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你 了 解 南 极 吗
?
南极气候:酷寒、烈风
科学家曾测得:-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大陆。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
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比每秒33米的12级风还高出近3倍
南 极 冰 山
万年寒冰
冰 川
晴天时光照极强,如果忘记戴墨镜, 时常被积雪的反光刺痛眼睛,肿胀、流泪, 甚至失明。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而白雾蒙蒙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 人、车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
南极点
埃文斯死
1912.3.21
1912.3.29 1912.10.29 帐篷里
无法离开账篷
1912.11.12
时间 12.1.16 12.1.18 12.2.17 12.3.2
地点 南极点
人物及事件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3)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死亡之悲 (4)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 几位英雄。(15段,侧面描写)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
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死亡之悲
失败之悲
悲剧之“
”
作证之悲 世人之悲
二、问题探究二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
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答: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 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 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
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5、怎样理解“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
走去” 这句话的意思?(第10段)
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 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 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 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 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 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 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 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
(1)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 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2段),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 同意这个观点。 ——失败之悲
这句表达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 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2段) ——作证之悲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
是叩访南极。 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 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 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
月18日才到达。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 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
得无比高尚。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总结全文,起深化文章主题的
作用。
4、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 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第2段)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
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
万分痛苦、沮丧的心情。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罗曼▪罗兰 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三、问题探究三:
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1、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 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第2
3、你认为文中的哪个段落能够起到点题的作用?
最后一段: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
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4、速读课文,填表复述故事,说出第一感觉。 时间 1912.1.16 地点 白色雪原 人物及事件
1912.1.18
1912.2.17 1912.3.2
——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酷寒——高纬度
狂风——高海拔 干燥——强反射 你觉得在南极考察,应该注意些什么?
食物、路线、天气变化、耐寒的动物„„
中山站全貌
阿 蒙 森 斯 科 特 站
—
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 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三、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拽 zhuài 住
疲惫 pí bâi不堪
凛冽 lǐn liâ
毡 zhān 鞋
吞噬 shì
厄 â 运
拯 zhěng 救
语无伦 lún 次 白雪皑皑 ái 销蚀 xiāo shí 蹒跚 pánshān 遗孀 shuāng 毋宁 wú nìng
姗姗 shān 来迟
海市蜃 shân 楼 无垠 yín 羸 lãi 弱 贮 zhù 藏 毛骨悚 sǒng 然 角juã 逐
(11)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
(12—13)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14)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3、描述激动难忘的细节,可使你的复述更精彩。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一: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南极之行 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1、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2、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 (1)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1)极点惊现挪威国旗; (2)心情无比沮丧失望; (2)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
(3—4)归途遇上暴风雪;(4—7)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
(7))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8—9)燃料越来越少; (9—10)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
段)(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
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 自己的失败。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
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
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
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
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3、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悲剧”又 何来“伟大”?“伟大”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里?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 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 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 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 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 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 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 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 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12.3.21
12.3.29 12.10.29 12.11.12
帐篷里
帐篷里 营地 帐篷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5、说一说:课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 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 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的 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2段) •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 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岩石样品。(6段) • 奥茨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 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 帐篷外的茫茫风雪。(9、10段) • 斯科特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
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1911--1912年
(挪威队)
阿蒙森
(英国队)
斯科特
登陆南极
顺利回师 全军覆没
毫发无伤
深埋雪国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
日记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
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
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无私的爱。
同不可战胜 的厄运的搏斗中 毁灭了自己。
4、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为什
么?
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他们的
精神却是伟大的。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
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 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
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著名的
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
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
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 《最初的经历》等,传记作品有《人 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 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 品《耶雷米亚》等。
白雪由软变硬时,结成厚厚的冰凌, 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纵横密布的冰缝比暴风雪更恐怖
这些冰缝深达千米,被称作"地狱之门"
夏季气温较“高”时, 随时会有雪崩和冰山崩塌
纳尔逊冰盖
南极光
南极的夜晚
南极的极昼与极夜
可 爱 的
极地动物
南极海狼在挠痒痒
威德尔海豹
海 燕
鳞 虾
南极之最:最大高原——最大冰库
6、课文颂扬了什么精神?作者感情怎样?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
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
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可
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
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五、复述课文。注意:先列出复述提纲。
四、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试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 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1912年 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 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 遇难的过程。
2、课文读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他们真伟大;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才是
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
放光芒;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忧心忡忡 chōng
鲍鱼 bào 癫 diān 狂 步履 lǚ 告罄 qìng 怏怏 yàng 不乐 精疲力竭 jiã
踉跄 liàngqiàng
雪橇 qiào
拽、怏怏不乐、毛骨悚然、毋宁、吞噬、羸弱、告罄 ①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②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③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④忧心忡忡:指忧愁不安的样子。忡忡,忧愁的样子。 ⑤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⑥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⑦鲁莽: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 ⑧销蚀:消磨腐蚀。 ⑨凛冽:刺骨的寒冷。 ⑩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⑪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第12段)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
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虽是美好的, 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海市蜃楼”,这样写更 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3、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 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第15段)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
人看。”在整个故事中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
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
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5、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伟大的悲剧》的?用“悲在 大”的句式表述。 ,而 伟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茨威格
你 了 解 南 极 吗
?
南极气候:酷寒、烈风
科学家曾测得:-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
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大陆。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
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比每秒33米的12级风还高出近3倍
南 极 冰 山
万年寒冰
冰 川
晴天时光照极强,如果忘记戴墨镜, 时常被积雪的反光刺痛眼睛,肿胀、流泪, 甚至失明。这种现象叫做“雪盲”。 而白雾蒙蒙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 人、车仿佛融入浓稠的牛奶里„„
南极点
埃文斯死
1912.3.21
1912.3.29 1912.10.29 帐篷里
无法离开账篷
1912.11.12
时间 12.1.16 12.1.18 12.2.17 12.3.2
地点 南极点
人物及事件 斯等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
白色雪原 斯等发现自己晚到半月 屠宰场地 埃文斯死去 贮藏点 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
(3)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死亡之悲 (4)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 几位英雄。(15段,侧面描写)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
极探险90周年。
——世人之悲
死亡之悲
失败之悲
悲剧之“
”
作证之悲 世人之悲
二、问题探究二
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
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答: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 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 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
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5、怎样理解“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
走去” 这句话的意思?(第10段)
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 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 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 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 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 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 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 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
(1)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 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2段),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 同意这个观点。 ——失败之悲
这句表达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
(2)“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 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2段) ——作证之悲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
是叩访南极。 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 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 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
月18日才到达。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 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
得无比高尚。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总结全文,起深化文章主题的
作用。
4、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 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第2段)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
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斯科特和伙伴们
万分痛苦、沮丧的心情。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罗曼▪罗兰 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三、问题探究三:
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1、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 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 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第2
3、你认为文中的哪个段落能够起到点题的作用?
最后一段: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
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4、速读课文,填表复述故事,说出第一感觉。 时间 1912.1.16 地点 白色雪原 人物及事件
1912.1.18
1912.2.17 1912.3.2
——世界“寒极”——世界“风极” 南极洲的气候特征和成因
酷寒——高纬度
狂风——高海拔 干燥——强反射 你觉得在南极考察,应该注意些什么?
食物、路线、天气变化、耐寒的动物„„
中山站全貌
阿 蒙 森 斯 科 特 站
—
你知道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的 名字吗?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命名的?
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三、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拽 zhuài 住
疲惫 pí bâi不堪
凛冽 lǐn liâ
毡 zhān 鞋
吞噬 shì
厄 â 运
拯 zhěng 救
语无伦 lún 次 白雪皑皑 ái 销蚀 xiāo shí 蹒跚 pánshān 遗孀 shuāng 毋宁 wú nìng
姗姗 shān 来迟
海市蜃 shân 楼 无垠 yín 羸 lãi 弱 贮 zhù 藏 毛骨悚 sǒng 然 角juã 逐
(11)3月29日三人静候死神来临;
(12—13)斯科特记日记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14)10月29日救援者发现他们的尸体和遗物。 3、描述激动难忘的细节,可使你的复述更精彩。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一: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你认为“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南极之行 的哪几个方面?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1、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本文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2、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 (1)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1)极点惊现挪威国旗; (2)心情无比沮丧失望; (2)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
(3—4)归途遇上暴风雪;(4—7)遭遇疲惫、冻伤和饥饿;
(7))艾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8—9)燃料越来越少; (9—10)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
段)(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
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因为他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 自己的失败。正因为这一行为,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 高尚,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
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
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
2、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
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3、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悲剧”又 何来“伟大”?“伟大”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里?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 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 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 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 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 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 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 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 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12.3.21
12.3.29 12.10.29 12.11.12
帐篷里
帐篷里 营地 帐篷
无法离开帐篷
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 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 发现尸体并垒了石墓
5、说一说:课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 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 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的 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2段) •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 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岩石样品。(6段) • 奥茨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 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 帐篷外的茫茫风雪。(9、10段) • 斯科特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
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1911--1912年
(挪威队)
阿蒙森
(英国队)
斯科特
登陆南极
顺利回师 全军覆没
毫发无伤
深埋雪国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
日记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
想象,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表达了人类征服
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无私的爱。
同不可战胜 的厄运的搏斗中 毁灭了自己。
4、这里的悲,你们认为是悲哀还是悲壮?为什
么?
悲壮。因为虽然他们上演了一幕悲剧,但他们的
精神却是伟大的。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
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年)奥地利作家。一战前从事外国文 学的翻译工作,战争爆发后,发表了
反战剧本《耶雷米亚》,成为著名的
和平主义者。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
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
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 《最初的经历》等,传记作品有《人 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 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 品《耶雷米亚》等。
白雪由软变硬时,结成厚厚的冰凌, 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
纵横密布的冰缝比暴风雪更恐怖
这些冰缝深达千米,被称作"地狱之门"
夏季气温较“高”时, 随时会有雪崩和冰山崩塌
纳尔逊冰盖
南极光
南极的夜晚
南极的极昼与极夜
可 爱 的
极地动物
南极海狼在挠痒痒
威德尔海豹
海 燕
鳞 虾
南极之最:最大高原——最大冰库
6、课文颂扬了什么精神?作者感情怎样?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
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
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字里行间可
以看出,作者是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这一场
悲剧的,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五、复述课文。注意:先列出复述提纲。
四、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试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 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1912年 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 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不幸 遇难的过程。
2、课文读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他们真伟大;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才是
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
放光芒;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忧心忡忡 chōng
鲍鱼 bào 癫 diān 狂 步履 lǚ 告罄 qìng 怏怏 yàng 不乐 精疲力竭 jiã
踉跄 liàngqiàng
雪橇 qiào
拽、怏怏不乐、毛骨悚然、毋宁、吞噬、羸弱、告罄 ①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②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③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④忧心忡忡:指忧愁不安的样子。忡忡,忧愁的样子。 ⑤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⑥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⑦鲁莽: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轻率。 ⑧销蚀:消磨腐蚀。 ⑨凛冽:刺骨的寒冷。 ⑩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⑪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第12段)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之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
往事和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虽是美好的, 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说是”海市蜃楼”,这样写更 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3、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 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第15段)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
人看。”在整个故事中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
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却是有价值的,是伟
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5、根据以上认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伟大的悲剧》的?用“悲在 大”的句式表述。 ,而 伟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