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丹毒
在《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如欲参阅该书,可使用百度搜索)一书第2章,猪丹毒原本已经被归类于“对当前养猪生产不构成现实威胁”的一种猪病。

但奇异的是,该病在销声匿迹近20多年后,近几年却在我国局部地区及部分规模化猪场死灰复燃,并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如图3.1~图3.3)。

个别发病严重的猪场,甚至出现猪传人的情况(如图3.4)。

图3.1 急性猪丹毒造成大批死亡
图3.2 病猪出现典型丹毒症状
图3.3 大红肾
图3.4 接触过猪丹毒病猪被感染 表面上,近几年的猪丹毒疫情,来势确实比较凶猛!发病急,死亡率高,且死亡的多是大猪,损失巨大!一些发病猪场采用敏感抗生素(主要如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预防或治疗,收效甚微。

有的病猪经肌肉注射敏感抗生素后,虽可快速压制急性症状,但过后仍因心力衰竭死亡。

疫苗免疫预防虽可见一定成效,但很难根绝。

有的猪场流行期长达1年甚至超过1年。

但从珠海市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安富来)协助处理过的几个猪丹毒发病猪场临床表现来看,猪丹毒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只要是硬件配置和生产管理稍微过得去的猪场,出现该病流行的机率非常小。

一些硬件配置和生产管理特别差的猪场不幸暴发该病,也非常容易快速被控制。

珠海安富来接触过的几个猪丹毒发病猪场,基本都可以归类于行业内卫生防疫条件最差猪场之列。

污水横流,苍蝇满天飞。

病死猪不做深埋或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挖个坑浅浅掩埋了事。

雨水一冲刷,死猪尸体外露,周围大头苍蝇扎堆,整个猪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尸溴味。

应该免疫的疫苗(主要是蓝耳苗,圆环苗)不免疫,或虽有免疫但疫苗选用不当或执行不到位。

这几个猪丹毒发病猪场的猪群,都同时存在严重的蓝耳病毒和2型圆环病毒感染。

这其中,有一个猪场疫情自2014年6月初持续到2015年4月底,但其间出售到其他猪场饲养的种猪和猪苗,无一出现猪丹毒流行情况。

2015年5月初,广东粤西地区某猪场一栋育成大猪舍(存栏约600头)出现猪丹毒流行。

发病第1天,急性死亡5头。

珠海安富来推荐该猪场尽快用苄星青霉素对该栋大猪全群作肌肉注射预防,但该猪场误将氨苄青霉素当作苄星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在养猪行业应用不广泛,不少猪场都分辨不清楚)。

次日,仍死亡20多头。

次日下午,紧急调运苄星青霉素,并立即组织全场工作人员用苄星青霉素对该栋大猪作全群肌肉注射。

至第3日,无一头死亡。

此后,再未见新发病例。

非常神奇!
疫情被控制后,该猪场开始对猪丹毒作疫苗免疫预防,并及时清理未曾深埋的死猪,加建正规的死畜生化处理池。

综合以上猪场的临床经验,对于猪丹毒的综合防治,总结如下:
1 疫情控制
见效最快的方法,是肌肉注射青霉素(普通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俗称长效青霉素,一种酷酷的青霉素)相结合,对发病猪进行治疗和对受疫情威胁猪群进行预防。

猪丹毒杆菌对β-内酰氨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的如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均敏感。

对于急性病例,及时用β-内酰氨类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均可见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青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青霉素经肌肉注射后能够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见效快,但药效维持时间短,一般只有8小时左右。

首次肌肉注射后,如8小时内不及时重复给药,很容易复发。

苄星青霉素经肌肉注射后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稍长,见效稍慢,但药效维持时间特长。

一次给药后,药效可维持7~15天。

因此,对处于不同发病或感染状态的猪群或个体,应考虑选用不同的给药方案:
1.1 急性病例
首次用药:首选青霉素,10万单位/公斤体重,肌肉注射。

如无青霉素,可以考虑用阿莫西林(60mg/公斤体重)或氨苄青霉素(60mg/公斤体重)代替。

如病猪体温过高(40.5o C或以上),须同时肌肉注射安乃近(安乃近含量30%),视体温升高严重程度,每头猪4~10mL,1日2次。

二次用药:首次用药4小时后,再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1次,8万单位/公斤体重。

一般经二次用药后,病猪大都彻底痊愈。

如二次用药72小时后病猪仍不见彻底痊愈,再次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1次,8万单位/公斤体重。

1.2 慢性病例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1次,8万单位/公斤体重。

如用药72小时后病猪仍不见彻底痊愈,再次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1次,8万单位/公斤体重。

1.3 受威胁猪群
疫情严重时,对于出现病例的猪舍,最好整栋全群逐头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次,注射剂量8万单位/公斤体重。

如果疫情不是很严重,可以考虑只对出现病猪的猪栏及其前、后、左、右相邻猪栏的所有猪逐头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次,注射剂量8万单位/公斤体重。

一般情况下,在紧急对受威胁猪群作过1次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后,猪丹毒疫情都能有效被控制。

如果经上述措施3天后仍出现新发病例,按上述方法对受威胁猪群再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次。

1.4 注意事项
很多猪场在猪丹毒疫情爆发后,习惯性地采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但已有的经验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和氨苄青霉素)效果非常不理想,甚至根本无效。

猪丹毒杆菌最敏感的药物是普通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普通青霉素不耐酸,口服完全无效。

苄星青霉素目前只有注射用制剂,无口服制剂。

2 疫苗免疫
从已有的经验看,有效控制猪丹毒疫情,不一定非要疫苗免疫,但疫苗免疫可以
巩固疫情控制效果,有必要的猪场可以考虑采用。

(1)疫苗选用。

以猪丹毒灭活疫苗为首选,尽量避免使用弱毒疫苗。

在抗生素早已被广泛使用的当今养猪行业,细菌性传染病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都很难保证。

猪丹毒疫苗是我国疫苗产业的传统强项,只要是正规疫苗生产厂家的产品,应该都可以考虑选用,只是目前可供选购的猪丹毒灭活疫苗品种并不多。

(2)免疫方案。

以诺蓓威猪丹毒灭活苗为例:
种猪:全群颈部肌肉注射紧急免疫1次,21天后再次全群颈部肌肉注射加强免疫1次。

之后对猪丹毒作常规免疫预防,每6个月全群颈部肌肉注射免疫1次。

免疫剂量均为每头3mL。

商品肉猪:63日龄及以上中大猪全群颈部肌肉注射紧急免疫1次,21天后再次63日龄及以上中大猪全群颈部肌肉注射加强免疫1次。

之后对猪丹毒作常规免疫预防,小猪63日龄免疫1次,84日龄加强免疫1次。

免疫剂量均为每头3mL。

须注意的是:小猪猪丹毒灭活疫苗免疫应激很大,而且猪丹毒发病一般都是中大猪,故应尽量避免对日龄太小的小猪作猪丹毒灭活疫苗免疫。

(3)停用疫苗免疫措施的时机。

正常情况下,猪丹毒疫苗无须常年免疫。

当疫情有效被控制后,如果3个月内不出现新发病例,疫苗免疫方案即可考虑及时停止。

3 消毒防疫
3.1 严格按要求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这是有效避免猪丹毒疫情暴发及疫情被控制后再度暴发的关键性措施。

一些猪场的猪丹毒疫情之所以无法有效被控制,或疫情被控制后不断出现反复,根本原因在于病死猪没有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

猪丹毒杆菌,可以在病死猪体内存活2年以上。

病死猪处理不好,叮咬过病死猪的大头苍蝇又飞到生产区叮咬猪群、饲料和粪便,病原在生产区不断扩散,健康猪因病原感染发病,已经治愈的病猪因受病原感染再度发病,虽经疫苗免疫,但免疫力不够坚强的猪受到病原感染仍然发病,造成疫情持续漫延。

3.2 最低限度地改善猪场的卫生防疫条件
猪对卫生防疫条件的要求并不高。

只要卫生防疫条件稍微过得去的猪场,都不可能出现如猪丹毒这类对养猪产业很难构成重大威胁的猪病疫情流行的情况。

但当前不少猪场的卫生防疫条件,实在过于落后,以至根本满足不了猪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要求。

象这类猪场,必须认真考虑尽快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最起码达到养猪生产最基本的硬件配置要求。

否则,主观上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实现养猪赚钱的目的。

如果硬件配置已经达到养猪生产的基本要求,卫生防疫条件仍然太差,仍然出现猪丹毒的流行情况,则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自身管理问题。

总之,猪丹毒易防易治。

该病近几年的意外流行,只是一些卫生防疫条件特差的猪场呈现出的特例。

一些猪场疫情暴发后难以控制,主要原因在于控制方法不当。

所有这些临床表现,均不影响《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第2章把该病归类于“对当前养猪生产已不构成现实威胁的猪病”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冷和平,1965~,江西高安人。

MBA硕士,兽医博士。

现任珠海市鸿宝利种猪场场长,并同时兼任珠海市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猪病诊断中心和广东省多个猪场技术顾问。

业余爱好: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问题。

博客主页:。

珠海市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矢志于养猪产业的技术进步,甘愿为养猪科技而默默奉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