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药学部工作总结暨2017年度工作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度药学部工作总结暨2017年度工作思路
2016年,药学部在院委会与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在临床科室的共同配合下,团结协作,坚持三甲中医骨伤医院的标准管理,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2016年度药学工作的回顾
一、业务收入增长态势不改
截止2016年12月底,药学部中西药品销售收入元,较去年增长%,其中西药销售收入元,中药饮片销售收入元,中药颗粒剂销售收入元,本院制剂销售收入元。
随着中药颗粒新的剂型的销售,中药销售收入的重心逐渐从中药饮片向中药颗粒剂与中成药方向转移.
纵观药学部历年药品销售总收入,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这与医院各项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药学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密切相关。
二、加强药品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
2016年,药学部遵循《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三甲中医骨伤医院药事管理标准,严格依照医院药事管理的目标,加强了药品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为此,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将制剂室的顶层改造成了一个相对合格的中西药库房。
原来的中西药没有一个规模的库房,药品一如“放养”式管理,各种储存辅助设置缺失不全,药品质量无法保障.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将制剂室顶层改造为中西药库房,并对库房进行了划片与分区,增添了冷藏、防潮、防尘、防霉等药品质量保障设置,使药品从原来的“放养"模式变为“圈养”模式,改善了储存条件,确保了药品质量不受储存条件的影响,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性。
其次,药学部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了整改。
如梳理了供货渠道,恢复了购药计划审核制度,降低库存药品数量,严格执行药品验收制度,坚持出库时按照药品有效期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了药品失效造成浪费与药品质量安全隐患。
药学部围绕药品质量安全,还开展了常用药品、高危药品与特殊药品的专项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日常药品进行了分类陈列,高危药品增添了标识,对听似、看似药品进行了归类整理,并贴上了相应的标签。
减少了调配错误,消除了安全隐患.临床药学室每月对临床科室、库房、门诊药房、住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进行了检查监督,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在临床安全用药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其三,为确保医院制剂的质量,保障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制剂室严格执行GMP标准,从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原料来源、配制工艺、质量检验等方面,处处严格执行GMP标准。
三、加速提升药学的临床服务职能
药房窗口反映了医院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也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大责任。
药学部向药房工作人员提出了4485的服务准则.即四满意:让患者、临床、自己、领导满意;四原则即:一切为着、想着、帮着、让着患者;八点即:对年轻人微笑多一点,对老年人主动多一点,对外地人和蔼一点,对不知情人耐心一点,对急躁的人忍耐一点,对自大的人顺从一点,对困难的人帮助一点,对有意见的人诚恳一点;五心即:耐心说明各种药品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热心接待患者的来访与咨询,用心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细心核方、调配、校对、发药,保证调剂质量,虚心接受各类批评建议,提升服务水准.窗口服务人员恪守准则,减少了与患者的矛盾,加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调配差错事故的发生,提升了窗口服务职能.
临床药学服务是我院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势必成为核心内容。
在医务部等医院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临床药学的基础服务.
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以多种形式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临床药学室工作人员配合医务部、科教科等部门,利用PPT、会议、院内刊物、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向医患宣传合理用药的知识,全年共参与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指导原则等宣传十多次,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医师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而且也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临床药学室根据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规范的监管,结合各科室病种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抗菌药物使用率、DDDs等相关指标,并对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人工统计与综合分析,对超标的科室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意见,对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加大对一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监控,使一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率基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每月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排名,以报表形式汇报给医务部等部门与领导。
临床药学室还重点监控了PPI与GC在临床中的使用情况。
通过病历分析,PPI与GC(主要指甲强龙)在我院有无适应证用药的现象,使用的单次剂量普通偏高,选用的品种、给药途径等不合理现象较多.
临床药学室每月开展处方点评与病例点评。
每月随机抽查门诊中西药处方各100张,病例20份进行点评,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将信息向医院主管部门汇报。
参与院内查房,是临床药学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鉴于自身专业素养有限,临床药学人员主动参与查房的次数有限,但医务部等部门组织的查房、会诊都积极参加了,在这些临床药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摸索,得到了很好的充实.
2016年临床药学室工作人员一如既往的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收集整理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份.发现和分析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提出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反应的方法与措施.
每季编写药品通讯一份。
临床药学室工作人员,将每季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合理用药现象以书面的形式公开发表,并上报给医院主管部门,对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发挥了警示作用,改善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四、增加药学专业人员的储备,合理调整工作岗位,提高药学人员专业素养
药学部工作人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职称偏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过硬的现象,已严重影响了药学服务水平,为此,药学部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医院的发展,招聘了年轻、高学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研究生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名,为药学部与医院的续航储备了人才。
同时对现有人员的工作岗位进行了优化调整,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药学工作局面有了一定的改观。
为提升药学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大家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派出了相关人员在省内、市内学习多次,院内的培训从未缺席,包括PPT教学,三基培训与考试,科内交流与讨论.
五、药品管理实施从经济管理到经济与实物兼管的盘点管理模式的过渡
为加强药品的盘点管理,推行经济与实物兼管的模式,为此在财务科的配合下,药学部做了实施新模式管理前的大量准备工作,各部门认真盘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这种模式的管理,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药品的损耗率,减少了医院的损失,同时也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每天登记要报损的药品,每月要自行盘点,申请报损,与药品会计按实际情况平衡药品在库数据。
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16年,药学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
首先药学人员数量与素质与医院发展的规模不相适应。
年龄大、学历低、职称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是目前药学部工作人员的现状.有些人,工作20多年,职称一直停止不前,始终保持在药士级别;高级职称严重匮乏,药学人员不思晋升,高级职称已快断链。
随着医院的发展,药学服务职能的转换,这种现象有待改变.
临床药学室人员少,自身专业素养不够,连一个具有临床药学上岗证的临床药师都没有,所以药学服务难以走出门,不敢主动下科室查房,参与会诊,只能做一些基础的临床药学工作,严重制约着临床药学服务的发展。
其次药学人员的整体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直接影响了药学服务的质量。
药学工作与待遇的失衡,制约着全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其三,随着中药颗粒剂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工作场地面积与临床使用已不相适应,有待增加相应工作人员与场地及相关机器设置等。
中药颗粒剂的调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耗,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方法降低,或改变经营模式或与供应商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药学部与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缺乏有机的沟通与联系,没做好医院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工作,做好药品的淘汰工作。
受限于人员结构的不平衡,调剂没有开展专人复核工作.
2017年药学工作的思路
2017年将根据医院的工作安排,坚持以三甲医院标准开展药学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继续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从药品的供应、采购、验收、储存、养护等各环节入手,严格按照相关流程与规定进行药品质量的管理。
继续把临床药学工作做为医院未来药学工作的重点,深入开展临床药学的各项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壮大临床药学室的队伍,争取有一人或多人持证上岗,增加临床药学室的图书资料等工具与相关应用软件。
重视医院制剂工作,优化生产环境,根据制剂需要更新或增加相应生产设备。
在保障医院制剂需要的同时,考虑向外承包生产任务.
争取提高药学人员的工作待遇,以便充分调动药学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并得到相应职称的待遇,以便与医院发展的规模相适应,更好的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继续加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定期组织专业学习。
做好其它相关的药事管理工作,相信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药学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的药学服务工作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药学部
2016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