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的药用价值桐油的副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油的药用价值_桐油的副作用
文章目录*一、桐油的药用价值*二、桐油的副作用*三、桐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桐油的药用价值1、功能主治
探吐风痰。

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

2、用于什么病症
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皲裂。

3、用法用量
外用:涂擦、调敷或探吐。

桐油的副作用1、副作用
桐油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桐油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饮食禁忌
3.1、桐油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桐油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出自:《中药大辞典》。

1.1、别名:桐子油(《纲目》)。

1.2、药材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

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1.3、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1.4、性味归经:甘辛,寒,有毒。

1.5、化学成分:从油桐子热压所得的桐油,是一种干性油(碘价157~170),以高温(200~250℃)加热,可因自行聚合而成凝胶,甚至完全固化。

此特殊性质是由于其主要成分α-桐油精的聚合,这是其他干性油所未有的特性。

桐油含α-桐酸83%和三油精15%。

比较详细的数据:桐油的混合脂肪酸含α-桐酸74.5%,亚油酸
9.7%,油酸8.0%,饱和脂肪酸3.3%,不皂化物0.1%。

又一资料:α
-桐酸77%,亚油酸10%,油酸9%,饱和脂肪酸4%。

α-祠酸分子中
含有三个共轭双键,故有多种几何异构体。

在饱和脂肪酸中有硬
脂酸和棕榈酸。

桐油含维生素E及角鲨烯。

又含植物甾醇、戊聚糖及几种蛋白质。

桐油的毒性成分,桐酸是其一,但还夹杂着油桐子中的有毒皂素等毒质(参考“油桐”条)。

又热桐油上发生的气体,与皮肤接触能引起急性皮炎。

1.6、功能主治:探吐风痰。

外用治疥癣,臁疮,汤火伤,冻疮
皲裂。

1.7、用法用量:外用:涂擦、调敷或探吐。

《本草拾遗》:摩疥癣虫疮,毒肿。

《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宣水肿。

治脚肚风疮如癞:桐油、人乳等分。

扫数次。

(《濒湖集简方》)。

治酒齄赤鼻:桐油入黄丹、雄黄敷之。

(《摘元方》)。

治冻疮皲裂:桐油一碗,发一握。

熬化瓶收,每以温水洗令软,敷之。

(《救急方》)。

解砒石毒: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解。

(《华佗危病方》)。

《纲目》:涂胫疮、汤火伤疮;吐风痰喉痹,及一切诸疾,以水和油,扫入喉中探吐。

治血风臁疮:㈠胡粉(煅过,研)、桐油调作隔纸膏贴之。

㈡船上陈桐油石灰(煅过)、人发(拌桐油炙干)。

为末,仍以桐油调作膏,涂纸上,刺孔贴之。

(《简便单方》)。

治慢性溃疡:桐油、鲜桑白皮适量。

捣烂,敷于创面,干后再换,直至痊愈为止。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