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学案第5课 开辟新航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开辟新航路班级姓名
(编写人:冯李媛)
一、本课目标
1、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二、预习自学
③
三、检测反馈
知识点1 “东方的诱惑”——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1.(2007广东卷, 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影
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 .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C .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D .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3. (2008年山东文综,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
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A .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 .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D .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知识点2 新航路的开辟 4.以下航海活动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①迪亚士抵达非
洲南端 ②达.伽马到达印度 ③哥伦布从欧洲直通 美洲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5.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的新航路主要有 ①由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②由欧洲绕道非洲到 亚洲的新航路 ③由欧洲到非洲的新航路 ④由欧洲绕道美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
这意味着
A .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 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知识点3 “走向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7.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
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 .贸易范围的扩大 B .资本的原始积累 C .商品种类的增加 D .美洲的殖民化
8.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
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9. 新航路的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 .使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 .世界各民族历史开始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C .人类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
D .欧洲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亚洲
10. “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②新兴工商业
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
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居民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B.文明相遇,侵犯,发现
C.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D.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西航海组织和任务对比表
(2)结合材料一,从东西方航海方式的不同,说明我国明清时期的远航事业与西方相比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13.(25分)(2010山东高考)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
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10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宇左右。
四、高考链接
1.(2013年江苏14题)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2.(2010海南)“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09年江苏)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五、反思与总结
新航路开辟
三、检测反馈:1.D B D A B 6.A B A B C11.D
12.(1)
海,规模庞大,以宣
扬国威为目的,造成
重大损耗,又由于明
清闭关自守,实行海
禁,航海事业每况愈下;②西洋方式的,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13.(1)答案一: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
却到了美洲。
答案二: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
具体要点:商品
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答案三: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2)以欧洲为中心。
(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
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
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3)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未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五、高考链接:C
五、高考链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