测量与故障的判断
4、信息获取、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协作、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参与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习惯,并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
②填写工作页
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维修方案。
1.教师观察并记录各组完成情况、学习参与度、分工合作等;
2.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控制时间,记录各组学生的参与度、演讲技巧及演讲仪态等。
1.小组讨论维修方案;
2.小组代表运用测量数据展示维修方案。
设计意图:
1.突破教学难点;
2.持续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学习任务名称
气缸的测量
一体化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模块
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教学对象
12级汽修班级
课时
4学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选自校本学材《发动机模块》中的单元二项目一第三个学习任务——气缸的测量,单元共40学时完成。本次课为4学时,教学内容是:
1、量缸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2、气缸的测量
前置作业
(2分钟)
1、学习本节内容的目标
2、实训填写工作页
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答疑。
1.小组合作测量气缸;
2.小组合作测量填写工作页
设计意图:
为反馈设计方案提供可视化依据。
资源准备:
实训工作页。
课前引入(5分钟)
回顾:
1、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2、缸的磨损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新课讲解
板书、实操
(115分钟)
A、板书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2)测量部位
(3)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
(4)气缸的检验分类
B、量缸表的使用
1、用途:测量孔轴径大小的量具。
2、结构组成:表头、标杆、伸缩杆。
3、使用方法:
(1)把表头安装到标杆上
(2)校表:检查表运动灵活性和精确度
(3)根据汽缸直径大小选择合适长度的伸缩杆
4.各小组提交维修工作页
设计意图:
1.突破教学重点;
2.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解决疑难问题,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资源准备:
维修台架、学习工作页、多媒体设备、PPT、《记录手册》等。
优化方案
(10分钟)
1.根据教师的建议,小组维修方案;
①根据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工作不稳定现象故障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
6、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讨论
制定详细的操作工艺流程
1.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控制时间,记录各组的优缺点;
2.教师提出维修工艺技术要求;
3.点评各小组的测量工艺和学生提出的建议;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测量数据,并阐述维修方案;
2.其他组学生分析各组数据进行评估
3.其他组学生对操作手法进行质疑,完善操作工艺,并提出存在问题和修改建议;
采用PPT课件讲解相关知识点,展示教学活动
反馈、评审
(20分钟)
1、接受教师提供的工作任务,聆听教师对基本原理的讲解
通过咨询教师维修工单,学习工作页内容
2、通过阅读维修资料、课程网站、教材及视频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并填写学习工作页
3、根据教师分析的内容查询检查及补充
4、审核学生制定的检修工作流程计划
5、对工作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4)读数:每各为0.01mm
C、演示量缸过程
1)擦干气缸。目地是防止有污渍而影响到气缸的测量精度。
2)用游标卡尺测量气缸的直径。判断气缸的基本直径,从而可根据该直径选择测量杆。
3)安装表分表和测量杆。
4)调零。将外径千分尺调到被测气缸的标准尺寸,再将量缸表测杆放到千分尺中,旋转百分表表盘,使其大指针对准零位。
针对教师提出的引导问题每个小组结合发动机试验台并查阅资料(包括教师课件、教材、维修手册、视频资料、教学网咯等)头脑风暴,想象故障原因,自行检测,找出具体故障原因把讨论和分析结果,形成简要文字填写工作单
资源准备:
给学生展示故障车辆(或台架)
接受学生关于车辆信息的咨询
对引入的典型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导入学习内容的主要目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前组织
(3分钟)
1、检查学生仪容仪表、工作服穿着情况。
2、把学生分学习小组。
3、讲述要求:安全、纪律、卫生。
4、将车辆维修质量、维修工单、工作页发给学生
检查学生情况、分组、发放工作页
集合排队接受分组
设计意图:
分组方便学生操作
资源准备:
维修工作台、发动机实物
2
位置1(上部)
位置2(中部)
位置3(下部)
3
位置1(上部)
位置2(中部)
位置3(下部)
实际缸径已加大级修理尺寸
处理意见:
参数要求
大
分级
尺
寸
修理部位
0
1
2
3
4
5
6
7
8
气缸或气缸套内径
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2.教师引入新内容。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根据现象分析测量结果,提出主要的教学内容
4、根据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工作不稳定现象故障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
学生运用卡片法就已完成的设计工作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
1.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2.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
资源准备:
维修台架、学习工作页、多媒体设备、PPT、《记录手册》等。
评价
(3分钟)
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教师点评各组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情况、表达能力等。
小组自评
设计意图: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完成任务情况。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工作单。
拓展任务
(2分钟)
布置拓展任务:一辆五菱汽车发动机冒蓝烟故障案例。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
学生继续拓展任务
设计意图:
强化、深化知识和技能。
资源准备:
视频演示、PPT课件
七、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合作,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2.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应给予关注。
引入:
本次课的任务是:
案例分析:有一辆汽车已经使用十多年了,在行驶中发现该车爬坡时无力,排气管有冒黑烟的现象,请问该车的故障在哪里?
答:应检查气缸压力,发现气缸压力不足,则说明出现有漏气的现象,而且出现冒黑烟则主要由于气缸磨损过度或活塞环磨损过度所造成的,应进行大修。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完成的工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气缸的测量;
破解方法
1、视频展示操作录像;
2、PPT演示操作方法;
3、教师演示;
4、小组讨论;
5、教师指导。
难点
读数、结果判定
化解方法
1、小组讨论
2、教师指导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该级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刚接触发动机、工量具、学习的能力较弱,对发动机有了总体认识,但对维修还不熟悉。
三、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
①硬件资源:一体化学习多媒体设备、发动机实物、教具、工具。
②软件资源:工作页、教材、维修手册、参考书、课件等。
测量作业表
学号
姓名
教师签字
测量前准备
千分尺校正前读数
量缸表测量杆长度
气缸号
位置号
直径1(纵向)
直径2(横向)
圆度
圆柱度
1
位置1(上部)
位置2(中部)
位置3(下部)
5)测量。
6)计算。
圆度误差:同一截面上二直径的差值再除以2即:圆度误差=(d大-d小)/2
圆柱度误差:同一汽缸不同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再除以2即
圆柱度误差=(dmax-dmin)/2
最大磨损量=dmax—d标准
教师讲解演示操作过程
随时接受教师邀请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演示操作流程。
设计意图:
1、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
2、学会各测量工具的使用
3、能进行气缸的测量与故障的判断
4、信息获取、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协作、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参与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习惯,并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
②填写工作页
2.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维修方案。
1.教师观察并记录各组完成情况、学习参与度、分工合作等;
2.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控制时间,记录各组学生的参与度、演讲技巧及演讲仪态等。
1.小组讨论维修方案;
2.小组代表运用测量数据展示维修方案。
设计意图:
1.突破教学难点;
2.持续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学习任务名称
气缸的测量
一体化课程名称
汽车发动机模块
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教学对象
12级汽修班级
课时
4学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选自校本学材《发动机模块》中的单元二项目一第三个学习任务——气缸的测量,单元共40学时完成。本次课为4学时,教学内容是:
1、量缸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2、气缸的测量
前置作业
(2分钟)
1、学习本节内容的目标
2、实训填写工作页
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答疑。
1.小组合作测量气缸;
2.小组合作测量填写工作页
设计意图:
为反馈设计方案提供可视化依据。
资源准备:
实训工作页。
课前引入(5分钟)
回顾:
1、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的使用
2、缸的磨损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新课讲解
板书、实操
(115分钟)
A、板书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2)测量部位
(3)圆度和圆柱度的计算
(4)气缸的检验分类
B、量缸表的使用
1、用途:测量孔轴径大小的量具。
2、结构组成:表头、标杆、伸缩杆。
3、使用方法:
(1)把表头安装到标杆上
(2)校表:检查表运动灵活性和精确度
(3)根据汽缸直径大小选择合适长度的伸缩杆
4.各小组提交维修工作页
设计意图:
1.突破教学重点;
2.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解决疑难问题,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资源准备:
维修台架、学习工作页、多媒体设备、PPT、《记录手册》等。
优化方案
(10分钟)
1.根据教师的建议,小组维修方案;
①根据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工作不稳定现象故障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
6、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讨论
制定详细的操作工艺流程
1.教师引导学生上台展示,控制时间,记录各组的优缺点;
2.教师提出维修工艺技术要求;
3.点评各小组的测量工艺和学生提出的建议;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测量数据,并阐述维修方案;
2.其他组学生分析各组数据进行评估
3.其他组学生对操作手法进行质疑,完善操作工艺,并提出存在问题和修改建议;
采用PPT课件讲解相关知识点,展示教学活动
反馈、评审
(20分钟)
1、接受教师提供的工作任务,聆听教师对基本原理的讲解
通过咨询教师维修工单,学习工作页内容
2、通过阅读维修资料、课程网站、教材及视频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并填写学习工作页
3、根据教师分析的内容查询检查及补充
4、审核学生制定的检修工作流程计划
5、对工作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4)读数:每各为0.01mm
C、演示量缸过程
1)擦干气缸。目地是防止有污渍而影响到气缸的测量精度。
2)用游标卡尺测量气缸的直径。判断气缸的基本直径,从而可根据该直径选择测量杆。
3)安装表分表和测量杆。
4)调零。将外径千分尺调到被测气缸的标准尺寸,再将量缸表测杆放到千分尺中,旋转百分表表盘,使其大指针对准零位。
针对教师提出的引导问题每个小组结合发动机试验台并查阅资料(包括教师课件、教材、维修手册、视频资料、教学网咯等)头脑风暴,想象故障原因,自行检测,找出具体故障原因把讨论和分析结果,形成简要文字填写工作单
资源准备:
给学生展示故障车辆(或台架)
接受学生关于车辆信息的咨询
对引入的典型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导入学习内容的主要目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前组织
(3分钟)
1、检查学生仪容仪表、工作服穿着情况。
2、把学生分学习小组。
3、讲述要求:安全、纪律、卫生。
4、将车辆维修质量、维修工单、工作页发给学生
检查学生情况、分组、发放工作页
集合排队接受分组
设计意图:
分组方便学生操作
资源准备:
维修工作台、发动机实物
2
位置1(上部)
位置2(中部)
位置3(下部)
3
位置1(上部)
位置2(中部)
位置3(下部)
实际缸径已加大级修理尺寸
处理意见:
参数要求
大
分级
尺
寸
修理部位
0
1
2
3
4
5
6
7
8
气缸或气缸套内径
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2.教师引入新内容。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根据现象分析测量结果,提出主要的教学内容
4、根据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工作不稳定现象故障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并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
学生运用卡片法就已完成的设计工作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
1.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2.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
资源准备:
维修台架、学习工作页、多媒体设备、PPT、《记录手册》等。
评价
(3分钟)
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
教师点评各组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情况、表达能力等。
小组自评
设计意图:
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完成任务情况。
资源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工作单。
拓展任务
(2分钟)
布置拓展任务:一辆五菱汽车发动机冒蓝烟故障案例。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
学生继续拓展任务
设计意图:
强化、深化知识和技能。
资源准备:
视频演示、PPT课件
七、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合作,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2.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应给予关注。
引入:
本次课的任务是:
案例分析:有一辆汽车已经使用十多年了,在行驶中发现该车爬坡时无力,排气管有冒黑烟的现象,请问该车的故障在哪里?
答:应检查气缸压力,发现气缸压力不足,则说明出现有漏气的现象,而且出现冒黑烟则主要由于气缸磨损过度或活塞环磨损过度所造成的,应进行大修。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完成的工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气缸的测量;
破解方法
1、视频展示操作录像;
2、PPT演示操作方法;
3、教师演示;
4、小组讨论;
5、教师指导。
难点
读数、结果判定
化解方法
1、小组讨论
2、教师指导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该级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刚接触发动机、工量具、学习的能力较弱,对发动机有了总体认识,但对维修还不熟悉。
三、教学目标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
①硬件资源:一体化学习多媒体设备、发动机实物、教具、工具。
②软件资源:工作页、教材、维修手册、参考书、课件等。
测量作业表
学号
姓名
教师签字
测量前准备
千分尺校正前读数
量缸表测量杆长度
气缸号
位置号
直径1(纵向)
直径2(横向)
圆度
圆柱度
1
位置1(上部)
位置2(中部)
位置3(下部)
5)测量。
6)计算。
圆度误差:同一截面上二直径的差值再除以2即:圆度误差=(d大-d小)/2
圆柱度误差:同一汽缸不同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再除以2即
圆柱度误差=(dmax-dmin)/2
最大磨损量=dmax—d标准
教师讲解演示操作过程
随时接受教师邀请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演示操作流程。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