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及满意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及满意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8T13:37:18.88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20年第11期作者:吴柳娟
[导读] 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及满意度。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9月在因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摸球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吴柳娟
安徽省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五病区安徽省池州 247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及满意度。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9月在因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的患者50例,根据摸球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

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较为显著的差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故而在护理临床实践中应大力推广该方式。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护理;优质护理;临床率价值;满意度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未知病因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1]。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认知会出现一定的障碍,且病情易反复,故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质护理是近些年来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护理质量而产生的护理方式[2]。

为此,笔者对优质护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两组护理方式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至9月因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的患者,患者总数50例。

将这些患者按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0.34±3.21)岁;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病平均时间为(2.22±1.96)年。

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1.34±2.98)岁;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患病平均时间为(2.45±1.78)年。

从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几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日常护理、维护病房正常秩序等。

观察组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进行针对性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该类疾病的表现、危害、治疗方式,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定期打扫病房,进行适当通风,可改变病房原有布局,摆放一些绿植,使患者放松心情;对于出现幻听等症状的患者应当多加倾听与陪伴;同时应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使家属对患者病情有清晰的认知,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

1.3 观察指标
利用自制表评估满意度,包括用病情监测、日常护理等内容,满分100分,非常满意是80分以上,一般满意50-80分,不满意50分以下。

同时利用自制表将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比较,分为积极依从、消极依从、不依从三种情况。

积极依从为能主动依从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消极依从为为大部分情况下可依从进行治疗;不依从为完全忽略医护人员相关指令[3]。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对比
将两组护理方式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数据为92.0%,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数据为68.0%,二者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