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

ào zhōu qīnɡ fùpái huái dān ɡē
( ) ( ) ( ) ( )
pì jìnɡbō xuēwú liáo xī shuài
( ) ( ) ( ) ( )
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准备停当.(dàng)忿.(fèn)忿.不平一应.(yīng)俱全彬彬
..(bīn)有礼
B.含辛茹.苦(rú)虎视眈眈
..(dān)草菅.人命(guān)瞠.目结舌(chēng)C.如履薄.冰(bó)耳濡.目染(rú)风驰电掣.(chè)荒谬.绝伦(mào)
D.一模.(mó)一样姹.(chà)紫嫣.(yān)红长途跋涉
..(zī)不倦
..(báshè)孜孜
下列成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千军一发
B.浩如烟海连棉不断画蛇添足
C.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神机妙算
D.情不自禁变换莫测五彩缤纷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B.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比喻)
C.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排比)
D.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拟人)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听了这个消息,受到很大启发。

B.我买了书包和文具盒,妈妈说它比它漂亮。

C.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

D.星期三下午,我们全校同学都去看电影。

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一样的是()
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李静被评为本学年度市“三好学生”。

下列歇后语不是源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A.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B.阿斗的江山——白送
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D.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排列句子。

选择正确的一组()
①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②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③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④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③②①④
句子仿写。

例句: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____。

上面的话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

这篇课文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_______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_________,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叙述的。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_________,而是________”,这句话出自___的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5)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综合实践活动。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端午节。

请你结合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_________。

(1)“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出了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习俗。

(3)根据画线句子的结构特点补写一个与内容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2、“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A.其他人B.北人C.问者D.北人和问者
13、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A.因为这样吃味道更好。

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

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

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的风俗。

14、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

B.菱角属于土产品。

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

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

15、你觉得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主食不可偏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

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材料二:相关的调查
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

换句话说,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孩子肚了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③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要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

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

这样,在吃主食时,
他们就会缺乏食欲。

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感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

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就会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

16、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目前,由于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致使大多数人群引起了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
(2)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不吃主食。

( )
(3)在我国,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已是件非常紧迫的事。

( )
17、对于中小学生,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的现象。

A.反应迟钝B.血糖水平低C.记忆力下降D.影响到学习质量18、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

请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

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

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

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

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神气十足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

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

特别是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有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

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

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

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

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平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

直到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

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

父亲对母亲说,他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连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

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过坟堆,一
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了(隐蔽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

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20、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1、本文是依据______和______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23、“我”工作后,父亲为什么还一直在外打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的哪处细节描写最让你感动?并说说你对这处细节描写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如丰富。

“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澳洲倾覆徘徊耽搁僻静剥削无聊蟋蟀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注意拼音的拼读和汉字字形。

本题要注意声调、平翘舌、前后鼻音。

字形要注意区分易错形近字。

如“澳洲”的“洲”不要写成“州”。

“倾覆”的笔顺较多,要注意字体结构。

“倾”是左右结构,“覆”是上下结构。

“徘徊”是左右结构。

“蟋蟀”是左右结构,注意笔顺。

2.A
解析:A
【详解】本题中主要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拼读时,要注意音节、声调、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B.草菅.人命(jiān)
C.荒谬绝伦(miù)
D. 一模(mú)一样
3.C
解析: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形易错字的辨析。

A.千军一发——千钧一发:也说一发千钧。

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B.连棉不断——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C.正确。

D.变换莫测——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4.C
解析:C
【详解】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C项,错误。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意思是: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所以两者形成对于,并非排比。

5.D
解析:D
【详解】略
6.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

例句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作者说的话。

A选项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皮埃尔说的话。

B选项的引号是引用神话故事的名字。

C选项的引号是表示在这个句子中,“自由”不是本意。

D选项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的奖励称号。

7.D
解析:D
【详解】略
8.B
解析:B
【详解】略
9.祖国是花园我就是花园里的一朵花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10.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学弈孟子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李大钊回忆录被捕前被捕时法庭
上被害后锤的打击水的且歌且舞泰戈尔《飞鸟集》一鼓作气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横眉冷对千夫指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填写,考查学生对课文作者以及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1)仔细回顾课文,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出自孟子的《学弈》的最后两句。

本文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2)《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文章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3)“使卵石臻于完美,并非锤的击打,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曹刿论战》,这句话的意思是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5)“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是出自宋代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上片,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自嘲》,这句话的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

指对待敌人绝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11.(1)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2)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荷包
(3)每一盏酒杯都飘散着清香四溢的雄黄。

12.B
解析:12、B
13、C
14、A
15、文中的北人不懂装懂,还强词夺理,是一个可笑的人。

【分析】译文:北方有个自从出生就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

有的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

”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短处),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而
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地把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13.B
解析:16、× × √
17、B
18、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用一系列的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出了树立平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

19、同学,你知道吗?作为主食的饭不够,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而且,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就会缺少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1)结合文中“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

” 可知,说法错误。

(2)结合文中“这些患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可知,说法错误。

(3)结合文中“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可知,说法正确。

17、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本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约有10%的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

”可知,早餐、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不足会直接引发血糖水平低这一现象。

故选B。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画线句子“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

”可知,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把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的摄入量介绍得非常清楚,明了,从而突出要树立平膳食结构的迫切性。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要求,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来规劝,言之有理即可。

如:同学们,请不要再在午餐和晚餐时吃零食了,在主食的摄入量不够时,会引发血糖低的现象,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的。

14.20、底气十足寂静继续隐藏
21、事情发展时间
22、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
解析:20、底气十足寂静继续隐藏
21、事情发展时间
22、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
23、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

24、“不害怕,我胆大!”其实父亲不是不怕而是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他要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25、父亲为了家庭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山路,过坟墓。

30年后当儿子成长起来后第一次承认自己胆小。

充分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吃苦耐劳、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解析】
20、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辨析,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上下文的语境,进行辨析,找出合适的词语即可。

2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写作的顺序,仔细阅读原文可以得出,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和时间的顺序来记叙的。

22、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仔细阅读划线句,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情节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我”工作后,父亲还一直在外打工是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

24、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文章中的相应的描写例如“不害怕,我胆大!”仔细分析这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其实父亲不是不怕而是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他要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2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主要情节,可以分析得出,父亲为了家庭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山路,过坟墓。

30年后当儿子成长起来后第一次承认自己胆小。

充分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吃苦耐劳、有家庭责任感的人。

15.范文:
记住这一天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

阳光调皮地透过窗帘的缝隙,溜进屋内,在我的床上投下了斑
驳的影子,企图唤醒梦中人。

我睁开惺忪的睡眼。

新的一天又开始启程了!
“惟妙!”妈妈匆匆走进我
解析:范文:
记住这一天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

阳光调皮地透过窗帘的缝隙,溜进屋内,在我的床上投下了斑驳的影子,企图唤醒梦中人。

我睁开惺忪的睡眼。

新的一天又开始启程了!
“惟妙!”妈妈匆匆走进我的房间,扯起嗓门,“妈妈有事得出去,你得乖乖在家写作业——记好了,电视一个指头也不许碰!”话音刚落,她便冲了出去。

我乖乖地抓起作业本,又揪起笔,在本子上“刷刷”地走着,对电视则是“望而止步”。

别以为我不想看电视——对电视里那些精彩的节目,我就像羊儿对青草一般“垂涎三尺”。

可是家中的“霸王”妈妈清楚地立下了指令,借我一万个胆子,我也没胆去与电视“做朋友”!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伸了伸懒腰,随意地看了眼手表——10:00。

“呀!”我像弹簧一般从椅子上蹦起来。

“这……那……现在我最爱的节目正在播出呢!”我习惯性地操起电视遥控器,可妈妈的“命令”又回响在脑海里。

“那——”我心如乱麻——虽然想看电视,但又怕被批评。

“看电视吧!作业可以过一会儿写,可电视又不能常常看!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店了!”一个邪恶的声音对我振振有词地“劝告”。

我竟点点头:“对!再说,妈妈出去有事,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于是,我听信了“小恶灵”的话,津津有味地观看起了电视节目。

五分钟过去,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咚!”啊,妈妈来了!我惊吓的程度不亚于鼠见了猫,手忙脚乱地关了电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在桌前。

心“怦怦”直跳,妈妈应该什么都不会发觉吧?
妈妈悄无声息地进来了,她摸了摸电视——烫得像炭,又看看我——在旁若无人地写作业。

“看电视了?”“没——有!”
暴风雨前的宁静。

“你看看你,啊?不仅不用功,还学会撒谎了!我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你知不知道为了你,妈有多累?你……你……太不像话了!”妈妈脸都青了,咆哮着,像一头发怒的狮子。

“要记住:业荒于嬉。

你平时再用功,一旦放纵了自己,平时的用功统统付之东流。

”妈妈又放缓口气。

我一声不吭,但心里彩色电视像被在抽打。

同时,我也把几个字塞入心里:业荒于嬉。

这一天,我永生难忘。

它像一根无形的鞭子,在我放纵自己时,鞭打着,警醒着我。

我要永远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让我懂得——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也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容易让考生追寻到写作思路,但想写好它,却有点难度,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既能打开思路,也要围绕题目来写,做到不跑题的基本要求。

审题立意
“记住这一天”,显能是不平常的一天,对自己有重大意义,深刻印象的“这一天”,是自己的成长吗?是家庭的变化吗?是社会的发展吗?……是“这一天”显示出自己的认识选得不秀了新的关键性的体验与转折?
误区指导
有些考生,想不出有些什么日子是“不同反响”的。

说实话,要想出一个“不同凡响”的日子确实不容易。

或许有些考生会开始胡乱编造了,结果写出一篇虚假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这实在是写作的大忌。

思路点拨
考生从貌似普通和平凡的日子里,从一件寻常的事情中,看出“不同凡响”的意义来,表面看写“这一天”,其实是写“这一天的事”或者“这一天的情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文体选择
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