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成语_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的成语
子的成语第一篇
【成语名字】哑子吃黄连
【汉语拼音】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近义词】:哑巴吃黄连
【反义词】:甜言蜜语、花言巧语
【成语出处】江东老?《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哑子漫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
〞
【成语解释】歇后语。
比方有苦说不出。
【哑子吃黄连造句】这事之前就做的理亏,如今这个样子只有哑子吃黄连了。
【哑子吃黄连的成语故事】
《错斩崔宁》,宋代话本小说,不详,最早收入《京本通俗小说》,后被明末冯梦龙选入了《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稍加修改,改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又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传奇《双熊梦》,20世纪50年月被当时的国风苏剧团(今浙江昆剧团)改编为昆剧《十五贯》,大受欢迎。
子的成语第二篇
【成语】:哑子吃黄连
【拼音】: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
【简拼】:yzchl
【解释】:歇后语。
比方有苦说不出。
【出处】:江东老蟫《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哑子漫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
〞
【示例】: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说不出的苦。
〞
【近义词】: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有苦说不出
【法文】:être obligé de dévorer ses larmes amères
【顺接】:连一不二连一接二连三并四连三接二连三接五连三接四连三跨五连中三元
【顺接】:璧合珠连车击舟连唇辅相连烽火相连根株牵连骨肉相连瓜葛相连祸结兵连
【逆接】:推聋作哑推聋做哑推聋妆哑推聋装哑吞炭为哑咿咿哑哑妆聋做哑装聋作哑
【逆接】:哑口无声哑口无言哑哑学语哑子做梦哑子寻梦哑子得梦哑子托梦哑然一笑
子的成语第三篇
【成语】: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拼音】:yǎ zǐ chī huáng lián,shuō bù chū de kǔ
【简拼】:yzchlsbcdk
【解释】:黄连:中药,味苦。
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
比方有苦难言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
〞
【近义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哑子吃黄连,说不出的苦成语接龙
【顺接】:苦不行言苦不堪言苦不聊生苦中作乐苦乐不均苦乐之境苦争恶战苦口之药
【顺接】:爱别离苦备尝艰苦备尝辛苦不知甘苦不胜其苦不辞劳苦不辞辛苦倒悬之苦
【逆接】:推聋作哑推聋做哑推聋妆哑推聋装哑吞炭为哑咿咿哑哑妆聋做哑装聋作哑
【逆接】:哑口无声哑口无言哑哑学语哑子做梦哑子寻梦哑子得梦哑子托梦哑然一笑
子的成语第四篇
这个小孩刚8岁就拉得一手好提琴,真是孺子可教。
其实你要信任许多孩子都是孺子可教的人的,只要我们好好培育他们。
这个年轻人仔细上进,很多长辈都说他孺子可教。
我信任你是一个聪慧人,同时也是一个孺子可教的人才。
弟弟年纪虽小,但绘画的才华却十分杰出,赢得老师孺子可教的评语。
其实你们家孩子真的可以谈得上孺子可教了。
我们老师都说我是孺子可教的人才。
信任自己,你肯定是一个孺子可教的人。
活到老学到来这才是孺子可教的表现。
就你如今这个样子也可以谈得上孺子可教?
才叮嘱过一次,他就永志不忘,真是孺子可教。
你肯放弃,并没有一味的猛进,真是孺子可教也。
真是孺子可教也,你说得对,与其说当故事还不如什么都没说。
嗯,这下倒有几分韵味了!孺子可教也!
你充满侠义和正义;孺子可教呀。
恩,果真是孺子可教,这造化玉碟自身还可影响世间因果造化,可谓是修真界最不行思议地一件法宝。
孺子可教也!想不到这小子的意志倒还算坚韧,没有浪费这么好的天分!
孺子可教,习武毕竟只是强身健体,并没有引发天地的能力
子的成语第五篇
1、功成名就:功:功业。
就:到达。
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2、致远任重: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
常比方人的才能卓越,可任大事。
亦作“任重致远〞。
《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
3、染苍染黄:苍:青色。
比方改变不定,反复无常。
4、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
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
体。
5、不行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行胜数。
〞
6、黔突暖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忙地到别处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波。
7、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8、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头。
比方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9、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
后比方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汉·贾谊《新书·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
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
10、攻城野战:城:城池。
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11、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敞的衣带。
形容儒生的装束。
也比方穿着礼服。
12、以人为镜: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
13、戮力同心:戮力:并力;同心:齐心。
齐心合力。
14、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墨子·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15、苍黄翻覆: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
比方改变不定,反复无常。
16、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闲。
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
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
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17、百舍重茧: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18、改梁换柱:比方玩弄手法,暗中转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19、墨子泣丝:比方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20、驷之过隙: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
〞后用以喻光阴飞逝。
21、不行胜数:胜:尽;计:核算。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22、苍黄翻复:苍:青色。
比方改变不定,反复无常。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
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23、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
分不清是甜还是苦。
形容做某事不简单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24、功成名遂:遂:成就。
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行虚假。
〞
25、致远任重: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
常比方人的才能卓越,
可任大事。
亦作“任重致远〞。
26、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27、功成名遂:遂:成就。
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28、高冠博带:冠:帽子;博:大;带:衣带。
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敞的衣带。
形容儒生的装束。
也比方穿着礼服。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
29、手足重茧: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
形容长期劳累。
30、量体裁衣:根据身材裁剪衣服。
比方根据实际状况办事。
31、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忙地到别处去了。
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波。
32、染丝之变:《墨子·所染》:“扞墨子呴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后因以“染丝之变〞比方原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33、坚甲利兵:牢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
形容精锐的部队。
《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
34、功成名就:功:功业。
就:到达。
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行虚假。
〞
35、坚甲利兵:牢固的盔甲,锐利的兵器。
形容精锐的部队。
36、放心解体:指人心离散、瓦解。
37、绝长继短:绝:截断。
截取长的,补充短的。
比方用长处补短处。
38、有目共见:指人人都观察,极其明显。
清·陈确《大学辨一·翠薄山房帖》:“《大学》纷纷言先言后,有目共见。
〞他的思想依据之薄弱是~的。
郭沫若《读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39、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40、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墨子·公输》:“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41、攻城野战:城:城池。
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行胜数。
〞
42、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
分不清是甜还是苦。
形容做某事不简单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
43、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
后比方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44、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头。
比方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荀子·议兵》:“经桀作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绕沸。
〞《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行毁也。
〞
45、双足重茧:形容奔波劳苦。
46、高不行登:形容难以到达。
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同“高不行攀〞。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行登。
〞
47、放心解体:指人心离散、瓦解。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
〞“放〞,一本作“攸〞。
48、避毁就誉: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赞。
49、改梁换柱:比方玩弄手法,暗中转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郭沫若《文艺论集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这种宗教的循环论证缺乏以满足我们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极力在用改梁换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观念改移到另一个较为好看一点的节目上去。
〞
50、发宪布令:犹发号施令。
《墨子·尚同下》:“试用家君发宪布令其家。
〞
51、苍黄翻覆: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
比方改变不定,反复无常。
春秋·鲁·墨翟《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52、高不行登:形容难以到达。
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同“高不行攀〞。
53、《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唐·韩愈《争臣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
子的成语第六篇
据传奇,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
只见老人有意把鞋扔下桥底,渐渐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
好下桥取鞋。
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当心帮老人穿鞋。
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而大笑而去。
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
〞二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
后十年天下会大乱。
十三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平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说完就很快走了。
张良很惊奇,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师)。
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最终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
十年后果真陈胜起义爆发,十三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奇妙般地得到应验。
这个故事虽属后人虚构,但他赞扬了张良的聪明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