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于城市文化广场设计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于城市文化广场设计的理解
摘要:城市文化广场作为当代中国的建设发展元素,经历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的初步概念设计到与时俱进、现代建设元素注入的过程。
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或
城镇的凝聚力,是城市的精神灵魂所在,是城市建设的缩影,是本土历史文脉的
载体,是居民主要活动区域。
城市文化广场承载的是为城市整体环境服务,体现
城市特色,优化城市环境的使命。
在此,着重谈下城市的文化广场设计。
关键词:文明度;与时俱进;城市特色;精神灵魂;历史文脉
一、广场空间布局:
城市文化广场除了体现历史文化的环境设计外,更大的实用之处就在于它要
营造人们的活动、交流空间,制造了一个聚会及人员流通的场所。
广场的空间布
局需要一个中心,其他区域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来布局或围绕中轴布局。
城市文化
广场的空间布局和使用效果关乎人们活动的空间感、视觉感、体验感、群众凝聚力、步行方便度、交通流线、人流量的疏散等。
一个城市文化广场空间布局的得
失是衡量广场设计的成功与否;人们在广场中的体验感受,更是衡量广场使用效
率的成功与否。
(一)大小、比例、形态:应根据公共活动的需要,对广场的性质、面积、分
布和布局等进行整体上的合理分配。
大型广场面积:大于或等于10万平方米;
中型广场面积:约3万—10万平方米;小型广场面积:低于3万平方米。
但尺寸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广场设计在布局上有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等几种形式。
广场的空间布局,包括尺度、构图、功能、形态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
进步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不断的与时俱进。
广场设计需要创造出合理、富有魅力、层次感的丰富的艺术空间。
(二)广场功能分区:
1、公共文娱活动区域:此区域是广场的主要集散区域,便于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可设置在广场的主体位置或便于人流通行的开敞位置或是按地势条件决定的位置。
城市文化广场从功能分区上应规划出供群众活动体验所需的场地,空间尺度和围
合感都应从人的感受、使用、实用性能出发,符合人们向往聚集交往的心理,给
人规划合适的空间氛围,营造兴趣感、安全感、舒适感。
必须留有足够宽松的空
间便于开展主题文娱活动。
此区域应该有适应公共文化活动的露天地块、舞台。
2、动态活动区域:按人们的动态行动路线、兴趣爱好等特点,设置符合动态活
动的空间区域。
比如:健身区:可规划一处宽敞平坦的区域供爱好健身、文艺活
动者活动。
此区域可布置一些健康、安全的健身设施、鹅卵石养身散步地带;乒
乓球台、羽毛球、趣味步道等活动场地。
游憩区:此区域可设置观赏鱼池、木质
漫步道、绿植观赏区等。
此区域面积应偏大,从大轮廓到小轮廓再到细部规划和
设计。
3、静态活动区域:利用空间设置小范围的阅读区域、休闲区域等。
如树荫下绿
地内的阅读场地,可采用户外木平台铺设,石凳、木凳均可,让人们可以坐在幽
静的环境下思考、阅读。
还可在绿地内树荫下设置休闲网床,困意来时小睡会儿
午觉,仰望天空发呆也不乏生活的趣味。
二、广场出入口设计:广场出入口设计应根据文化广场的地理环境、地势条件、
交通流线、人流量、广场设计内容的需求而定。
(一)结合广场总体布局:文化广场的出入口形式和尺度、比例,应遵循总体布
局来把控,且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度。
出入口形式不能过份突兀与孤立。
广场
出入口应具有与外部和内部的连通性,从形式上可以是开敞式或是围合式;从样
式上可以是自然式或是规则式。
(二)结合周边交通干道和配套设施:广场出入口结合人流量和行动路线习惯,位于城市干道旁或公交车站旁比较好。
既便于人流的集散也便于广场的消防工作
和安全管理。
广场旁也应有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三)广场出入口设计的特征:1.识别性:广场位置、形态、组成方式在城市
环境中易于视线识别,易于直观感受。
2.标志性:对于这个城市或城镇来说,此
广场具有唯一的风格和独立的特征,比如:采用独特的铺装元素,采用独特的景
观装饰元素等。
3.合理性:广场在城市环境中具有汇集和交通疏导性,与城市环
境是融恰的、贯通的。
4.文化艺术性:城市文化广场的立意在于宣扬本土文化,
展现地域特色,展露群众的风采是文化广场的建设意义。
(四)广场出入口夜景:文化广场不仅白天汇集群众在此活动,夜间的灯光处
理也是文化广场夜间的风采展现。
三、确立主题标识:广场的入口标识在整体概念上确定了广场主题的定义和涵盖
了广场所要表达的寓意。
(一)文化广场主题标识应具有:独立性、美观性、环保性、人文性。
(二)文化广场主题标识的形式、质感、体积体量、材质应与广场整体文化、概
念相协调。
(三)文化广场的主题标识通常有:1.以标识牌为主体的标识,比如,广场入口处
或广场中心设置一标示牌作为广场主体概念的传达。
2.以景观石作为广场标识,
选择当地产或有特色的景观石材,或有文字诗词等雕刻在石上,作为广场主题标识。
3.以特色门牌设计为主题标识,广场入口处特别的门牌设计,作为立意的表达,也是很有识别性的标识。
4.以特色的广场铺装设计为主题标识。
广场入口或
中心活动地面的铺装富有韵律感或者特殊图案,也可作为广场主题的标识性传达。
5.以植物设计为特色的主题标识,比如:采用标识性的植物或者某种造型植物或
者植物组合,设置在广场入口或者遍及整个广场,也是该文化广场的特征。
6.特
殊装置艺术为主题标识,比如:在广场入口或广场中心甚至遍布广场内的某些位
置都有同一元素且色彩、造型相似的装置元素,也是很特别的立意传达和文化元
素的主题标识。
四、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一)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周围街道的协调统一:
例如:重庆市的南滨路景观,充分运用长江、山、江石、船的元素,将源自长
江的自然景观元素人工化,营造江岸活跃热闹的景象,如:仿水波纹的路面铺装、南岸区的历史典故做成地面浮雕、景观小品群像如江岸嬉戏、船锚、游客玩乐等,充分利用有限场地和斜坡绿化,使江岸景象特色延伸到滨江路上,是一处在国内
建设比较早、反响也比较成功的滨江路建设项目。
再如:重庆市的朝天门广场,
在广场的设置上,利用了朝天门的天然地势,在“船”头造型的广场建筑平台上,
扩展活动空间,将大面积的绿化植物带设置在广场四周,中间留出大面积供人流
活动的空间;在广场的中部和“船头”,均为留出大面积活动空间,可以让人们凭
栏远眺望滚滚长江和滔滔嘉陵江合二为一的壮丽景致。
在设计时,广场与周围街
道环境要形成和谐统一的一系列,在空间设计上形成层次感,节奏呼应,在景观
细部处理上也注意用一些细部小设置作为点缀,如雕塑、喷泉、路灯、指示牌等
在色彩、材质、设计风格上达成和谐,现在更有来福士那座犹如帆船魔头的超高
大建筑衬托在朝天门广场后面,更显气势磅礴。
如今,南滨路和朝天门广场景点
已是重庆市知名的观光打卡点。
(下图为重庆南滨路;右上图为重庆朝天门广场)(二)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交通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文化广场设计同样要注重与周围交通环境的协调统一,例如:在步行街的进、出口地带注重人流分散和交通的合理利用;在地铁、立交桥、轻轨、公交等站点,都要特别注重与广场布局协调,合理的设置。
考虑到人们浏览、休闲、行走、交
往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尽量少设置车流甚至不设置车流,形成随意、
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交往、欣赏文化广场的
机会。
(三)广场的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广场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停车场、垃圾箱、公共卫生设施、指路牌等。
这一系列
的公共服务设施需要统一风格,具有清晰的辨识度。
(四)城市文化广场的多种环境处理手法
在进行城市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园林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引入绿化
植被、花卉、树木、草坪、水、石等自然环境,丰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例如:
重庆市南滨路的海棠烟雨公园,在以海棠烟雨典故的艺术墙的周围,设置了形如
小山丘的自然园林植物带,丰富了观赏视野和身处大自然中的感觉。
(五)公共雕塑、环境艺术设施在文化广场中的作用:
公共雕塑、环境艺术设施在文化广场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北京王府井
步行街口的一处旧时人力车夫拉黄包车的雕塑,不仅有让人回忆旧时光,也可供
游人有兴趣去融入其中,游人纷纷坐到黄包车雕塑里附和着表情,拍照留念,对
步行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又如:纪念1937南京大屠杀纪念广场的一个雕塑,几根枯树干的雕塑,简洁而尽情的表述出了那种整座城市的毁灭和凄凉感受,什
么都没有了,只有几根枯木,无声而含蓄!
(六)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中应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设计文化广场时,
要呼应地域环境,注重本土文化底蕴的再现,设计者要对此地文化内涵的深刻理
解和感悟,才能设计出符合城市文化、环境、时代特色的文化广场。
可采用多种
文化元素表达,如:本土历史、传统、宗教、传说、民俗、乡土风情等。
例如:
重庆市南岸区的宏声文化广场,基于南岸悠久的古老传说以及在明、清时代还曾
作为西南地区商埠重镇和出川通道的历史,用体现南岸的历史传说与风水作为设
计元素。
以世界地图作为广场中心的铺装,在广场的外围,分别用大禹治水、鲤
鱼跳龙门等传说故事塑以雕塑景观,可作进出通道,也可作景观欣赏,在这几个
景观之间以弧形的花坛和自然式园林布置作为连接,丰富广场内涵。
另外,在入
夜时,灯光夜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流光溢彩,特别是配以音乐喷泉,营造了
文化广场的丰富夜间生活。
又比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太阳广场,广场面积宽广,植被形成太阳光似的放射图案,步行区域相间其中,广场简洁大方,造型鲜明,
非常符合鄂尔多斯这个既位于草原又临沙漠又毗邻黄河河套地区的新兴城市的形象。
(上图为重庆市南岸区宏声文化广场)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中文化广场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它的设计手法与城市总体
布局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哪怕是每个细小的局部设计都是从城市整体作考虑的,最终达到城市整体环境的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的载体,它不仅
仅是居民们的简单聚集场所,而是市民们的生活平台和城市特色的象征。
因此,
城市文化广场必须是一个精炼的文化设计构筑物,它承载城市文脉,充满城市个性,表达城市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对中国城市广场文化表达的思考杨渝南
[2]个人图书馆景观 I景区入口的8种创意设计手法廿氏春秋
[3]景区的标识设计规范严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