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07期328
教学管理
浅谈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吕维斌
一、德育教育要发挥学校课程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
德育课程有直接的德育课程与间接的德育课程之分。
直接德育课程是以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师预设好的社会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不怕困难,有责任感。
爱父母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间接的德育课程包括在学校各项教育教育中学习感悟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美、国家的传统文化,在科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在艺术课程中培养审美情趣,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培养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观念。
充分发挥学校隐形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建设,发挥好环境的隐形课程。
学校做好绿化用地和花园的种植以及水肥管理,教室和楼道等适合摆放花草的地方充分动同学种植植物,美化环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科学精神,校内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广泛种植花卉,形成高有灌木笼罩,低有乔木呼应,间有花卉点缀的优美环境。
让学校成无声的教科书。
加强规范教职工队伍的言行举止和着装,并且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做到仪表整洁,优雅大方。
逐步提高教职工教育素质和专业能力,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学生在知识、品德、行为、思维等方面的榜样,以其强烈的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
学校要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积极建设良好的极具特色的校风、校貌和教风,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激励全体教职工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共同构建和谐的学校环境,增进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学校德育教育在良好的文化中渗透
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因地制宜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让学校的环境和建设都能成为育人场所。
加强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引导全校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和命运的共同体,形成共同进步的校园文化精神力量。
学校创建校刊校报和公众号进行宣传教育。
设计学生喜欢的能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
推进师生读书活动,每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教师和同学一起开展好书推介会,开展“一二九”歌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勤劳勇敢自信自强的种子,通过祖国经典文学撒播在学生的心田,让同学们能在优美、有趣的语言陶冶中形成健康人格。
三、学校德育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展
动员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了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每学期定期召开家委会和各班家长会,组织开展家长校园文化艺术周、秋季运动会等各种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动。
做好家访和家长问卷调查工作,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改进不足,优化管理。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赢得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坚强后盾。
四、学校德育教育要在实践中育人
创设学校种植园和花园,让每个班级参与管理自己的种植区域,让学生自主决定种植品种,种植后自主管理,在课外活动积极参与打理种植园和花园,这样做有利于同学们感悟自然,体验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清明节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征胜利纪念馆、公益性文化设施会宁县会师园、长征胜利纪念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当地回族民族文化等各类校外活动场所和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开展消防、安全等主题教育。
五、学校德育教育在科学的管理中育人
办一所好学校不单要有敬业精神,更需要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引领。
学校管理人员热爱学习,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常识;民主管理。
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谈问题、谈打算,谈发展,把校委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结合起来,在共识中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工作职责。
开展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
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开展以防火防震为形式和途径的安全演练,提高师幼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人事管理。
组建以校长及中层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校领导班子,按岗设人,因事用人,用人之长,保教、安全、总务、宣传等各项工作责任到人。
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团结协作。
定期召开校委会,对校内重大事件进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财产管理。
学校对各种财产进行了造册登记,有专人管理库房,进出财产账目明晰。
在财务方面实行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出入有度,收支两条线。
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财务行为,严格执行预算,按规定安排和使用公用经费;落实政府规定的采购程序,不存在私自采购,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没有流失。
六、学校德育教育在家校协同中育人
利用家委会、家长会家长进课堂、在“儿童节”和校庆活动中家长幼儿合作表演节目、班级QQ群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教育学生成人成才。
总而言之,学校课程教育、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学校的实践活动、民主科学的管理都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径,能影响和培养有学生的行为习惯、优秀思想品德和全面发展素质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以此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作者简介:
吕维斌(1986~),男,本科,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马堡晓华民族学校教师,二级教师。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马堡晓华民族学校,甘肃会宁730799
摘 要: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协同家长、社区和社会公共资源,利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节日活动等为契机,积累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丰富实践经验。
关键词:德育;课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