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水(管子与民族乐队)-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河水(管子与民族乐队)-花城版音乐鉴赏教案
一、背景介绍
《江河水》由中国音乐家郑南荣创作,原为管弦乐曲,后经民族乐队重新编曲,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之一。
在管弦乐与民族乐队的不同演奏版本中,各自展现了不同的表现力和韵味。
“花城版”《江河水》在原曲基础上融合了广府文化与现代音乐元素,于2010
年在广州音乐厅首演,受到了观众和音乐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乐曲分析
1. 旋律
乐曲的主旋律由固定的音阶和复调构成。
管乐器演奏部分以古典西方音乐为基础,用充满气势的旋律表现出江河水势汹涌、奔腾而下的场景;而民族乐器演奏部分则巧妙地运用了传统广东音乐的唢呐、二胡等元素,增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2. 和声
乐曲的和声考究而不丰富,大多采用了弦乐器的音响效果和广式民族音乐的独特和声方式。
整个乐曲的和声,鲜明地表现了广义上所谓的“琴柔性”和“箫刚性”特征,令人称赞。
3. 节奏
乐曲的节奏明快,气势磅礴。
旋律部分则强调节奏央菖、节奏名堂的展现,极富华南地域特色。
此外,乐曲中各种乐器的合奏,音量上的递进变化,以及速度上的快慢变化等特点,都体现了广东音乐的节奏韵律的处理方式。
三、鉴赏教案
1. 目标
通过学习《江河水》这一广东音乐经典作品,深入理解音乐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教学设计
(1)课前预习
学生需要通过针对性的阅读,观看相关演奏视频,了解《江河水》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不同演奏版本之间的差异。
(2)乐曲分析
学生分组进行乐曲分析,包括旋律分析、和声分析、节奏分析等,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乐感。
(3)个人发言
在分析基础上,学生进行个人发言,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对《江河水》的喜爱之情。
(4)合唱演绎
学生根据各自的技能特长进行分组,演绎《江河水》的不同版本。
大声齐唱、精彩演奏,让整个课堂充满音乐的气息。
3. 教学成果
在这一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以下几点:
1.了解了广东音乐的发展历程、《江河水》的音乐特点及相应的演奏技巧;
2.进一步认识到音乐的多样性和美妙性;
3.提高了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4.快乐地学习和体验了音乐艺术带来的美好。
四、总结
《江河水》这一经典的广东音乐作品,在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代表华南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通过这次音乐鉴赏教学过程,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更加热爱和欣赏这一美好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