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五个好方法,帮助家长轻松指导孩子写日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五个好方法,帮助家长轻松指导孩子写日记
一般来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学习写日记了。
但是,不少孩子写的日记好似流水账,语言散乱,内容缺乏重点。
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和引导孩子把日记写好。
今天,我们介绍几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写好日记,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和习惯,为写作打好基础。
一、让孩子明白“日记”到底应该写什么
很多孩子写不好日记,根源在于不知道日记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写日记。
因为很多老师或父母对孩子说,日记就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
如果你是孩子,听到这话肯定也一脸懵——
日常生活不就是起床、吃饭、上学、写作业、睡觉吗?于是,日记写成了流水账。
日常生活有什么好记录的?每天都差不多,记下来有什么用?于是,握着笔发呆。
所以,父母需要更加详细地为孩子说明到底为什么要写日记、日记到底应该写什么。
为什么要写日记呢?
写日记是为了锻炼写作的能力,为以后写作文、写信、写小说等等各种需要用文字来书写、记录的事情打基础。
就像学习汉字,是为了学习词语、句子、读书打基础一样。
日记到底应该写什么呢?
写日常生活中那些特别的、新鲜的、有趣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事:路上见到一只小猫、脱了一颗牙、突然发现自己长高了、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敢摸小狗了、同学讲了一个特别搞笑的故事……
这些让自己感到新奇、快乐、有趣,甚至伤心、愤怒、无奈的事情,都是写日记的好素材。
二、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梳理写作的思路
虽然通过一些引导,孩子知道日记是写生活中那些“不寻常”的
事情,但很可能依然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写,或者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内容。
比如,路上见到一只小猫这件事,让他们写下来的话,很可能就写成:“今天放学的路上,我见到一只可爱的小猫,我很开心。
”
所以,解决了为什么写日记和日记写什么的问题之后,就需要解决日记到底怎么写的问题了。
对此,父母可以教孩子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和拓展写作的思路。
例如,对于路上见到一只小猫这件事,可以引导孩子用思维导图进行如下分析。
通过这样的分析,帮助孩子把见到小猫这件事涉及的方方面面梳理清楚,实际上也是帮助他们把写作的内容和思路梳理出来了。
当孩子熟悉了这种思维分析方法,以后写作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思路,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了。
三、为孩子确定日记的写作主题
也许,告诉孩子日记要写那些不平常的事情,他们还是不能发现自己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平常的,或者觉得没有不平常的事。
实际上,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我们看似毫无变化的生活,实际上每天都不一样。
昨天早上吃煎鸡蛋,今天早上也吃煎鸡蛋,看似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鸡蛋的味道、形状、吃鸡蛋的人的心情、动作、神态等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同的。
孩子觉得没有变化,是因为他们没有细心观察、不知道怎样观察。
所以,父母可以每天早晨,或者前一天晚上为孩子确定一个日记写作主题。
比如,今天的天气、路边的花草、同桌今天的衣着、今天学的课文等等,尽量把主题定得细致而明确,这样孩子就有了观察的方向和目标,也就容易发现描写对象更多的信息,再结合思维导图,把这些信息梳理出来,自然就不会无话可写了。
四、可写可画,日记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写日记,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比如,用文字加图画的形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而且,小学生掌握的汉字不多,用这种形式,对他们来说更加有趣,减少孩子心理上对写日记的畏难情绪和抵触感。
五、亲子写作,和孩子一同成长
在辅导孩子写日记的时候,父母应该避免采用命令、压制的态度,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父母可以每天确定一个写作的主题,与孩子一同写日记,写完之后互相讨论交流,让孩子把写日记当成一种游戏,而不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
对每个人来说,学习都如同登山,每一座山上都有不同的风景,这样人们才对未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想要登上更多的山峰,去看更多更美的景色。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好孩子不断登上高峰、领略更广阔世界的领路人和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