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代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消除代沟的努力
承认代沟:面对代沟,不要回避,要迎 刃而上。生活中的代沟,其实可以不必计 较,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而思想上 的代沟,需要在沟通中进行碰撞,在碰撞 中取得个性的共振。两代之间不能伤感情, 不然,不但无法沟通,而且会加深隔阂。

及时沟通:交谈是最好、最直接的沟通 方式,父母应主动创设谈话情境、营造交 流氛围,多与子女“以心换心”。这种交 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父母最 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切忌用封建 家长式的态度,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否 则会使彼此间的距离感增强。
提问:
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让学 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的方法具有可操作 性) (1)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心 平气和地直接交流沟通; (2)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通过他们 帮助自己与父母沟通; (3)可以通过电话或书信和父母沟通,等等。
四、小结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 他们的血液。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成 了父母割舍不掉的牵挂,父母是我们最早、 最亲近的朋友。那么,我们与这两位特殊 朋友之间又有什么鸿沟不可愈越的呢?我 们要积极地与父母交流、沟通,换位思考 理解父母。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还 可以做哪些努力去跨越代沟,使两代人更 好地相互接纳。
情景二 母:“你野到哪里去了?都过了10点半了,你说好9点之前一定 回来,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 子:“能让我有个解释的机会吗?” 母:“你会有什么理由,说来听听。” 予:“今天真是很糟糕,汽车抛锚,我们必须走到下一站等车。 可是这条路线的车特别少。我想打电话回来,附近的公用电话又坏了。 我急得不得了,可一点办法也没有。我真抱歉让你这样担心。对不起, 妈妈。” 母:“好了,好了,快去擦洗干净,吃点东西吧。” 让学生比较两则对话,谈谈如何才能进行双赢的沟通。然后,教 师总结出表达的三大法宝: 1.少用命令式口气,多用商量的口气。例如,“能不能……”“这 样做可以吗”等。 2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多作解释,争取得到父母的理解。 3.说出自己的心情、感受,试着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例如, “我很难受”,“我感到好高兴”等。
一、代沟的含义
两代人之间存在的某些心理距离或隔阂, 就是我们所说的‘代沟”。
“代沟”的危害
孩子遇事易偏激,青少年对社会、对身边的 人和事都有一种理想化的苛求,这是不成熟的表 现,有利也有弊。的确,代沟使两辈人之间产生 的心理隔膜和感情纠纷,摧残了无数孩子的心灵, 破坏了家庭幸福。近年来,“代沟”已日趋明显, 对青春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成为父母颇感为难的 事情,甚至出现了种种不幸的情况,在思想上对 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致使孩子成绩下降,离家 出走,甚至自杀等等。
一边是家长们长嘘,现在的孩子太难管, 不听话;一边是孩子们短叹,父母怎么不 理解我们,他们不也是从我们这个年纪长 大的吗?这种相互的不理解就叫代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岁:我爸爸无所不能。 5岁:我爸爸无所不知。 6岁:我爸爸比你爸爸聪明。 8岁:我爸爸并不是无所不知的。 10岁:我爸爸长大的那个年代跟现在非常不一样。 12岁:哦,好吧!自然地,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 以记不得他的童年。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一个老古板。 ZI岁:他?我的天!他的陈腐实在是无药可救。 25岁: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应该知道。 30岁: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是怎么想的?毕竟他经验丰富。 40岁:我想知道爸爸是怎样处理这种事的。他如此有智慧又拥有 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如果爸爸还能在这儿让我和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 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不过的事情。我本来可以向他学 到更多的东西。

臧女士的儿子读高三,正值高考,一家 人对他爱护有加,生怕照顾不周,影响孩 子复习。一段时间以来,臧女士发现儿子 的手机费猛涨,在家也总是遮遮掩掩地捧 着电话唠个没完,臧女士刚劝了儿子一句: 时间宝贵,少打几个电话吧。儿子勃然大 怒:不让打电话,我就从楼上跳下去,臧 女士哑然。她不敢把这事告诉丈夫,怕丈 夫发脾气打孩子,儿子真的跳楼。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六七岁前, 父母在我们心目中是权威,我们绝对服从 父母的管教。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 的增强,我们看到父母的不足,和父母的 想法出现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最 大。二十五六岁以后,开始客观地认识父 母。
对话:(1)为什么儿子眼中的父亲,竟是随 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2)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你对父亲的看 法有什么变化? (3)你的父亲在你现在的眼中是什么样 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通过学生的扮演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对话, 分析代沟形成的原因。)
二、代沟的形成
对爸爸的评价,无疑是自己成长的变化, 是对他人认识的变化,是思维由幼稚到成 熟的变化。其中经历了朦胧的敬畏到朦胧 的批判,最后到客观的认识三个阶段。从 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7岁前,父母 在我们心目中是权威,我们绝对服从父母 的管教。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 强,我们看到父母的不足,和父母的想法 产生了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最大; 26岁以后,开始客观地认识父母。
代沟形成的原因
1."恨"铁不成钢.充满爱心的父母常常用"恨 心"来教育孩子."死还不死","狼还不吃你"," 狗日的","坏种子",这些陕北家教常见用语 估计在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有同义词汇.指责, 抱怨,讽刺,挖苦,咒骂是中国家教的普遍理 念和惯用手法.其效果在培养反感情绪和敌 对心理方面卓有成效.
三、提高沟通能力,跨越代沟
沟是填不平的,可我们呢?可以跳,可以 跨啊!“代沟”不影响两代人的相互接纳。 (一)增强沟通 我们试比较下面两则对话。(先后找出 两组同学,每组两位同学来表演以下两个 情景小品)
情景一 母:“你野到哪里去了?都过了10点半了,你说好9 点之前一定回来,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 子:“嗅,我刚跨进家门,你也不管我浑身湿透了, 也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有你这样做母亲的吗?” 母:“你竟然这样跟我说话?你从来只知道关心自己, 从不关心别人的感觉。我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而 你,却自私得要命!” 子:“你才自私呢,不分青红皂白开口就骂,你才是 只考虑自己的感觉,从不为我着想!” 母:“好了,好了,你不要再说了。我规定你以后晚 上不准和同学出去,任何时候都不行!”
4.缺乏平等交流.很多家长和孩子缺乏交流, 或者待孩子出现"问题"以后带着愤怒去谴 责,唤起积怨去撒气.即使开始是很平静的谈 话也极容易变成审问,指责和提要求. 缺少交流,必然出现误会,隔阂和距离;指责, 讽刺,抱怨和没完没了的提要求,加压力必然 激起反抗,形成逆反心理.
5.棍棒教育.对于特别任性的孩子,家长在毫 无办法,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适度体罚向孩子 传递一种不能容忍的绝对信息,有时确实有 效.这也正是棍棒教育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几 千年家教的传家宝的原因. 但过度的体罚,即造成身体伤害,心灵创伤或 激起反抗的体罚行为,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容 易形成逆反心理,使以后的教育也失去效力. 促进代沟的形成更是不言而喻.
2.不把孩子当人看.孩子是实现父母理想的工具, 了却父母心愿的载体,是父母"面子"的化妆品,父 母思想观念的试验品,同时还是释放父母亲内心愤 怒和积怨的出气筒.随着孩子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 逐渐发展,腿脚和拳头逐渐壮实起来,反抗意识便 随之产生,并完全遵循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和那里 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等原理. 若反抗成功,孩子便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设计自 己发展自己,若反抗失败,便转而形成逆反心理.
3.大辈理信.父母亲常常认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 都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长",把我的经验直接 传给你,我走过的弯路你不要再走,多省事!你不相当 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吗?于是认为:我怎么说你 就怎么做,我认为不能做的你就甭做.把判断"好孩子" 和"坏孩子"的标准定为是否"听话",是否"省事". 孩子没体验过火烧的感觉,怎么能理解你对玩火的 警告?没尝过辣椒的滋味,又怎么能理解你对辣椒的 描述呢?没有扔过石头,就难以理解抛物线,不呛几次 水就学不会游泳.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自身经验,就无 法理解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而且只有亲身体验过 的事情,对人的影响才最深刻,最持久. 听话,规矩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创新精神.
二增进了解你妈妈的生日你爸爸最喜欢吃的菜你妈妈最喜欢的衣服你爸爸最擅长的运动你妈妈最难忘的事情你爸爸工作上最大的烦恼你妈妈有几个好朋友你爸爸去单位要换几次你爸你妈是如何认识的你爸你妈的结婚纪念日你爸你妈曾经的梦想你爸你妈喜欢的电影你爸你妈爱唱的歌你爸你妈最大的遗憾提问
第15讲 代沟
故事:
一只公鸡发现土里埋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它以为 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就把珍珠刨了出来,费力地想把它咽 下去。但当公鸡发现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并不是什么好吃 的东西时,它马上就把珍珠吐了出来。这时珍珠对公鸡说: “我是一颗珍贵的珍珠,一个人想要找到一颗珍珠就像大 海捞针一样难啊! 而你怎么这么轻易地就把我丢弃了呢?” 公鸡说:“有什么了不起啊,如果谁给我一颗谷物,我马 上就拿你去交换。” 1 故事讲完后,请学生讨论(多媒体呈现): (1)公鸡发现了一颗珍贵的珍珠,为什么却把它轻易 地丢弃了呢? (2)在公鸡眼中,为什么一颗珍珠和一颗谷物的价值 是一样的呢?
6.溺爱教育.溺爱教育是最可恶的教育方法,事实 上不能称之为教育,而是一种最毒辣的残害手段. 溺爱教育告诉孩子:父母亲是你的奴仆,你可以任 意驱使,这个世界是你的天堂,在这个世界上,你可 以为所欲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培养出来的孩子 很可能是废物,白痴,是社会的害虫,家庭的逆子. 对孩子的毒害程度取决于溺爱的程度和延续的时 间.
(二)增进了解
你了解你的父母吗?(进行学生问卷调查) 你妈妈的生日 你爸爸最喜欢吃的菜 你妈妈最喜欢的衣服 你爸爸最擅长的运动 你妈妈最难忘的事情 你爸爸工作上最大的烦恼 你妈妈有几个好朋友 你爸爸去单位要换几次 车 你爸你妈是如何认识的 你爸你妈的结婚纪念日 你爸你妈曾经的梦想 你爸你妈喜欢的电影 你爸你妈爱唱的歌 你爸你妈最大的遗憾
归纳:(首先肯定学生的发言)其实,在我们的日 常家庭生活中,类似于珍珠与公鸡对待不同事物 的看法经常发生在你与父母之间。你的价值观总 是和你父母的价值观相左,父母视为“珍珠”的 东西,你却不屑一顾,而你认为至关重要的“谷 物”,你父母又不在意。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 都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却 不认为那些是最好的,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代 沟”。你的成长,你的变化,就是“代沟”产生 的首要原因。
两代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产生又源于自己的成长 和父母对自己管教方式的不变 你的成长,你的变化,这是冲突产生的首要 原因。你生理上的成长会本能地赋予你心理上的 反抗,这样的反抗本能地促使你“独立和成熟”, 促使你和你的父母“分离”。心理学家称人生的 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而父母很难转换角 色,他们总是站在你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多地 从你将来的前途考虑问题并要求你。他们生怕自 己没能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而耽误了你的前程。
案例
家境不错的李先生为了让宝贝女儿享受更好 的教育,决定把女儿送到国外的名牌大学。前两 天,李先生喜滋滋地把女儿从“贵族留学预科学 校”接回家度周末。女儿在预科学校一年的花费 将近10万元,但是她的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 李先生对女儿进行了语重心长的询问。第二天, 李先生出乎意料地看到一段令他心寒的文字: “我恨他,我再也不想见到他……”望着女儿稚嫩 的笔迹,身为专家的李先生陡生挫败感,心灰意 冷,他不明白:我对她千般呵护,万般宠爱,准 备花一百万元送她出国读书,就因为批评几句, 她就恨我至此,为什么她一点也不理解我的良苦 用心?
“代沟”的产生源于两代人之间价值观的不同
你的价值观总是和你父母的价值观相左, 父母视为“珍珠”的东西,你却常常不屑 一顾,而你认为至关重要的“谷物”,你 父母又不在意。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都 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孩子,而孩 子却不认为那些是最好的,这就是两代人 之间的价值观冲突,是代沟产生的根本原 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