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这是什么动物?(生:松鼠)对了,松鼠。看了视频后,你觉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能用你的话来说一说吗?(生畅所欲言)
4.同学们说得很精彩,那么,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笔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二、认识作者。
1. 同学们,根据你们课前搜集的作者的资料,你们认为作者布封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2.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1.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热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具准备
预习提纲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有没有喜欢小动物的同学呢?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生自由发言)
2.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请看视频。(课件出示:小松鼠在树林里活动的视频,大约1分钟)。
(3)指导写生字:重点强调如“鼠、滑、梳”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鼠”的下边是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滑”的右上边的里边是横折;“梳”的右下边是撇、竖、竖弯钩。(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价。)
(4)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可以轮读。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准确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鼓励。
1.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教师出示松鼠图片的课件,选小组代表发言进行集体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4.同学们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课件出示: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外形描写)
课件出示:
第2自然段中,作者从活动范围在树上不在住宅区、活动时间在晚上不在白天说明松鼠(机警)(不骚扰人),突出它(驯良)的性格特点。
(四)生读第3自然段,理解松鼠在活动方面的特点。
1.松鼠的厉害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请接着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松鼠?
学生阅读课文,互相交流,然后总结:松鼠在“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表现了它的警觉;储备食物过冬表现了它的聪明;蹦跳的动作表现了它的轻快。
2.回家观察一种小动物,了解它的特点。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师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和段落。
二、精品细读,学习作者如何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
(一)默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分析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喜鹊筑巢
只见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衔着一根枯枝,落在了那棵大树上,低着头,用它那尖儿长的喙,摆弄着、忙碌着。
(六)第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哪些内容?
1.生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2.相互交流。
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突出了它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学习了本文后,我们也对松鼠产生了喜爱的感情。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教师出示松鼠在树林里活动的视频(在大树上跳上跳下的视频,30秒左右),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突出了松鼠驯良的特点。
4.男生来读读这一段内容,大家先了解小松鼠活动的范围和时间,然后把下面的空补充完整。
生活习性——洁净
教学反思:
6.谁能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中,作者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几个方面介绍松鼠漂亮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外形描写、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来描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三)哪个自然段写松鼠的活动?从哪些角度写的?体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1.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
1.学生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并思考中心句的作用。
2.教师引导:这句话与下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3.交流、展示:(教师课件出示)
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作用:下文所介绍的松鼠的外形突出了它的漂亮;松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驯良;吃食、搭窝突出了它的乖巧,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
(二)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漂亮”这一特点的呢?
2.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打比方)
3.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作比较)
5.师:是呀,无论是玲珑的小面孔,还是帽缨形的尾巴,都让我们感受到小松鼠的漂亮与可爱, 能不能通过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小松鼠的漂亮可爱呢?谁来试试?(读得不错,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教师点拨:总之,这段文字说明了松鼠的“乖巧”。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找出句子,点明每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教师出示课件做总结。)
3.课件出示,让学生填空。
第3自然段中,作者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蹦跳动作)(储备食物)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警觉、轻快以及聪明、可爱的特点。
(五)第4自然段写了松鼠搭窝的经过,它是怎样搭窝的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生读第4自然段,教师出示松鼠搭窝的视频。(视频大约3分钟左右)
2.交流: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教师适时板书:搭窝选址、建造、居住、窝口乖巧)
3.出示课件,让学生填空。
课 题
第17课 松鼠
备课人
朱小亚
备课时间
2020.9.2
讲课时间
审查人
禹彩虹
教学目标
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珑”等11个字,正确读“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三、拓展延伸,课下作业。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课件出示:
学会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语言准确、生动;融入自己的感情。
2.仿照《松鼠》的写作方法,介绍一种动物。(简写一段,字数50字左右)
板书设计:外形特征——漂亮
松性格特征——驯良 聪明伶俐
鼠 行为特征——乖巧 惹人喜爱
第4自然段中,作者从(选址)、(建造)、(居住)、(窝口)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表现了松鼠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4.模仿这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一项活动,可以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己制定。
课件出示:
蚂蚁搬家、喜鹊筑巢、小鸡啄食
5.展示成果。(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写的短文展示出来)
2.生展示预习成果。
出示课件: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被任命为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1753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著《自然史》,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或问别人,然后多拼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课件出示: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教师相机板书“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
(2)你认为课文是从哪些方外形、性格、行为、生活”)
2.探究说明角度。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从哪些角度为我们介绍这位朋友的呢?默读课文,圈点批画。(出示:说明角度 使用方法 表达效果)
3.学生小组交流。
通过阅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训练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归纳能力,为以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了解说明方法做了准备。
五、布置作业。
1.读写词语,小组内交流记忆本课生字的方法。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解决生字词。
(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2)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会认字:驯、矫、歇、杈、藓、狭、勉、锥
会写字:鼠、秀、玲、珑、歇、窝、滑、拾、狭、勉、
词语:松鼠、乖巧、清秀、玲珑、歇凉、追逐、警觉、触动、光滑、狭窄、勉强、脱落、梳理
(适时强调读音,如“驯”不要读成“xún”;“矫”不要读成“jiāo”;“杈”不要读成“chā”;“藓”不要读成“xiān”等。)
4.同学们说得很精彩,那么,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笔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二、认识作者。
1. 同学们,根据你们课前搜集的作者的资料,你们认为作者布封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2.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1.模仿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种动物的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养成热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具准备
预习提纲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有没有喜欢小动物的同学呢?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生自由发言)
2.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请看视频。(课件出示:小松鼠在树林里活动的视频,大约1分钟)。
(3)指导写生字:重点强调如“鼠、滑、梳”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的是:“鼠”的下边是竖提、点、点、竖提、点、点、斜钩;“滑”的右上边的里边是横折;“梳”的右下边是撇、竖、竖弯钩。(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价。)
(4)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可以轮读。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准确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鼓励。
1.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教师出示松鼠图片的课件,选小组代表发言进行集体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4.同学们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课件出示: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外形描写)
课件出示:
第2自然段中,作者从活动范围在树上不在住宅区、活动时间在晚上不在白天说明松鼠(机警)(不骚扰人),突出它(驯良)的性格特点。
(四)生读第3自然段,理解松鼠在活动方面的特点。
1.松鼠的厉害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请接着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松鼠?
学生阅读课文,互相交流,然后总结:松鼠在“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表现了它的警觉;储备食物过冬表现了它的聪明;蹦跳的动作表现了它的轻快。
2.回家观察一种小动物,了解它的特点。
一次备课(集体)
二次备课(个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师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和段落。
二、精品细读,学习作者如何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
(一)默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并分析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喜鹊筑巢
只见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衔着一根枯枝,落在了那棵大树上,低着头,用它那尖儿长的喙,摆弄着、忙碌着。
(六)第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哪些内容?
1.生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2.相互交流。
小结:本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突出了它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学习了本文后,我们也对松鼠产生了喜爱的感情。
2.小组内交流,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互相进行补充。
3.教师出示松鼠在树林里活动的视频(在大树上跳上跳下的视频,30秒左右),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突出了松鼠驯良的特点。
4.男生来读读这一段内容,大家先了解小松鼠活动的范围和时间,然后把下面的空补充完整。
生活习性——洁净
教学反思:
6.谁能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中,作者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几个方面介绍松鼠漂亮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外形描写、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来描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三)哪个自然段写松鼠的活动?从哪些角度写的?体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1.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边画出相关语句。
1.学生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并思考中心句的作用。
2.教师引导:这句话与下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3.交流、展示:(教师课件出示)
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作用:下文所介绍的松鼠的外形突出了它的漂亮;松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驯良;吃食、搭窝突出了它的乖巧,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
(二)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漂亮”这一特点的呢?
2.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打比方)
3.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作比较)
5.师:是呀,无论是玲珑的小面孔,还是帽缨形的尾巴,都让我们感受到小松鼠的漂亮与可爱, 能不能通过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小松鼠的漂亮可爱呢?谁来试试?(读得不错,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教师点拨:总之,这段文字说明了松鼠的“乖巧”。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学生找出句子,点明每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教师出示课件做总结。)
3.课件出示,让学生填空。
第3自然段中,作者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蹦跳动作)(储备食物)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警觉、轻快以及聪明、可爱的特点。
(五)第4自然段写了松鼠搭窝的经过,它是怎样搭窝的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1.生读第4自然段,教师出示松鼠搭窝的视频。(视频大约3分钟左右)
2.交流: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教师适时板书:搭窝选址、建造、居住、窝口乖巧)
3.出示课件,让学生填空。
课 题
第17课 松鼠
备课人
朱小亚
备课时间
2020.9.2
讲课时间
审查人
禹彩虹
教学目标
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珑”等11个字,正确读“松鼠、乖巧、清秀、玲珑”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松鼠的哪些习性。
3.了解本文运用的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
三、拓展延伸,课下作业。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课件出示:
学会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语言准确、生动;融入自己的感情。
2.仿照《松鼠》的写作方法,介绍一种动物。(简写一段,字数50字左右)
板书设计:外形特征——漂亮
松性格特征——驯良 聪明伶俐
鼠 行为特征——乖巧 惹人喜爱
第4自然段中,作者从(选址)、(建造)、(居住)、(窝口)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表现了松鼠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4.模仿这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一项活动,可以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己制定。
课件出示:
蚂蚁搬家、喜鹊筑巢、小鸡啄食
5.展示成果。(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写的短文展示出来)
2.生展示预习成果。
出示课件: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被任命为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1753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著《自然史》,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或问别人,然后多拼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课件出示: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教师相机板书“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
(2)你认为课文是从哪些方外形、性格、行为、生活”)
2.探究说明角度。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从哪些角度为我们介绍这位朋友的呢?默读课文,圈点批画。(出示:说明角度 使用方法 表达效果)
3.学生小组交流。
通过阅读,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训练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归纳能力,为以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了解说明方法做了准备。
五、布置作业。
1.读写词语,小组内交流记忆本课生字的方法。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解决生字词。
(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2)教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会认字:驯、矫、歇、杈、藓、狭、勉、锥
会写字:鼠、秀、玲、珑、歇、窝、滑、拾、狭、勉、
词语:松鼠、乖巧、清秀、玲珑、歇凉、追逐、警觉、触动、光滑、狭窄、勉强、脱落、梳理
(适时强调读音,如“驯”不要读成“xún”;“矫”不要读成“jiāo”;“杈”不要读成“chā”;“藓”不要读成“xiā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